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種植何首烏,一畝需要投入多少成
目前何首烏苗價格在0.5-0.8元/株,
種植一畝何首烏需要何首烏苗4000株左右,
何首烏苗種植後2-3年即可採收,
一般一畝何首烏可收獲1200公斤左右何首烏干貨。
B. 如何養殖何首烏
一、播種
直播為主,也可育苗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後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二、扦插
3月上旬至4月上旬選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具節3個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覆土壓緊,施人畜糞肥。
三、分株
於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萌櫱,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須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種。
四、田間管理
1、保持田間濕潤。生長期應注意除草,5月追施人畜糞水1次。苗高30cm左右,應插竹竿或樹枝,供莖藤纏繞生長。12月倒苗時,結合清除枯藤,施腐熟堆肥或土雜肥1次,並在根際培土。
2、間苗與定苗:種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時,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強定苗。
3、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後澆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
4、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時,插設支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並及時疏葉整枝,促進植株旺盛生長。
5、採收與貯藏:於春季萌芽後,待植株20-30厘米高時,一次或分次採收嫩莖葉。植株3-4年後可收獲塊根,採收於秋季進行,采後鮮食或切片曬干。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後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莖段,捆紮成把,曬干入葯。
(2)渦陽何首烏種苗畝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何首烏為多年生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莖纏繞,長2-4米,多分枝,具縱棱,無毛,微粗糙,下部木質化。
葉:卵形或長卵形,長3-7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兩面粗糙,邊緣全緣;葉柄長1.5-3厘米;托葉鞘膜質,偏斜,無毛,長3-5毫米。
花:花序圓錐狀,頂生或腋生,長10-20厘米,分枝開展,具細縱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狀卵形,具小突起,頂端尖,每苞內具2-4花;花梗細弱,長2-3毫米,下部具關節,果時延長。
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綠色,花被片橢圓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較大背部具翅,果時增大,花被果時外形近圓形,直徑6-7毫米;雄蕊8,花絲下部較寬;花柱3,極短,柱頭頭狀。
果:瘦果卵形,具3棱,長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8-9月,果期9-10月。
C. 何首烏怎麼種最後在哪裡種植一畝要多少本錢一畝可以收多少本錢!要多少錢透支!
何首烏又名首烏,其塊根為常用大宗中葯材,經濟價值較高。隨著年採挖量的增加,野生資源減少,逐漸成為市場上的緊俏貨,發展人工栽培前景看好。
一、生長習性
何首烏適應性強,野生於灌木叢、丘陵、坡地、林緣或路邊土坎上。喜歡溫暖氣候和濕潤的環境條件。耐陰,忌乾旱,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濕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
二、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1.育苗地 選擇山丘平緩地處、灌溉方便、土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育苗。冬季深翻30cm,經一冬風化後,翌年春進行多次犁耙,拾去草根、樹枝和石塊,整平耙細、起寬100cm,高10~20cm的畦。每畝施腐熟的廄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kg,均勻撒在畦上,然後淺翻入土。
2.種植地 選擇山坡林緣或房前屋後,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於冬季深翻30cm以上,揀去草根和石塊。翌年春翻犁1-2次,使土層疏鬆。每畝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作基肥。施後耙地1次,使肥料與表土混合均勻後,起畦種植,畦寬50cm、高25cm。亦可在房前屋後挖坑種植。
(二)育苗繁殖
1.播種育苗 每年10—11月間何首烏種子成熟時,將整個果穗輕輕地剪下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裝入布袋或紙箱,置陰涼乾燥處存放。第2年3月份,當氣溫回升到20℃以上時撒種。在整好的育苗地畦上,按行距10-1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約1.5cm厚,蓋草,淋透水。一般每畝用種量1.5-2kg。播後10天左右便可出齊苗,這時要及時撤除蓋草,淋水,保持畦土濕潤,同時注意拔除雜草。出苗後10~20天,進行間苗補苗,按株距4~5cm定苗。4月初用2%尿素施肥1次,以促進幼苗生長。大約經過90天,苗高30cm時便可以移到大田種植。此法繁殖幼苗生長較慢,生長周期長。
2.扦插育苗 每年3月或11月份,選擇1年生粗壯老熟藤蔓,最好是10月以後割去的從根頭上長出的粗壯老藤蔓,剪成帶有2~3個節,長15cm左右的插穗,每50條紮成1小扎,下端蘸黃泥漿,置陰涼處待插。在整好畦的育苗地按行距15~18cm開橫溝,溝深10cm,將插穗靠溝壁擺下,株距1cm左右,覆土壓實,使上剪口稍露出地面,再覆蓋1層稻草。注意不要倒插。扦播後要經常保持畦土濕潤,遇乾旱要淋水,以利插穗生根發芽。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止因苗床積水而導致插穗腐爛。若天氣暖和,插後10~15天就可長出新芽,1個月後長出新根。約經100天的培育,苗長15cm以上,有數條根後,便可移至大田種植。
3.定植 何首烏可以春種或夏種。春種發根快,成活率高,但須根多,產量低,質量差。夏種(5-7月)地溫高,陽光充足,種後新根易於膨大,結薯快,產量高。從苗地起苗時,苗只留基部20cm左右的基段,其餘剪掉,並將不定根和薯塊一起除掉,這是高產的關鍵。種植時,先在畦上按行、株距20cm*20cm開種植穴,每穴種1株,種後覆土壓實,淋足定根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可在房前屋後挖坑種植,每坑栽苗4株。
(三)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 何首烏定植後,要經常淋水,前10天每天早晚各淋1次,待成活後,視天氣情況適當淋水,苗高1m以後一般不淋水。雨季加強田間排水。
何首烏是喜肥植物,應施足基肥,並多次追肥。追肥採用前期施有機肥,中期磷鉀肥,後期不施肥的原則。當植株成活長出新根後,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500kg。然後視植株生長情況追肥,一般可再施2次,每次每畝施入畜糞2500kg。苗長到1m以上時,一般不施氮肥。9月以後,塊根開始形成和生長時重施磷鉀肥,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和過磷酸鈣50-60kg,氯化鉀40-50kg。在植株兩側或周圍開溝施下。以後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1次,均以有機肥為主,結合適量磷鉀肥。每次追肥均結合中耕培土,清除雜草,防止土壤板結。
2.搓籬摘枝 何首烏長至30cm時,在畦上插竹條或小木條,交叉插成籬笆狀或三角架狀,將藤蔓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其上,松脫的地方用繩子縛住。每株留1藤,多餘公藤苗除掉,到1m以上才保留分株,以利植株下層通風透光。如果生長過於茂盛,可適當打頂,減少養分消耗,一般每年修剪5~6次,高產田7次。
(四)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受病葉呈黃褐色病斑,嚴重時葉枯萎脫落。在高溫多雨季節或田間通風不良時易於發病。發病初期噴1:1:200的波爾多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根腐病。由真菌中的鐮刀菌或細菌引起,受病植株根部腐爛,地上莖蔓枯萎,多在夏季發生,種植地排水不良時發病嚴重。發病初期,將病株拔除,用石灰粉撒在病穴上蓋土踩實,可以防止蔓延;並用50%多滅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稀釋液灌根,可起到保護作用。
金龜子。為鞘翅目金龜子科昆蟲。以成蟲為害葉片,輕者咬食成缺刻狀,重者葉片被食光。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或利用其假死性,在入夜後搖動被害植株,使其脫落,收集殺滅。
蚜蟲。為同翅目蚜科昆蟲。在植株嫩梢、嫩葉上吮吸營養物質,使植株生長不良。可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稀釋液噴殺,每隔7-10天1次,連噴多次。
三、採收加工
一般種植3年可以收獲。每年秋冬季葉片脫落或春末萌芽前採收為宜。先把支架拔除,割除藤蔓,再把塊根挖起,洗去泥沙,削去尖頭和木質部分,按大小分級。直徑15cm以上或長15cm以上的塊根,宜切成厚3.3cm,長、寬各5cm的厚片,然後按大、中、小分成3類,分別攤放在烘爐內,堆厚約15cm,用50℃-55℃烘烤,每隔7-8小時翻動1次,烘4-5大。待有7成干時取出,在室內堆放回潤24小時,使內部水分向外滲透,再入爐內烘至充分乾燥。每畝可產干貨400-500kg,高產可達600kg。
商品規格質量:拳首烏:足干,原個,體重結實,形似拳頭,外皮紅褐色,無烤焦、空心,無蘆頭、須根。統首烏:足干,結實,有肉,原個或砍成塊狀,無烤焦、空心,無蘆頭、須根,無蟲蛀,無霉變。首烏塊:足干,成塊,長、寬、厚各3cm以上,無烤焦,無空心,無蟲蛀,無霉變。
何首烏的栽培與繁殖
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其塊根及莖葉均為名貴的中葯材。沂蒙山區是著名的何首烏產區。由於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延年益智等奇特功效,市場需求且較大。近幾年由於過度採挖,野生資源幾近絕跡,亟需進行人工栽培。自1998年起,我們對何首烏的繁殖和栽培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取得了初步結果,現總結如下。
1.植物特性。莖中空,基部木質化;葉互生,葉片心臟形;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而多,綠白色;種子三角形,熟後黑色。地下結塊根,多呈紡錘形,表皮赤紅色,故又稱赤首烏。何首烏喜溫暖濕潤環境,耐寒。能在田間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都能生長,但以肥沃土壤生長良好,田間內澇積水,易引起何首烏塊根及根系腐爛。
2.快速繁殖法。何首烏有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扦插繁殖等方法,以扦插繁殖最為簡便易行。①早春老莖扦插育苗。何首烏春季發芽早,當氣溫在10℃左右時即開始發芽長葉。何首烏早春老莖扦插一般於3月上、中旬,在其莖發芽前進行。選直徑2毫米以上的藤莖,剪成15—20厘米小段,每段應有3個以上芽眼。扦插前應整好地,施足有機肥,作寬1.5米的育苗畦,按行距25厘米,順畦開深15厘米的溝,將插條均勻埋入溝內,株距10厘米,插條上部留1個芽眼露出地面,其他全部埋於土中,埋實後澆足水,畦上,覆蓋地膜,以利保濕增溫。若溫度適宜,10天左右即可生根發芽。②夏季嫩枝扦插育苗。7—8月高溫多雨季節,選較粗的藤莖作插條,扦插方法基本同春季老莖扦插,插後不蓋地膜,保持土壤濕潤。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畦上搭拱棚,用遮陽網遮陽保濕,8—10天即可產生新根而成活。
3.移栽定植。何首烏扦插50—60天後,苗高達15—20厘米時,即可移栽定植。何首烏大田栽培方法有直接栽培和搭架栽培。①直接栽培。土壤深耕細作,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30千克作基肥。起寬80厘米、高20厘米的壟,在壟背上開穴栽植,株距30厘米。移栽定植時起苗要帶土,少傷根,栽後澆足水,5—7天即可緩苗。②搭架栽培。何首烏纏繞性強,藤莖可生長至10米以上。搭架栽植,有利於通風透光,葉面積大,積累養分多,塊根產量高。行寬1.2米,以南北行為好。順行每隔2—4米立一根高2米的水泥桿,地下埋0.5米,地上高1.5米,水泥桿間順行用4—5根鐵絲連接。沿行起壟,壟高20—30厘米,在壟背上栽植何首烏,株距20—25厘米。
4.田間管理。何首烏定植後,宜小水勤澆,勤中耕除草。搭架栽培的,當莖高30厘米時,應整蔓,使莖蔓均勻分布在架上。直接栽培的,在莖蔓封壟後,可收割部分莖葉,入葯,以利通風透光,促進地下塊根生長。高溫多雨季節,注意排水防澇,以防塊根腐爛。何首烏病蟲害較少,為減少污染,一般不噴灑化學葯劑。
5.收獲。何首烏栽植3—4年後,於秋末春初收刨,秋末在寒露至霜降,春初在發芽前。收獲後即可割下莖葉曬干入葯,也可加工成具有養血安神作用的高檔首烏茶。收刨的塊根去凈須根,洗凈泥土,切片曬干入葯。也可加工蒸熟後泡酒,稱為首烏酒,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烏須發和延年益智的作用。
D. 現在種植什麼葯材最賺錢
1、鐵皮石斛
從 2010 年開始,鐵皮石斛種苗價格一路飈升,平均每年增幅在每公斤100-200元。這其中主要是市場需求增加所致,但游資炒作亦是推手。近年來中葯材價格大漲,各種資金一擁而入,游資炒作之風愈演愈烈。作為上等中葯材,鐵皮石斛顯然也難以避免被炒作的命運。
4、藏紅花
除了醫葯用途以外,有很多高檔化妝品、染料、香料都用藏紅花來作為原料。它的花朵顏色鮮艷、優雅芬芳,可以作為觀賞的花卉。在現代的市場上,它也是非常緊缺的名貴葯材,價格昂貴,供不應求,所以藏紅花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