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豬如何降低飼料成本
養豬降低飼料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使用全價飼料: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配製全價飼料。這種飼料營養全面,能夠確保豬只獲得所需的各類營養素,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進而減少飼料成本。
改善飼養環境:在夏秋季節,可以在豬舍外栽植藤蔓植物如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以遮陽降溫,減少豬只因高溫而產生的熱應激,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冬季則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新技術,保持豬舍適宜的溫度,同樣有助於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定期驅蟲和免疫注射:定期為豬只進行驅蟲和免疫注射,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寄生蟲病和傳染病,保持豬只的健康狀態。健康的豬只能夠更高效地利用飼料,從而降低飼料成本。
利用非常規飼料資源:將啤酒糟、雞糞、兔糞等經過適當處理後,兌在混合飼料中一起喂豬。這些非常規飼料資源不僅成本低廉,而且豬只愛吃,增重快、出欄早,有助於降低飼養成本1%-3%。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非常規飼料資源在使用前必須確保安全無害,避免對豬只造成健康危害。
Ⅱ 如何降低生豬飼養成本
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飼料成本。養豬的主要成本來自於豬飼料(占養豬總成本的65%到70%),而成品飼料價格居高不下,使用飼料發酵劑利用當地盛產的玉米秸稈、木薯渣等廢料(青綠飼料)自製的青貯飼料,與成品飼料混合使用則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節約飼料費用支出。如母豬飼養管理,合理地飼喂青貯飼料(或青料),可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配合飼料投放。根據生豬的生長期合理調整和適度把握飼料飼喂量。在育肥前期,豬生長發育較快,對飼料的營養需求量高,此階段可以讓豬自由採食,充分提高生豬的生長速度。後期肉豬長速開始變慢,累積脂肪,不宜飼喂太久,應考慮適時出欄(一般毛豬110公斤左右出欄為宜),減少飼料喂養成本。強化豬舍清潔衛生,降低隱性成本費用支出。保持豬舍的干凈衛生,不但可以減少病菌及寄生蟲的感染,防止各種豬病的發生,還能有效控制養豬用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