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道利潤怎麼求成本
關於利潤的公式:
1、售價-成本=利潤
2、成本=售價-利潤
3、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一般情況是:
利潤率
盈利能力的指標,計算方法為稅後凈利潤除以總收入。利潤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如果附帶成本利潤率則是:除以成本。
拓展資料:
成本計算方法是指工業企業中計算產品成本各種方法的總稱。成本計算方法在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中是不同的。
成本計算的關鍵是明確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就是要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
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2. 純利潤是負數,銷售額也是負數,成本怎麼算
剔除期間費用因素,-2000-(-150)=-1850
3. 利潤表的利潤總額是負數,請問月末怎麼結轉成本。謝謝
利潤是負數是一個結果,和怎麼結轉是兩回事。正常結轉就好,收入成本和費用各自結轉到本年利潤。
4. 利潤是負數怎麼計算利潤率
利潤率是指經營所得的凈利潤占銷貨收入的百分比例,利潤率=利潤÷銷售收入×100%。如果利潤金額本身為負數的時候,需要用到負數來進行計算,比如某公司銷售收入為100萬,利潤為-10萬元,則利潤率=-(10/100)*100%=-10%。
拓展資料
凈利潤為負的公司需要交稅嗎
有可能需要交稅。
1.凈利潤不等於應納稅所得額
凈利潤是會計做出來的結果,納稅則要根據稅法做一些調整。比如,賬上是虧損,但是相關成本沒有取得發票,無法在稅前扣除,那麼這個時候,可能就要做納稅調整並交納所得稅。
2.不交企業所得稅不等於不交所有稅
即使經過調整,企業所得稅確實不用交,但是依然會有一些其他稅務需要交納。比如,增值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等。
增值稅
一般來說有業務,這個稅就要交。但是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其徵收方法就不一樣。今年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免徵幅度提高到了10萬/月。
印花稅
公司的注冊資本、合同賬簿等都會涉及到這個稅。
企業所得稅
一般有盈利就要交企業所得稅。今年最大的亮點就是對於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應納稅所得低於100萬,實際稅率為5%,100-300萬之間,實際稅率為10%。另一個情況是核定徵收各地都收緊,但具體是否能申請到,要看各地的實際情況。
個人所得稅
對於員工工資和股東分紅,公司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今年的亮點是個稅的重大改革。新引入了綜合所得的概念,起征點提高,增加專項附加扣除,採取累進扣稅、年終匯算清繳等方式。總的來說,是有利於減輕工薪階層的負擔的。
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這些是影子稅。隨著增值稅和消費稅按照一定比例而徵收。城建稅的稅率跟所在地區有關,所以要看公司注冊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