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量與成本
不合理.第二次改革後是是第一次改革後的基礎上進行的,產量和成本的基數已經不是最初的了,同理,第三次改革也是一樣.
應該這樣算的,設原產量為X,成本為Y,則第三次改革後產量為:X * (1.3*1.2*1.1),成本為Y * (0.75*0.85*0.9)
2. 為什麼產量越大成本越低
草原關於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解釋是對的,但其他內容感覺是畫蛇添足.
產品成本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隨總產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單位成本是不變的。
固定成本是不變的,隨著產量的增大,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變小了。
這樣,由於產品單位成本等於單位可變成本與單位固定成本之知,所以隨著產量的增大,單位成本是變小的。
如果你理解了以上的道理,再去考慮什麼是邊際成本、規模效應吧,
3. 食品生產成本太高怎樣降低
食品的生產成本高有幾大方面,一材料成本高,二人工成本高,三,生產效率低下,四,生產費用高幾方面的原因。你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降低。科學的降低,你是要你以劣充好,而是提高技術,加強管理幾方面入手。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些幫助。
4. 產量與成本的關系
以成本為函數的表達式在直角坐標系中所形成曲線圖形就是成本曲線;產量曲線和成本曲線的內在聯系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邊際產量和邊際成本存在反相關關系,二是平均產量和平均可變成本存在反相關關系。
拓展資料:
產量曲線和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圖:
(1)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遞增速度先減後增;不變成本曲線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而是一條平行於產量軸的直線;總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距離為不變成本,其形狀及變動規律與可變成本曲線一樣。
(2)平均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後增加,即呈現U型。
(3)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先遞減後增加,也呈現U型。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都相交於二者的最低點。 短期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減後增。這是由於邊際收益(或邊際產量)遞減規律所致。在邊際產量遞增階段,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增加的產量是遞增的,因而,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勞動就是遞減的,從而廠商為了購買勞動而增加的成本就會是遞減。在邊際產量遞減階段,情況正好相反。
成本曲線:SPTC表示短期成本曲線,LRTC表示長期總成本曲線。
1、短期總成本曲線表現的特徵:
其一,當產量為X0時,長期總成本在C0處等於短期總成本。在長期總成本曲線中,它是每一產量上產品的最低成本,因此,在短期總成本曲線與長期總成本曲線相切的T點所對應的產量,即在X0的短期總成本,也是在這個產量上的最低成本或最優成本。
其二,對於除X0外其他產量來講,短期總成本則都超過長期總成本,如在X1和X2處,SRTC超過LRTC。當產量為零時,成本為正數,即圖中Cf,也就是短期的固定總成本。對成本曲線進行深入研究,還可以描述出平均成本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等。
5. 為什麼有機食品身價不菲買有機食物到底值不值
有機食品之所以會那麼貴,是因為被冠以健康無公害的美名,品種的選擇也比較多。
但事實上有機食物的營養價值真的高於普通食物嗎?我曾經看過一期節目,講的就是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而在超市裡卻是很多的有機蔬菜比普通蔬菜貴上不止一倍的價錢。記者專門拿了兩種類型的蔬菜到科學實驗室檢驗,檢查結果是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的營養成分其實差不了多少,也沒有商家描述的效果那麼誇大,價格這么高都是炒作的結果。
所以,大家也不要迷信有機食品,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話,買有機食品也無妨,如果經濟條件馬馬虎虎的話,我們的普通食品營養也不會差的。另外,也有可能是有機食品的培育和挑選都是比較精良,不含化學農葯物質,而且產量也比較少,導致價格這么高。
6. 產品單位成本與產品產量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是什麼關系
從理論來講,產品的單位成本與產量之間成反向相關。這取決於你的固定成本的分攤。因為一般來講,產品的單位成本由兩部分構成,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攤,變動成本部分與你的產量是不相關的,即你投產1件與投產1萬件都是一樣的成本,而固定成本是隨著你的產量增加,分攤到每個產品中的成本是在下降的,例如假設你的固定成本是1萬元,你的變動成本是每件10元,當你投產1件成本時,你的單位成本是10010元(10+10000),而當你投產1000件產品時,你的單位成本變成20元(10+10000/1000),當你投產1萬件產品時,單位成本就變成11元了,理由你知道的。
7. 有機產品為什麼價格比普通產品價格高呢
現在大家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於飲食方面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許多了。健康無污染的有機食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那麼有機食品價格高於一般食品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的價格一般高出30%—80%,有些品種,例如有機蔬菜的價格為普通蔬菜的2—3倍。在中國,有機食品價格比較高,很多消費者抱怨價格高的離譜。但在歐美市場上大部分有機食品的銷售價格一般高出同類普通食品銷售價的50%左右。由於有機食品必須按照嚴格的程序,不能使用農葯、化肥和各種添加劑,因此價格肯定大大高於普通食品。
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高的原因?
1、不能施用化學肥料,要保證作物的營養物質,必須施用有機肥料,有機肥料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才能施用,所以有機肥價格高,從而有機食品價格高;
2、不能用人工合成的農葯,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立體的綜合性防治體系,通常是人工捉蟲、物理捕蟲或者以蟲治蟲,其投入也要超過常規生產方式;
3、有機食品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過農葯化肥,所以折損率高,出產率少。有機農產品比一般常規產品的產量低25%~40%左右。
4、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如果使用化學除草劑,1人/天可除15畝土地的草,而人工除草,1人/天僅能除0.3畝,其功效是常規的1/50;
5、常規生產靠化肥、生長激素,可以加快作物的生長進程,縮短生長期。而有機生長順其自然,其生長期長,自然增加了成本。
6、從常規生產到有機生產要有一個轉換過程,時間至少24—36個月;
7、原料生產、加工生產都要進行有機認證,要支付認證費用;
8、目前有機產業沒有形成規模化效應。
有機食品在加工、儲存、運輸各個環節的要求都比普通食品高很多,所以成本也高出很多。所以,有機生產規模較小,人力投資大,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有機產品售價自然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