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收入怎麼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做什麼工具比較有收入 2025-05-09 02:43:24
浸滲處理價格如何確定 2025-05-09 02:42:39

成本收入怎麼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5-05-08 21:43:40

㈠ 怎樣計算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成本總額 / 收入總額 × 100% = 成本占收入百分比】。
例如:如果成本總額為20,000元,而收入總額為100,000元,那麼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為:20,000 / 100,000 × 100% = 20%。這表明成本占收入的20%。
成本是商品經濟中的價值組成部分,它代表了商品價值的一個方面。為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實現特定目標,人們必須消耗資源,而這些資源消耗的貨幣表現形式就是成本。
收入指的是企業在日常運營中產生的、能夠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並非來自所有者投資的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和。這包括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服務的收入、資產使用權讓渡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股利收入等。然而,這不包括企業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㈡ 成本收入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4、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拓展資料: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庫存成本是在建立庫存系統時或採取經營措施所造成的結果。庫存系統的成本主要有購入成本、訂貨費用、保管(儲存)費用及缺貨成本。

(一)購入成本

購入成本的兩種含義:

1.當物品從外部購買時,購入成本是指單位購入價格與購入數量的乘積;

2.當物品由企業內部製造時.購入成本是指單位生產成本與生產數量的乘積。

單位成本始終要以進入庫存時的成本來計算。對於外購物品來說,單位成本包括購價加上運費。對於自製物品來說,單位成本則包括直接人工費、直接材料費和企業管理費用等。

(二)訂購成本(或稱訂貨費用)

訂購成本是從需求的確認到最終的到貨,通過采購或其他途徑獲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時候發生的費用。訂購成本包括:提出訂貨申請單、分析貨源、填寫采購訂貨單、來料驗收、跟蹤訂貨等各項費用。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內部各部門人員的費用,如采購、財務、原材料控制與倉庫管理人員的工資等;

2.管理費用.如辦公用品、電話、計算機系統的應用。

說明:

①訂購成本的主要特徵是和采購次數直接有關,而與訂貨量的大小無關;

②不同公司的平均訂購成本相差很大;

③確定訂購成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④可用采購總成本除以年訂貨次數來估算訂購成本。

(三)儲存(保管)成本

物品在倉庫儲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成本,包括收貨、存儲和搬運費用等。

1.存儲費用,即取暖、照明以及倉儲建築物的折舊費;

2.人員費用;

3.庫存記錄的保存費用,即管理和系統費用,包括盤點和檢查庫存;

4.安全與保險的費用;

5.庫存物品變質、損壞和過時所發生的成本,

㈢ 成本收入比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收入比計算公式為:成本收入比 = / 營業收入凈額。該公式用於計算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成本與收入之間的比例關系,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
接下來對成本收入比計算公式進行
首先,我們來了解公式中的分子部分。分子包括了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如營業費用、業務管理費以及其他費用等。這些費用是企業為了獲取營業收入而發生的必要支出。其中,營業費用涵蓋了與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直接相關的費用,如員工工資、租金和水電費等;業務管理費則主要包括管理部門的日常開支;其他費用則包括一些非經常性或特定的支出。
然後,我們來看公式的分母部分。分母是營業收入凈額,指的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總收入,扣除與收入相關的直接成本後的凈收入。這部分反映了企業在該時期內的銷售效果和盈利水平。
最後,成本收入比的計算結果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如果成本收入比較高,說明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存在高成本的結構或運營效率低下的問題。反之,如果成本收入比較低,則說明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現良好,盈利能力較強。因此,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成本收入比來評估自身的運營狀況和盈利能力,並據此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和管理決策。
總的來說,成本收入比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可以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的盈利狀況和成本控制能力,從而做出科學的經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