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套房子的開發成本是多少一個樓盤開發商大概能賺百分之幾
應該在20%-30% 根據銷售徵收的營業稅及附加和印花稅等占成本的應該在8%左右,土地增值稅和所得稅根據開發項目不同,利潤不同得出的稅額不同,至少在10%以上。
② 一個樓盤每平方米的成本價多少
樓盤成本怎樣計算(不管城市大小,以下成本都是存在的,取費不同而已,我這里是以小高層為例)
以財務分析法為例。
1、土地費用,包括征地費、土地出讓費等,即通常所說的樓面地價等。這項成本比較明確,拿地時就可以確定了。
2、前期費用。包括土地平整、規劃設計、水文地質勘察、監理、施工水電、審標費、測繪、可行性研究、前期工程費等。一般標准為120—400元/平方米左右。其中,規劃設計費佔到該項費用的70%-80%左右,而各個樓盤規劃設計費,也根據樓盤定位和設計公司好壞,差距甚大。
3、基礎設施費。包括接水、接電、市政道路、弱電、綠化、煤氣、照明、環衛、有線電視、排水排污、基礎設施費等,一般標准為350—500元/平方米。該項費用中接電和綠化費用所佔比重比較大,各為1/4左右,而綠化費用根據物業類型不同也有所差異,比如高層小高層單體綠化一般在120-150元/平方米左右,好一點在150-200元/平方米,而多層則有可能達到300-400元/平方米,個盤之間差異性比較大。
4、建安工程費。包括基坑圍護、工程樁、土建、安裝、裝飾工程、樣板房、精裝修費用,以及鋼材、水泥等建築材料成本,毛坯房一般標准為2000—2500元/平方米左右。其中土建成本最高,一般都在1500元/平方米左右,接下來是安裝和裝飾工程費用。
5、公共建築建安工程費。包括會所建安工程和公建建安工程成本。這塊費用也可以歸並到建安工程費用上面。一般為120—160元/平方米
6、公建配套費。包括水電煤、市政配套費、白蟻防治費、新型牆體材料、高教費、物業基金、消防、人防工程費等。
7、開發間接費。這塊費用有員工工資、福利費、業務招待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廣告費、辦公費、展覽費及其他費用,即通常意義上的管理費和營銷費,這塊費用一般佔到銷售收入的3.5%—4.5%來核算,一般為300—400元/平方米。
8、稅費。如營業稅附加和土地增值稅,一般為銷售收入的6%左右。如樓盤銷售均價為1萬元/平方米,則這塊費用在600元/平方米左右。
9、財務成本。主要為銀行利息及其他融資成本。一般以土地成本*2年*10%計算,一般已經達到1000—1500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水泥、建材等土建成本近段時間有所下滑,不過財務成本增幅驚人,並在房地產開發成本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目前財務成本主要是按照土地成本*2年*10%計算,如果以樓面地價5000元/平方米計算,那麼它的財務成本就大約為1000元/平方米。
一個樓盤要不算財務成本,基本上要資金達到平衡之後。什麼時候能達到資金平衡?一般要樓盤銷售過半。一般來說,一個樓盤從拿地到銷售需要2.5—3年,而開盤之後一下子要銷售超過一半,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所以產生財務成本的時間,其實遠遠不只2年。
此外,開發商融資已經越來越難。即使能夠從銀行貸到款,利率在原有基礎上浮10%—15%也很正常。而一旦涉及信託等方式,年利率15%—20%也很普通。而事實上,許多公司年貸款利率達到30%,也已經比較多。這么算來,年利率10%,也是比較低的一個比例。
而跟前幾年普遍兩三千元的樓面地價相比,去年一批高價拿地的開發商無疑更為痛苦。因為土地成本這個基數大幅度上揚,由此帶來的財務成本,也是增幅驚人,每平方米動輒上千元。
③ 一座地下2層,地上27層,面積1700左右的高樓,預算成本大概是多少啊
地域不同,地質不同、原材料價格不同,資質不同,取費不同。。。 大約數,也得明確到縣。
④ 33層高樓為什麼27層和28層最貴
33層的樓盤最貴的是27樓和28樓,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是什麼?開發商是如何為這樣的層高進行定價,憑感覺還是確實跟建築成本有關?
據小編了解,這應該和建築成本有關。成本是綜合計算的,價格由供需調節。這幾層價格最高是因為——「綜合居住體驗最好」。
哪層最貴?
事實上,如果一般來說,並不是「27、28層數最好」,而是一棟住宅總層數大概2/3至4/5(或頂層減四五層左右)的位置最為搶眼,對於6層板樓來說就是4、5層最佳,對於12層來說8-10層最貴,對於18層來說13-15,對於33層來說是27-30。
為什麼高價房集中於次頂層?
►排除頂層
題主提問時已經排出了頂層,想必已經有所考慮。頂層樓上即是屋頂,不僅有風吹雨淋侵害,屋頂設備(新風組、電梯房、廚房風井出口)的干擾,也會給心裡帶來不穩定感,冬冷夏熱實在談不上好住。其實頂層樓下同樣面臨類似困擾,雖然不像屋頂漏雨那麼直接,但是夏季直曬悶熱,冬季取暖耗能同樣是個問題。
所以對高層住宅來說最高處3-5層可以大致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這下面大致可以看做你樓上樓下鄰居都會「保護」你讓你住的比較舒適。
►剩下的越高越好嗎?
如果暫且不論個人習慣成長經歷心理因素,確實是這樣的。干貨包括:面積大!33層高層住宅為抵抗風力基本採用剪力牆,這種牆不是上下一邊厚的,越上邊越窄越下邊越厚截面呈梯形,而且層層承重不能打掉。同一套型高層住戶因為內牆薄,會多出很多的實際使用面積,越高越大很可觀喲!日照景觀隱私好!往往,高層住宅你前邊的樓也不矮,雖然日照規范會讓首層用戶滿足大寒日(冬至日)日照,但是越高會越好不是嗎?如果再加上是板式高層,底層用戶前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前排樓層窗戶,視線隱私也不好。
►還有其他因素嗎?
在住宅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立面處理上往往會在基座、頂層有變化(想想上世紀那種從一層到六層完全一樣的戶型從外邊看有多醜吧……)比如在頂層套型中層層縮進做出屋頂狀,底層突出形成視覺基座等等,也就使得同一單元室內不盡相同。屋頂往下變化到哪一層,往往那之下才是最優戶型,因為中段大量重復的絕對是反復推敲的主打套型,頂層變化會為形式犧牲掉一部分功能,同時面積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也正是因為這樣可以把這幾層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中段不涉及暴露屋頂的部分往下一兩層,才是我們說的綜合體驗較佳的區域。
也正是為了彌補頂層的缺陷,讓他們同樣賣出好價錢,會採用頂層躍層形成復式,屋頂幾層退讓形成退讓露台等等方式,達到高溢價,利於去化。
具體樓盤的性質也有影響,養生溫泉入戶主打的考慮水壓什麼的而且老年住戶居多,更低層的會受歡迎,如果是景觀度假大宅海景房什麼的,越高越貴!
為啥是33層,為啥是27、28
33層往往是100米高的建築高度控制,在這之上的被稱作超高層,不僅在規劃限制是一個坎,具體建築消防措施、疏散措施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這個規劃內,把房子打滿蓋到33層是最為經濟的選擇。
沒有哪層最好這一說
並沒有哪層就最好這一說!房屋定價高價針對的是樓盤面向的主力人群偏好層數來設計的,來買房的這些主流客戶往往不介意太高,景觀好夏天別曬冬天省燃氣費就行了,所以是說這個層數。
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可能老年人覺得底層有花園出門方便接地氣住著踏實,家庭主婦覺得6、7層做飯的時候可以看到在樓下和小夥伴做游戲的孩子隨時叫他們上來方便,工薪族覺得10層左右哪怕時間緊電梯壞掉也是可以藉助樓梯的,有的人覺得高處風太大樓晃悠,有的人覺得高處涼快沒蚊子,有的人覺得家裡有孩子太高掉下去咋整(雖然兩三層掉下去也照樣受不了),有的人覺得高層痛快視野好沒噪音不受打擾,甚至有人覺得我幸運數字是幾幾層就好,我個子矮就要買高處的看著痛快…………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開放商才敢放心的把一整棟樓都蓋出來賣出去,好房子因人而異,好樓層同理。你讓一個因為童年地震,親人因為樓高沒跑出來遇難的人來買27層,就算你抗震再牛再推銷,可能人家也接受不了。
好與壞,只有自己知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8-1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⑤ 33層高的樓盤,為什麼27樓,28樓的價格最貴
您好,
答案:肯定不是憑感覺,成本是綜合計算的,價格由供需調節。這幾層價格最高是因為——「綜合居住體驗最好」。
一般住宅,哪層最貴?
事實上,如果一般來說,並不是「27,28層數最好」,而是一棟住宅總層數大概2/3至4/5(或頂層減四五層左右)的位置最為搶眼,對於6層板樓來說就是4、5層最佳,對於12層來說8-10層最貴,對於18層來說13-15,對於33層來說是27-30。
為什麼高價房集中於次頂層?
頂層樓上即是屋頂,不僅有風吹雨淋侵害,屋頂設備(新風組、電梯房、廚房風井出口)的干擾,也會給心裡帶來不穩定感,冬冷夏熱實在談不上好住。其實頂層樓下同樣面臨類似困擾,雖然不像屋頂漏雨那麼直接,但是夏季直曬悶熱,冬季取暖耗能同樣是個問題。
所以對高層住宅來說最高處3-5層可以大致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這下面大致可以看做你樓上樓下鄰居都會「保護」你讓你住的比較舒適。
如果暫且不論個人習慣成長經歷心理因素,排除頂層,剩下的越高越好。
33層高層住宅為抵抗風力基本採用剪力牆,這種牆不是上下一邊厚的,越上邊越窄越下邊越厚截面呈梯形,而且層層承重不能打掉。同一套型高層住戶因為內牆薄,會多出很多的實際使用面積,越高越大很可觀喲!
往往,高層住宅你前邊的樓也不矮,雖然日照規范會讓首層用戶滿足大寒日(冬至日)日照,但是越高會越好不是嗎?如果再加上是板式高層,底層用戶前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前排樓層窗戶,視線隱私也不好。
還有其他因素嗎?
在住宅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立面處理上往往會在基座、頂層有些變化(想想上世紀那種從一層到六層完全一樣的戶型從外邊看有多醜吧……)比如在頂層套型中層層縮進做出屋頂狀,底層突出形成視覺基座等等,也就使得同一單元室內不盡相同。
屋頂往下變化到哪一層,往往那之下才是最優戶型,因為中段大量重復的絕對是反復推敲的主打套型,頂層變化會為形式犧牲掉一部分功能,同時面積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也正是因為這樣可以把這幾層統一看做屋頂區域)。在中段不涉及暴露屋頂的部分往下一兩層,才是我們說的綜合體驗較佳的區域。可以對比一下自己看到的,是不是31、32層也不是標准套型?
也正是為了彌補頂層的缺陷,讓他們同樣賣出好價錢,會採用頂層躍層形成復式,屋頂幾層退讓形成退讓露台等等方式,達到高溢價,利於去化。
具體樓盤的性質也有影響,養生溫泉入戶主打的考慮水壓什麼的而且老年住戶居多,更低層的會受歡迎,如果是景觀度假大宅海景房什麼的,別想了越高越貴!
為什麼是33層,為什麼是27,28層?
33層往往是100米高的建築高度控制,在這之上的被稱作超高層,不僅在規劃限制是一個坎,具體建築消防措施、疏散措施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這個規劃內,把房子打滿蓋到33層是最為經濟的選擇。
沒有哪層最好這一說!
房屋定價高價針對的是樓盤面向的主力人群偏好層數來設計的,來買房的這些主流客戶往往不介意太高,景觀好夏天別曬冬天省燃氣費就行了,所以是說這個層數。
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可能老年人覺得底層有花園出門方便接地氣住著踏實,家庭主婦覺得6、7層做飯的時候可以看到在樓下和小夥伴做游戲的孩子隨時叫他們上來方便,工薪族覺得10層左右哪怕時間緊電梯壞掉也是可以藉助樓梯的,有的人覺得高處風太大樓晃悠,有的人覺得高處涼快沒蚊子,有的人覺得家裡有孩子太高掉下去咋整(雖然兩三層掉下去也照樣受不了),有的人覺得高層痛快視野好沒噪音不受打擾,甚至有人覺得我幸運數字是幾幾層就好,我個子矮就要買高處的看著痛快…………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開發商才敢放心的把一整棟樓都蓋出來賣出去,好房子因人而異,好樓層同理。好與壞,只有自己知道。
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⑥ 如果不計土地成本,一棟普通的27層左右的高層住宅樓每平方米大約多少錢
建築安裝1500左右,還有變配電房及設施、電梯24W左右1部、消防、安防門禁、水電氣暖、綠化、話視網、道路等安裝。前期規劃、設計、監理、勘探、環評、水電氣暖報裝,增容、園林綠化、白蟻、消防、人防、教育、防汛、垃圾、公安、消防、氣象防雷等報批。不含地價,賣100元,不含各種稅費,政府拿走37-40元。
⑦ 房地產建築成本是多少
摘要 現在的房地產並不像以前那種概念是很掙錢的,因為現在土地的價格是政府管控。不允許輕易的企業能得到土地的溢價。所以現在一些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都在走輕資產模式,就是把一些房產去去化。就是因為單從房子來說是掙不了多少錢的,而且現在樓層也在限高,所以你這個成本這個東西是很虛的一個概念。
⑧ 房產開發高層住宅每平米成本多少
高層住宅房地產開發成本:
高層住宅(約25-28層):
一、前期工程費:15.00元/m2
地質勘查費:2.00元/m2
圍牆及三通一平費:13.00元/m2
二、建築成本(毛坯房):1600.00元/m2
土建:1345.00元/m2其中(1)基礎主體結構:1000.00元/m2(2)基本裝飾:150元/m2(3)外牆保溫及粉刷:80.00元/m2(4)塑鋼門窗:65.00元/m2(5)電梯:50.00元/m2
安裝:255.00元/m2,其中(1)電氣照明:120.00元/m2(2)水暖安裝:90元/m2
(3)消防及聯動報警安裝:30.00元/m2(4)智能化安裝:15.00元/m
三、配套費用:191.0元/m2
供電局配電安裝:75.00元/m2
自來水安裝:16.00元/m2
熱力安裝:35.00元/m2
煤氣安裝:20.00元/m2
室外管網及路面:30.00元/m2
景觀、綠化:15.00元/m2
四、其它費用:335.90元/m2
施工圖紙設計費:18.00元/m2
施工監理費:8.00元/m2
材料試驗、消防電氣檢查、避雷檢測費:22.5元/m2
勞保基金:1800*2.6%=46.8元/m2
農民工保證金:1600*2%=32.00元/m2
城市配套費:116.00元/m2
價格調節基金:10.00元/m2
牆體節能費:10.00元/m2
施工圖審費、消防、人防、避雷圖審費:8.00元/m2
建設工程規劃咨詢費:2.60元/m2
自來水公司增容費:12.00元/m2
熱力公司增容費:44.00元/m2
工程招標費、結算審計費:6.00元/m2
四、開發公司經營管理費:80.00元/m2
五、財務費用及稅金:800.00元/m2
財務費用:約100.00元/m2
綜合稅金:700.00元/m2(綜合稅率占售房價的13%)
開發成本合計:3021.90元/m2
註:(土地費用未計算,可按實計入)
(8)27層的樓盤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高層住宅
按照我國住宅設計規范,高層住宅意為十層及十層以上建築。
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現代化的產物,按它的外部體形可分為塔式、板式和牆式;按它的內部空間組合可分為單元式和走廊式。
其他
消費參考
對於消費者來說,多層、高層住宅與「別墅、花園」比較,價格便宜,距市中心較近,出行購物方便;它與市區舊的低層住宅比較,房屋建造的質量較好,耐久性強,適合長期居住。基於上述情況,購房者在置房時,應根據自己的財力和偏好,購買適合自己的住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購房時應首選低層,其次多層,最後是高層。
高層住宅的分類
高層住宅分為:單元式高層住宅:由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單元均設有樓梯、電梯的高層住宅。
塔式高層住宅: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層住宅。
通廊式高層住宅:以共用樓梯、電梯通過內、外廊進入各套住房的高層住宅。
如何挑選高層住宅
目前開發的房地產住宅項目從層高上區分大致有6層的多層住宅、10~12層的小高層住宅、24層以上的高層住宅。高層住宅由於其結構形式與管理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選擇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戶型格局的選擇,大多數高層住宅都是採用框架結構形式,往往一層對稱布置6~8戶,這樣就會出現南向房和北向房,有的甚至是只有西向窗戶的小居室,再加上有些室內隔牆是現澆混凝土,不能打通,戶型格局不易改變。所以在挑選此類高層單位時,要充分考慮入住後的舒適程度,關鍵是要讓自己住得舒服、滿意。
二、注意觀察景觀,尤其是在挑選頂層或較高樓層時,不僅要特別注意朝向景觀,還要考慮周邊地區未來規劃,如果您現在風景不錯的窗前還要再建幾幢高樓,風景將會被遮擋。
三、注意整幢樓的總戶數與電梯數量,電梯的質量與運行速度也很重要。一般情況下,24層以上住宅都就配備3部電梯。
四、向發展商咨詢樓層的供水、水壓、夏季是否會斷水等多方面情況。一般高層住宅在頂層都建有水箱,先將水抽到頂層再往下供,使高層住戶不會因壓力不足用不上水。
五、高層物業管理不能忽視,尤其是監控保安措施。大樓底層是否設置值班警衛室,是否有保安在樓內巡視。
六、考慮車位問題。在購房時,即使是目前無車的住戶也應做好提前打算,因為未來很有可能車位比房價還貴。
⑨ 總高27層26,和16那個價格貴
不同的樓盤價格也不同。
按常理來說27層的樓人們一般喜歡19-22層,26層是倒數第二層,而十六層相對來說偏中間一點,所以16層可能更貴一點。
房價(房地產價格)是指建築物連同其佔用土地在特定時間段內房產的市場價值,即房價: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是房地產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最重要的調節機制。房價的價格定位由多種因素構成。
⑩ 樓房建築工程每平方米造價是多少
高層框架結構建築大概在2200元/平方左右,多層建築框架結構1800元/平方左右,磚混結構1200元/平方左右,但各個地區都有所差異。
建一個建築各個工程所佔總造價各是:
樁基工程:一般大約土石方,基礎,砌築,混凝土,鋼筋占工程造價的50%左右。
防水工程:屋面防水隔熱,樓地面,牆柱面,門窗,油漆塗料占工程造價的10%左右。
水電暖工程:水電暖占工程造價的15%左右。
模板,腳手架措施費等占工程造價的8%左右。
利潤、稅金、管理費等占工程造價的20%左右。
普通住宅建築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
砼0.3—0.33m3/㎡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
砼0.33—0.35m3/㎡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
砼0.35m3/㎡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
砼0.36m3/㎡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
砼0.42—0.47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