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中什麼叫成本加成
成本加成就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比例.
常用的比如銷售定價,例如某產品成本100元,加成20%,那麼售價為120元.
Ⅱ 解釋成本加成定價,如何進行成本加成定價,並舉例。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
單位成本50,成本利潤率10%
單價=成本+利潤=50+50*10%=55
Ⅲ 求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公式。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串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十成本利潤率)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應負擔的期間費用+單位銷售稅金+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出廠價格×(期間費用率+銷售稅率)
其中,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率為期間費用與產品銷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業水平,也可以用本企業基期損益表的數據。
(3)定價加上成本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
1、計算方法簡便易行,資料容易取得。
2、根據完全成本定價,能夠保證企業所耗費的全部成本得到補償,並在正常情況下能獲得一定的利潤。
3、有利於保持價格的穩定。當消費者需求量增大時,按此方法定價,產品價格不會提高,而固定的加成,也使企業獲得較穩定的利潤。
4、同一行業的各企業如果都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只要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價格也將接近,可以減少或避免價格競爭。
Ⅳ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什麼意思求解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率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即: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 + 成本利潤率)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企業較常用的定價方法。
是以全部成本作為定價基礎的定價方法:
第一步:估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等);
第二步:估計固定費用,然後按照預期產量分攤到單位產品上去,加上單位變動成本,求出全部成本;
第三步: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標利潤率計算的利潤額,即得出價格
缺點
l)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視了產品需求彈性的變化。不同的產品在同一時期,同一的產品在不同時期(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同一的產品在不同的市場,其需求彈性都不相同。因此產品價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要求,缺乏應有的競爭能力。
2)以完全成本作為定價基礎缺乏靈活性,在有些情況下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3)不利於企業降低產品成本。
Ⅳ 求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公式。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串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十成本利潤率)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應負擔的期間費用+單位銷售稅金+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出廠價格×(期間費用率+銷售稅率)
其中,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率為期間費用與產品銷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業水平,也可以用本企業基期損益表的數據。
(5)定價加上成本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
1、計算方法簡便易行,資料容易取得。
2、根據完全成本定價,能夠保證企業所耗費的全部成本得到補償,並在正常情況下能獲得一定的利潤。
3、有利於保持價格的穩定。當消費者需求量增大時,按此方法定價,產品價格不會提高,而固定的加成,也使企業獲得較穩定的利潤。
4、同一行業的各企業如果都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只要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價格也將接近,可以減少或避免價格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