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零件自己製作為什麼不算固定成本
擴展閱讀
運輸成本等於什麼 2025-07-21 17:54:37
石油在海面多少度 2025-07-21 17:45:09
怎麼測身高不靠工具 2025-07-21 17:35:42

零件自己製作為什麼不算固定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7-21 11:30:51

① 什麼是自製或外購決策

零部件自製或外購的決策,是指企業圍繞既可自製又可外購的零部件的取得方式而開展的決策,又叫零部件取得方式的決策。企業生產產品所需要的零部件,是自己組織生產還是從外部購進,這是任何企業都會遇到的決策問題。需要指出,無論是零部件自製還是外購,並不影響產品的銷售收入,只需考慮兩個方案的成本,哪一個方案的成本低則選擇哪一個方案。
自製或外購決策分析的方法
零部件自製或外購的決策分析一般可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和成本平衡點分析法。

七、生產的專業化程度。
對於加工裝配類的企業,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越高,外購或外協零部件的數量就越多。例如,波音公司的生產材料中有70%是外購的。一些大工廠不願把零部件擴散給小廠去生產,主要是擔心質量、成本、期限達不到要求。事實上,大廠與小廠搞好協作,可以節省設備投資和利用小廠職工的低工資、低成本等,對大廠也是有利的。
八、其他因素。
其他諸如營業秘密的控制,供需雙方互惠和友誼關系的保持,以及政府的某些規定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的自製與外購決策。企業在生產緩慢發展時期,為了利用閑置設備,自製可能更有利,然而會造成同供應廠關系的緊張或中斷。所以,為了保持與重要供應者的良好關系或互惠關系,往往放棄自製的打算。對於一些掌握特殊技術訣竅、工藝配方等的企業,出於保密考慮,也通常採用自製政策或部分自製政策。例如,某些電子行業的工廠,對於使用其產品關鍵技術、工藝生產的原材料、元器件等,均採用自製政策,其他均可採用外購、外加工、外裝配等外購政策。

② 設備上使用的零配件怎麼入賬

在企業購入機器設備時,若零配件與設備一同購入且無法單獨計價,則該零配件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作為設備的一部分。如果零配件是單獨購買的,並且可以單獨計價,則應該將其計入製造費用中的機物料消耗,作為設備維護或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物料。

對於那些無法單獨計價但必須與機器一同使用的零配件,應當將其作為固定資產的一部分進行管理。而對於那些可以單獨計價的零配件,則應將其作為製造費用的一部分進行處理,作為設備維護或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物料。

在會計處理上,購買機器零件時,應在借方記錄「固定資產」或「製造費用-機物料消耗」科目,貸方則記錄「銀行存款」科目,以反映資金的流出。

具體而言,若零配件與設備一同購入且無法單獨計價,其成本應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例如,某企業購入一台機器和一批無法單獨計價的零件,那麼這部分零件的成本應該計入該機器設備的固定資產成本中,而無需單獨設立賬戶。

若零件單獨購買且能單獨計價,其成本則應計入製造費用中的機物料消耗。例如,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購買一批可以單獨計價的零件用於設備維護,那麼這批零件的成本應該計入製造費用的機物料消耗科目中。

通過這種方式,企業能夠更准確地反映設備的實際成本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消耗,有助於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財務報表的准確性。

③ 管理會計的問題,怎樣做商品自製還是外購的決策分析!!在線等啊~~

商品零部件自製或外購的決策是指企業圍繞既可自製又可外購的零部件的取得方式而開展的決策,又叫零部件取得方式的決策。企業生產產品所需要的零部件,是自己組織生產還是從外部購進,這是任何企業都會遇到的決策問題稿皮舉。需要指出,無論是零部件自製還是外購,並不影響產品的銷售收入,只需考慮兩個方案的成本,哪一個方案的成本低則選擇哪一個方案。

在自製與外購決策時,首先應考慮的主要標準是成本。如果一個部件外購比自製更便宜,就採取外購政策。此時進行成本分析,依據的是增量成本(邊際成本)分析原則,即只考慮鍵碧哪些隨自製與外購決策而變動的成本。例如,對於有自製握神生產能力的企業,自製某零部件的增量成本只包括勞動力、材料等直接成本,及動力、燃料等其他凈增成本。其他不因決策而發生變動的成本,在進行費用比較時不用考慮。對於無自製生產能力,或需要增加部分生產能力的企業,其增量成本還應包括為增加生產能力所支付的成本。在分析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把決策相關成本考慮全面了,做到不遺漏,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