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眼鏡成本多少錢一個
擴展閱讀
商鋪價格如何確定 2025-05-06 20:06:07

眼鏡成本多少錢一個

發布時間: 2023-06-16 09:44:23

① 配眼鏡為什麼這么貴,一副眼鏡成本大概是多少

1、商品成本

從眼鏡成本上看,一副眼鏡的出廠價與到終端零售店的零售價的確差距很大,說眼鏡暴利主要是採用了錯誤的成本核算方法:把眼鏡出廠成本等同於所有成本。一副出廠價20元的眼鏡架,一級代理商把它交給二級代理商時可能要報價35~50元,二級代理商把它送到各地供銷商時可能會報價50~80元,商品要完成整個流通過程,最後才到達終端的零售店。眼鏡店每賣一副眼鏡,它的收益要分給廠家,各級代理商後,才能算自己的其它經營成本。所以說,直接把眼鏡出廠價和它在市場的最終零售價拿來做成本核算對比,這並不能客觀說明眼鏡店的商品成本。或許有人提議砍斷這條食物鏈,讓廠家直接面對眼鏡店。但是,代理商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產物,是社會分工的一種體現。現在盲目進行肢解,非但不利於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也會使行業操作環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讓整個操作流程更加不透明。

2、經營成本

眼鏡業不是地產業,大可公布成本,以某市一家代表性眼鏡店為例:

租金:8000/月,營業面積60平方米

設備折舊:驗光機、磨邊機、測光儀、焦度計、瞳距儀、投影儀、驗光碟等初期投入共計20萬元,這個投入是以基本滿足為標準的。如果全部採用優良進口設備,一間眼鏡店全套設備至少需要50萬元以上。設備存在折舊率,一般按5年折舊,50萬的投入每月折舊8400元,20萬的投入每月折舊3400元。

商品成本:中低檔商品約20%,名牌商品40%~50%,一般商品30%左右。由於國內眼鏡店以銷售普通眼鏡為主,除了部分高消費人群可能會戴名牌眼鏡,一般人配鏡花費80~300元,所以眼鏡商品平均約25%。

人員工資:一般從事眼鏡行業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收入都偏低,平均月薪800~1500元。像筆者所了解的幾家大型連鎖店,員工工資(包括管理人員)也只是1150/ 月左右,而且一般包住不包吃。以一家眼鏡店僱傭4名員工來計算,需要工資5000/月(店長比普通員工高200~300元)。

經營費用:主要是水費、電費。眼鏡店的電費比較高,以66元/平方米計算,60平方米的店面每月電費3960元(營業時間按14小時計算,包括冷氣、設備用電、照明和廣告照明等)。另外,水費和電費、其它設備維修費共計200元/月。

應交稅費:地稅、國稅總計占銷售收入的8%~15%,每月2000元左右。

裝修折舊:一家專業眼鏡店的裝修成本至少需要10萬元,豪華點的則需3

② 2000元眼鏡成本才6元!眼鏡如此暴利為何沒人管

關於眼鏡的暴利,其實很多人早有耳聞,大家都知道,去眼鏡店配一副專業的眼鏡,通常沒有2000塊錢是拿不下來的,眼鏡店的鏡片通常分為球面和非球面,防藍光和不防藍光的,這些各種各樣的搭配選擇,讓很多人寧願在上面多花錢,也要保護自己的眼睛,但是某眼鏡行業的內幕人員卻告知一副在外可以賣2000元的眼鏡,一片鏡片的成本價僅僅才六元,眼鏡利潤高不假,但是這利潤也太高了吧,這么高的利潤難道沒人管嗎?

除此以外,雖然眼鏡的利潤比較高,但是他要求的專業服務也比其他的要強一些,比如需要租一個比較好的門店,需要專業的驗光師,這些都是隱形的成本,不能夠忽略,眼鏡這個行業還很難有回頭客,你的回頭客也許兩年前來光顧過一次你的店鋪,所以眼鏡的利潤高也是有道理的,過於的宣傳之中的暴利差價其實只是一種假象,真實的利潤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觀。

③ 配眼鏡為什麼這么貴,一副眼鏡成本大概是多少

1、商品成本

從眼鏡成本上看,一副眼鏡的出廠價與到終端零售店的零售價的確差距很大,說眼鏡暴利主要是採用了錯誤的成本核算方法:把眼鏡出廠成本等同於所有成本。一副出廠價20元的眼鏡架,一級代理商把它交給二級代理商時可能要報價35~50元,二級代理商把它送到各地供銷商時可能會報價50~80元,商品要完成整個流通過程,最後才到達終端的零售店。眼鏡店每賣一副眼鏡,它的收益要分給廠家,各級代理商後,才能算自己的其它經營成本。所以說,直接把眼鏡出廠價和它在市場的最終零售價拿來做成本核算對比,這並不能客觀說明眼鏡店的商品成本。或許有人提議砍斷這條食物鏈,讓廠家直接面對眼鏡店。但是,代理商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產物,是社會分工的一種體現。現在盲目進行肢解,非但不利於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也會使行業操作環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讓整個操作流程更加不透明。

2、經營成本

眼鏡業不是地產業,大可公布成本,以某市一家代表性眼鏡店為例:

租金:8000/月,營業面積60平方米

設備折舊:驗光機、磨邊機、測光儀、焦度計、瞳距儀、投影儀、驗光碟等初期投入共計20萬元,這個投入是以基本滿足為標準的。如果全部採用優良進口設備,一間眼鏡店全套設備至少需要50萬元以上。設備存在折舊率,一般按5年折舊,50萬的投入每月折舊8400元,20萬的投入每月折舊3400元。

商品成本:中低檔商品約20%,名牌商品40%~50%,一般商品30%左右。由於國內眼鏡店以銷售普通眼鏡為主,除了部分高消費人群可能會戴名牌眼鏡,一般人配鏡花費80~300元,所以眼鏡商品平均約25%。

人員工資:一般從事眼鏡行業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收入都偏低,平均月薪800~1500元。像筆者所了解的幾家大型連鎖店,員工工資(包括管理人員)也只是1150/ 月左右,而且一般包住不包吃。以一家眼鏡店僱傭4名員工來計算,需要工資5000/月(店長比普通員工高200~300元)。

經營費用:主要是水費、電費。眼鏡店的電費比較高,以66元/平方米計算,60平方米的店面每月電費3960元(營業時間按14小時計算,包括冷氣、設備用電、照明和廣告照明等)。另外,水費和電費、其它設備維修費共計200元/月。

應交稅費:地稅、國稅總計占銷售收入的8%~15%,每月2000元左右。

裝修折舊:一家專業眼鏡店的裝修成本至少需要10萬元,豪華點的則需3

④ 眼鏡行業竟是暴利!一副眼鏡的成本是多少

我第一次配眼鏡的時候,想著就兩塊樹脂而已,也花不了多少錢,幾十塊應該可以了(那時候比較小,十二三歲的樣子)……其結果是,我口袋裡揣著一百多塊錢,理直氣壯地站在眼鏡店裡,看著幾百幾千的眼鏡,工作人員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我再裝摸做樣的告訴她們:“謝謝,但你們的眼鏡不太好看,我還是換一家吧”。然後,在理直氣壯的走出眼鏡店……現在想起來……哈哈哈哈。

下面進入正題

其實眼鏡行業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暴利,這得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光從鏡片的材料成本上來說,眼鏡行業當然是暴利,不過這種看法太過於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