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稅後成本怎麼回事
擴展閱讀
酷炫的小工具有哪些 2025-05-20 20:56:14

稅後成本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05-05 10:58:00

㈠ 稅後的營運成本是什麼意思,成本本來不就不交企業所得稅嗎,為什麼成本還要再減所得稅

因為成本可以抵稅,所以成本還要再減所得稅。

㈡ 什麼是稅後價格,含稅價格是什麼意思

稅後價格即含稅價,是指包含稅金在內的計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金組成,稅金內含於價格之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即為含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不含稅價格,就要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含稅價格。

稅前價格即不含稅價,是指不包含稅金的計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含稅價,要換算為不含稅價。

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2)稅後成本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出於商業上的種種考慮,交易雙方將合同交易價格約定為稅後金額(或凈額),在商業安排中十分常見。然而,這里的稅前稅後究竟指的是增值稅前後還是所得稅前後也常有不同理解。

更加復雜的是,不同於純境內交易,在跨境交易中,由於預提所得稅的影響,如果稅務上的判斷與商業安排的經濟實質不一致,則對是否凈額的約定就可能產生額外的稅務成本。在合同中約定稅前還是稅後,並不是只有商業考慮這么簡單。

在合同中將交易價格約定為「稅後金額」或「凈額」,對於收款的一方來說,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單直接的反映和保障其合同權益,但同時,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稅務影響。交易安排立足於商業的考慮,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其背後可能帶來的稅務影響。有時候將「稅後金額」或「凈額」的約定調整為稅前金額,並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明確各方的義務也是種選擇。

㈢ 如何計算銀行借款的稅後成本

銀行借款的稅後成本的計算,就是要考慮利息的抵稅效應,這個稅就是企業所得中
稅後成本為:銀行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25%)

㈣ 成本計算為什麼要默認計算稅後成本啊

權益資本成本都是稅後的,因為股利是用稅後利潤支付的,在沒有特別說明是稅前的情況下,我們計算的資本成本都是稅後的,債務資本成本默認是稅後的成本,您記住這一條就可以了。

㈤ 老師如何理解稅後付現成本,感覺蒙了

稅後付現成本指的是實際花出去的成本,不含折舊攤銷的。

㈥ 什麼是稅前資金成本,什麼是稅後資金成本

例如,和銀行借了100萬,年利率8%。稅前資金成本就是100*8%=8萬。

因為花費的利息可以作為費用減少所得稅支出。稅後資金成本就是100*8%*(1-25%)=6萬。

債務資金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債務利息,以及借款手續費等借債要花費的成本。

稅後債務資金成本,就是扣除所得稅收益的債務資金成本。借債雖然支付了利息,但是利息在稅前列支,就使凈利潤減少,從而要交的所得稅就少了,這實際上是一種收益。

債務資金成本減去這種所得稅少交的收益的余額or凈額就是所得稅後債務資金成本。

(6)稅後成本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稅後債券資本成本={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發行價格*(1-籌資費率)}

發行債券的成本主要指債券利息和籌資費用。

債券成本按照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方式,債券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Kb----債券資本成本;Ib----債券年利息;T----所得稅率;B----債券籌資額;Fb----債券籌資費用率。或: 式中:Rb----債券利率。

債券利息的處理與長期借款利息的處理相同,應以稅後的債務成本為計算依據。債券的籌資費用一般比較高,不可在計算資本成本時省略。

㈦ 中級財務管理中稅後營運成本是什麼意思

稅後營運成本就是稅後經營成本,不包括金融方面的稅後利息成本;
稅後付現成本是稅後經營成本扣除折舊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㈧ 什麼是稅前資金成本,什麼是稅後資金成本

你和銀行借了100萬,年利率8%。稅前資金成本就是100*8%=8萬。因為你花費的利息可以作為費用減少你的所得稅支出。稅後資金成本就是100*8%*(1-25%)=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