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單計價中暫估價如何計算 如何取費
暫估價是招投標時無法確定的(材料或成品構件)價格,施工中對暫估價(材料或成品構件)要進行詢價定價,結算時調整差價即可。甲方分包工程,施工方應計取總包服務費。
由於暫估價為《標准施工招標文件》中的新增術語,發包人與承包人在採用之前的標准(或示範)文本簽訂合同之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些爭議和糾紛。
因適用暫估價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在發包人,發包人可以利用有關暫估價的規定,在合同中將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價格的材料、工程設備和專業工程以暫估價的形式確定下來,並在實際履行合同過程中及時根據合同中所約定的程序和方式確定適用暫估價的實際價格,如此可以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
清單中的暫估價
清單中的暫估價包括,材料暫估價,工程設備暫估價,專業工程暫估價,其中材料和工程設備按暫估單價(不含可抵扣進項稅),計入相關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
參與記取安全文明措施費(若取費基數為定額基價時有,如取費基數為定額人工或定額人工加機械則不參與記取安全文明措施費),還應參與記取稅金(銷項稅)。
專業工程暫估價為一筆錢,應計入投標總價,由於無法分析出人,材,機,所以只參與記取稅金(銷項稅)。
2. 客戶交了企業所得稅612.22元,暫估成本是怎麼算出來的
客戶交了企業所得稅612.22元,暫估成本是怎麼算出來的?暫估成本是根據銷售的業務估算的。
3. 建築業暫估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般來說的話,會有兩次會計分錄。一次是暫估時:借:工程施工/暫估成本/**工程項目 貸:應付賬款/暫估成本待收到發票後用紅字按以上科目沖回。即:借:工程施工/暫估成本/**工程項目 貸:應付賬款/暫估成本(金額一樣,但用紅字入賬)。
拓展資料:
紅字沖銷法又稱紅字調整法,是指先用紅字編制一套與錯賬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予以沖銷,然後再用藍字編制一套正確的會計分錄的方法,一般用於會計科目用錯等。這種方法適用於會計科目用錯或會計科目雖未用錯,但實際記賬金額大於應記金額的錯誤賬款。一般情況下,在及時發現錯誤,沒有影響後續核算的情況下多使用紅字沖銷法。例:某商場銷售白酒一批,價款46800元(含稅),收妥貨款存入銀行,該批白酒成本31000元,企業作如下賬務處理:借:銀行存款 46800貸:產成品 31000應收賬款 15800該賬務處理,把兩個本來不存在對應關系的賬戶硬糾在一起,偷逃增值稅、消費稅等,同時減少企業利潤,偷逃企業所得稅。應按照稅收法規和財務制度將企業對外銷售取得的收入按正常銷售業務處理。用紅字沖銷法調賬如下:首先用紅字沖銷原賬錯誤分錄,借:銀行存款 46800(紅字)貸:產成品 31000(紅字)應收賬款15800(紅字),做完這筆紅字的會計分錄後,再用藍字編制一套正確的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 46800貸:產品銷售收入40000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0。
紅字沖銷法適用范圍較廣,一般情況下,錯誤都可以用紅字沖銷法進行更正。典型的是記賬後發現錯誤,而賬簿記錄的錯誤源於記賬憑證的錯誤,記賬憑證的錯誤在於賬戶名稱或記賬方向有錯或者方向、金額都錯等嚴重的錯誤。紅字更正法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①根據記賬憑證所記錄的內容記賬以後, 發現記賬憑證中的應借,應貸會計科目或記賬方向有錯誤,應採用紅字更正法.進行更正時,先用紅字金額填制一張與原內容一致的記賬憑證,據以用紅字金額登記入賬,在摘要欄註明"沖減×月×日×號憑證錯誤",沖銷原錯誤記錄.然後用藍字填寫一張正確的憑證,重新登記入賬。
4. 原材料購入時暫估入庫,那成本怎麼算
暫估根據入庫單據入帳;因為沒有發票預估的不要做應交增值稅;當月購進,當月領用,但當月沒開發票,那計算產品成本,按進貨合同、計劃單價等取單價;帳按入庫單據預估入帳,計算產品成本,按進貨合同、計劃單價等取單價。
但是,如果本月同類商品,既無月初結存,又無購銷業務發生的,或者企業是使用個別計價法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的,或者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巨大的話,則該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包括及其連帶影響的其他存貨成本),應當調整並轉入銷售成本。
(4)暫估成本怎麼估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提到要暫估增值稅,這是因為企業只有在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時,才算取得了這種抵扣銷項增值稅的權利。在此之前,權利並未取得,企業的負債當然也就沒有這部分增值稅。
但這樣做的缺點是應付賬款戶不能准確反映外欠款的金額,而多數企業財務管理方面需要准確反映與客戶的往來,為此實務中暫估入賬時有將增值稅金額暫估在應付賬款金額內的做法。暫估入賬包含增值稅的做法有:
1、將暫估的增值稅放在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中核算,發票到時作紅字沖銷。
2、設專門的待抵扣稅金戶反映;
3、在其他應收款——暫估進項稅金核算等。
5. 暫估成本,怎麼估會計分錄
具體分錄如下:
1、購進商品(有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驗收單
2、購進商品(無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入庫單、驗收單(按不含稅采購金額進行暫估)
3、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附件:後出庫單或發貨單、成本結轉明細表。
4、下月收回發票
借:庫存商品 (紅字)
貸:應付賬款 (紅字)
附件:後入庫單(紅字)
5、同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
(5)暫估成本怎麼估擴展閱讀:
貨到單未到的情況,因為實物已經驗收入庫,但是發票還沒收到就不知道價款和稅金是多少,一般這種情況是不做帳的,等發票到了一起做;但是如果等到月底單還沒到就需要暫估入庫來保持賬實相符(有些單位月末盤存)。
6. 什麼是暫估成本
暫估成本:就是購進的物品已入庫,但是結算用的發票等手續沒有到,為了賬實相符,庫存商品先入上賬。待以後月份發票收到後,將原先入賬分錄用紅字原筆重回,再按發票重新做一回購進即可。
7. 財務知識如何暫估主營業務成本
這800多萬是多開的還是按業務銷售合同開的?請問是工程嗎?工程按完工程度暫估成本·如果製造業的你出庫存就是成本,覺得問的很含糊·
8. 如何確定材料暫估價
暫估價是指發包人在工程量清單中給定的用於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價格的材料、設備以及專業工程的金額。在實際履行合同過程中及時根據合同中所約定的程序和方式確定適用暫估價的實際價格,如此可以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爭議和糾紛。
一、目前在暫估價造價管理中經常出現爭議
1、暫估價定義太籠統,包含內容模糊。
2、沒有專門的文件規范暫估價的使用。
二、規范暫估價確認的操作程序
發包人應在制定招標文件時確定好暫估價的方式、方法、依據及結算處理原則,避免在工程實施過程發生大量簽證,給工程造價控制帶來不確定因素。
1、描述清楚暫估價項目,使投標人全面了解,避免出現糾紛;
2、在充分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暫估價標准,按照質量適度、成本最優原則合理確定最高限價,以保證未來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降低價格風險;
3、明確暫估價的確定方式和結算辦法。給定暫估價的材料單價可通過招標、比選或雙方協商的方式確定。
一般情況下,暫估價中的材料單價按承發包雙方最終確認價計算價差,其價差只計取規費和稅金,其相應的綜合單價不再調整,材料數量應按工程量清單給定的工程量與中標人投標報價文件的電子文件(只讀)的消耗含量的乘積計算;專業工程暫估價應按專業工程承發包雙方共同確認的工程結算價計列,不能計入本工程結算總價,只作為調整總承包服務費的計算基礎。
9. 暫估成本分錄怎麼處理
暫估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采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暫估金額)
必須注意的是,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 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