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有哪些
擴展閱讀
月子養護要多少費用 2025-05-15 17:47:25
剛入坑手帳要買哪些工具 2025-05-15 17:46:47
轉租費用怎麼計算 2025-05-15 17:32:41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2 07:40:06

Ⅰ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哪些要求和程序

  •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要求有以下五點:

(一)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應當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Ⅱ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一、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1、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歸集2、生產費用在成本核算對象之間的分配與歸集(材料費用的分配和歸集、人工費用的分配和歸集、輔助生產費用的匯集、動力費用的分配和歸集、基本生產車間製造費用的匯集)3、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4、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法、代數分配法)二、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1、品種法:以產成品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設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或不需要劃分生產步驟的企業,如發電、自來水、食品、塑料製品等;2、分批法:此時,生產費用在成本核算對象之間的分配以及費用的匯集程序和方法與上述相同,各批產品的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3、分步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

Ⅲ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有哪兩個階段和六個費用分配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有成本收集、歸類和成本計算兩個階段,六個費用是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生產成本、製造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每個成本費用按經濟業務事項的流程去記錄、整理並核算。

Ⅳ 簡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

1.根據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核算的對象。

2.確定成本項目。

3.設置相關的成本和費用明細

4.收集並確定生產量、儲存量、在製品庫存、材料、工作時間、功耗等。並審查所有發生的費用。

5.收集所有發生的費用,按照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進行分配,並根據成本項目計算各種產品的在製品成本、成品成本和單位成本。

6.結轉產品銷售成本。

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

  1.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

  2. 其中材料成本的計算尤為重要,一般分為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能確定產品成本歸屬的直接計入產品,不能明確劃分成本歸屬的,根據實際生產工藝確定分配標准。

拓展資料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參考資料

網路_成本核算

Ⅳ 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 (一)、成本的分類 (1).按照經濟性質的分類。 按經濟內容分類可分為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活勞動三個方面的費用,進一步又可分為: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工資、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折舊費、和其他支出七大要素費用。 (2)按費用的經濟用途分類。 費用按其經濟用途不同可分為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兩大類。而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又可分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動力和製造費用。 (二)、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 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產品生產無直接聯系,屬於某一會計期間內發生的費用。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三)、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四)、成本計算的要求 (五)、成本計算的基本步驟 (1).對企業的各項支出進行審核和控制,並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其應否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以及應計入產品成本還是期間費 (2).正確處理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成本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按照成本項目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各種產品成本。 (4).對於月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六)、生產成本在各產品之間的歸集與分配 (1)材料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2)人工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3)外購動力費用的分配 (4)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5)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分配 (6)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七)、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常用的方法有:①不計算在產品成本②在產品按年初數固定計算③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④約當產量法⑤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⑥定額比例法 (八)、期間費用的核算 (1).銷售費用核算的內容及賬務處理 (2).管理費用核算的內容及賬務處理 (3).財務費用核算的內容及賬務處

Ⅵ 成本會計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怎麼樣的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人力、物力的耗費,耗費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應階段,一切耗費都是為了取得保證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對象--材料;在生產階段,一切耗費都是為了生產出合乎社會需要的產品;在銷售階段,一切耗費又都是為了獲得銷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述耗費的總和,必須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這些耗費的貨幣表現,稱為費用,費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礎。
之所以要計算成本是因為:通過成本計算可以核算和監督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否超支或節約,並據以確定企業的盈虧。因此,做好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如實反映資金運動的情況;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可以為制訂價格提供依據;也是保證企業生產耗費得以補償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個企業都必須要計算成本。
由於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都會發生各種耗費,因此都有成本計算問題,所以成本計算在工業企業中又分為供應階段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生產階段生產成本的計算。銷售階段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但由於生產階段生產耗費的多樣性和生產過程的復雜性,使生產成本的計算較之其他兩個階段成本計算要復雜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計算是指產品成本的計算,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是生產成本計算的准備,銷售成本的計算又是生產成本計算的必要補充。
1、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對本月各部門材料領用進行單據記賬,制單,核算當月材料消耗成本。
2、 車間統計人員進行完工工時日報、完工工時產量、消耗標准等統計表進行上報。
3、 總帳會計進行日常各部門費用報銷,提供各生產部門發生的各種費用。
4、 固定管理員提供本月變動情況,總帳會計進行計提折舊,提供製造費用-折舊費。
5、 工資核算會計進行本月工資發放計提,提供各生產部門的直接人工、間接人工費用。
6、 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取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得出半成品的成本。
7、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 ,讀取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加工成本。
8、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單據記賬(主要是半成品倉庫的半成品的入庫、出庫成本)。
9、 進行半成品倉庫的期末處理、制單工作。
10、 成本核算會計從成本管理模塊重新數各部門當月原材料消耗數據,和其他成本資料進行成本計算,得出產成品的成本。
11、 材料成本核算會計在存貨核算模塊進行產成品成本分配 ,讀取產成品倉庫的產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結轉銷售成本。

一般平常就是做費用報銷,往來收支,材料收發的核算,月底要進行成本歸集與分配,結轉出產品(及在產品、半成品)的成本,根據銷售
產品的數量,計算銷售成本,最後出報表 。總體來講,核算方法不同,有些是不同的,最簡單就是,匯總收入和成本,算出利潤。

Ⅶ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的流程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的程序:

一、工作由誰做及怎麼做

1、現代大中型的生產企業一般都採用自動化管理,運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進行成本核算,如庫房的領料、人力部門的考勤、車間的產量及廢品率等;運用財務軟體進行賬務處理,輸入記賬憑證、審核、記賬、結賬及出報表。

在車間專設成本核算員,負責輸入、收集及整理與生產產品有關的數據;在財務上專設成本會計,根據ERP系統調出列印的單據、成本核算員及人力部門提供的各種成本匯總表,輸入記賬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2、小型的生產企業目前一般還是採用手工處理,崗位設置不是非常明確、細致,可能會在車間的生產工人中指定一個人,負責收集領料單、工時產量記錄單等與產品成本有關的單據,待月中或月底送給會計,再由會計編制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二、了解企業的產品

只有了解了行業及自己企業的工序(如做服裝,裁剪→縫制→熨燙)、生產工藝,及每一個產品的BOM(物料清單),才能真正做好產品的成本核算。

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即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來確定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產品成本的構成項目)。

(1)直接材料,是指為生產產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其中燃料、動力等佔用比重大時,也可單獨設置項目。另外如有自製半成品,一般也要單獨設置項目。

(2)直接人工,是指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費用。

(3)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各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各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如車間主任等)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機物料消耗、辦公費、水電費、保險費等。

2、將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成本,區分為應當計入本月的產品成本與應當由其他月份產品負擔的成本。

主要注意類似預付保險費等費用,要按權責發生制攤銷。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成本,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每種產品的成本。

如果同一車間同時生產多種產品時,能按產品區分的材料及人工費則分別核算;不能區分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可按各產品的定額消耗量等對材料進行分配,按定額工時等對人工費進行分配。

4、對於月末未全部完工的產品,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企業應當根據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條件,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6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2)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3)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4)約當產量比例法;

其基本做法是:

第一步,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第二步,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產品應分配的費用)

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量 )

第三步,求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在產品的成本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成本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6)定額比例法。

Ⅷ 製造業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應包括哪幾個步驟

製造業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

1. 確定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對象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歸集成本費用的實體,是承擔生產費用的對象。確定成本計算對象是進行成本核算、計算產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確定了成本計算對象,才能進行成本的計算和分配。而成本計算單就是根據成本計算對象設立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注意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確定成本計算 對象和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
2. 審核原始憑證,歸集和分配要素費用 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主要就是審核各項費用是否合理,是否在符合成本費用開支的范圍內。在此基礎上,將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將不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作為間接費用,先計入其他有關綜合費用項目,然後再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對於與產品製造無關的要素費用,則應計入期間費用。
3. 正確處理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各項生產費用分配於有關費用賬戶後,還要劃清本月生產費用和非本月生產費用的界限。企業應將本月發生的,但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共同負擔的費用,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將以前月份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中屬於本月應攤銷的費用,攤入本月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
4. 歸集和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各種費用,除對完工入庫的自製材料、自製工具等將其生產成本轉入存貨成本項目外,在月末要根據其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數量、發生的費用和各部門耗用產品或勞務的數量,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分配於受益的車間、部門或產品中。
5. 歸集和分配製造費用 基本生產車間在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下,應將製造費用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採用適當的方法在該車間生產的產品之間,通過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進行分配。
6. 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 通過上述1至5個步驟計算和分配後,企業所發生的用於產品生產的各項費用,都歸集於「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和各「產品成本計算單」中,這時,應採用適當的方法,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