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種植三七
每667米2播種量:行株距7厘米×7厘米約7.5萬~9萬粒;10厘米×7厘米約5萬~6萬粒,10厘米×10厘米約3.3萬~4萬粒,土地利用面積50%~60%。
播種期是11月上旬至下旬,最遲不超過翌年1月。
在播種前先用木料製作打穴模板,即在長1.3~1.5米、寬30厘米左右的木板上,固定直徑1厘米、長5厘米的若干圓形木釘,木釘的排列規格為4厘米×5厘米或5厘米×5厘米。用種子打穴模板在畦面上打出深1厘米左右的土穴,將處理好的三七種子人工放入打好的土穴中,一穴放一粒種子。播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主要是農家肥加少量鈣、鎂、磷肥,以畦面見不到種子外露為宜,然後蓋上一層2~3厘米厚的稀薄稻草或茅草,起保溫、保濕作用。
㈡ 種植一畝三七需要投資多少資金
以育苗為例,種子成本20元左右,造園子和人工成本比前幾年只高不低,這樣總成本大概90-120元左右,一年後賣子條(幼苗)價格可參考上面2013年底的價,只低不高。
㈢ 三七種植方法
三七採用種子繁殖,選三年生植株所結種子,當11~12月大批果實成熟變紅時采種。去掉果皮,將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立即進行冬播。如果來不及播種,應將果實攤放在篩內,厚約3厘米,置通風陰涼處可保存7~10天。外運種子,應去掉果皮,清洗干凈,拌入2倍濕砂,貯放於木箱中。
播種地和移栽地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向陽的緩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於秋季進行多次翻耕,再經3犁3耙,將土耙細,隨即做成高25~35厘米、寬100~120厘米的畦,畦面做成梳背形,兩畦間排水溝45~60厘米。播種和定植前每畝施3000~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並加入25~35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將肥料撒勻於畦面,再翻入4~6厘米深的土層之中。
南方多採用冬播,點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後覆細肥土,以蓋沒種子即可。上蓋雜草,避免畦土板結。南方冬播約3個月山苗,4個月出齊。北方若行春播,種子須放濕砂貯藏,用萌發的種子播種,播後1個月出苗。
播後一年或二三年移栽定植,南方多在12月份定植,北方多在11月或3月中旬~4月初(土壤化凍後),芽未萌動時定植。挖苗時不要傷根,按大、中、小分級分別栽種。定栽方法:①在整好的畦面上開平底槽,深3厘米,寬以能放入三七根即可,芽苞向坡下,尾朝坡上,行株距17厘米×15厘米。②雙棵栽植:在畦面上橫開小溝,深2~3厘米,溝距15~20厘米,然後將三七根芽對芽、尾對尾順溝每隔20厘米放入兩棵,畦邊的兩棵,根向畦內,邊栽邊蓋已准備好的肥料,厚約3厘米,以不露出芽苞為宜。再蓋草約3厘米,以不見土為原則。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整地做畦後,用木棍、竹子、玉米秸、雜草等作材料,搭成1~1.5米高平頂式的蔭棚,蔭棚的透光度必須根據不同生長期和季節隨時加以調節,在播種出苗期和抽薹開花結籽期需較強的光照,特別是苗期透光度不能低於35%。乾旱陽光強烈季節應適當加密蔭棚,減少透光度。
早春齊苗後,要及時勤除草,雨後及時鬆土;當三七根莖露出在外時,要及時培土。三七根入土淺,追肥要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則。以農家肥作追肥,一定要腐熟。秧苗期間多施熏土,展葉後施一次,每畝150~200千克;半月後再施一次,5月後又追施混合有機肥,每畝2500千克,6月後每月遲清糞水2000千克,直到8月。定植後翌年4~5月施一次乾肥,6~8月每月施清糞水一次,每畝1500~3000千克。三年以上的大三七,追肥時間和次數要增加,展葉後開始,每月一次清糞水,每畝1500~2000千克,並加施草木灰,於現蕾期和開花期施混合乾肥,每畝3000千克,9~10月再施一次蓋芽肥,護芽促壯。
㈣ 種植一畝三七能出多少錢
現在種三七不怎麼賺錢了,以後兩三年內都是一路下跌。因為前面四年價格都在一個極不正常的情況。200%--400%的利潤。太暴利了,以培育子條(三七幼苗),300元(預定價格)左右一市斤的紅子(種子)可種植3個空,外加造三七園和管理的錢每空70-100元,全部成本每空200元左右,一畝地種150到180個空。一年後長成子條,賣子條一般情況下500-700元一空。200%--400%的利潤啊。這就是前面四年的暴利。
但是現在三七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13年就20多萬畝。13年的三年七產量已經供過於求近一倍,所以2013年10月三七一路下跌,紅子和子條最嚴重,紅子從300多(最高時800多)跌到50元左右,子條從500——700元跌到100多一點。
按現在的價格,以育苗為例,種子成本20元左右,造園子和人工成本比前幾年只高不低,這樣總成本大概90-120元左右,一年後賣子條(幼苗)價格可參考上面2013年底的價,只低不高。2014年一、二、三年三七規模都會超2013年一半以上。價格可想而知。
更多更細的就不多說了,三七現在正在慢慢的恢復到一個理性正常的價格,已走上科學規模劃種植的路,以後很難再有暴利出現,反正現在種比較不合適宜,以後 價格正常了後,利潤在20%-50%之間,三七很不好種,很容易得病,每星期都要打葯。種的不好就虧本。利潤只是種得好才有的。
㈤ 三七怎麼種植要注意什麼
種植的注意事項
一、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溫度18~25℃等種植環境條件下均能生長。
拓展資料:三七的功效與作用
1、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缺氧症;
2、促進蛋白質、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強身健體;
3、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節血液細胞;
4、雙向調節中樞神經,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5、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緩衰老;
9、雙向調節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3456.TV
㈥ 三七產量是農戶關心問題,三七的種植每年產量多少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主產區於雲南文山州,在種植中,三七畝產量均值在200斤上下,假如管理方法恰當,畝產量會高些。
六、怎樣選擇三七草
根表層棕灰色或黃棕色,全體人員多有瘤狀凸起及時斷時續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頂部經常出現莖痕或芽痕,下邊有根須或已斷裂。質牢靠,不容易斷裂,新鮮時乳白色,乾燥者呈淺黃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後有點苦。
七、三七草的製作技巧
口服:煎湯,0.5~1兩;或搗汁。外敷:搗敷。
有關三七全草的作用與功效給大夥兒詳細介紹到這兒,三七全草一般在夏秋採收全草,隨後清洗、鮮用或是晾乾,在中國具備一定的人力種植總數。
㈦ 種植一畝三七需多少成本
三七種苗每畝2000元,建遮陰棚每畝1萬元,每年投入肥料和農葯2000元,勞動力每年1萬元,至少種植3年,共4.8萬元,但可以收入10萬元。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三七起源於2億5千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三七對生長的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適宜於冬暖夏涼的氣候,不耐嚴寒與酷熱,喜半陰和潮濕的生態環境。故其分布范圍僅局限於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包括雲南省文山州和廣西與文山交界的幾個地方。雲南省文山州為原產地和主產地。據有關文獻記載,三七使用歷史近600年,栽培歷史近500年。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達30-60cm。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cm,直徑約1-3cm,有數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莖直立,近於圓柱形;光滑無毛,綠色或帶多數紫色細縱條紋。掌伏復葉,3-4枚輪生於莖端;葉柄細長,表面無毛;小葉3-7枚;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5-14cm,寬2-5cm,中央數片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長尖,基部近圓形或兩側不相稱,邊緣有細鋸齒,齒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脈有細刺毛,有時兩面均近於無毛;具小葉柄。總花梗從莖端葉柄中央抽出,直立,長20-30cm;傘形花序單獨頂生,直徑約3cm;花多數,兩性,有時單性花和兩性花共存;小花梗細短,基部具有鱗片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通常5齒裂;花瓣5,長圓狀卵形,先端尖,黃綠色;雄蕊5,花葯橢圓形,葯背著生,內向縱裂,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盤平坦或微凹。核果漿果狀,近於腎形,長約6-9mm;嫩時綠色。熟時紅色,種子1-3顆,球形,種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㈧ 怎樣種植三七
種植三七栽培
1、選地、整地: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厘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種子處理: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蔭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人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乾表面水分。用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鍾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采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保存。
(2)播種: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進行點播,然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台),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濕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種7萬-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千克。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1.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厘米×15~18厘米;三級的為15厘米×15厘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布於15厘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濕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柵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制行條作棚柱,柵頂拉鐵絲作橫梁,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發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用50~100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1次混台有機肥(廄肥、草木灰2:1),每畝用2000千克,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千克,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㈨ 種植一畝三七需多少成本
朋友你好種植一畝三七需要多少成本種植一畝三七的話,成本大概在1萬到13,0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