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百事可樂的質量與成本
第一,一瓶可樂的成本。看可樂瓶標簽,成份是水,二氧化碳,白砂糖,焦糖色,磷酸,果葡糖漿,咖啡因,還有香料等等。水,居民水價是一噸兩元。一噸水1000升,可以灌2000瓶。這樣一算,一瓶可樂的水的成本才0.001元!優質白砂糖就算五元一斤,一瓶可樂用10克,費用是0.1元。至於其他配料用的更少,總費用能超過五分錢就不容易。這樣一看,一瓶可樂最值錢的不是飲料,而是瓶子。一支可樂瓶子就算三角錢,總成本也不會超過五角錢。加上稅,管理費用,營銷成本,總成本也不會超過八角錢。可樂說白了就是糖水加點二氧化碳,最值錢的是成份里佔比不足0.5%的配方。相對於果汁飲料,它還是很有競爭力的,至少不用添加防腐劑,罐頭食品更和它沒法比。
第二,壓縮成本。如果你去過可口可樂生產工廠,你就會發現它全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一個車間里,工人很少,甚至不足品控部人員的十分之一。即便勞動力成本上漲了,由於人員太少,上漲的成本對於一瓶可樂來說不足一分錢。在這里不得不佩服定價的人高明,早期三元一瓶有點小貴,但是 時尚 有面子。現在,三元的價格相對於果汁飲料等高成本的飲料同樣具有競爭力。賣果汁的從成本上來說,不大可能打得過賣糖水的。不比別的,就比降價一半,果汁廠家就會死掉百分之八十。
說句心裡話,咱們喝的可樂不能叫做可口可樂,應該就是白糖水。稍微上一點檔次,能稱得上可口可樂的應該是玻璃瓶裝的。你看北冰洋汽水,玻璃瓶裝的產品配料表不含防腐劑,而易拉罐的就有防腐劑。不過北冰洋絕對不會生產塑料瓶裝的產品,為什麼呢?大家思考一下。
可樂十幾年前賣3塊,現在還是3塊,難道它的成本十幾年都不漲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好好反思的問題。
除可樂之外,還有香煙,也基本處於這樣的格局。如萬寶路、三五等,幾十年前是十多元一包,到了現在,還是十多元一包。不像國產煙,動輒幾十、大幾十、百元一包。要不是有控價要求,一萬、幾萬一條的煙也就早在市面上風行了。即便如此,一條煙1000元,也比外煙貴多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道理很簡單,炒作,有錢人炒作,沒錢人跟著起鬨。實際上,所謂的高檔煙與低檔煙又有多大的區別呢?而飲料也是有明顯不同的,可樂幾十年價格變化很小,而我們有些飲料,味道不怎麼樣,甚至可能還藏有某些不可告人的東西,價格就沒有了邊界。但是,市場卻做得很差,甚至不要多長時間就退出市場了。
可樂並不是不考慮成本,關鍵在於,可樂需要使用的原材料,原本就沒有多大的成本,且因為其全球市場銷量太大,原材料供應商不敢擅自漲價。否則,就會失去最大的買主。這也無形中給了可樂更大的市場競爭空間,給了可樂幾十年價格不變的基礎。
這也意味著,能不能在其他同類產品都漲價的情況下,自己保持定力,還是要看產品的質量,看產品的品質,看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這項工作做好了,就不怕別人漲價。搞不好,別人的漲價會成為自尋死路的條件,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市場空間,帶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漲價,絕對是把雙刃劍,刺死自己的概率遠高於刺死對手。
B. 開一家中式快餐店,像肯德基,吉野家,飲料都是用可樂機,自己調制的,請教大家開大家,自己開快餐店,
開快餐店的話建議你使用可樂現調機,比較省時省力。
可樂成本計算:
假設每月售出可樂共2000杯,每杯可樂成本約1元(包括杯子吸管),每杯可樂售賣價格為6元,則每個可樂的利潤約為5元,按照這個銷售量,每月利潤至少都在一萬以上。
而如果生意好的話,每月銷售的可樂,則遠遠大於2000杯,客觀的利潤可想而知。
打一杯可樂只需要幾秒的時間,也不費人工,所以可樂當然成了很多商家最鍾愛的產品之一!
而且可樂機打出來的可樂是現調的,不含任何防腐劑,出來時的溫度在5度以下,是保持口感的最佳溫度。而且可以根據天氣來控制可樂的冰塊數量,冰加得多成本自然就低拉
我也是開的快餐店,使用的是鑫西廚商貿有限公司的可樂機,他們還提供氣瓶和糖漿原料,比較省心。
給你個地址吧:成華區建設北路三段26號
C. 肯德基一杯可樂的成本只要7分錢嗎
一箱可樂糖漿成本價是300到500元,可以打出過千杯的可樂,其他的就是水和二氧化碳了,如果不計杯子,人力,折舊等成本的話,一杯可樂的成本只要7分錢這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