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港股通上的買入價和現價算不一樣
港股通上的買入價和現價算不一樣,因為有匯率差,每天匯率都不一樣,所以成本也不一樣。另外買入當天還會有一定的匯率折算,等第二天數據又不一樣了。
買入港股通股票後,當前價與買入價差別大?
主要是匯率差,港股通是港幣報價、人民幣交收。
港股通買入時使用的是賣出參考匯率(因人民幣換港幣),港股通持倉中的證券市值(持倉市值要有港幣換算成人民幣),是按照港股通的股數乘以現價再乘以當日買入參考匯率,而當天的買入參考匯率與賣出參考匯率相差6%左右,故客戶剛買入港股通即看到持倉虧損很多。
買入當天會因為參考匯率的影響增加6%的虛擬成本,當結算完後因為用了正常的結算匯兌比率會降低大概3%的收益誤差,但主要客戶沒有賣掉,持倉使用的參考買入匯率和賣出結算匯率3%左右的誤差就會一直存在,直到客戶賣出為止。
客戶再看賬戶收益時,在收益率上加3%就趨於真是收益情況了(如交易當天未結算前在收益上加6%).
港股通持倉市值對不上的原因?:
港股通持倉市值對不上可能是由於匯率的影響。投資者在使用港股通交易買入的時候,是把人民幣換成了港幣。賣出後,有把港幣換回人民幣,所以持有期間成本價每天都會變。
港股通的參考成本價是以港幣計算的,涉及買入時將港幣換成人民幣,賣出時將人民幣換成港幣的過程,一買一賣兩次換匯。
而買賣參考匯率與買賣結算匯率之間也存在差異,一般來說買賣參考匯率都要比買賣結算匯率多凍結3%的資金。
❷ 港股怎麼算的,收益變少了
盤中的數據只是估算,有些錯誤並不奇怪。
跟A股一樣,港股當天的交易要到收盤後才開始清算,通常要四五個小時才能看到准確的數據。假如提取現金的話,還要等到第三天(A股第二天可取)。所以您可以在四五個小時只會看具體的收益。
拓展資料:
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交易規則
一、交易系統AMS/3
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所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10月推出了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AMS/3將投資者、交易所參與者、其他參與者及中央市場連接起來,使交易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二、交易所交易規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三、結算與交收
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一)持續凈額交收系統
香港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准。
(二)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
❸ 港股通成本價的計算方法
您好,港股通的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買入的所有手續費計算所得。
❹ 新的香港股票交易規則和費用呢
目前港股開市前時段上午9時至上午9時30分、早市9時30分至中午12時、午市下午1時至下午4時、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下午4時至下午4時08分與下午4時10分之間隨機收市。
投資者參與股票交易需要支付傭金(0.25%)、交易所費用(0.012%)、政府費用(0.1%)、轉手過戶費等費用(每張2.5港元)。一般為"T+2"日交收制度。
一、香港股票如何買賣?
1、開立股票賬戶
注冊賬號,填寫資料,之後會有工作人員聯系你,要求你將填寫的資料列印,簽名,將身份證復印件,地址證明復印件[三個月內的賬單或者公司蓋章的地址證明,沒有的話,找公司HR開住址證明也可以]快遞過去。等一兩天,證券賬戶就算開通了。
2、資金進出:
開通香港銀行賬戶是為了取回資金,需要身份證、有效期超過半年的港澳通行證,住址證明,大約需要一星期到一個月時間, 這里有詳細的指引:辦理香港銀行賬戶指引
沒有香港銀行賬戶,富途(31.100,+1.90%)有一個功能是幫你創建個人境外收款賬戶,之後你可以直接轉賬過去到股票賬戶,也就是沒有香港銀行卡也能買港股。
二、港股交易規則是怎樣?
香港股市為大陸投資者打開了新的投資渠道,在投資者欣喜之餘,發現對香港市場了解甚少。香港股票買賣規則有哪些?這些規則具體是怎樣要求的……諸如這一系列的疑問,迫切地想要叩開香港股票買賣規則之門。其實,規則有很多,但是有三大規則是最基本的!
三、香港股票買賣規則:交易時間
港股交易最重要的規則:一就是交易時間,只有知道交易時間,才能做出進一步的投資行為。這些年以來,港股交易時間不斷延長,直到今年上半年,午市再次提早半個小時。
日前,港股交易時間為:上午九點半開市,中午十二點午休;下午一時開始,四時結束;周六、周日及香港公眾假期休市。對於股民來說,午市提前半個小時並不會產生太多影響,因為大部分股民都習慣在股票交易時間吃盒飯,一起交流股票行情,所以即使中午休息時間變短,對他們來說也足夠了。
四、香港股票買賣規則:開市報價
在香港股票買賣規則中,第二大規則就是開市報價的規則。每個交易日首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沽盤均受一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開市前時段內作出的開市報價不得偏離上日收市價9倍或以上。於持續交易時段內,若首個掛盤若為買盤,其價格必須高於或等於上日收市價之下24個價位的價格;而首個掛盤若為沽盤,其價格則必須低於或等於上日收市價之上24個價位的價格。
開市報價的香港股票買賣規則有利於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
五、香港股票買賣規則:結算交收
任何股票的買賣,都離不開結算交收,這也是香港股票買賣規則中重要的一點。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港股交易要遵從兩大交收規則,一是持續凈額交收系統,即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准。二是「T 2」交收制度,即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
其實總的來說港股交易規則和內地是大同小異,但大家千萬不要將二者弄混淆了。看完上文的分析後,如果大家對炒港股感興趣,可以去那些大型的證券公司開通港股業務就可以了
❺ 股票成本價是怎麼計算
1、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2、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拓展資料
一、補倉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種證券。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補倉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運用的手段,或為降低成本,或為增加收益,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保障安全。
二、對手中一路下跌的縮量弱勢股不能輕易補倉。所謂弱勢股就是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它在行情中的表現是,大盤反彈時其反彈不力,而大盤下跌時卻很容易下跌。
三、1、一般來說,要看成交價格而定,兩次買入同一市價的股票,可能最終的成交價格不一樣。還有就是,可能交易費用不同,導致成本價不同,如果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而第二筆交易費用在5元以上,所以就按實際的比例計算,所以導致了成本價不同。另外,買入的數量可能不同,所以成本總價也會不同。
2、股票交易傭金是指在股票交易時需要支付的款項,股票交易手續費分三部分:印花稅、過戶費、證券監管費。
四、股票分批賣為什麼成本會變高 1、股票強弱的本質就是供求關系。 2、股票可以被說成就是指一種多種不同的商品。 3、價格就可以攀升。 4、還有買來還有買來,若想成交量。 5、具體情況坦言,如果買方都特別寄予厚望這只股票,不看好這家公司,這時候股價就能夠下挫。 6、如果大家都其實這家公司再說,沒什麼人想要想買它們的股票,可以還有無數次這樣的典當,買賣雙方相互拉鋸戰,值得注意的就是,股票價格的強弱,普通在股票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股票的真實價值則需要考慮公司的盈利狀況,所以有些股票價值只有幾塊錢,有些則有著上百元。 7、股票的價格受公司業績的影響。 8、則主要就是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
五、1、所謂參閱保本價是加之了你進行買賣成本的,許投資順利完成,賬戶長的白。 2、依據保本價格=賣出價格+印花稅+傭金+過戶費你的軟體上如果需要有這個功能,存檔參照保本價,就是指的你按照這個價格購入,不虧本。 3、依據保本價:就是雙向(加倉和售出)的成本價。 4、一般來說就是增持股票的成本價你好。 5、你買進股票的成本除了股價乘積股數外,還要繳交交易手續費,把手續費到較股價減去股數的值上,再除以股數,就是你的依據保本價。
六、為什麼股票補倉後的成本價卻越來越高 。
因為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成本價*第一次買入的股數+第二次買入的成本價*第二次買入的股數)/兩次的總股數。 盈利和虧損都是計入到所持有的股票裡面,取不出來的。
❻ 港股的成本價怎麼算
港股成本價與委託成交價差別這么大的原因,主要在於港股通參考成本價以港幣計算,涉及買入時將港幣換成人民幣,再賣出時將人民幣換成港幣的過程,一買一賣兩次換匯,而買賣參考匯率與買賣結算匯率之間存在差異。一般來說買賣參考匯率都要比買賣結算匯率多凍結客戶3%的資金,在此基礎上,我們公司為控制透支風險買賣時又分別多凍結了客戶1%的資金。因此造成:
1、T日客戶交易時,系統顯示的參考成本價比真實的成本價浮高8%左右(因參考與結算匯率差異造成的買賣雙方各4%的資金多凍)
2、T日清算後,買入時的匯率已按結算匯率清算,因此買入參考匯率與結算匯率之間的差異對客戶成本價影響消除,系統顯示的參考成本價比真實的成本價浮高4%左右,因賣出時參考與結算匯率差異造成4%的資金多凍。
❼ 港股的成本怎麼算
港股成本價與委託成交價差別這么大的原因,主要在於港股通參考成本價以港幣計算,涉及買入時將港幣換成人民幣,再賣出時將人民幣換成港幣的過程,一買一賣兩次換匯,而買賣參考匯率與買賣結算匯率之間存在差異。一般來說買賣參考匯率都要比買賣結算匯率多凍結客戶3%的資金,在此基礎上,我們公司為控制透支風險買賣時又分別多凍結了客戶1%的資金。因此造成:
1、T日客戶交易時,系統顯示的參考成本價比真實的成本價浮高8%左右(因參考與結算匯率差異造成的買賣雙方各4%的資金多凍)
2、T日清算後,買入時的匯率已按結算匯率清算,因此買入參考匯率與結算匯率之間的差異對客戶成本價影響消除,系統顯示的參考成本價比真實的成本價浮高4%左右,因賣出時參考與結算匯率差異造成4%的資金多凍。
❽ 港股通成本為什麼這么高
港股通成本價之所以高,主要在於港股通參考成本價以港幣計算,涉及買入時將港幣換成人民幣,再賣出時將人民幣換成港幣的過程,一買一賣兩次換匯,而買賣參考匯率與買賣結算匯率之間存在差異。
一般來說買賣參考匯率都要比買賣結算匯率多凍結客戶3%的資金,在此基礎上,我們公司為控制透支風險買賣時又分別多凍結了客戶1%的資金。
拓展資料:
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上交所會員,通過上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聯交所進行申報,買賣規定范圍內的聯交所上市股票。它的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范圍進行調整。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
2014年11月11日,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成為首批「港股通」業務結算銀行,獲准辦理「港股通」業務的資金跨境結算以及換匯等業務。
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管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表示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人民幣(6.,-0.0013,-0.02%),每日額度為130億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人民幣,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准備時間。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證180與上證380的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恆生綜合大盤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滬港上市的A+H股。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50萬人民幣的個人投資者。
滬股通的操作方法是,由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港交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證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 A股股票。
港股通的操作方式是,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證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港交所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港股股票。
❾ 股票怎麼算成本價
1.
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
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