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經濟學中,什麼是邊際成本,什麼是邊際利益。 要如何運用到生活上
邊際成本就是每多生產一單位的物品所帶來的成本,邊際收益就是每多生產一單位的物品帶來的收益。具體應用到生活就是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可擴大生產,直到相等時總收益最大。
『貳』 邊際成本怎麼計算
問題一:邊際成本如何計算 邊際成本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
例如勞動者數為1的時候 邊際成本=(40-10)/(28-0)=15/14
問題二:什麼是邊際成本率?要怎麼樣算呢? 求邊際成本 也即求總成本關於生產量的一階導數 你們求導數是否學過如果學過就好處理了,具體如下:A的生產函數應該是:TCA=Q平方A+QA+5;則d(TCA)/dQA=[平方A+QA+5]/dQA=(Q平方A+QA+5)』=(Q平方A)』+(QA)』+(5)』=2QA+1其中(Q平方A)』表示對Q求導 =2QA(QA)』表示對Q求導=1(5)』 對常數求導=0例如:Q(x次方) 求導=xQ[(x-1)次方]
問題三:什麼叫邊際成本?求解釋,通俗一點的。 經濟學的解釋網路里都有,通俗點的話可以舉個例子來說。
比如現在你生產汽車,原本一天生產兩輛,現在增加產量,一天生產三輛,那麼成本肯定會增加吧,假設成本增加10萬,那麼這10萬,就是邊際成本。即增加一個單位的產量所帶來的成本的增量,叫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不是固定不變的,這就涉及到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的問題了。還是舉生產汽車的例子吧,假設你原來一天生產兩輛汽車,現在一天要生產三輛,那麼除了購買生產汽車本身所需要的原材料(比如各種汽車配件神馬的)之外,你很可能還需要購買更多廠房和機床,需要僱傭更多工人,因為你原來的工廠規模、設施、人手都不足以生產三輛汽車,要生產三輛汽車就要多花很多錢,這時候邊際成本自然較高。可如果你原來一天生產100輛汽車,現在一天要生產101輛,那麼你只需要購買必需的原材料和配件,不需要擴大廠房和人手了,邊際成本自然較低,這就是規模生產的好處之一。
不知道我這樣解釋你能不能理解:)
問題四:邊際成本怎麼算?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入就是當利潤為0狀態時的銷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費用10000元、產品售價10元/件、成本為5元/件。
則:邊際收入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邊際成本為:2000件×5元=10000元。
這時:邊際成本+固定費用=邊際收入
邊際貢獻率,本列為(10-5)/10=50%
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問題五: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的計算 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之間是求導的關系
所以 SMC=dSTC
本題中 SMC=0.1*3Q2-2*2Q+15*1+0
問題六:知道定價和需求彈性,怎麼算邊際成本 TR=PQMR=P+dP/dQ*Q,E=(dQ/dP)*(P/Q)得,MR=P(1+1/E)即,MR=20*1/2=10
問題七:邊際成本怎麼算? 邊際成本 = 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邊際成本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表示隨著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遞增。建議參考教材《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中國人民出版社)裡面有詳細講解。
問題八:邊際成本的區別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邊際成本法是管理會計的一種方法。用於計算企業一定時期產品或勞務的生產成本,對製成品和在產品、存貨計價,計量企業獲得的利潤。在邊際成本法下,企業所有的成本都要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按照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工會定義;邊際成本法是一種會計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單位僅包括變動成本,某一時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邊際貢獻毛益中銷記。這樣處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理由是:每生產一件產品,變動成本都會起變化,而固定成本則不管產量多少都支付。因此,貢獻毛益首先用於彌補固定成本,如補償有餘就是利潤,補償不足就是虧損。作為管理會計的一種方法,邊際成本在中國的會計工作實踐中運用還不是很廣泛,會計職能的發揮也受到一定限制,中國目前還沒有注冊管理會計師,而英國在1972年就開始了注冊管理會計師(CMA)的資格考試。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以及適應中國加入WTO的要求,會計必須與國際接軌。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會計是「總結過去」的話,那麼管理會計就是「決策未來」。
『叄』 學會利用邊際成本——讓自己彎道超車
很多人都知道邊際成本的概念。
比如開一個飯店,如果沒有生意,那經營成本會成倍數增加。畢竟需要支出店面房租,人員工資,水電費等等固定成本。但如果生意非常火爆,這些成本就會平攤到更多的顧客消費上,成本也就會成倍數的下降。
如果我們深刻理解邊際成本,就能拓展更多的思考維度,可以應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事業發展等等各個方面。
以下是我對邊際成本的幾點思考。
1.越堅持,邊際成本越低。
燒一壺水,燒到60度,然後放棄不燒了,等於這其中的時間,還有電或氣的消耗付之東流,假如付出的成本是60。
如果到60度,你堅持燒到100度,與前者一對比,其實你付出的成本是40。
而且,前期從冷卻加熱到一定程度的翻騰,付出的電或氣的成本很高,相應的時間也會長些。但如果到了60度,再加熱到100度沸騰,有了一定的基礎,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也呈倍數下降。
這樣不管怎麼算,都是堅持燒下去很劃算。
習慣培養的邏輯也是如此。養成一個習慣,前期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但如果堅持下去,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後期幾乎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平攤算下來,心力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但中途半途而廢,所有前期的付出都前功盡棄,那成本的代價就會很大。
堅持的力量,可以理解為邊際效應的遞增,邊際成本的下降。
2.小心邊際成本轉變為更高的沉沒成本。
在正確的方向上,隨著時間精力的投入,成本會成倍數降低。
在錯誤的方向上,隨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成本也成倍數上升。
那麼此時,邊際成本就會轉化為沉沒成本。
明知道雙方並不合適,一段感情沒有結果,卻無謂的堅持和付出,對方也絲毫不領情。而你為TA已經付出了很多,放棄又非常不甘心,越堅持,你付出的時間,金錢,精力,感情的成本也會與日俱增。
那不如舍棄沉沒成本,尋找更合適的意中人,運用邊際成本的策略,最終抱得美人歸。
所以此時,糾偏能力很重要。在實際前進的過程中,發現與當初預想的有所不同。請教有經驗的高手和成功人士,找到其中的問題和原因,尋找方法去修正,並調整原先的計劃,從而節約了時間和精力的成本。
3.越年輕,多折騰,發展副業和興趣,降低自己時間的邊際成本。
關於投資,有這樣一句話,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以分攤風險。同樣在年輕的時候,時間精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時間放在一份工作上,多去發展副業和興趣愛好,多去折騰試錯,多去經歷體驗,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多姿多彩。
有朝一日,這些閱歷很可能是你跨界或者轉行的資本,時間的邊際成本更趨量級遞減。
關於邊際成本的思考角度有很多,互聯網的流量思維便是邊際成本最有力的 體現。如果我們從事一項主業,善於利用互聯網的流量思維和留量思維(兩個詞語意義不同,一個重視數量,一個重視質量),那無疑就是插上一雙會飛翔的翅膀,走得更快,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