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米手機的低成本策略 小米手機的低成本策略如何體現的
那肯定就是壓榨上游的硬體供應商與下游的分銷商,盡量減少流通當中的物流成本。最主要的就是降低這些各個組件的行業平均利潤。
『貳』 小米利潤高嗎
第一招 砍掉渠道,直面顧客
早在去年8月小米就曾說過不會走傳統的實體渠道,而是會採用全網路銷售的途徑,以此節約渠道成本實現低價。的確在傳統分銷體系中渠道成本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層層代理制度的存在使得最終消費者得到的價格往往會溢價30%甚至更多。小米以純網路的方式進行銷售,去掉了所有的中間流通環節,的確可以降低這部分的成本,並以此獲得較低的價格。
但這是小米保持利潤率的原因嗎?不一定。隨著近年來網路購物的興起,傳統渠道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沖擊,作為對策,這幾年來電子產品領域的渠道事實上都在向扁平化發展以取代原來的層級式結構,甚至很多公司也開始採用網路直營或者與賣場合作的方式,很多時候實體渠道也已經簡化到了1~2層。在這樣的情況下,渠道在售價中所佔據的比例大約只有10%,對於一台售價2000塊的手機而言也只有200塊而已。何況小米公司後來也並沒有如自己所說僅以網路渠道銷售,實際上小米手機目前的主力出貨渠道是運營商定製,這也是一種傳統的渠道,也必然會給小米帶來諸如展示、廣告、庫存等渠道成本。雖然小米手機的確利用渠道方面的優勢降低了一部分成本,但這方面對於盈利的貢獻是不大的。
第二招 鋪貨第一,售後第二
小米曾經說過「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對此現在很多人調侃道,小米的哲學其實是「沒有售後是最好的售後」。相信看過小米論壇的人都應該能發現,關於小米手機最多的抱怨就是售後了。除去手機損壞後用戶須自行將手機郵寄回小米公司(快遞費用戶自己支付,最多隻報銷15元,對於快遞過程中的風險也不承擔責任)以外,無法聯系售後、維修檢測周期過長、收費過高、責任認定不合理、甚至郵寄後無人受理的投訴比比皆是。作為一個一年不到出貨超過300萬台的公司而言,這樣的銷售數據是非常亮眼的,但是小米公司並沒有以同樣的速度和規模擴展自己的售後體系。雖然小米公司承諾過投巨資大力補充售後環節,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小米依然沒有完善的售後渠道。全國百多個小米之家,很多都只是開辦在居民樓里由一兩個人打理的小服務,並不能承擔售後責任,雪上加霜的是小米手機的返修率相對較高,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售後的壓力。
這樣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小米背後有風險投資的壓力,背負這種壓力的公司很多時候只能不顧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出貨、回籠資金,才能滿足風投的回報需求,而大力發展售後這類有長遠利益卻會損失短期收益的投資往往無法放在第一位考慮。考慮到小米手機的返修率,如果要獲得國際大品牌同等的售後水平,需要投入的成本會更多,因此估測由於售後方面的節約,對於小米手機盈利的貢獻大約是在50~100元左右。
第三招 精選方案,精簡成本
之前我們分析的兩點雖然是小米手機獲得高額盈利的因素,但它們對於最終盈利的貢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因此小米手機最大的盈利手段應該來自於產品自身。對於這點,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看。
一、選擇較低開發成本和采購成本的平台。我們都知道小米手機採用的是高通平台,具體而言是MSM8260處理器。這顆處理器雖然頻率很高,但是實際性能一般,小米之所以選擇這顆處理器主要是因為高通平台具備更低的整體采購和供應鏈成本,同時也可以節約研發成本。對於一台以Tegra或者Exynos為核心的手機而言,處理器、音頻、GPS、WiFi、藍牙、電源管理、射頻放大器、射頻數據機、基帶處理器都需要從不同的供應商處購買,而採用高通方案就可以全部由一家提供。雖然高通的方案在任何方面都不是最好的,但高度的整合性可以為廠家節約大量的研發與運營成本。小米選擇高通方案,是削減硬體成本的第一步。
二、去掉不需要的硬體、功能和隱性成本。小米手機從一開始就頻繁和國際大廠的頂級產品進行對比,但是官方往往只關心諸如主頻、核心、內存這些數據,卻忽略了很多隱藏的成本和功能。例如小米手機沒有配備前置攝像頭,這可以帶來數美元的成本降低;小米手機沒有配備陀螺儀,這也可以帶來數美元的成本降低;小米手機僅僅內置了4GB的NAND,這可以帶來數美元到數十美元的成本降低。
硬體方面減配只是一個方面,小米手機還去掉了一些高端手機中均有配備的功能。我們知道目前的高端手機都具備MHL轉HDMI輸出1080p視頻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一個功能的代價是十分高昂的。產品要支持MHL除去要繳納每年數萬美元的會費以外,每一台設備都需要5美元的授權費,還需要額外購買一顆轉換晶元,小米沒有搭載這個功能,可以節約5~10美元的成本。
三、採用低檔零部件、二線供應商和低成本製造工藝。雖然小米一直宣稱自己的產品採用了全球500強提供的頂級元器件,但很明顯這不符合事實。實際上小米手機選擇的零配件除去高通處理器以外,基本上都是較為低檔的型號,例如廉價的國產800萬像素攝像頭(拍照的效果有目共睹),對比高端的背照式攝像頭,一個的成本差距可能接近10美元。而且在主流產品均採用性能更好的PET觸屏時,小米手機仍然採用的是較為落後的單層玻璃基觸屏,這也會帶來幾美元的成本差距。至於分離式的框架結構設計、較為低檔的注塑材質(很多用戶反應邊框螺絲處開裂)、效果較差的液晶屏幕等等方面,小米手機都在盡一切可能降低硬體成本,甚至連最普通的阻容感元件也不例外。
對此我們只需要簡單的和國際和國內的高中低端產品做一個對比,就可以明顯看出區別。
結論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這里就不多分析了。目前國際高端手機的硬體成本多數在180~200美元左右,而根據實際用料分析,小米手機的硬體成本不會超過120美元,因此在硬體方面,小米手機通過全方位、大力度的精簡,相對於其宣傳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節約了至少60美元,也就是至少大約400人民幣。
結論
通過上面的計算來看,小米手機通過各種方面的運作,相對於大廠的手機而言,節約的成本大約在500元左右,這基本上和周鴻禕所稱小米手機的利潤大致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如果小米公司按照等同於業界的標准去製造手機,那麼這個價格的確是無法盈利的,但是小米公司並沒有這么做,這才是小米手機的利潤來源。這500元的成本,反應到售價上大約是1000元,而考慮到其它公司的運營成本、規模和研發投入,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其它公司賣的比小米貴,卻依然會虧本。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手機的高額盈利是不健康的,因為它是以犧牲產品本身的質量和服務換取的,這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好事,但是對於用戶而言則不是。小米公司如果想在這個市場上真正立足,而不是成為曇花一現式的存在,需要改變的還有很多很多。
『叄』 小米手機為什麼便宜 探究小米手機價格低廉的原因
小米手機在產品設計、配置等方面都注重性價比,即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性價比。小米手機的產品配置相對於其他品牌來說更加均衡,價格也更為親民缺戚,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
2.直接銷售
3.高性價比
4.粉絲經濟
綜上所述,小米手機價格低廉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其互聯網品牌、直接銷售、高性價比和粉絲經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小米手機正扮遲以其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創新的營銷模式,成為了手機市場中備受關注的品牌。
小米手機在產品設計、配置等方面都注重性價比,即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舉李性價比。小米手機的產品配置相對於其他品牌來說更加均衡,價格也更為親民,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
『肆』 小米手機賣這么便宜,它是靠什麼來盈利的
小米手機賣這么便宜,我覺得主要是靠手機旗下生態供應鏈來盈利。原因如下。
一、小米公司和小米手機來歷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6日,小米手機第一代產品於2011年8月正式發布,在經歷多次改機換代以後,目前小米手機最新款屬於第11代產品。截止到目前,小米在雷軍帶領下,已經創立11年,並躋身世界500強。當時,第一代小米手機以1999元面市,這一行為在全國引起轟動,因為那時手機太貴,什麼跑分,什麼內存,根本沒有人關心,或者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小米普及了買手機要看參數的邏輯,這些邏輯一直延續到今天。這就是那個年代,小米帶給手機行業沖擊和影響,甚至直接幹掉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外早期大牌手機廠。我覺得那個時代小米公司,是真的非常有眼光,不然雷軍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年時間里,把小米從一家小公司,做成世界500強公司。
我覺得小米是互聯網上,一家非常偉大的科技公司,他以小米手機為基礎,開發和完善了一大批生態供應鏈系統,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做成世界五百強公司,不得不讓人佩服。所以小米手機賣的便宜,是靠生態供應鏈來盈利的。
『伍』 小米手機為什麼便宜 探究小米手機價格低廉的原因
小米手機是一款備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品牌,其價格相對於其他品牌來說比較低廉。那麼,小米手機為什麼便宜呢?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小米手機價格低廉的原因。
4.粉絲經濟
小米手機是一款互聯網品牌,這意味著小米手機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等方面都大力藉助互聯網技術,降低了成本。在傳統品牌中,產仔穗品研發、製造、銷售等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小米手機則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高效、低成本的運營,因此價格也相對較低。
小米手機是一款互聯網品牌,這念笑卜意味著小米手機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等方面都大力藉助互聯網技術,降低了成本。在傳統品牌中,產品研發、製造、銷售等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小米手機則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高效、低成本的運營,因此價格也相對較低。
小米手機在產品銷售中採用了粉絲經濟的模式,即通過建立粉絲社區、參與用戶活動等方式,吸引消費者積極參與品牌建設和產品推廣。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還可以降低品牌宣傳的成本,進一步降低產升猜品價格。
2.直接銷售
『陸』 小米證實在越南生產手機,小米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
這樣做是為了降低小米手機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可以完善小米手機的供應鏈。
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最後小米手機這一家品牌開始選擇在越南生產過程產品。除了小米手機之外,幾乎所有的重大性品牌都開始在越南建廠,這個方式幾乎已經成為了眾多企業的第一選擇。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越南地區的生產成本會更低一些,方式也可以幫助很多企業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小米手機已經開始在越南生產手機。
對於小米手機品牌來說,因為這個品牌本身就是主打性價比產品,所以小米手機的很多機型的價格非常便宜。如果想要保持產品競爭力的話,小米手機必須不斷壓縮生產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小米手機會開始在越南生產手機的主要原因。在這個事情成為新聞之後,小米手機已經正式做出了回應,並且表示自己已經在越南市場投入了8,000萬美元的資金。
『柒』 小米手機的盈利方式
小米的運營模式是與傳統手機廠商如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完全不同的。小米採取的是輕資產運營模式,自己負責研發、設計、售後服務等,生產、物流配送環節全部都是外包。小米採用外包的形式減少了固定成本的投入和攤銷,甩開最重、最積壓資金的部分。
在產品研發和設計上,正如前文提到的,小米用戶的參與度是非常高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由小米研發人員和用戶共同完成的。這也是與傳統手機廠商完全不同。
在存貨和供應鏈管理上,小米借鑒了「按需定製」的戴爾模式的供應鏈管理,力圖實現零庫存,按需定製。每周二中午12點,小米官網都會放出一批手機產品,具體型號和數量提前在論壇發布,這數字是由小米倉儲中心反饋的庫存數據決定的。
這個預約數字是小米重要的生產計劃制定指標之一,基於這個指標以及當周銷售額、網路指數、論壇帖子數量等等,小米會計算出三個月之後的產量和開放購買的數量,並製作出相應的生產計劃表。之後就是根據計劃表進行零部件的采購,如向夏普采購屏幕、向高通采購晶元、向索尼采購攝像頭等等,共計采購600多種元器件,最後再由英華達和富士康代工生產。
小米的銷售方式也與傳統手機廠商不同,小米以電商渠道為主,除了自己的電商網站小米網以外,小米也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上銷售。小米手機1推出的時候,其物流和配送是由凡客誠品全資自建的配送公司如風達負責,之後順豐、申通、圓通、郵政等也成為了小米的第三方配送公司。線下方面,小米沒有自己的線下店,主要是借力電信運營商的線下渠道。2012年小米總銷售量的70%是通過電商渠道完成的,運營商渠道佔30%。
2.商業模式和盈利來源
在思考小米的商業模式時,小米團隊認為在這個智能設備時代,比拼的已不單單是硬體性能、硬體配置,還要講研究軟體的用戶體驗,包括軟硬體結合的流暢配合,以及它後面的互聯網模式和互聯網服務等未來各種增值服務。
到2014年,真正將「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融合好的也僅有蘋果。小米力圖學習蘋果,將小米的商業模式簡化為「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即從應用軟體到系統層面再到最後的硬體,試圖在一個大的安卓生態系統中構建一個由小米手機、MIUI、小米盒子、商城、雲服務和開發者組成的生態圈。
然而,雷軍認為,小米與蘋果的不同在於,小米並非圍繞硬體盈利進行運營布局,而是由硬體延展向軟體、服務盈利,不追究依賴硬體利潤。即採用「Free+Premium」的模式,先通過不賺錢或賺錢很少的硬體圈住大量用戶,在通過提供收費軟體、增值服務。配件等方式變現。
但想要僅憑軟體盈利並非易事,生態系統的建立亦非朝夕之間。以擁有非常健康生態系統的蘋果為例,其2013財年的軟體服務和其他音樂相關產品及服務的收入只佔該財年總營收的9.4%,配件收入佔3.3%,剩下的87.3%都是由各種硬體設備貢獻的。何況,相比蘋果IOS,安卓平台上能賺錢的開發者甚少。小米想要憑借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盈利,還尚待時日。
截止2014年,小米盈利的主要來源還是硬體。以小米手機1為例,最初定價是按照銷售30萬台來計算成本,在進行了費用攤銷後,確實沒有什麼利潤空間。然而,當銷售超過30萬後,采購成本隨之下降,費用攤銷也已完成,這是基本可達到盈虧平衡。
此外,根據摩爾定律,元器件的成本在不斷下降,手機定價時是成本價,經過一個季度降點價,在經過一個季度再降點價,企業就能獲得一個合理的利潤。何況,在新品問世初期,小米通常會採取飢餓營銷策略,並不會大規模量產,而等到大規模用戶能購買到產品時,元器件的成本早比定價時又下降了不少。
這種盈利模式關鍵在於拉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因為生命周期被拉長,摩爾定律才能開始發揮作用,企業才能因為邊際成本的遞減而擁有充足的調價空間,從而保證盈利。因此,小米會在後期適當提高手機的性能,在保證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將手機的性價比保持在同等價位中最高的水平。
『捌』 小米公司在哪方面做到了低成本戰略
小米網採用的定價策略有滲透定價、心理定價、捆綁定價等。
1、 滲透定價
即在新產品上市之初將價格定的較低,吸引大量購買者,擴大市場佔有率。
由低價產生的兩個好處是:首先,低價可以使產品盡快為市場所接受,並藉助大批量銷售來降低成本,獲得長期穩定的市場地位;其次,微利阻止了競爭者的進入,增強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當然,低價利微投資回收期較長,不利於企業形象的樹立,有可能招致反傾銷報復。
2011年8月16日,200餘媒體以及400粉絲齊聚北京798d-park藝術區,共同見證發燒友級重量手機小米手機的發布。雷軍先極其詳細的介紹了小米手機的各種參數,展示了其優點。在勾起人們興趣之後,臨近結束之時,他用一張及其龐大醒目的頁面公布了它的價格:1999元。作為首款全球1.5g雙核處理器,搭配1g內存,以及板載4g存儲空間,最高支持32g存儲卡的擴展,超強的配置,卻僅售1999元,讓人為之一震。1999元就能夠買到相當不錯的智能手機,這對消費者來講是一種很大的誘惑,小米手機第一次網上銷售被一搶而空更能說明高性價比對消費者的誘惑,這為小米手機提高市場佔有率有很大的優勢。
2、 心理定價
(1)
尾數定價,即保留價格尾數,採用零頭標價,將價格定在整數水平以下,使價格保留在較低一級檔次上。小米官網所有產品定價幾乎都是以「9」結尾,給人一種心理上低價的暗示,提高購買慾望。
(2)
招徠定價,利用消費者的求廉心裡,以接近成本甚至低於成本的價格進行商品銷售的策略。小米官網每期一款限量秒殺,周一至周五10:00准時開始,每個賬號限購一件,一般都是手機配件,以半價或低價引人注目。
3、 捆綁定價
也叫價格捆綁策略或捆綁價格策略,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相關產品,捆綁打包出售,並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這種銷售行為和定價方法常常出現在信息商品領域。
小米官網上出售的配件配件專區,往往以保護套裝,電池套裝進行搭配銷售,例如3100mah電池+專用後蓋+座充,原價247,現價129,立省1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