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付現運營成本為什麼是稅後的
擴展閱讀
社會資源具有什麼特點 2025-05-06 16:17:58

付現運營成本為什麼是稅後的

發布時間: 2023-06-17 16:05:42

A. 稅後付現成本為什麼等於付現成本x(1-所得稅稅率),不是稅後嗎,為什麼還要減去所得稅啊

這個涉及到利息抵稅,比如你付款100元,所得稅稅率是25%,你可以抵稅100*0.25,實際付款就是75,也就是100*(1-25%)

B. 老師如何理解稅後付現成本,感覺蒙了

稅後付現成本指的是實際花出去的成本,不含折舊攤銷的。

C. 年付現成本是稅後的嗎

付現成本指需要動用現金付現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確保固慎盯定資產的正常運轉而引發的現金支出。它的特點是即發即付,如本期購買潤滑油本期就支付這項現金,而不會拖到下期才支付,並且是全部記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為預寬稿和提費用而分攤於若干個納稅期間。立即支付的成本。因為稅後營業利潤是扣除了折舊的費用哦,折舊費用抵減了利潤的金額,實際上折舊並不會導致現金流的流出,但是計算現金流時,通過稅後營業利潤計算,其已扣除了折舊的費用
【拓展資料】
付現成本也稱現金支出成本,是指未來需以現金支付的成本。是指某項決策方案如果實施,必須立即動用本期現金、有價證券和存貨等流動資本成本。也就是組織在實施某個項目計劃需要立即支付現款或需在近期內支付現金的成本。
該成本概念對於現金緊缺、支付能力受到限制的企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些企業往往會採取付現成本最小。
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如果企業現金短缺,支付能力不足,籌資又比較困難,對於急需上馬的項目或急需的資產,應選擇「付現成本」最小的方案宋代替「總成本」最低的方案。
因為在企業資金拮據時,盡管付現成本最小方案的總成本比較高,但企業可以把握時機,用較少的資金提前敬橘取得收益,獲得貨幣時間價值的好處,從而抵償多支付的成本。
付現成本與非付現成本的區別
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 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非付現成本=固定資產年折舊額+無形資產年攤銷額+開辦費年攤銷額+經營期利息)。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D. 付現成本怎麼計算

付現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當企業資金緊張時,特別要把現金支出成本作為考慮的重點 。營業成本、營運成本、經營成本、付現成本之間關系,在項目投資這一章通常是這樣掌握的(可能與會計上的有所不同):

營業成本就是指項目投資中項目投入運營後的總成本,其口徑是包括折舊與攤銷但不包括利息(注意與總成本的區別,總成本既包括折舊與攤銷也包括利息即財務費用)

營運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現了,其口徑與營業成本的口徑是一致的。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4)付現運營成本為什麼是稅後的擴展閱讀:

付現成本和付現費用的區別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費用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費用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費用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費用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費用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費用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費用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E. 中級財務管理中稅後營運成本是什麼意思

稅後營運成本就是稅後經營成本,不包括金融方面的稅後利息成本;
稅後付現成本是稅後經營成本扣除折舊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F. 請問付現成本就是營運成本嗎

不是的,營運成本包括付現成本和非付現成本。
1、營業現金流量=現金所得稅營業收入成本=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未付成本)-所得稅=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所得稅+未付成本。
2、營業成本包括現金支付成本和非現金支付成本兩部分,營業成本為營業成本扣除固定資產折舊和攤銷費用後的非現金支付成本。經營現金流量中的經營成本不是狹義的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經營成本,而是包括成本和費用,即不僅包括主營業務成本,還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除支付現金外,還包括以現金支付的折舊、攤銷等。運營成本等於上述運營成本減去非現金部分。
拓展資料:
運營成本也稱為運營成本和運營成本。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成本。經營成本應當與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收入相匹配。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已確定歸屬對象的歸屬期和各項直接費用。經營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商品和服務的經營成本由生產和經營成本構成。工業企業生產成本(又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構成產品實體的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材料等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員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3.其他直接費用。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員工福利費用。
4.製造費用。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進行適當調整。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發生的實際成本。在「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下,根據主營業務類型設置明細科目,並進行詳細核算。期末,該賬戶余額應轉入「本年利潤」賬戶,轉賬後該賬戶應無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