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銷售費用如何分攤到每個產品中去
有兩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直接認定法
直接認定法是指對於直接用於某種商品的期間費用在發生時就直接認定由某種商品負擔的方法。能夠直接認定的費用通常為直接費用,集中在營業費用中,如進貨運雜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檢驗費、商品損耗等。採用直接認定法可以在營業費用的各個子目中按商品的品名、規格設置細目。當發生直接費用時,直接予以認定,記入營業費用有關的子目和細目中去。
【例】環球服裝進出口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購進2 000套男西服的運雜費1 200元,裝卸費150元。作分錄如下:
借:營業費用——進貨運雜費——男西服 1 200
營業費用——裝卸費——男西服 150
貸:銀行存款 1 350
(二)比例分攤法
比例分攤法是指對於間接費用以及用於多種商品的直接費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銷售商品中去的方法。比例分攤法通常在期末進行分攤,為了使各種商品負擔的期間費用合理,外貿企業可以採用不同的分攤標准進行分攤。
1.按商品銷售收入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商品銷售收入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營業費用中的差旅費、展覽費、廣告費、經營人員工資及福利費、郵電費、進出口商品累計傭金等,管理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董事會會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住房公積費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費用發生額/本期商品銷售收入×100%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該種商品銷售收入×費用公攤率
【例】環球服裝進出口公司1月份為男西服和女時裝兩類商品共支付廣告費9 000元,1月份男西服和女時裝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0 000元和160 000元,分攤本月份的廣告費如下:
費用分攤率=9000/(200000+160000)×100%=2.5%
男西服應分攤廣告費=200 000×2.5%=5 000(元)
女時裝應分攤廣告費=160 000×2.5%=4 000(元)
根據分攤的結果,作分錄如下:
借:營業費用——廣告費——男西服 5 000
營業費用——廣告費——女時裝 4 000
貸:營業費用——廣告費 9000
2.按商品銷售收入和庫存商品平均余額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佔用企業資金多少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其計算公式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費用發生額/(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庫存商品平均余額)×100%
庫存商品平均余額=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末余額)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庫存商品平均余額)×費用分攤率
3.按庫存商品平均余額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庫存商品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營業費用中的保管費。其計算公交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目發生額/庫存商品平均余額×100%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該種商品平均余額×費用分攤率
此外,還有其他分攤標准,如多種商品共同發生的進貨運雜費、裝卸費,可以按商品重量的比例分攤;計提的壞賬准備可按銷售商品發生的應收賬款的期末余額比例分攤等。
㈡ 銷售成本怎樣計算
銷售成本(cost of sales)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 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的關系
售的業務成本。 銷售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編輯本段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工廠成本+銷售費用
不吝採納
㈢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結轉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及個別計價法等。通常可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在計算出已售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後,就可據以算出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產品銷售數量
(3)銷售成本分攤怎麼算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1、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2、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
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㈣ 銷售成本怎麼算是銷售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嗎是的話單位產品生產成本怎麼算
銷售成本=銷售數量*出庫單位成本;
出庫單位成本計算方法要看選擇哪種存貨計價方法。
如果選擇全月平均的話,出庫單位成本=(期初存貨庫存金額+本期入庫存貨金額)/(期初存貨數量+本期入庫數量)
本期入庫的金額與該存貨的本期生產成本有關,生產成本一般包括:生產該產品的直接材料、分攤到該產品的人工、製造費用。
㈤ 經營成本要怎麼分攤到每個產品中,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一、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
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㈥ 如何算企業本月銷售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上使用定期盤存制或永續盤存制,並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辨認法進行計量。
月終,為計算出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必須按一定的方法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1)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
(2)分類差價率計演算法(或櫃組差價率計演算法);
(3)盤存商品進銷差價率計演算法。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方式如下:
1、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2、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3、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㈦ 營銷費用用什麼方法分攤
有兩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直接認定法
直接認定法是指對於直接用於某種商品的期間費用在發生時就直接認定由某種商品負擔的方法。能夠直接認定的費用通常為直接費用,集中在營業費用中,如進貨運雜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檢驗費、商品損耗等。採用直接認定法可以在營業費用的各個子目中按商品的品名、規格設置細目。當發生直接費用時,直接予以認定,記入營業費用有關的子目和細目中去。
【例】環球服裝進出口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購進2 000套男西服的運雜費1 200元,裝卸費150元。作分錄如下:
借:營業費用——進貨運雜費——男西服1 200
營業費用——裝卸費——男西服150
貸:銀行存款1 350
(二)比例分攤法
比例分攤法是指對於間接費用以及用於多種商品的直接費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銷售商品中去的方法。比例分攤法通常在期末進行分攤,為了使各種商品負擔的期間費用合理,外貿企業可以採用不同的分攤標准進行分攤。
1.按商品銷售收入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商品銷售收入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營業費用中的差旅費、展覽費、廣告費、經營人員工資及福利費、郵電費、進出口商品累計傭金等,管理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董事會會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住房公積費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費用發生額/本期商品銷售收入×100%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該種商品銷售收入×費用公攤率
【例】環球服裝進出口公司1月份為男西服和女時裝兩類商品共支付廣告費9 000元,1月份男西服和女時裝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0 000元和160 000元,分攤本月份的廣告費如下:
費用分攤率=9000/(200000+160000)×100%=2.5%
男西服應分攤廣告費=200 000×2.5%=5 000(元)
女時裝應分攤廣告費=160 000×2.5%=4 000(元)
根據分攤的結果,作分錄如下:
借:營業費用——廣告費——男西服5 000
營業費用——廣告費——女時裝4 000
貸:營業費用——廣告費9000
2.按商品銷售收入和庫存商品平均余額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佔用企業資金多少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其計算公式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費用發生額/(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庫存商品平均余額)×100%
庫存商品平均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末余額)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庫存商品平均余額)×費用分攤率
3.按庫存商品平均余額的比例分攤
這一分攤標准適用於與庫存商品關系密切的費用項目,如營業費用中的保管費。其計算公交如下:
費用分攤率=本期某項目發生額/庫存商品平均余額×100%
某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本期該種商品平均余額×費用分攤率
此外,還有其他分攤標准,如多種商品共同發生的進貨運雜費、裝卸費,可以按商品重量的比例分攤;計提的壞賬准備可按銷售商品發生的應收賬款的期末余額比例分攤等。
㈧ 銷售貨物1季度怎麼分攤到每個月,怎麼計算銷售成本數量是多少
銷售貨物的收入是沒辦法分攤到每個月的,都是按會計准則確認了收入,按收入配比原則,確認了收入,就確定銷售成本。不能平均分攤。
㈨ 結轉本月已銷售商品成本要怎麼算
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在日常會計記錄的基礎上,我們已經收集生產產品發生的各項費用,其中直接費用記入了「生產成本」賬戶,間接費用記入了「製造費用」賬戶。歸集在「製造費用」中的各項間接費用,需要選擇適當的標准分配結轉到有關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去,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確定已銷售產品的銷售成本。所以,成本結轉是期末賬項調整的一個後續工作,目的在於將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進行配比,以便正確確定本期的損益。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第一步,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第三步,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具體計算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計價確定的產成品銷售成本,應當從「產成品」賬戶的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㈩ 銷售費用怎麼平攤
有兩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直接認定法
直接認定法是指對於直接用於某種商品的期間費用在發生時就直接認定由某種商品負擔的方法。能夠直接認定的費用通常為直接費用,集中在營業費用中,如進貨運雜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檢驗費、商品損耗等。採用直接認定法可以在營業費用的各個子目中按商品的品名、規格設置細目。當發生直接費用時,直接予以認定,記入營業費用有關的子目和細目中去。
(二)比例分攤法
比例分攤法是指對於間接費用以及用於多種商品的直接費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銷售商品中去的方法。比例分攤法通常在期末進行分攤,為了使各種商品負擔的期間費用合理,外貿企業可以採用不同的分攤標准進行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