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會計基礎課程中,計劃成本法是干什麼用的主要適合什麼時候用
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同時計劃成本法下存貨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
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有利於簡化財務會計處理工作,有利於考核采購部門的經營業績,促使降低采購成本、節約支出,因此,這一計價方法在大中型製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計劃成本法應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性、真實性以及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是否真實。
2. 請問什麼是計劃成本
實際成本是指購入材料所發生的一切支出。包括材料采購成本、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運雜費、保險費等。
計劃成本是指購入材料按計劃成本入帳,實際與計劃的差異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終,根據發出的材料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3. 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二者在核算方法上的優缺點
1)在實際工作中,採用實際成本法比較常見;2)這兩種大多隻是針對存貨計價而言的兩種方法而已,你所說到的「先進先出、個別計價、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等都屬於實際成本;3)計劃成本的處理方法與實際成本有較大的區別:A.採用計劃成本法,應設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以明確與計劃采購成本之差,在計劃成本法下,「原材料」科目記錄的,則是材料的計劃成本;B.而採用實際成本法,「原材料」科目,則反映了實際的材料成本;4)適用范圍:計劃成本較適用於管理比較完善的電子及元器件類、機器製造等行業;而實際成本,則更適合那些材料用量不能具體明確,及損耗率不能明確的行業,如紡織製造、造紙、印刷等行業。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4. 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優點是
一、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適用於材料品種不多,收發量單一的企業,其優點:
1、材料收發成本核算比較直接
2、材料月結工作簡單
二、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適用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多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准確的企業,一般都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收發核算,其優點主要表現為:
1、有利於考核采購部門的工作成績;
2、有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和監督;
3、有利於考核耗用材料部門的工作成績;
4、有利於簡化會計處理手續。
三、採用計劃成本計價適用於:計劃成本資料核算比較健全准確,成本計劃管理核算有一定基礎。
計劃成本是當期材料企業定一個計劃成本,從材料采購轉入原材料和原材料出庫用計劃成本乘以發生單位數,材料采購的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末再把材料成本差異在庫存數和領用數之間攤。
這種做法是材料市場價格經常變動的時候減小入庫出庫的麻煩,月底只要一攤就還原成實際成本了。
實際成本就是,從材料采購直接用實際價格轉入原材料科目。如果材料市價在變動,就要考慮用先進先出法還是後進先出法或者是加權平均法。
(4)計劃成本計價適合於什麼范圍擴展閱讀:
計劃成本的組成項目及其內容應與實際成本相一致。購入原材料的計劃成本是根據各項原材料的進價以及供應地點遠近等因素,按組成原材料的實際成本項目計算的。通過它與實際成本比較,可以提示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節約超支。
產品的計劃成本是根據計劃期的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等的消耗定額,工時定額,費用預算等資料,按規定成本項目計算確定的。
它反映了計劃期內應達到的平均成本水平,是降低成本的努力目標,通過它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便能了解和掌握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和完成程序,尋找降低產品成本的途徑。
指計劃期內預計達到的產品成本、材料采購成本、工程項目成本等。
它是根據計劃期內的工時定額、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消耗定額和當期的費用預算,以及有關資料,在分析上期實際達到的成本水平,考慮到計劃期各種影響生產成本因素的變化及經濟措施預計效果等情況的基礎上,測算本期應達到的水平面制定的。
5. 計劃成本核演算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它與實際成本核演算法相比有什麼區別
1,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的特點是: 收發憑證按材料的計劃成本計價,原材料的總分類帳和明細分類帳均按計劃成本登記。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份終了,將發出的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與材料成本差異調整為實際成本。 2,計劃成本法,核算涉及的計算公式如下: 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數量×計劃單價。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期初存貨的差異額+本期收入存貨的差異額)/(期初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期收入存貨的計劃成本)。
(注意:超支差異額用正數,節約差異額用負數表示)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額=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3,計劃成本核算方法與實際成本核算方法的區別如下: 實際成本核算方法是指以實際購進成本作為入賬成本,而計劃成本核算方法則是以企業所制訂的計劃成本作為入賬成本,另採用「材料成本差異」作為其與實際成本的備抵科目的一種存貨計價方法。 計劃成本法下,存貨按計劃成本記賬。每一種存貨的單價都是固定的,就是計劃成本。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等差異科目反映。
實際成本法下,存貨按實際成本入賬。每一筆存貨入庫單價都有可能不同。
計劃成本法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主要為內部管理使用。
一,計劃成本法
1,對所有原料品種自製計劃單價(計劃單價不能超過實際價的10%)。
2,財務通過「材料采購」科目並在月底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計算成本。
3,適合企業的車間核算或車間部門考核及二級核算。
二,實際成本法
1,倉庫入庫材料按實際價入庫。
2,財務按「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法計算成本。
3,適合流通領域。
三,區別
1,公司的大小及性質決定。
2,材料的品種的多少,成本的核算方法決定。
3,領導的決策能力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