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怎麼理解區分
歷史成本:原來買的時候花了多少錢
重置成本:現在再買一個需要花多少錢
可變現凈值:現在把它賣了,扣除費用和交的稅,剩多少錢。
現值:將它投入生產,增加的凈現金流量按資金成本折現後的價值。
公充價值:熟悉交易信息的雙方或多方自願接受的價格
區別:
1、歷史成本,一般購入資產均適用本計量方式。
2、重置成本,適用於盤盈資產的價值確定。
3、可變現凈值,一般適用於存貨減值的認定。
4、現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融資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分期付款(一般大於3年)購買資產價值、分期收款(一般大於3年)銷售商品收入的確定等
5、公允價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者投入資產、債務重組取得的資產等。
(1)建築物的重置成本和現值怎麼比較擴展閱讀:
以上這些名詞」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都和價值的具體含義有關,而價值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馬克思的價值理論繼承和發展了古典主義尤其是亞當斯密以及大衛李嘉圖的價值概念。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
商品的價值表明:
①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才會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存在的物質承擔者。
②價值是由抽象勞動而不是具體勞動形成的,具體勞動和自然物質相結合創造出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凝結在商品中才成為價值。
③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換中,通過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的相互對等、相互交換的關系才能表現出來;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④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互相交換勞動的社會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