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花費6億建造的中國天眼,它究竟有多大的用處
1. 中國天眼,全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其總投資超過6億元人民幣,而非40多億。
2. 該望遠鏡的面積相當於接近30個足球場,且是一個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單孔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3. 最近有報道稱,在國慶期間,中國天眼成為了旅遊熱點,遊客絡繹不絕,附近還規劃了旅遊配套酒店等基礎設施。
4. 令人擔憂的是,在射電望遠鏡工作期間,即使是方圓幾公里之內的手機開機,都可能對望遠鏡的工作造成破壞。
5. FAST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以接收到來自宇宙中極微弱的信號,這些微弱的信號往往意味著來自遙遠的未知領域,對科學家來說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6. 為了保障FAST的正常工作,當地政府發布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條例》,規定在FAST半徑5公里的核心區內嚴禁設置、使用無線電台,也嚴禁建設產生輻射電磁波的設施,這意味著在該范圍內將不得使用手機、電視、微波爐、電磁爐、汽油車等。
7. 遊客在望遠鏡邊上使用手機拍照是被嚴格禁止的,遊客在游覽FAST的時候手機必須保持絕對關機。然而,執行這項規定的力度令人擔憂。
8. FAST周圍的旅遊配套項目已經在進行中,即使游覽之前讓遊客上交手機,其他電子產品的管理也是一個問題。
9.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武向平院士估計,如果按照FAST 30年的使用壽命計算,每天的總花費估計在40萬人民幣左右,一天的浪費可能導致數百萬的損失。
10. 雖然趁著FAST搞旅遊帶動當地經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須把握好尺度,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影響這項偉大工程的正常工作。
B. 115億的中國天眼,每天運行需花費近40萬,它都發現了什麼
耗資11.5億的中國天眼,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每天運行成本接近40萬人民幣。自啟用以來,它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
1. 奇怪的射電信號:2019年,FAST探測到了一個神秘的射電信號,這種信號被稱為快速射電暴(FRB),其特徵是短暫而強烈的射電脈沖。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們深入研究宇宙中的未知現象。
2. 毫秒脈沖星J1859-01:FAST還發現了毫秒脈沖星J1859-01,這是迄今為止已知質量最大的脈沖星,它的自轉速度之快使其成為宇宙中最快的自轉天體之一。這對研究引力理論和宇宙中的極端物理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3. 首個中微子暴:2019年,FAST記錄了中國首個中微子暴,中微子是宇宙中能量最高的粒子之一,它們幾乎不與物質相互作用,極難被探測到。探測中微子暴對於理解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學至關重要。
4. 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精確測量:2020年,FAST對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行了精確測量,確認了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4萬倍。這項成果對於研究黑洞的演化、引力物理學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FAST的建設目標包括:
- 在貴州的喀斯特窪地內建造一個直徑500米的球冠形主動反射面,能夠在觀測方向形成直徑300米的瞬時拋物面。
- 採用創新的索支撐輕型饋源平台和饋源艙內的二次調整裝置,在沒有剛性連接的情況下,實現高精度的指向跟蹤。
- 配備覆蓋70兆赫至3吉赫頻率范圍的多波段、多波束饋源和接收機系統。
- 針對不同的科學目標,發展多種用途的終端設備,並建立相應的天文觀測站。
FAST的建設和運行,標志著中國在天文學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不僅為國內外的天文學家提供了寶貴的觀測資源,也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