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去年的收入和成本,但是成本大於收入,成本和收入的差額怎麼作分錄
成本和收入分別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不需要單獨做分錄
㈡ 主營業務成本大於主營業務收入會計分錄怎麼做
成本大於收入,說明你們是虧損的。通過本年利潤體現。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本年利潤
㈢ 收入200成本150,怎麼做分錄
二樓正解
借:本年利潤 15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50
借:主營業務收入 200
貸:本年利潤 200
這樣「本年利潤」科目貸方余額50
繼續結轉
借:本年利潤 5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
實際上你未必有50元利潤,因為還得有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期間費用或營業外收支,這些都要結轉至本年利潤中去,或許還有所得稅,都轉完了才是最終凈利
㈣ 國際貨運代理的企業用的是新會計准則,新准則裡面沒有待攤費用這個科目,那要是成本大於收入會計分錄咋做
可按成本票對應的收入做暫估收入入賬。
或者收到的成本票不入賬,到下期再入賬。
貨運業一般財務嚴格比對收入與成本的發票,只有自己開了票才會要求成本方開票,呵呵,不然容易造成稅收損失
㈤ 成本費用收入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1借:銀行存款
400000*(1+17%)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00000*17%
主營業務收入400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250000
貸:庫存商品250000
2借:應收賬款6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6000
3借:銀行存款300000
貸:營業外收入300000
4借:應付利息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5借:庫存現金20000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20000
6借:管理費用3000
銷售費用2000
財務費用35000
貸:銀行存款40000
㈥ 生產成本大於銷售收入,請問該財務賬怎樣處理
遵循收入成本配比原則(某個會計期間或某個會計對象所取得的收入應與為取得該收入所發生的費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確計算在該會計期間、該會計主體所獲得的凈損益。),如果確實成本大於收入,就沒有毛利,賬務處理沒什麼特殊的。
如果有新成立的工業企業,或是新產品剛推出是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稅務部門也是認可的,但是如果一個正常商品銷售,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又沒有合理的解釋的話,稅務部門會認為做假賬的。
㈦ 一般納稅人,主營業務成本比主營業務收入高,分錄怎麼寫
月末結轉
借:本年利潤37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37000
借:主營業務收入34000
貸:本年利潤34000
月末,「本年利潤」科目反映當月借方余額3000元,說明當月虧損3000元。
㈧ 我新手做賬,錄完憑證做完,發現成本比報稅的高,當月沒有收入,我做什麼分錄把它調對
你好,以後憑證做完,結完賬,報表出具後再申報,避免此類錯誤,如果賬是正確的,只是申報表填寫錯誤,並且沒有繳納稅款,可以更正申報本期的,如果是往期的,到大廳去更正申報。
㈨ 價格倒掛成本大於收入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銀行存款是230,非210。
在你收到銷售返利時,應該做賬:
借: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19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90
在你支付貨款時:
借:庫存商品 420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420
銷售時:借:庫存現金 28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80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420
貸:庫存商品 420
㈩ 成本大於收入怎麼入賬
LZ好,我也是做房地產,但是我水平有限,說的不是很專業。
因為房款根本沒有入賬,所以不用交營業稅。即使你開出了發票,只要你沒走賬就不用交營業稅。
一般土地增值稅是預收的,沒有收入,怎麼交呀。
不可能在開盤時一次性交完,再說了,房價是隨時變動的。
沒有收入怎麼交所得稅呀。
只要收入不入賬就不用交稅,這樣就可以有很多的周轉資金了。
沒有預售許可證是買不到發票的。
只要把收入入賬了就要交營業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當你交土地出讓金的時候就要交土地契稅。拿到土地證的時候就要交土地使用稅了。還有個人所得稅,工會經費。
除了所得稅按季度申報去國稅,其他都是按月申報,去地稅。
房款也入賬,為什麼沒交所得稅我就不知道了。
土地增值稅每個月都交,我們這是按預收的定率徵收。
土地使用稅也是按月徵收的,不可能一次性交完,但你打完發票上的面積可以減少上交土地使用稅的面積。
比如,你當月入賬100萬元,你的土地增值稅是100萬元*2%=2萬
比如,你土地面積為5萬平,土地使用稅按0.5元(打個比方)徵收,那當你取得土地使用證時,就交50000*0.5=25000元。如果你已經給客戶打了1萬平面積的發票,那麼下個月就可以開始交(50000-10000)*0.5=20000元的土地使用稅了。 31285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