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個別資本成本
個別資本成本計算: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
一般模式:銀行借款資本成本率=[借款額×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借款額×(1-手續費率)]
=[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1-手續費率)
折現模式:根據「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0」求解折現率
公司債券資本成本
一般模式:公司債券資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稅率)]/[債券籌資總額×(1-手續費率)]
【注】分子計算年利息要根據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分母籌資總額是根據債券發行價格計算的。
折現模式:根據「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0」求解折現率
融資租賃資本成本
融資租賃資本成本計算只能採用貼現模式
普通股資本成本
第一種方法——股利增長模型法
Ks=當年年股股利x(1+股利增長本)/當前等股市價X(1-籌資費率) +股利增長率
= 預計下年每股股利/當前每股市價X(1-籌資費率)+股利增長率
【提示】普通股資本成本計算採用的是貼現模式。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
與普通股資本成本計算相同,也分為股利增長模型法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不同點在於不考慮籌資費用。
Ⅱ 請通俗舉例講解下企業存貨的使用或者銷售的「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這是一種按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在7月11日,公司發出200件存貨,其中100件是期初存貨,單位成本為10元,另外100件是在7月5日購入的存貨,單位成本為12元;7月20日發出的100件為16日購入,單位成本為14元;7月27日發出的100件中,50件為期初結存,單位成本為10元,另外50件為23日購入,單位成本為15元。
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計算出7月份A商品的發出存貨成本為:100*10+100*12+100*14+50*10+50*15=4850元。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則為: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即150*10+100*12+200*14+100*15-4850=2150元。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個別計價法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准確地反映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適用於存貨品種單一、進出頻繁的企業。不過,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計算工作量較大,且需要對每批存貨進行詳細的記錄。
個別計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幫助企業更准確地反映存貨成本,提高財務報表的准確性。當然,企業是否採用個別計價法,還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決定。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個別計價法的原理和應用。
Ⅲ 計算各種籌資方式的個別資本成本和綜合資本成本
一、個別資本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一)銀行借款資本成本
1.一般模式: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率=[借款額×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借款額×(1-手續費率)]=[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1-手續費率)
2.折現模式:根據「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0」求解折現率
(二)公司債券資本成本
1.一般模式:公司債券資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稅率)]/[債券籌資總額×(1-手續費率)]
2.折現模式:根據「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0」求解折現率
二、綜合資本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方法:資金成本率=資金佔用費/籌資凈額=資金佔用費/〔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
解釋:先確定整個籌資過程中的現金流量表,其中包括資金的獲得、籌集費用、用資費用(計算稅後資金成本率的話,這兩項費用還應該扣除所得稅的相抵額)、以及本金的支付等,然後再據此進一步求解使這些現金流量凈現值等於零時的貼現率。該貼現率,就是這一次籌資確切的「(稅後)資金成本率」。
資金成本率是單位時間內使用資金所需支付的費用占資金總額的百分比。資金成本率可分為單項來源的資金成本率和綜合資金成本率。單項資金成本率是指為某項資金來源所支付的費用占資金來源的百分比,如借貸資金成本率、普通股票成本率、優先股票成本率及保留盈利成本率等。
綜合資金成本率是以各項單項資金成本率為基礎,通過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出來的資金成本率。資金成本率是企業籌集資金和進行投資決策所需計算和分析的一個重要指標。
三、銀行借款籌資成本=利率(1-所得稅率)/(1-籌資費率)
發行債券籌資成本=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籌發行價格(1-籌資費率)】
發行優先股籌資成本=股息/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
發行普通股籌資成本=【預計第一年股利/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G
留存收益籌資成本=【預計第一年股利/籌資總額】+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