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主食的營養成本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如何判斷無形資源 2025-05-15 09:48:48

主食的營養成本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3 03:19:50

A. 大米的營養成分有哪些

大米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有:
1、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質7%-8%,脂肪1.3%-1. 8%,並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等。
2、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所含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穀蛋白,其次是米膠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質的生物價和氨基酸的構成比例都比小麥、大麥、小米、玉米等禾穀類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類蛋白質中較高的一種。
3、但大米蛋白質中賴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較少,所以不是一種完全蛋白質,其營養價值比不上動物蛋白質。但在午餐和晚餐時食用大米,較麵食而言更有利於人們減肥。在我國南方地區人們一般食用大米作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
4、大米的脂肪含量約1.3-1.8%,其脂肪中所含的亞油酸含量較高,一般佔全部脂肪的34%,比菜籽油和茶油分別多2-5倍。
(1)主食的營養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有專家指出,大米中60%至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穀皮、糊粉層、胚芽等外層組織中。從這個角度講,大米的傳統加工工藝,如清選、去雜、碾白、拋光、色選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實際上破壞了大米的營養。
根據國家標准《大米GB1354-2009》規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個等級。從一級到四級,大米加工程度呈遞減趨勢。「大米的等級越高,只能說明其口感更好,並不代表其營養價值高。」國家公共一級營養師解釋,大米加工程度越高,意味著去掉的外層組織越多,流失掉的營養也就越多。
然而,人們平時吃的潔白、細膩的精緻大米,卻把這些外層組織全部打掉了,損失了稻米六成以上營養,剩下的是營養較單一的胚乳。這樣一來,稻米原有豐富而可貴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在碾制過程中卻幾乎全部流失,非常可惜。再加上淘洗和烹煮等程序,剩下的就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澱粉)了。

B. 食物中6種營養成分有哪些

糖類、蛋白質、油脂、無機鹽、維生素及水。      

其中糖類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之一。平常我們吃的主食如饅頭、米飯、麵包等都含有糖類物質。白糖、紅糖屬於糖類物質,水果中也含有很多的糖類。糖類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體的生命活動供給能量,人體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類氧化分解提供的。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成年人體內的蛋白質含量約佔16.3%,其總量僅次於水。蛋白質還用於更新和修補組織細胞,也可以提供人體能量。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2)主食的營養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不要狼吞虎咽,吃東西時不要同時做別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鬧,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2、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3、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C. 主食包括哪些 常見主食有哪些

主食(staple food),糧食性食品,如米飯、饅頭等,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由於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澱粉的主要攝入源,因此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麥、玉米等穀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塊莖類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當作主食。 有的地方薯類也是主食的一部分。

(3)主食的營養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⒈主要的食品,對副食品而言。如米飯、饅頭等。曹靖華《飛花集·風雨六十年》:「俄羅斯人民的~是麵包。」

⒉古代主管君主膳食的官。

《新唐書·百官志四上》:「龍朔二年,改典膳監曰典膳郎。有書令史二人,書吏四人,~六人。」

《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元年》:「﹝元義﹞使~中黃門胡定自列。」

米飯、面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視為身材「大敵」,尤其在運動健身後對它們敬而遠之,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運動與膳食營養補給中,除了適量的蛋白質、脂肪和水之外,最重要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補充。」

曹建民說,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介紹:WHO推薦的適宜膳食能量構成是: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為55%~65%;來自脂肪的能量為20%~30%;來自蛋白質的能量為11%~15%。運動時機體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來參與供能、維持運動強度,並為肌肉和大腦提供能量。

與蛋白質和脂肪不同,身體中的碳水化合物貯備非常有限,如運動時人體得不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應,將導致肌肉出現疲乏而無動力。不僅如此,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主食還會導致血糖含量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問題,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

D. 主食有哪些,食物

符合下列特點的皆是主食:

1.主食每天攝入250~400克*(烹調前的乾重)。

2.粗細搭配,粗糧每天50~100克*(乾重)。每天至少吃一餐粗糧,或全天主食的1/3是粗糧。廣義的粗糧包括全麥粉、糙米、大米和麵粉以外的各種雜糧以及雜豆類。

3.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吃主食。

4.少吃含較多油脂的主食類食物,如麵包、餅干、方便麵、油條、油餅等。

「主食」一般指谷類食物,也稱為糧食,最常見的是大米、麵粉及其製品。主食的主要營養特點是:以澱粉(屬於碳水化合物)為主;含一定量的蛋白質,但含量不夠高,且不屬於優質蛋白;脂肪含量一般很少,除非烹調時額外添加油脂;粗糧雜糧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除大米和麵粉外,糙米、全麥、玉米、小米、大黃米、燕麥(包括莜麥)、大麥、高粱、蕎麥等粗雜糧,也是常見的谷類。綠豆、赤小豆、扁豆、芸豆、蠶豆等雜豆類(大豆之外的豆類)也符合主食的上述營養特點,故也可歸入主食類,但它們的蛋白質含量是糧食的2~3倍。

此外,薯類(如馬鈴薯、甘薯、木薯、芋頭、山葯等)的營養特點與谷類相似,所以也可作為主食食用。一些含有澱粉的堅果和種子,如蓮子、薏米、栗子、芡實等,也應當納入澱粉類主食的總量當中。

E. 米飯里有什麼營養

每100克白米中內含水分15.5克、蛋白質6.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76.6克、纖維素0.3克、灰分0.6克、鈣6毫克、鈉3毫克、磷 150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B2:0.03毫克和菸酸1.4毫克,能為人們提供351卡路里熱量。稻米是人類澱粉源也是重要的蛋白源。稻米的蛋白質呈顆粒狀貯藏在胚乳組織中,尤其是胚乳最外層的糊粉層中含量較多。蛋白質作為營養成分來考慮,就有量和質的問題。稻米中蛋白質的含量較大麥、小麥、玉米和馬鈴薯低,但其質量僅次於大豆,在谷類作物中是優越的,稻米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能量、賴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都比其他穀物高。營養分析結果表明:稻米的真正可消化率、生物價、凈蛋白質利用、可消化能等方面都比大麥、小麥、玉米和馬鈴薯高,所以米的營養價值高,是重要的糧食。
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是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亮氨酸。每100克黑米中賴氨酸的含量為355毫克,比白米高 28.2%;蛋氨酸含量為193毫克,比白米高36.9%,這對人類是有益的。紫米、黑米中的含鐵量較多,是白米的5—7倍;紫米和黑米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l和B2,缺少維生素B1會引起腳氣病,維生素B2對人身的物質代謝、生長發育和人的壽命都有重要作用,所以紫米、黑米具有保健作用,有利於人類健康,但吃的是它們的糙米而不是精米,原因營養在糠層中含量高,當碾去紫米和黑米的糠時,其營養物質顯著減少。
稻米的品質包括碾米品質、外觀品質、蒸煮品質(又稱理化品質)、營養品質和食味品質等五個方面,碾米品質是指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外觀品質是指堊白粒率、堊白度、透明度,粒長和粒形;蒸煮品質是指鹼消值、膠稠度和直鏈澱粉含量;營養品質主要是指蛋白質含量;食味品質是指煮飯後飯的外觀、氣味、味道、粘性和硬度等綜合特性。好稻米不僅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都高,直鏈綻粉含量低。膠稠度大,糊化溫度低,蛋白質含量要適中,米飯有光澤、有清香氣、較粘而不硬,熱飯軟,冷飯不硬,燒泡飯時米粒軟、粘稠性好,煮粥十分稠。

F. 主食和配菜中含有的營養素

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對比食譜可以知道,還含有糖類和蛋白質,故填糖類和蛋白質.分析食譜所含營養素和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晚餐食譜中還缺乏維生素,所以可以配菜蔬菜.故填蔬菜.
故答案為:糖類 蛋白質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