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國產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都比較低廉
我認為國產新能源汽車價格比較低,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點原因成本比較低,因為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電池生產國和全球第一大消費市李昌場,這就保證了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原材料成本就會比較低,由於商品的生產成本低,所以在價格上肯定不會高。如果價格太高就沒有了競爭優勢,這樣不僅會嚴重影響汽車的銷量,更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對一家企業而言,如果自己的汽車銷售量不高,那麼企業的競爭將無法展開,最後讓企業面臨破產的危機。
所以綜合以上3點原因,國產新能源汽車價格都比較低廉。但正是由於相對低廉的價格才換回來,新能源行業快速增長,因為只有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新能源汽車,讓更多的人改變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傳統認知,我認為才能更好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快發展,讓中國在與世界的競爭當中慢慢掌握領先地位,從當初的追趕他人到現在的彎道超車。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奮斗的目標,也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結果。
❷ 打車的成本遠遠低於買車的成本,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堅持買車
打車,你不一定百分之百打到車,萬一有個急事又沒有車[石化]
從經濟角度來算的話,一個人的打車成本和買車養車成本來算的話,確實不能劃等號,甚至可以說,打車一輩子的錢,有時候都不乎瞎一定夠買一台車的,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寧願買車也不願打車呢。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之一:用車的方便性來說,買車要遠方便於打車,畢竟,打車不是隨叫就能隨到的,尤其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或者有時候你有急事的時候,叫不到車干著急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一台車的重要性了。說起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原來沒買車的時候,有一次半夜,小孩突然發燒嘔吐,當時還住在鄉下,也沒有計程車可以用,周邊有車的鄰居也都不在家,那會真的是感到了叫天不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痛苦了。後來實在沒辦法,騎個小毛驢奔行了半個多小時,到了小鎮上才找了一台黑車去的醫院,那時候深刻體會到有一台屬於自己的車是多麼的重要。
原因之二:用車成本來說,在知距離用車來說,打車絕對比買車方便,但從長途用車來說,尤其像是外出 旅遊 ,喜歡自駕游的,不想和人家一起擠大巴車的,那麼有一台屬於自己的車就顯得尤為歲槐空重要了,因為只有你自己有車,你才能實現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的夢想,而打車,長距離用車的費用可不是一般的高,而明棗且人家是來掙錢的,不是來陪你欣賞風景的,所以人家追求的速度,和你的出行目的完全不是一個路子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急需的還是一台屬於你自己的車。
原因之三:隱私及安全性來說,隱私性的話我就不用說了,你的車里你想干什麼就可以干什麼,而坐別人的車,你得先考慮別人允不允許,這樣合不合適。重點說安全性,這里的安全性不是說坐的這台車的安全性能,而是講的如新冠期間,你外出坐別人的車,你的心裡是沒底的,你不清楚這台車是否有新冠病毒,但如果這台車是你自己的,那麼你就可以放一百個心去使用他。因為你對他是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買車的原因。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相信還有許多原因,比較片面,希望對你有幫助。
專注傾聽,期待你的關注。
❸ 現在的新車越來越好了,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了,這是為什麼呢
汽車價格怎麼越來越低?我認為最根本上的原因還是供需關繫上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說汽車的各項生產製造成本越來越低;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汽車消費市場的信息越來越透明;人均收入增長率越來越快等等。下面我們就以上的幾方面原因來做詳細分析吧。
1.供需關系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當某種物品非常稀有的時候,它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那汽車同樣的道理,就從我們國內的汽車發展階段來說,在八九十年代初期,汽車對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一件是奢侈品,遙不可及也!並且那個時候,很多時基本都是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用車需求多,按需分配,名額有限,個人能拿到的名額非常有限,可選擇的車型也非常的少。
綜上所述,汽車為什麼價格越來越低?我個人認為主要是由於市場供需關系原因,還有汽車生產製造成本越來越低,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市場信息越來越透明,人均收入增長率越來越快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目前汽車價格越來越低。
以上看法,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學習,謝謝大家!
❹ 汽車生產成本較低的原因
1、造車成本降低了。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咱們國產車的造車技術也比以前進步了很多。再加上現在汽車品牌也在逐漸增多2、技術更發達了。以前的汽車基本上都是進口的,而咱們國內現在也能造車了,廠房裡的機器也非常發達。比起以前的人力造車,機器造車能省下很多人工費,效率也更高了,所以汽車價格自然也就下降了。3、經常有優惠活動。現在很多廠家為了吸引顧客買車,很多車企都會弄出各種不同的花樣,比如大減價或優惠4、各大車企之間的競爭
❺ 為什麼純電汽車使用成本會這么低
我是純電動車使用者 ,我已經使用過三年了 ,19年1月 購買了一台北汽新能源EU5,為什麼純電動車使用成本低 ,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我國的電價是全球最低的 ,從我們小時候每度電是五毛左右,如今過去30年了 ,電價一直沒有什麼變化 ,這源於我國電力發達 。我的電動車充一次電 高速能跑400km 低速路跑500km ,從零充到100%的電,我大概花費就是30元 一次 ,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在家充電 ,因為買車的時候送了一個充電樁給我 ,然後國家有免費給我裝了一塊電表 ,電價在六毛 2分,我電表是沒有檔位的 ,這也是國家對新能源的支持 ,如今我的電動車已經行駛6萬km ,總共交電費 4200元 。平均算下來每公里大概在七分錢 。然後電動車的維護成本也非常的低 ,不像汽油車 ,更換機油 ,變速箱油 ,機油濾芯 等等 ,動車一般在1萬km更換一次齒輪油就行了 ,電池維護都是廠家免費的 。
你沒想過,發電廠的大渦輪機和 汽車 的的小內燃機有多大差別嗎?
發電廠的熱能轉換效率可以達到40多, 汽車 小型內燃機的熱動能轉換效率不到30。
算上輸電和電動機的損耗,集中發電也比小型內燃機效率高。
更何況,集中發電,發電廠可以建在無人區,更方便治理污染。
小 汽車 的尾氣,都排到居民區了。
首先,有一個常識樓主忽略了。目前除了中東等富油國家,很少有國家用燃燒石油來發電。我國目前沒有燃燒石油進行發電的運營發電站,因為燃油太貴了。但是有很多燃油發電站是作為應急使用的,特別是部隊及一些不能斷電的重要單位。
其次,考慮成本方面。一是現在更多的是火電,輔以少量的水電、風力發電以及核電等,一次投資,生產成本非常低;二是電的運輸成本低,而油的運輸基本可以佔到油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
再次,考慮效率方面。電動車的利用效率基本可以達到70%以上;而汽油車的利用效率達到40%的就屬於業界翹楚了。
因此,並不是價值觀扭曲了,這正是市場調控的結果。
esswsswsswss@三點四十收拾收拾我說我是三生三世三生三世收拾衛生我說我是三生三世三生三世三生三世三生三世三生三世我是說無所事事收拾收拾收拾衛生之前,@
城市裡開車平均時速低,走走停停。停著的時候,電車基本不費電,油車還在燒油,所以現實中電車要省得多(走走停停這部分能耗容易計算)
據悉近期保險公司對電動 汽車 的保費提高了,有的保險公司提高兩成,有的保險公司甚至提高了四成,這就涉及到電動 汽車 的使用成本問題,那麼探討一下電動 汽車 的使用成本是否真的如想像中那麼低么?
目前業界比較電動 汽車 的使用成本主要是以民用電和燃油成本做比較。由於國家的補貼,民用電比商用電便宜得多,民用電只要6毛多,而商用電則達到1.5元,兩者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為了支持國家的發展,燃油的定價除了燃油生產成本之外,還包括了增值稅、城建稅以及其他的附加費等費用,這些稅費占燃油價格的比例估計高達五成;如果未來電動 汽車 成為主流,勢必也要加入這些成本,當前的電動車每公里0.15元就要翻倍。
燃油的成本還包括了加油站的運營成本,加油站的建設成本、人工成本等加入其中,再加上上燃油運營各個環節的利潤,燃油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未來,當充電站成為日常用車充電的主要方式之後,這部分成本當然也要加入進去,這樣電動 汽車 的能源成本就與燃油車相差無異了。
這個只是電動 汽車 的能源成本,其實一輛車的使用成本不僅僅是能源成本,還包括了折舊等成本,而對於電動 汽車 來說其實還有一個電池成本,如今還要包括保險費。
其實單單是保險費一項,隨著保險公司提高電動 汽車 的保險費,電動 汽車 每年的成本就未必比燃油車低了。燃油車往往從第二年起保險費就開始下降,可以降到六折左右,而電動車卻逆勢上漲,這一來一回就增加4000元左右,平均分攤到每個月就是333元,這對於家庭用車來說,再添100多元就夠每月的油費了。
保險公司提高電動 汽車 的保險費無可厚非,這幾年隨著電動 汽車 的存量增加,電動 汽車 的起火事故也在大幅增長,有保險公司表示如果單列電動 汽車 的保險業務,那麼電動 汽車 的保險費根本就無法覆蓋賠款,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保險公司才促使保險公司提高保費。其實這個對於車主來說何嘗不是隱藏的風險呢,保險公司的結論證明了電動 汽車 損毀事故高於燃油車。
電動 汽車 的電池成本更是一項無法承受的成本,電池的使用壽命也就3-5年,電池壽命到期後就需要更換電池,更換電池的價格高達3-8萬元。普通家庭用燃油車,每月也就200-400的燃油成本,假如用電成本為燃油車的一半,5年下來電動車節省的能源成本1.8萬至3.6萬左右,節省的能源成本還不夠換電池的費用呢。
還有一個是電動車貶值太快了,燃油車使用5年之後還有40%-60%的價值,二手車商也願意收購;電動車使用5年之後幾乎沒人要,再加上這部分損失的話,買電動車就實在不劃算了。
綜合來說如果算上電池成本和二手殘值,電動 汽車 的使用成本其實遠遠超出燃油車,如今保險費逆勢上漲,電動 汽車 車主僅是每年的電費和保險費成本就已超過燃油車了,更是痛上加痛。
我是ME叨叨,一個 汽車 行業從業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僅考慮使用成本,純電動 汽車 的使用成本要遠小於同系列類型燃油 汽車 。而且隨著未來技術的迭代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純電 汽車 的使用成本還會繼續降低。
在不考慮 汽車 購買成本的前提下 , 汽車 的使用後續使用成本大致包含如下幾個內容: 保險費用,動力能源費用,日常保養維修費用等。
保險費用
純電 汽車 和傳統燃油 汽車 相差無幾,在國家政策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新能源 汽車 的大背景下,各保險公司對純電動 汽車 沒有明顯的區別對待,保險費用也大都在合理的范圍內。
動力能源消耗
也就是所謂的充電費用或者燃油費用。從目前使用情況看,百公里消耗的電量費用要遠小於消耗的燃油費用。這個主要是由於純電 汽車 使用的動力源是電動機,其能量轉換效率都在90%以上。與之對比的內燃機工作效率都在50%以下。此外,由於我國屬於貧油國,石油供給主要靠進口。而電力能源就不存在卡脖子問題,獲得電力能源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如水電,風電,火電,太陽能等,同等能量的電費要遠小於石化燃料。
日常保養維修費用
傳統燃油 汽車 在這方面要求的還是挺嚴格的,市場上多數燃油 汽車 日常保養都會涉及到機油更換,各類濾芯更換等保養周期在5K—10K公里之間。純電 汽車 由於使用的是電池供電,電動機輸出動力,中間少了變速箱。因此後期保養幾乎不會投入很多。關於維修,純電 汽車 作為新出現的技術,技術成熟度依然在慢慢提升,主流純電 汽車 品牌對電機,電池,電控等核心部件已能保證全生你周期內的質保。在維修成本方面與傳統燃油 汽車 相差無幾,甚至擁有更優秀維修性。
以上綜合來看,純電 汽車 在後續使用成本要遠低於傳統燃油 汽車 。隨著各大 汽車 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都陸續宣布未來幾年逐步停止對傳統燃油 汽車 的技術研發投入。轉而對純電 汽車 的技術投入增多。未來純電 汽車 的使用成本還會降低 。
純電動車,前期的時候,的確費用很低,但到後期維修成本,能修到你懷疑人生。車輛配件本身都有一個壽命期,在壽命期內還好說,一旦過了保質期,一些毛病都出來了,現在的純電動車配件還特別的貴,在加上 汽車 行業每年都在跟新的步伐都是很快的,也可能你的車還沒到報廢期,你的車輛廠家在更新的步伐中,一些車輛的配件,就會被淘汰,導致一些車輛,還沒到達真正壽命期,就被迫不得不從新更換新的
帳沒算對,如果是運營車輛可以說低。
私家人就不好說了,把車輛在二手車市場的變現導致車的貶值算上去,就不低了。
看了幾位的回答,都沒說到核心,首先是能源價格,煤500一噸,熱值5000大卡/公斤,汽油8000一噸,熱值12000大卡/公斤,煤的熱值價格遠低於汽油,電是用煤發的, 汽車 燒的汽油,至於效率影響很次要。
❻ 如何降低私家車的用車成本
私家車的用車成本主要包括折舊費(新車買入價-舊車賣出價)、油費、維保費、保險費、車船稅、洗車/美容費、停車費等。能降低用車成本的手段很多,就看你怎麼權衡省事兒還是省錢了。我就從我個人經驗來說說吧。
1.省油
燃油作為最基本也是比重最大的用車支出,也是最有節約潛力的一個方面。從駕駛習慣上省油的方式非常多,比如減少冷啟動短途行車、避免胎壓過低、別把後備廂當倉庫、按時換空氣濾芯、高速少開窗、盡量用油門控制車速(少踩剎車)等等。省油不光省的是錢,還有你跑加油站的頻率,這本身也是在省油。
很多時候,省油和溫柔駕駛並不劃等號,關鍵在於是否善於預判前方路況,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剎車。我有個好基友屬於該快不快,該慢不慢的那種。有幾次我倆開各自的車,分別拉上兩三個朋友去自駕游,平均每一個小時的路,他比我晚到七八分鍾。我是2.0T 220馬力蔚攬,他是2.0T184馬力320Li,然而他單程油耗每次都比我高不少,有時候百公里能差出1個油以上。
2.安全駕駛,少交保險費
雖然買車第一年車險很貴,被迫在4S店內買的尤其貴,但只要你不出險,保費下調幅度就會很大。比如我的車開票價24.8萬,第一年商業險花了8700,只包括車損、三者(保額50萬)、司乘、劃痕、玻璃(進口),盜搶、涉水、自燃和其他附加險都沒上。第一年沒出險,第二年同樣的險種,保費就降到了4900左右,還送了1800多的油卡,第二年又沒出險,第三年降到3800,送了1900元油卡。
畢竟保險是以防萬一來止損的,出了事故雖然不用自己買單,但你承擔的危險、透支的心情和耽誤的時間可不是修車費用能衡量的,總不能為了保費不白交就在路上瞎逼開吧?另外也別忘了,事故不光會增加保費,還會降低你車子的殘值。里外里還是不出險、不出事故更劃算。
3.保養耗材盡可能自備自換
汽車 保養的很多項目其實技術含量都不怎麼高,只不過有些項目需要的設備和工具我們普通車主沒條件制備。但空氣濾芯和空調濾芯,網上就能買到正品,自己動手就能換,而且花不了多長時間。以我的車為例,換好這兩個東西加起來也不到一個小時,4S光走接車交車流程就差不多這么長時間了,還沒算工位排隊問題。耗材費用方面,一個空氣濾芯網購正品56元,4S換的話濾芯要180,工時費60;空調濾芯網購75元,4S要206,工時費70。這兩樣你自己換一次,比去4S省了380多元,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折舊費、停車費、洗車費,不同車主情況差異太大,我一家之言難有普適性,就不費口舌了。
降低用車成本,還是有一些方法和小技巧的,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做法吧。
車險是每年用車的一個大成本,以一輛10萬出頭的普通家用轎車為例,一年的車險費用需要兩千多到三千多不等。
為什麼說不等呢,因為有兩個因素可以影響。
1是出險次數。
出險次數越多,第二年的保費越貴,大家記得,而不是金額。
就是說你出一次500塊錢的車險,和你出一次5萬塊錢的車險,對於第二年受影響的金額是一樣的。
不會說大家今年都是出了一次車險,但是你的出險金額較低,第二年受影響就會較小。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一些幾百塊,千把塊能解決的問題,其實真的不值得去出險。 比如說擋風玻璃不小心被飛來的小石頭砸碎,車身不小心颳了一道劃痕。
這些問題自己去修理店解決,就300塊錢左右的事,你去報車險,第二年保費上漲可能將近上千塊,你覺得有意義嗎?
2有些險種,沒必要買。
前面說過,如果是輕微的損傷,非常低的金額就能修復,這樣的話車險就沒必要報。這又帶來一個問題,如果自己行車路線固定,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內行走,而且自己也是個老司機,開車不爭不搶,比較穩當。
那就沒必要購買車損險,因為小金額,你不報,至於大金額,老司機,在城市內行走,一般出不了多大事故(不買車損險,你就算開車撞了別人,車險一樣負責別人的維修費用,只是不負責你自己而已。別人撞你的話,你的車損由別人負責)。
所以你如果很少開車離開市區,你的駕駛技術也比較過關,那就沒必要購買車損險,可以節約大幾百到1000塊錢一年左右。
不過,凡事也是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你的車非常昂貴,隨便刮一下,都要幾千塊錢修復。如果你是個新手,或者你的車很多人都在用,比如說你老婆也用,你妹也用,你老爸也用,那麼還是要購買車損險好一些。
汽車 加油,可以說是車輛使用的最大成本,在這方面能節約,一年省下來的銀子還是不少的,節約燃油成本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節約加油成本
盡量到加油價格便宜的油站加油,比如說一些民營加油站,價格肯定比兩桶油的加油站要便宜。只不過這種加油站有些油品不太好,要多打聽身邊有沒有在這種加油站加油的朋友,要口碑好的才可以選擇。
還可以選擇用一些加油軟體 ,App,通過這些app去加油站加油,肯定比你直接去加油,要優惠一點。
比如說,網約車裡面的加油頁面,導航App里加油頁面等等,很多軟體app裡面都有這項服務,雖然省不了很多,但是每生省個幾毛錢肯定是有的,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也是不小的費用。
或者有一些兩桶油的油站,只要你固定在他們的油站加油,每個季度達到多少升,就可以享受優惠。詳情可以咨詢該加油站的員工,如果他們加油站有這項政策或者活動的話,他會告訴你具體操步驟的。
另一種是養成好的駕駛習慣
1開車時不要老是猛加速
2提高預判性 ,就是不要只盯著前面一輛車,目光看遠點。經過路口提前松點油門,快要到紅綠燈時提前判斷可不可以過去,過不去的話就沒必要猛踩油門拚命沖到紅燈下,然後又猛踩剎車。
3靈活使用空調
開空調行車比不開空調行車,最少每公里要多耗費1毛多錢的油錢,路況好,空氣好,天氣不熱,就沒必要開空調。
開空調行車,在將近到達目的地時,可以提前一兩公里把AC(壓縮機)關閉了,風扇繼續開。這樣壓縮機就不工作了,可以省點油錢。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管道內的冷空氣緩慢排出,所以這會吹出的風還是涼風。老是到地了才直接熄火關空調,管道內很多冷空氣無法排除,會在管道冷凝,成為水珠,久而久之,還容易因為潮濕滋生細菌。
天氣冷的時候,如果空氣濕度不高,使用暖氣不必按AC ,直接把溫度調高,開外循環,或者內循環開風扇都可以,這樣吹出的風就是熱風,而且因為沒有啟動AC(壓縮機),不會額外增加油耗。
如果空氣濕度高,前窗玻璃內部會起霧,可以提前在玻璃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洗潔精,這樣就不會起霧了。
4熱車不需要太久, 啟動後一分鍾左右,就可以低速駛離,沒必要等水溫完全上來再行車
5不要在車身外觀加裝一些增加風阻的裝飾件,如尾翼之類的。
1要定期保養,尤其是機油,變速箱油,必須定期更換,不能夠拖,拖的話是因小失大。
2避免過度保養。
尤其是質保期後,沒必要到4S店進行保養維修。4S店會告訴你,3萬公里該換剎車油,4萬公里該換火花塞,車子跑到10萬公里,除了發動機和變速箱沒換以外,估計你車上的零件能換的都會被4S店換個遍了。
我以前開一輛小花冠,在4S店做首保,在休息室遇見一個銳志車主,和他一路聊天。結果在買單的時候,他花費的金額是5000,我看他的車還很新,就問他做了什麼項目,他說他來換機油,4S店建議他把全車油水都還了,搞下來就是這么多錢。
我也不知道說他是人傻好還是錢多好,事實上,車子真的沒那麼嬌貴。你要完全按照所謂的保養手冊或者4S店來進行換件保養,對你的車子肯定是不會造成什麼壞處的,但也沒什麼好處,完全就是浪費錢。
比如說更換雨刮器,空調濾芯器,空氣濾芯,添加玻璃水,防凍液等等,只要是個正常人都可以自己動手更換,都是眼見功夫。比修理店的價格便宜太多了。
我有個朋友甚至連機油都是自己換 ,上網買了個那種機器,100多塊錢,可以直接把舊機油抽出來,再倒新油進去。還有火花塞和高壓包,這些東西自己跟話說難也不難,無非就是拆出來裝進去,順著螺絲擰就行了。但我不絕對建議,你自己看著辦,看自己動手能力,實際情況吧。
洗車也可以自己洗,因為車子不是天天需要洗,偶爾洗一次根本不累,甚至還有點樂趣。如果沒條件,可以到路邊那種6元自助洗車店洗,高壓水槍,泡沫機,吸塵器,一應俱全。
打蠟沒必要做,拋光沒必要做,這些沒人項目雖然短暫讓你的車漆看起來更亮,其實更加傷車漆,會讓你的車漆被越削越薄,甚至更容易失去光彩。
汽車 香水也沒必要買,夏天暴曬時間久了,甚至可能會產生爆炸。
很多司機,尤其是新手司機,總是忍不住買買買,買回一大堆完全沒有作用,或者甚至是多餘的東西。比如說在車內中控鏡子上掛個吊墜,在儀表盤上黏幾個裝飾件,在檔把上掛串佛珠,在後擋風玻璃放一大堆公仔。都是多餘的,遮擋視線,甚至發生事故時車里還多一些對司乘人員造成傷害的物件。
汽車 音響改裝誰燒錢大戶
改裝音響 ,加裝車內氛圍燈,星空燈,多餘。你的車不會因為加裝這些東西提高檔次,反而不倫不類,而且這些東西涉及電路,還增加了自燃的風險。尤其是音響改裝,你不花個大幾千上萬,效果根本不明顯。
如果沒有必要,不要買車,比如說上班距離很近,目前單身,一年開不了5000公里,就沒必要買車。現在打車很方便,租車也很便宜。買車不僅要維修保養買保險,車子還每年都會貶值。如果你不是那種外出頻繁的人,光是車輛貶值的錢,都夠你一年的交通費了。還是等確實有那個需要的時候再買吧,比如說,有了孩子,或者從事跑業務的工作,或者自己做生意。
簡單回答的話就兩字:少開。
如果要認真回答就得從買車開始,而不是買了車之後的省錢辦法。
1、買二手車。
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但國外許多人的第一輛車就是二手車。也有人認為我國二手車市場混亂怕買到有問題的車,不過隨著市場越來越規范,這方面的阻礙因素在減少,再不濟你買品牌認證的二手車總沒錯。
剩下最難突破的就是面子問題了。
我們平常計算用車成本都會說,我這車一公里多少錢,這里指的多少錢僅僅是指油費,它不包括保養保險美容停車費,更不包括折舊費。而折舊費才是最大頭的成本。
以在上海擁有一台20萬元的家用車為例,一年保險費車船稅約6000元;按2萬公里算,油費約10000(按百公里油耗8升,油價6元/升),過路費停車費3000,維修保養5000,;一年折舊15%,約3萬。總計成本1年約5.4萬。
除非你是有珍藏價值的車,一輛新車5年後往往貶值超過60%,9年後接近80%。所以,如果選擇在一輛車的貶值曲線底部入手,那麼每年貶值帶來的損失可下降數千元。
2、慎買高配車。因為高配車上搭載了許多所謂先進的高 科技 配置或功能,以來他們維修保養更花錢,而來貶值也更快。
以上兩點都是從源頭來解決降低用車成本的招數。如果你已經買好車了,那麼能做的其實就相對有限。在這我們也給你支幾招。
首先,文明駕駛,減少事故和意外。這點不用多解釋。盡管它沒有出現在前面舉例列出的成本里,但這一旦發生可不是什麼好事。
其次,良好的駕駛習慣可以大幅降低油耗。開車盡量溫和,不要急加減速,畢竟你不是開賽車。注意油耗是除了折舊之外,第二大成本哦。
最後,好好對待你的愛車,注重日常的清潔保養,可以節省維修保養費用。這樣 汽車 的保值率會有所提高,壽命也更長。
完畢。
私家車的用車成本基本包括幾大塊
1,保險
交強險和商業險,交強險一般沒有可以省的地方,要想降低成本就在商業險上想想,把不需要的險種就不買,保額視情況,一般保額低保費就低,但相差不是很大,建議保額上不要為了省而省。有些險種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車輛的年限於使用情況決定具體購買。險種少就可以省的,當然,理賠的范圍就少。
2,年檢等費用
小型車輛6年內不用上檢測線的。
3,保養和維修
如果再質保期內建議還是去4S店,前幾天詳細的說過原因,質保期後可以選擇價格優惠的地方,但一定選擇正規的維修企業。
4,洗車美容
這是一筆開支,單次雖少,集在一起還是挺高的,降低使用成本的話,要麼自己洗洗吧。
5,停車費
家裡和單位的停車費用一般都比較固定,外面的停車費就無法預測了,如果市區有地鐵什麼的,那就多乘地鐵。
6,油費
這個是使用成本支出較大的一塊了,如何降低就是能少開就少開吧。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還有一些什麼過路費,高速費用等等,要想降低成本的話,對於一些固定成本沒有辦法,對於一些浮動的成本,是可以降低的。能自己動手的就自己動手,能少開就少開,成本會下來的。不過買車是為了什麼呢?
一、 汽車 作為一輛需要動力驅動的工具,其使用中成本最直接佔比最多的就是燃油(絕大部分是汽油)。目前調整標號後有92,95和98的汽油可供選擇,至於選擇哪一種看手冊吧,完全沒有必要選擇更高標號的汽油。 汽車 的油耗是絕大多數車主非常關心的,不過油耗這個指標不是一個固定值,影響它的因素非常多,如車重、風阻、轉動效率、車軸潤滑等等,而發動機不過是其中的一項而已。單單是如何控制油耗就能單獨寫一頁A4紙。油價無法自己控制,那就在加油的時候參加各種會員活動等能得到一點優惠。
二、 汽車 作為一輛高度復雜的機電產品,保養時至關重要的。保養得當,不僅可以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損壞維修成本,而且也有利於控制油耗。但是保養除了新車期免費贈送的有限幾次外,以後就需要自費了,根據不同的項目,這筆費用累計起來也不算少。而且越是進口豪車保養費用越高。在這一項上能控制的成本有限,隨著 汽車 後市場的成熟度越來越高,保養服務引入了競爭機制後,成本能有所降低。
三、駕駛機動車輛,常在河邊走,偶爾會濕鞋。遇到碰撞等事故後誰買單?保險。特別是現在有交強險的存在。隨著 汽車 保有量的逐年遞增,出現各類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增加,各項保險費用也有水漲船高之勢。這項費用也不可小視,當然安全駕駛,不出事故時最佳選項,一旦刮碰了某個帶「B」字母的車可不是保險能拯救的。至於怎麼選,除了必要的幾項如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不計免賠險建議買,其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吧,合理買保險也是節省成本的一個大招。
四、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這個在很多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其實非常重要,良好的駕駛習慣不僅可以避免車輛出現意外損壞,而且幫助你控制燃油消耗,降低事故發生率,減少車輛維修、保養成本,減少違章(也就意味著減少罰款),可能不能讓你在駕駛時隨心所欲,但好處多多。
五、稍微提一下,適當裝飾和改裝。現在各類 汽車 飾品店提供的服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各類底盤護板、隔音、音響、車衣等等,有沒有實用價值?坦率說有一點,根據個人的需求理性選擇吧。另外一個是改裝,這個才是無底洞,一般非富二代的家用車盡量繞行。
汽車 使用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事項特別是保養在購車前就要了解清楚,以免提車之後叫苦。
控製成本無外乎開源節流,節流的事項基本上就這么多,至於自己洗車、選擇免費道路、免費停車等這些沒有普遍性的就不提了,其他沒有想到的歡迎補充。能不能開源就要看具體情況了,現在網約車的門檻不高,有條件可以考慮,規劃得當也能沖抵不少成本。
買車、用車、養車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勿攀比,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一,首先養成開車良好習慣。按照接油不要急加速,看到紅燈提前收油。
第二,減少事故發生率,小心安全開車。避免修車開支,和來年保費上漲。
第三,自己洗車,自己學著換空濾(很簡單)停車長時間不開罩車衣,免去洗車麻煩。
第四,加油選擇有活動的加油站,充卡返積分返錢的加油站,多參加加油站活動。
第五,保養自己從京東或者淘寶購買機油機濾等等配件,去4S就可以只花工時費,或者自己找靠譜修理廠長期去,價格也可以商量砍價!
第五,保險,選擇必備險種,如果不開長途,只在市區,可以不選玻璃險,如果城市排水系統好或者不下雨涉水險也不要,新車的沒有改動線路,可以不要自燃險,盜搶險現在都沒用了,偷車的少了!
第六,終極秘訣!!開別人的車!
相信買車之後,人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但是每天的日常開支也增加了不少,從保養、維護、車險到每天的油費都能讓人感覺一陣幸福的煩惱。對於善解人意的師兄來說,是時候拿出真正的本事為大家講講如何有效降低用車成本了,用我5大法寶,解你用車煩憂。
降低 汽車 燃油的花費是大頭
消費者通常認為 汽車 的發動機排量決定了耗油量,其實並不完全正確。車身的重量、風阻系數、轉動系統等各方面都會影響到耗油量的表現,發動機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新車里程數達到數萬公里的時候,車主會明顯感到油耗的增加,這種情況與車的零件摩擦、噴油嘴的准確性以及整車的性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所以這時候更換一些零部件能夠明顯改善油耗使用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軸承、火花塞、噴油嘴等。車主朋友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期更換。
輪胎使用與更換同樣不可忽視
輪胎是保養花費的一項較大的支出,平常保養輪胎能夠有效延長輪胎的使用時間,自然而然用車成本就下去了。首先,平常駕駛 汽車 時,輪胎的氣壓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氣壓過高會導致胎面中心承擔 汽車 的大部分重量,輪胎更快老化,出現磨損不均勻的現象;氣壓過低會加劇胎肩處花紋的磨損,產生過多熱量,使得輪胎的使用壽命大大減少。因此,建議定期檢查胎壓,並使用准確的胎壓表。
說到這里,還要告訴大家一個買輪胎的小竅門,省油的輪胎胎面紋理顯得更細膩,各個胎塊之前的間距不規則。
避開4S店的零件更換套路
汽車 上的空調濾芯、離合器片、剎車片這些小零件不必總更換,4S店的員工總是推薦車主及時更換這些零件。
事實上車主完全可以自己判斷是否需要更換。用空氣槍吹吹空調濾芯,灰塵被吹出來就可以繼續使用;只要離合沒有打滑的情況,就沒有必要更換;檢查剎車片厚度,能達到要求的就可以再將就用一段時間。這些保養小常識能夠讓新上路的司機萌新大概率的避開4S店的套路。
了解保養是重中之重
保養問題的2個重要方面,一是合理確定保養周期,二是審慎選擇保養地點。
首先一般來說,新車一直在良好的路況上行駛,不需要頻繁地保養,以廠家規定的保養周期上限為期即可;當 汽車 狀況較差,或使用嚴重,則建議適當縮短保養周期,將小毛病及時檢測解決,避免出大故障。
其次,如果還在保修期之內,建議去4S店保養。很多4S店的首保免費,而且在4S店保養期限內, 汽車 出了問題,4S店有責任幫你修復。過保修期之後,就可以在外面找一家技術過硬,值得信任的門店進行保養,不用再去4S店多花冤枉錢了。
合法、正確駕駛才是不二王道
第一,按照交通規則駕駛,盡量避免出現違章。一個個罰單就是一個個無底洞,這時候你不違法駕駛,就是掙錢了。
第二,要培養正確的駕駛方式,降低事故發生機率。一旦出現事故,尤其是出現人身傷害,法院的判罰成本非常高,如果沒有保險或其他 社會 保障,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總結:希望車主朋友們都能成為一個有心人,日常用車多多注意,用好這5大法寶,駕駛生涯更加順暢省心。但是切勿矯枉過正,將車當寶貝供著。須知道車是用來開的,合理使用才是硬道理!
質信車服——保障品質,堅守誠信。
本文觀點: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注意養成良好駕駛習慣,保持遵紀守法和安全駕駛的狀態,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對車輛愛惜一點,這些都是可以大大降低用車成本的。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雖然聽起來比較簡單,好像也跟降低用車成本關系不大,但是它確實很關鍵。好的駕駛習慣不僅可以讓平均油耗降低,還能減緩像剎車片、剎車盤以及離合器之類的部件更換頻率,因為它們都跟駕駛習慣密切相關。再有就是良好的駕駛習慣也是建立在遵紀守法,安全駕駛的基礎之上,所以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甚至是做到0違章和0事故率,避免了扣分罰款以及下一年的保費增加。這些項目平時可能零零碎碎感覺不出什麼,其實細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其次,省錢不是不花錢,而是該花的錢還是要花,但是可以節省的還要節省。所以平時要對車輛愛惜一點,不要不把車當回事覺得能開就行。該清潔清潔,該保養保養,當然這些項目裡面如果能夠自己動手的就不要花錢去維修店了,比如時間充裕時自己洗車清潔內飾都是可以的,如果動手能力再強一點可以自己做做常規小保養,這些都是可以省下不少費用的,況且車況保持良好對於日後售賣二手車時也是一個加碼的重要指標,無形之中又賺了一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加入順風遞,在平台上發布行車路線,順路接單賺錢,省油費
❼ 為什麼說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比燃油更低
一、從機械層面:
燃油車有發動機、變速箱,需要一萬公里左右做一次保養,更換機油三濾。而電車則沒有機油相關的保養項目,即便去保養,也只是電路方面的檢查而已。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發動機活塞上下運動,帶動曲軸畢頌連桿,金屬與金屬之間不可避免地發生摩擦,需要高品質的機油進行潤滑。可是即便潤滑,磨損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電車,電機旋轉並不發生接觸,不存在摩擦,也就沒有磨損。所以才不需要特別保養,使用壽命也更長。
另外,發動機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大敵,叫做「積碳」,在起步階段,怠速階段,包括大腳油門拉升轉數時,發動機進入富油狀態,汽油燃燒不充分,就會在缸內、節氣門等位置產生積碳。缸內積碳占據氣缸內的體積,等於間接改變了壓縮比,會進一步降低燃燒效率。感覺車輛加速無力,油耗升高,有時候加高標號汽油才會緩解,其實只是改變後的壓縮比更適合高標號汽油的緣故。
積碳是不可避免的,開始只是油耗升高,動力下降。過後就是燒機油,甚至是拉缸。這也是發動機壽命的一大殺手。而電機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除此之外,燃油車變速箱也是故障率較高的大件,目前濕式雙離合,AT算是比較耐用,基本上不用擔心使用壽命問題。乾式雙離合低速蠕行,頻繁摩擦離合器片,而手掘鄭且被動散熱,車速低散熱不良,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CVT更是靠摩擦傳動,設計使用壽命也就在30萬公里左右。(日產加特可的鋼帶式CVT,超過10萬公里故障率就飆升)維修就是大幾萬,維修成本如果大於車輛殘值的話,也等於報廢。
純電車一般沒有變速箱,只有一個減速齒輪,結構簡單,故障率要低得多。而且即散帆便損壞,維修成本也要低得多。
增程式,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而且發動機只負責發電,一般以相對恆定的轉數工作在高效區間,汽油可以比較充分地燃燒,所以積碳問題要比燃油車輕得多。
插電式混動,有的有變速箱,不過目前都以濕式雙離合和各種DHT混動專用變速箱為主,使用壽命不是短板。而且起步階段用電,沒有怠速,積碳的速度也要比燃油車慢得多。某測評節目做過秦PLUS DM-i和豐田卡羅拉的十萬公里長測拆解,秦0故障,卡羅拉1輕微故障,十萬公里後,兩車拆解發動機後,氣缸內都光潔如新。
電動車的三大件,電機、電控、電池,很難損壞。電機沒有磨損,電控只是晶元,使用壽命要比燃油車長得多。就只有電池,衰減是不可避免的,不過至少也質保8年16萬公里,還有不少品牌、車型電池提供終身質保,一
❽ 為什麼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用車成本便宜
電動汽車在結構上面與傳統的燃油車是不同的,在動力總成上面電動汽車採用三電來驅動車輛進行行駛,而三電當中的核心部件電池作為車輛能量來源的裝置,決定了車能夠跑多遠,同時也決定用車成本,和汽油車相比較,電動汽車的用車成本要便宜很多。
總之電動汽車在用車成本上面是占據優勢,加上本身電動汽車的結構與燃油車不同,在成本等方面去算這個數,自然會比汽油車便宜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為什麼說榮放後期用車成本低
整車質保及保養政策
根據《家用汽車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中的說明,RVA4榮放的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在整車質保方面,法律規定期限為不低於3年或6萬公里,RAV4榮放的整車質保為3年或10萬公里,高於相關法規標准,值得肯定。
在保養政策方面,RAV4榮放官方給出的保養間隔為每1萬公里,同時廠家還提供了免費保養1次(首保)的優惠,免費保養項目包畢伏括機油、機濾材料費/工時費,首保里程為1萬公里。
本章小結
從保養周期來看,RAV4榮放的1萬公里保養間隔誠意十足。對於大多數家庭的用車頻率胡擾而言,1萬公里基本上可以實現每年保養一次,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養成本和頻率,在便利性和經濟性上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接下來,我們再一起計算一下RAV4榮放的常規保養費用情況。
常規保養費用分析
正如前文所說,RAV4榮放全系分為2.0L和2.5L兩種動力形式,兩者在保養間隔和質保期限方面保持一致,但保養費用存在一些差異。其中,2.5L車型所需機油量更多,部分零配件價格也更高。
本章小結
從保養費用看,RAV4榮放的零配件和工時費價格屬於同級別主流水平,較長的保養間隔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日常養護的成本支出。以RAV4榮放主銷的2.0L車型為例,其小保養價格僅為617元(含工時費),8萬公里合計保養費用8356元,對於一款合資SUV車型而言,其養護費用還是十分親民的。
綜合油耗費用分析
RAV4榮放全系車型所搭載的2.0L、2.5L發動機均支持92#汽油,因此其燃油成本支出相對較低,這一點相比同級別部分德系車型更具優勢。另一方面,與之匹配的CVT無級變速器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也具有先天優勢。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車輛燃油消耗數據顯示,RAV4榮放2.0L車型綜合油耗為6.4L/100km,2.5L車型綜合油耗為6.9L/100km,這個油耗數據在同級別SUV車型中較為出色。
本章小結
對於家用車而言,我們按照平均每年行駛里程1萬公里進行計算,目前北京地區92號汽油價格約為6.8元/升,因此2.0L車型年燃油費用約為4352元,2.5L車型年燃油費用約為4692元。當然,實際燃油成本會根據油價、駕駛習慣以及油耗表現而定,此費用僅供參考。
綜合用車成本計算
我們以RAV4榮放熱銷的2.0L車型為例,其8萬公里保養費用合計為8356元,8萬公里燃油費用約為***元,合計用車費用約***元,平均到每公里用車成本為***元。對於一款合資緊湊級SUV而言,RAV4榮放擁有較低的保養價格、較長的保養周期以及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在多方面因素的幫助下,其綜合用車成本褲數旦十分親民,因此可以為用戶節約不少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