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噴灌設計如何減少種植成本
擴展閱讀
什麼是高消費用品 2025-05-14 07:56:11
石油管套長多少米 2025-05-14 07:53:08

噴灌設計如何減少種植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28 04:20:59

❶ 如何減少農業生產成本,節約水資源

農業生產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農資成本等等。慧雲的智慧農業雲平台利用物聯網設備自動監測,遠程式控制制農作物的生長,不用人工操作,一台手機就能操控全部的水肥灌溉、降溫降雨等任務,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水資源屬於農資成本,水資源在農業灌溉中的佔比達到90%以上,因此採用正確灌溉方式是節約水資源,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而人工扯皮管灌溉方式浪費大量水資源,而現在流行採用噴灌、滴灌技術來控制水資源的用量,又能准確灌溉到植物根部,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❷ 計劃建造100畝的蔬菜種植滴灌、噴灌系統,(滴、噴灌各50畝),請問造價需多少

滴灌管的造價600-1000元。

滴灌技術是通過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頭,在低壓下向土壤經常緩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應已過濾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學劑等的一種灌溉系統。它沒有噴水或溝渠流水,只讓水慢慢滴出,並在重力和毛細管的作用下進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區的土壤經常保持最優含水狀況。這是一種先進的灌溉方法。
(一)滴灌技術的特點滴灌與地面灌溉和噴灌相比,具有下面的特點:

1.省水省工,增產增收。因為灌溉時,水不在空中運動,不打濕葉面,也沒有有效濕潤面積以外的土壤表面蒸發,故直接損耗於蒸發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產生地面涇流和土壤深層滲漏。故可以比噴灌節省水35—75%。對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區實現水利化開辟了新途徑。由於株間未供應充足的水分,雜草不易生長,因而作物與雜草爭奪養分的干擾大為減輕,減少了除草用工。由於作物根區能夠保持著最佳供水狀態和供肥狀態,故能增產。

2.滴灌系統造價較高。由於雜質、礦物質的沉澱的影響會使毛管滴頭堵塞;滴灌的均勻度也不易保證。這些都是目前大面積推廣滴灌技術的障礙。目前一般用於茶葉,花卉等經濟作物。

(三)滴灌系統的分類

1.固定式滴灌系統。這是最常見的。在這種系統中,毛管和滴頭在整個灌水期內是不動的。所以,對於滴灌密植作物毛管和滴頭的用量很大,系統的設備投資較高。

2.移動式滴灌系統。塑料管固定在一些支架上,通過某些設備移動管道支架。另一種是類似時針式噴灌機,繞中心旋轉的支管長200米,由五個塔架支承。以上屬於機械移動式系統。人工移動式滴灌系統是支管和毛管由人工進行晝夜移動的一種滴灌系統,其投資最少,但不省工。

(三)滴灌系統的組成滴灌系統主要由首部樞紐、管路和滴頭三部分組成
1.首部樞紐:包括水泵(及動力機)、化肥罐過濾器、控制與測量儀表等。其作用是抽水、施肥、過濾,以一定的壓力將一定數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調節設備(如壓力表、閘閥、流量調節器等)。其作用是將加壓水均勻地輸送到滴頭。

3.滴頭:其作用是使水流經過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損失,減小其壓力,使它以點滴的方式滴人土壤中。滴頭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淺埋保護。

❸ 噴灌的系統設計

有了性能優越、質量可靠的噴頭,還必須對系統進行精心設計,才能真正發揮噴灌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效果。噴灌系統的設計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需水量包括土壤與地表的蒸發量和植物本身消耗的蒸騰量,也稱作植物騰發量。影響需水量的因素有氣象條件(溫度、濕度、輻射及風速等)、土壤性質及其含水狀況、植物種類及生育階段等。由於上述這些影響因素錯綜復雜,確定灌溉需水量最可靠的辦法是進行實際觀測。但往往在規劃設計階段缺乏實測資料,這時就需要根據影響需水量的因素進行估算。估算灌溉需水量的方法很多,可通過公式進行計算,或參照下列經驗數據選取:
氣象條件
濕冷
乾冷
濕暖
乾暖
濕熱
乾熱
日需水量(mm)
2.5-3.8
3.8-5.0
3.8-5.0
5.0-6.4
5.0-7.6
7.6-11.4
表中,「冷」指仲夏最高氣溫低於21℃;「暖」 指仲夏最高氣溫在21至32℃之間;「熱」 指仲夏最高氣溫高於32℃;「濕」指仲夏平均相對濕度大於50%;「干」 指仲夏平均相對濕度低於50%。
灌溉系統的設計,應滿足需水高峰期的日需水量,即按最不利的條件設計,選取特定氣象條件下的最高日需水量,以使系統有足夠的供水能力。 灌溉系統的工作制度通常分為續灌和輪灌。續灌是對系統內的全部管道同時供水,即整個灌溉系統作為一個輪灌區同時灌水。其優點是灌水及時,運行時間短,便於其他管理操作的安排;缺點是干管流量大,工程投資高,設備利用率低,控制面積小。因此,續灌的方式只用於單一且面積較小的情況。
對於絕大多數灌溉系統,為減少工程投資,提高設備利用率,擴大灌溉面積,一般均採用輪灌的工作制度,即將支管劃分為若干組,每組包括一個或多個閥門,灌水時通過干管向各組輪流供水。
1.輪灌組劃分的原則
1.1 輪灌組的數目應滿足需水要求,同時使控制灌溉面積與水源的可供水量相協調;
1.2 對於手動、水泵供水且首部無衡壓裝置的系統,每個輪灌組的總流量盡可能一致或相近,以使水泵運行穩定,提高動力機和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
1.3 同一輪灌組中,選用一種型號或性能相似的噴頭,同時種植的品種一致或對灌水的要求相近;
1.4 為便於運行操作和管理,通常一個輪灌組所控制的范圍最好連片集中。但自動灌溉控制系統不受此限制,而往往將同一輪灌組中的閥門分散布置,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干管中的流量,減小管徑,降低造價。
2.輪灌組數目的確定
輪灌組的數目,取決於每天允許運行時間、灌水周期和一次灌水延續時間。對於固定式灌溉系統,其輪灌組數目可根據下式確定:
N≤ cT/t
式中:
N - 系統允許劃分輪灌組的最大數目,取整數。
c - 一天運行的小時數,一般不超過20小時。
T - 灌水周期,即兩次灌水之間的間隔時間
3.輪灌組閥門的選擇及其安裝位置
3.1 輪灌組閥門即支管的控制閥的規格通常與支管的公稱管徑相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閥門的尺寸可能小於或大於支管管徑,但相差不應超過一級管徑的范圍。閥門的選擇還受到閥門本身過流能力和壓力損失的限制,特別是自動控制灌溉系統中的電磁閥,在選用時一定要考慮其技術性能。
3.2 閥門應設置在便於操作、維修的位置,特別是手動操作噴灌系統,最好將閥門安裝在噴頭的噴灑范圍之外,使操作人員不會在工作時被淋濕。
3.3 閥門及其閥門井(箱)的位置不能影響正常的交通、人為活動及園林景觀3.4 在可能的情況下,閥門最好位於所控制的一組噴頭的中心部位,以利於平衡支管流量與壓力,減小支管管徑。 在完成噴頭選型、布置和輪灌區劃分之後,即可計算各級管道的流量和進行水力計算。某一支管流量為該支管上同時工作的噴頭流量之和,干管流量為系統中同時工作的噴頭流量之和。流量確定後,即可選擇管徑並計算管道和系統的水頭損失。水力計算的主要任務就是確定管道的水頭損失。
1.管道水頭損失的計算方法
水在管道內流動會產生機械能的損耗,即水頭損失。水頭損失可分為沿程摩阻力損失和局部阻力損失兩種類型。沿程水頭損失為水流過一定管道距離後由於水分子的內部摩檫而引起的損失;局部水頭損失為水流經過各種管件、閥門等設備時因流態的變化而產生的損失。沿程水頭損失與局部水頭損失之和即為管道的總水頭損失。
1.1沿程水頭損失的計算
很多計算沿程水頭損失的經驗公式。對於硬質塑料管道(PVC),常用的計算公式如下:
H f = 9.48×104×(Q1.77/d4.77)×L
式中:Hf為沿程水頭損失(m);L、Q、d分別為管道長度(m)、流量(m3/h)和管道內徑(mm)。
1.2局部水頭損失的計算
局部水頭損失計算公式為:
Hj =ξ v2/2g
式中:Hj為局部水頭損失(m);ξ為局部阻力損失系數,與管件、閥門的類型與大小有 關;v、g分別為管道中水的流速(m/s)和重力加速度(9.81m/s2)。
對於較大的灌溉系統,如真正按照公式計算各個管件、閥門處的局部水頭損失,工作量將十分龐雜。因此在實際設計工作中,一般先計算出沿程水頭損失Hf,然後取局部水頭損失Hj = 10% Hf 即可滿足設計要求。
2.支管水力計算
由於在支管上一般安裝多個噴頭,因此支管內的流量沿流程按一定規律遞減,故支管的實際沿程水頭損失比按支管總流量的計算值要小的多,即:Hf實際 = F × Hf
式中:F為多口出流系數,其值在一般在0.3-0.6之間,與出口數量、第一個出口位置和管材有關,可通過計算或查表得出。
支管的水力計算主要依據噴灑均勻的原則,即要求支管上任意兩個噴頭的出水量之差不能大於10%。將這一原則轉化為對壓力的要求,即應使支管上任意兩個噴頭處的壓力不能超過噴頭設計工作壓力(H設)的20%。設計時,不但要計算水頭損失,而且還要考慮地形對壓力的影響。
在實際工程中,有時為節省投資而採用變徑支管,或受地塊形狀影響出水口不一定是等間距和等流量,這時就需要對支管分段進行計算。
支管的水力計算往往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在噴頭選型、布置和支管長度確定後,水力計算的基本流程為:計算支管流量→初設管徑→計算水頭損失→校核出水口處壓力差是否小於等於20% H設→若超過20% H設,調整管徑後重復計算→最後確定支管管徑。
設計時,一般不用對所有支管進行計算,可選取最「危險條件」下的支管做水力計算。「危險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生在距首部最遠的支管,或系統內地形最高部位的支管。若系統的壓力能滿足這些支管的壓力要求,也就自然滿足其他支管的壓力要求。
3.干管水力計算
3.1 管徑的初步確定
管道的管徑,特別是干管的大小對灌溉系統的總投資影響較大。管徑太大,投資增加,經濟上不合理;管徑太小,水頭損失大,需配置較大水泵,系統運行費用高,且管內流速大,易產生水擊現象,對管道的安全不利。干管管徑的初步估算可採用以下經驗公式:
D = 11Q1/2 (Q<120m3/h時)
式中:D為管徑(mm);Q為流量(m3/h)。
或採用經濟流速法公式:D = 22.36(Q/V)1/2
式中:D為管徑(mm);Q為流量(m3/s);V為經濟流速,根據經驗一
般取V≤3m/s。
3.2 干管水力計算
干管水力計算相對支管簡單一些,分別按不同管段的管徑、流量和長度計算水頭損失即可,其總的要求是在沿干管的各支管分流處的壓力需滿足各支管進口對壓力的要求。
(四)水泵的選擇
選擇水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在上述步驟完成後,即可計算流量和揚程。
水泵流量: Q = ∑N噴頭q
水泵揚程: H = H設+∑Hf+∑Hj±Δ
式中:N噴頭為同時工作的噴頭數;q為單噴頭流量;H設為噴頭設計工作壓力(m);∑Hf為水泵至典型噴頭之間管路沿程水頭損失之和(m),所謂典型噴頭一般是距泵站最遠或位置最高的噴頭;∑Hj為水泵至典型噴頭之間局部水頭損失之和(m),其中應包括閥門、過濾設備及施肥設備的局部水頭損失;Δ為典型噴頭與水源水面或井內動水位的高差(m)。
具體選擇水泵型號時,可參照有關水泵生產廠家的產品目錄,所選水泵的實際流量和揚程一般應稍大於上述計算值,以確保滿足設計要求。
對於用城市供水管網作為水源的灌溉系統,不必選擇水泵,而是應校核供水管網所能提供的壓力是否滿足灌溉系統的所需壓力(即上述計算的揚程值)。若不滿足,一般需增大各級管徑,以減小水頭損失;或選擇低壓性能好的噴頭,使灌溉系統所需壓力小於等於城市供水管網的壓力。

❹ 節水灌溉技術 名詞解釋 噴灌系統採取輪灌方式有什麼優點

科學灌溉體現了灌溉的科學性,使現有的節水灌溉更加科學化,通過合理的灌溉計算,制定合適的灌溉制度,並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進行維護,使灌溉目的達到最優化,使產值與用水量的比值達到最高點。 但科學灌溉強調的是灌溉的科學性,在節水的基礎上增加嚴格的科學依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灌溉制度的科學性;(2)設計方案的科學性;(3)運行管理的科學性。
節水
採用噴、滴灌等設施進行灌溉,可以很好地避免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損失,使水的利用率大為提高。
噴灌:是將灌溉水加壓,通過管道,由噴嘴將水噴灑到灌溉土地上的一種灌溉方式。噴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較理想的灌溉方式,與地面輸水灌溉相比,噴灌能節水50%—60%。
微灌:有微噴灌、滴灌、滲灌、微灌等形式,是將灌溉水加壓、過濾,經各級管道和灌水器灌水於作物根系附近,屬於局部灌溉,只濕潤部分土壤。微灌與地面灌溉和噴灌相比,可節水80%—85%。微灌與施肥結合,利用施肥器將可溶性的肥料隨水施入作物根區,及時補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養分,增產效果好,微灌應用於大棚栽培和高產高效經濟作物上。

節約耕地
以往傳統的灌溉方法是水通過乾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級渠道輸送到田間的,而在田間還要挖大量的埂、畦、溝渠,這樣真正有效的種植面積只有70~80%,而採用噴灌、微灌等,可以將田埂、溝渠等取消,可以增加種植面積15-20%,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改善農田小氣候
農田小氣候指農田中作物層里形成的特殊氣候,是農田貼地氣層與土層同作物群體間的生物過程和物理過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局部氣候。由土壤溫度和濕度、田間空氣溫度和濕度、貼地層與作物層中的輻射和光照、風速和二氧化碳濃度等要素組成。
農田小氣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以及病蟲害都有很大影響。由於各種農作物的群體結構不同,株間的光能分布、空氣溫濕度、風速和土壤溫濕度的特徵均與裸露地上有顯著差異。不同農作物,不同植株密度、株距、行距、行向,不同生育期和葉面積大小等都能形成特定的小氣候。農田小氣候既具有其固有的自然特徵,又還是一種人工小氣候,人類可以通過農業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農田小氣候。
噴灌、微灌等新形科學灌溉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農田上部和下部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傳統漫灌帶來的土壤板結問題,有利於提高土壤墒情、加速灌溉水的滲透速率和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使土壤固、液、氣三相結構維持在較好的狀態。
近幾年來,自動控制的灌溉系統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灌溉系統中,通過各種感測器測量農田小氣候的各個參數,在經過中央處理系統的分析,將灌溉、施肥等工作合理的進行安排管理,使農業生產效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實現水肥一體化、減少環境污染
我國農村傳統的灌溉為大水漫灌,施肥方法主要是經驗施肥,沒有充分考慮到土壤本身養分養況和農作物生長所需養分,往往大部分肥料隨著大水而流失,造成了投入高,產量低,農產品品質下降,效益下降。更為嚴重的是,長期的大水漫灌及施肥造成了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地板結,環境污染,嚴重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卻分別為世界總用量的30%和26%,在單產相近的情況下,氮、磷肥用量分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農業污染量已佔全國總污染量的1/3~1/2。造成農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農葯、農膜等的污染,這些污染不僅影響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同時也造成農業資源的極大浪費。科學有效地開發、保護、利用農業資源是21世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新型科學灌溉模式利用施肥裝置(比例注肥泵、壓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等)將肥料和水直接送到緊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發和滲漏水量減到最小,且肥料得到了最大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以下以比例注肥泵為例進行說明。
比例注肥泵直接安裝在灌溉管線上,由管路中水流的動能驅動比例加葯泵工作。其唯一的動力就是水壓。在帶壓的水流的驅動下,按比例定量將農葯劑吸入,然後再與作為動力的水混合。在水壓作用下,充分混合的水及葯劑隨後被輸送到下游。吸入(投加)的葯劑始終同進入比例加葯泵水的體積直接成比例,而同管路中水壓及水量的變化無關,從而實現直接流量比例混合及投加。「比例性」是保持恆定的精確劑量的關鍵,無論流進管線的水流量和壓力如何變化,注入的溶液劑量總是與流進水管的水量成正比,可以根據農作物對葯劑量的需要在外部調節比例,靈活方便,注肥比例也十分精確。

減少工作量,降低維護成本
採用傳統的地面溝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這就加大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工作量。採用噴灌、滴灌等科學灌溉後,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種地實現了"三無",即無渠、無溝、無埂,大大減輕了水利建設的工作量,且可以運用自動控技術,實現在室內控制大田中農作物的種植,有力促進了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的發展。

❺ 葡萄滴灌栽培,應如何施肥減少投入、提高品質

在我國利用滴灌設施栽培葡萄已得到大面積的普及,但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果農朋友對肥培管理還存在隨意和不精準的問題,而肥培管理的好壞,是葡萄栽培能否取得高產和優質的前提。如何制定一份高效和有競爭力的葡萄滴灌施肥方案?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是每個葡萄種植戶所關心的話題。

在葡萄滴灌設施栽培管理中,可以說高效的施肥既是節省成本的重點,也是提高品質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栽培中,既要琢磨葡萄的習性,還要掌握肥料的特性,以此來制定出高效合理的施肥方案,從而實現葡萄栽培的減能增效。

❻ 大田噴灌可以節約多少水

1、解決了地埋式自動伸縮式噴灌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過高的難題。與其它自動伸縮式噴灌相比,材料成本降低了50%,設備安裝施工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以上。
2、解決了灌溉設備與農機作業相互影響的難題,實現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融合。每次灌溉完畢,設備自動縮入地下350—400mm,不影響農機作業。
3、極大的節約了人工成本。傳統噴滴灌,每畝人工成本約在10元左右,使用本設備人工成本每畝只有0.2元,灌溉、施肥的人工成本節約98%以上。
4、節約土地成本。與傳統管灌、噴灌相比,節約土地10%左右。按照每畝1000斤小麥、1000斤玉米計算,每畝增收1900元。
5、維修保養便捷。採用基管與套管分體式連接方式,維修更方便,極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
6、材料綜合成本低。按每畝投入1500元計算(含全套設備),折舊20年,每畝投入75元,與傳統的微滴灌投入500元計,2年計,每年每畝250元,畝減少投入175元。
7、不易損壞和丟失。

❼ 農民急盼改進灌溉方式,該怎麼一次投資,多年受益

使用水肥一體滴灌。

首先,首先是建立滴灌系統。在設計上,應根據地形,田野,單位,土壤質地,農作物種植方式和水質等基本條件設計管道系統的埋深,長度和灌溉面積。水肥綜合灌溉方式可採用管道灌溉,噴頭灌溉,微噴頭灌溉,泵壓滴灌,重力滴灌,滲灌,小管流出等。特別禁止使用大水量灌溉,因為這樣容易造成氮素流失並降低水的利用率。

3.灌溉和施肥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用不含肥料的水潤濕;在第二階段,將肥料溶液用於灌溉;在第三階段,用非施肥水沖洗灌溉系統。

❽ 農田灌溉時,怎樣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水的浪費呢

1、噴灌

噴灌比漫灌節水30%,主要用於大田密植作物,適合區域化控制,具有增產、提高耕地利用率等優點,但運行能耗較高,蒸發損失較大,要求大容量水源,並且只能在不超過3級風力的條件下使用。

2、微灌

微灌屬於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能夠僅對作物需水部位提供所需水量,由」澆地」轉換為」澆作物」。微灌用於設施農業和經濟作物,適應所有地形和土壤,具有節水、增產效應,灌水均勻,至少可比噴灌節水50%。微灌很容易實現水肥一體化。但微灌對水質及日常系統維護要求較高。

3、滴灌

我國則自1996年起,分別在北京、天津、江蘇、新疆,對速生林、果樹、草坪、城市綠化植物實施地下滴灌,均獲成功。地下滴灌的蒸發量極小,能完全不受風的影響,可實施立體精確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達0.98,理論上水的損失微乎其微。設施損耗少,免受紫外線輻射的影響,不易老化。



(8)噴灌設計如何減少種植成本擴展閱讀

農業(包括日益活躍的園藝行業)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用水大戶,長期以來,由於思想意識、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傳統落後的大水漫灌。但隨著水資源短缺與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大水漫灌正逐漸被注重精確灌水的現代節水灌溉模式所取代。

現代科學灌溉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緩解地下水開采過量、地殼下沉的嚴峻局面,同樣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與精確施肥的有機結合,改善農作物、果樹等的生長條件,提高單產和果實品質,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微噴是利用折射、旋轉或輻射式微型噴頭將水噴灑到作物枝葉等區域的灌水形式,屬於微灌范疇。微噴的工作壓力低,流量小,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氣濕度,調節局部小氣候,應用十分廣泛。另外,還可以藉助部分微噴頭的超強霧化功能,用於扦插育苗、飼養場降溫等場所。

滴灌是通過安裝在毛管上的滴箭、滴頭、滴灌帶或其他孔口式灌水器將水一滴一滴地、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由於滴水流量小,緩慢入滲,主要藉助毛管張力作用擴散,是最為節水和有效的種灌溉方式之一。

局部精確灌水,極大限度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減少了雜草滋生,改善土壤結構,降低了對水源壓力的要求。同時可通過首部施肥裝置,進行精確施肥,真正低投入、高收益。

❾ 草坪採用自動噴灌系統與人工養護比節約費用為多少

人工養護草坪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工工資,每月幾千塊左右。鋪設自動噴灌系統設備的成本,視規格幾千到幾萬塊。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使用了自動噴灌系統,多少還是需要點人工來管理的, 只是工作量大大減少,可以將這份工作並到其他工作人員身上。因此綜合來講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就能節省下設備鋪設的成本,之後的運營管理成本就相當低了。

❿ 農作物的節水灌溉方式有哪幾種各自的優點是什麼

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水資源變得越來越少,節水灌溉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目前我國使用范圍最廣的節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噴灌、滴灌、微灌、地下灌溉和渠道灌溉五種。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五種灌溉方式有什麼不同,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五種灌溉方式各自的優點。

5、渠道防滲

(1)渠道防滲是減少渠道滲漏水損失的工程措施。這樣既可以節約灌溉用水量,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

(2)渠道防滲可以防止渠道淤塞和坍塌,還可以加快流速,提高輸水能力,這種方法可以節省土地,降低工程成本和維護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