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控制方法的案例
案例一: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分析
企業成本控制的好壞。將會對企業效益的高低以及企業的興衰造成直接的影響。隨著供水企業成本的不斷攀升,為了有效控製成本,確保企業經濟利益的持續增長,很多的企業採取最大化消減內部成本的做法.這樣的傳統成本控制方法對於供述企業而言,其成效不大,因為該方法所提供的成本降低空間太小,而且不利於供水企業的長期發展,隨著制水成本的不斷上升,供水企業的經營狀況日顯緊張,對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這對於供水企業生存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成本控制對於供水企業的重要性
(一)實施成本控制,是確保企業完成既定成本目標的重要手段目標成本的完成必須要藉助成本控制這一手段才能得以實現,通過成本控制,企業生產過程中成本指標與預定指標所存在的差異便可及時顯現出來.這樣就能便於及時對於加以糾正,從而確保完成既定目標。此外,通過成本控制,不僅僅是為了確保既定目標的完成,其更重要的是要能使成本計劃能超額完成.以實現更好的效果。
(二)有效控製成本,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經濟效益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運營所罔繞的中心點,而有效控製成本費用是能夠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措施,對於供水企業而言也同樣如此。成本過高是制約企業盈利的一大瓶頸,降低成本已成為眾多企業生產運營的重點。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不僅可以節約企業物資,降低成本,從而增加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還確保了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避免發生浪費丟失、計量不準等現象。
二、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
(一)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
首先.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承包指標。對於企業一年之中所要完成的供售水量、業務收人以及成本預算等經濟指標,要以各單位的固定資產原值、生產規模、職工人數等為依據,將其分配到供水管理所和各水廠。
在所有的指標中,測定成本指標是最為關鍵的一項指標,其中,供水管理所的成本指標主要由管網維修費、營業費用以及其他固定費用這3項成本所組成。而水廠的成本指標主要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2項指標所組成.其中的固定成本指標主要包括工資、折舊費、大修理費和福利費指標:變動成本指標主要是指原材料和動力電的單價以及單位耗量指標。整個供水企業總體效益目標的能否實現,會直接受到承包指標合理與否的影響,為此,在進行指標的制定過程中,要將特殊因素剔除,並要將生產環境的變化和新增的可預見性作為考慮的范圍,並深入分析可估計的成本。其次,承包單位要嚴格執行承包經營指標。承包指標制定出來後,就要加以執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成本指標,這就需要加強承包單位對責任成本的可控性。即要做到權責分明,權責結合,南承包單位掌控對成本增減變動造成影響的生產經營決策權。而企業管理部門則負責指導和監督。再次,實行年終承包清算。總結承包經營成果,即對經營實績與承包指標的差異及其原進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要認真分析金額較大和特殊成本開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剔除因不可抗力或公司統一分配所造成的成本費用,以確保清算結果的准確性和合理性。最後,按照考核指標對經營業績進行考核。以考核結果為依據,結算承包單位的工資總額對此,對於實際成績與承包指標,相關的部門要進行比較,分析存在差異的原岡,為下一年的承包方案的制定提供數據依據,積累經驗,提高基層領導和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改善企業成本控制。
(二)控制制水原材料單價
制水原材料和動力電是自來水生產的主要兩項變動成本,而會對變動成本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單價和單位耗量這兩大岡素。對於動力電單價,供水企業無法控制.但其可以從制水原材料的單價方面著手。在采購制水材料方面,供水企業是買方市場,可選擇的價格範同大。為了確保材料質量以及便於統一管理,傳統的做法是南關聯企業或供銷部門負責制水材料的采購.這樣的采購方式使得供貨渠道較為單~,且關聯企業通常是將利潤率計人材料成本.而造成材料單價相對市場單價要高很多。為此,可以採取在市場上以招標的形式來進行采購,或是對水廠進行承包經營的條件下,給予水廠材料采購權,讓水廠依據自身利益來自行進行質優價廉材料的選擇,供水企業的制水成本將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改進現有技術,採用新工藝,節能降耗
要改進現有的生產技術,即對現有的制水材料的投加工藝積極加以改進,對材料用量搭配進行改善,對供水作出科學合理的調度。通過優化設備配置來提高機組運行效率等。通過改進現有技術,並採用新技術.就能有效地節能降耗.降低變動成本。供水企業要重視這一方面新技術的研究.以確保水質和水量的基礎下,減少材料和動力電成本。
(四)實行全管理和全過程式控制制
全員管理就是供水企業所有的部門和員工都要參與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來。網為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須要依靠每個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全過程式控制制就是要將成本控制貫穿於供水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確保在每一個環節和階段的耗費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這樣總的成本才會降低。在實踐中.作業成本管理是實現全員管理和全過程式控制制的一項有效方法.該方法要求成本控制要確實滲透到到作業層次,以降低成本為目的,通過對每一項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所耗費的資源情況進行重點分析,以識別出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並針對性質不同的作業來實施成本控制,盡量剔除非增值作業,使增值作業所消耗的時間與資源都能有所降低,從而提高作業的增值效率.最終就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 除鹽水制水站從幾個方面進行管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降低酸鹼耗,降低成本。除鹽水制水站空瞎從降低酸鹼耗,降低成本進行管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管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悄虧頃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成既啟陸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
3. 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
引導語:老闆經營思路與時俱進,對我們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感覺壓力很大,但又不知從哪入手。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成本控制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目錄
1:成本控制方法
2:選擇
3:方法
4:案例分析
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是指完成成本控制任務和達到成本控制目的的手段。對於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問題,所採用的方法就不一樣, 即使同一個階段,對於不同的控制對象,或出於不同的管理要求,其控制方法也不盡相同。例如,僅就事前控制來說,就有用於產量或銷售量問題的本·量·利分析法;有用於產品設計和產品改進的價值分析法;有解決產品結構問題的線性規劃法;有用於材料采購控制的最佳批量法。因此,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具體選用什麼方法,應視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而定,必要時還可以自已設計出一個適合自已需要的特殊方法。
選擇
選擇成本控制方法首先需要了解成本的特性與分類,通常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成本發生的變動性與固定性,變動成本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化,固定成本則不受產量因素的影響;
(2)成本對產品的直接性和間接性,直接生產成本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間接生產成本則樣關性並不明顯;
(3)成本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可按成本與不可控成本隨時間條件的變化而會發生相互轉化。
對於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採取按消耗定額和工時定額進行控制的方法。對於固定成本如固定製造費用,則可採取按計劃或預算進行控制的方法。從成本控制的范圍來講,直接生產成本可將指標分解落實到生產班組、員工,間接生產成本則應分類將指標分解落實到有關職能歸口部門、員工。從成本的可控性來讀講,需按不同的責任層次、管理范圍落實成本責任,使歸口控制的成本對各責任單位來講具有可控性,真正起到控制的作用。
實行成本控制的步驟為:制定並下達成本標准,作為控制的依據;發動員工積極參與成本標準的實現;根據成本標准審核成本開支,防止和罅損失浪費的發生;計算脫離成本標準的差異,分析其發生原因,確定責任歸屬;修改成本標准,改進成本控制方法,使成本進一步降低。
實行成本控制要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重視成本控制工作,保持成本標準的先進合理性,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明確權責劃分和獎懲辦法,樹立全面經濟核算觀點,正確處理產量、質量和成本的關系。
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的主要方法:
1、絕對成本控制
絕對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個絕對的金額中的一種成本控制方法。
標准成本和預算控制是絕對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相對成本控制
相對成本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增加利潤,要從產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關系來控製成本的方法。
實行這種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在多大的銷量下收入與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當企業的銷量達到多少時,企業的利潤最高。所以相對成本控制是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僅是基於實時實地的管理思想,更是從前瞻性的角度,服務於企業戰略發展的管理來實現成本控制。
3、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所有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過程、企業內所有員工參與的成本控制。
企業應圍繞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根據自身的具體實際和特點,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和成本控制模式,確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點、組織結構、管理風格、獎懲辦法等相結合的全面成本控制體系,實施目標管理與科學管理結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4、定額法
定額法是以事先制定的產品定額成本為標准,在生產費用發生時,就及時提供 實際發生的費用脫離定額耗費的差異額,讓管理者及時採取措施,控制生產費用的發生額,並且根據定額和差異額計算產品實際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和控制的方法。
5、成本控制即時化
成本控制即時化,就是通過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每天下班前記錄當天發生的人工、材料、機械使用數量與工程完成數量,經過項目經理或者交接班人員的抽檢合格,經過計算機軟體的比較分析得出成本指標是否實現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
6、標准成本法
標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預先制定的標准成本為基礎,用標准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也是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業績的一種成本控制制度。
7、經濟采購批量
經濟采購批量,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進貨總量不變的條件下,使采購費用和儲存費用總和最小的采購批量。
8、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研究成本、銷售數量、價格和利潤之間數量關系的方法。它是企業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等經營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會計的一項基礎內容。
9、線性規劃法
線性規劃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數量方法,線性規劃方法是企業進行總產量計劃時常用的一種定量方法。線性規劃是運籌學的一個最重要的分支,理論上最完善,實際應用得最廣泛。主要用於研究有限資源的最佳分配問題,即如何對有限的資源作出最佳方式地調配和最有利地使用,以便最充分地發揮資源的效能去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10、價值工程法
價值工程,指的都是通過集體智慧和有組織的活動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功能分析,使目標以最低的總成本(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11、成本企劃
成本企劃是流行於日本企業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其實質是成本的前饋控制,它不同於傳統的成本反饋控制,即先確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驟,根據實際結果偏離目標值的情況和外部環境變化採取相應的對策,調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驟,而是針對未來的必達目標,據此對目前的方法與步驟進行彈性調整,因而是一種先導性和預防性的控制方式。
12、目標成本法
“目標成本法”是日本製造業創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標成本法以給定的競爭價格為基礎決定產品的成本,以保證實現預期的利潤。即首先確定客戶會為產品/服務付多少錢,然後再回過頭來設計能夠產生期望利潤水平的產品/服務和運營流程。
案例分析
案例一: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分析
企業成本控制的好壞。將會對企業效益的高低以及企業的興衰造成直接的影響。隨著供水企業成本的不斷攀升,為了有效控製成本,確保企業經濟利益的持續增長,很多的企業採取最大化消減內部成本的做法.這樣的傳統成本控制方法對於供述企業而言,其成效不大,岡為該方法所提供的成本降低空間太小,而且不利於供水企業的長期發展,隨著制水成本的不斷上升,供水企業的經營狀況日顯緊張,對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這對於供水企業生存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成本控制對於供水企業的重要性
(一)實施成本控制,是確保企業完成既定成本目標的重要手段目標成本的完成必須要藉助成本控制這一手段才能得以實現,通過成本控制,企業生產過程中成本指標與預定指標所存在的差異便可及時顯現出來.這樣就能便於及時對於加以糾正,從而確保完成既定目標。此外,通過成本控制,不僅僅是為了確保既定目標的完成,其更重要的是要能使成本計劃能超額完成.以實現更好的效果。
(二)有效控製成本,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經濟效益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運營所罔繞的中心點,而有效控製成本費用是能夠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措施,對於供水企業而言也同樣如此。成本過高是制約企業盈利的一大瓶頸,降低成本已成為眾多企業生產運營的重點。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不僅可以節約企業物資,降低成本,從而增加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還確保了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避免發生浪費丟失、計量不準等現象。
二、供水企業成本控制方法
(一)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
首先.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承包指標。對於企業一年之中所要完成的供售水量、業務收人以及成本預算等經濟指標,要以各單位的固定資產原值、生產規模、職工人數等為依據,將其分配到供水管理所和各水廠。
在所有的指標中,測定成本指標是最為關鍵的一項指標,其中,供水管理所的成本指標主要由管網維修費、營業費用以及其他同定費用這3項成本所組成。而水廠的成本指標主要由同定成本和變動成本2項指標所組成.其中的固定成本指標主要包括工資、折舊費、大修理費和福利費指標:變動成本指標主要是指原材料和動力電的單價以及單位耗量指標。整個供水企業總體效益目標的能否實現,會直接受到承包指標合理與否的影響,為此,在進行指標的制定過程中,要將特殊因素剔除,並要將生產環境的變化和新增的可預見性作為考慮的范圍,並深入分析可估計的成本。其次,承包單位要嚴格執行承包經營指標。承包指標制定出來後,就要加以執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成本指標,這就需要加強承包單位對責任成本的可控性。即要做到權責分明,權責結合,南承包單位掌控對成本增減變動造成影響的生產經營決策權。而企業管理部門則負責指導和監督。再次,實行年終承包清算。總結承包經營成果,即對經營實績與承包指標的差異及其原進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要認真分析金額較大和特殊成本開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剔除因不可抗力或公司統一分配所造成的成本費用,以確保清算結果的准確性和合理性。最後,按照考核指標對經營業績進行考核。以考核結果為依據,結算承包單位的工資總額對此,對於實際成績與承包指標,相關的部門要進行比較,分析存在差異的原岡,為下一年的承包方案的制定提供數據依據,積累經驗,提高基層領導和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改善企業成本控制。
(二)控制制水原材料單價
制水原材料和動力電是自來水生產的主要兩項變動成本,而會對變動成本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單價和單位耗量這兩大岡素。對於動力電單價,供水企業無法控制.但其可以從制水原材料的單價方面著手。在采購制水材料方面,供水企業是買方市場,可選擇的價格範同大。為了確保材料質量以及便於統一管理,傳統的做法是南關聯企業或供銷部門負責制水材料的采購.這樣的采購方式使得供貨渠道較為單~,且關聯企業通常是將利潤率計人材料成本.而造成材料單價相對市場單價要高很多。為此,可以採取在市場上以招標的形式來進行采購,或是對水廠進行承包經營的條件下,給予水廠材料采購權,讓水廠依據自身利益來自行進行質優價廉材料的選擇,供水企業的制水成本將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改進現有技術,採用新工藝,節能降耗
要改進現有的生產技術,即對現有的制水材料的投加工藝積極加以改進,對材料用量搭配進行改善,對供水作出科學合理的調度。通過優化設備配置來提高機組運行效率等。通過改進現有技術,並採用新技術.就能有效地節能降耗.降低變動成本。供水企業要重視這一方面新技術的研究.以確保水質和水量的基礎下,減少材料和動力電成本。
(四)實行全管理和全過程式控制制
全員管理就是供水企業所有的部門和員工都要參與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來。網為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須要依靠每個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全過程式控制制就是要將成本控制貫穿於供水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確保在每一個環節和階段的耗費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這樣總的成本才會降低。在實踐中.作業成本管理是實現全員管理和全過程式控制制的一項有效方法.該方法要求成本控制要確實滲透到到作業層次,以降低成本為目的,通過對每一項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所耗費的資源情況進行重點分析,以識別出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並針對性質不同的作業來實施成本控制,盡量剔除非增值作業,使增值作業所消耗的時間與資源都能有所降低,從而提高作業的增值效率.最終就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如何有效降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運營費用
1、將污泥拉運、綠化養護、衛生保潔、生活垃圾清理等勞動強度大或生產服務性的工作進行外包,減少崗位設置和人員數量,集中精力做優主營業務。
2、通過優化運行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採用先進技術手段等措施,減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管理和運行崗位人員數量,降低人工成本。
3、調整工藝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方式。根據處理水量大小和來水水質情況,優化曝氣生物濾池投運數量;根據溶解氧含量動態調整曝氣量;根據進水水質和季節狀況調整曝氣生物濾池和V型濾池反洗時間;格柵機及其配套的水平螺旋輸送機、壓榨機採用定時開啟的方式運行。
4、根據工藝運行情況,嘗試通過將水解酸化池兼氧工藝改為厭氧工藝,減少並控制池內潛水攪拌器的運行時間,利用延長水解酸化雙重作用的水力停留時間,降低污水中污染物濃度,減少後續工藝能耗,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從而延長了濾池反沖洗周期,減少電力消耗。
5、重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周期檢修、清堵、沖洗作業。保證污泥螺桿泵、潛污泵、格柵機、長軸泵、計量泵、高效沉澱池、網格絮凝池等設備設施的完好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6、重視超濾系統膜組件的化學加強反洗和在線化學清洗,以及反滲透系統的化學清洗工作,提高兩大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產水率,降低電力消耗。
5. 海水淡化的成本高嗎該如何降低成本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動力。 盡管地球上有70%的區圓棚坦域被水覆蓋,但用於人類生存的淡水總量的2.5%至3%。 隨著世界環境的變化,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業的迅猛發展,全世界正面臨著淡水資源的嚴重短缺。由於70%的人生活在距離大海不到120公里的地方,因此廣闊的海洋可以用作淡水源,而海水淡化作為現有水源的有利補充可以滿足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生活用水。
6.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成本分析
目前,我國是聯合國公認的世界13個最貧水國家之一。世界性的淡水危機,為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成為解決淡水資源危機的有效方法。低溫多效蒸餾(LT-MED)是海水淡化技術目前的主流技術之一,其原料海水的最高蒸發溫度一般低於70℃,其特徵是將一系列的水平管降膜蒸發器或垂直管降膜蒸發器串聯起來並被分成若干效組,用一定量的蒸汽輸入,通過多次的蒸發和冷凝,從而得到多倍於加熱蒸汽量的蒸餾水的海水淡化技術。淡化後的水含鹽量小於5 mg/L。因其具有產品水水質好、預處理簡單、腐蝕和結垢風險小、單機制水能力大以及技術經濟性好等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市場佔有率逐步提高;但LT-MED技術的推廣受成本限制極大,因此,降低制水成本是LT-MED技術研究的熱點,也是進一步推廣應用LT-MED技術的必要條件。
1工程概況
某發電廠一期手則安裝2-600 MW國產亞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二期安裝2-660 MW國產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循環水系統採用海水直流供水系統。電廠利用4台機組抽汽,採用海水淡化工藝製取淡水,實施水電聯產。日產25000 m3淡水的海水淡化裝置所需蒸汽由電廠一、二期工程汽輪機中壓缸末級抽汽提供,原料海水由循環水供水管取水。採用配置蒸汽熱壓縮器(TVC)的橫管降膜低溫多效蒸餾 (LT-TVC-MED)海水淡化工藝,裝置可以在40%~100%工況下運行。主設備由串列式水平布置的10效蒸發器組成,在第7效的末端抽汽。蒸發器採用多支座卧式直列布置在鋼架上。裝置主要參數見表1。
2低溫多效蒸餾技術成本分析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的成本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項目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海水水質、海水隨季節的溫度分布及可利用的能源等諸多因素均影響著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本文針對特定項目的具體方案進行成本分析。
海水淡化工程單位水量成本費用可分解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指成本總額不隨產量變化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工資或薪酬、固定資產折舊費、長期借款利息和其他費用等。變動成本指成本總額隨產品產量變化而發生同向變化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蒸汽費、耗電費用、化學葯品消耗費用、人工費用以及維修費用等。本文以日產25000 m3淡水的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方案為基礎進行成本計算和分析,定量揭示海水淡化成本的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
成本計算基本數據:蒸汽參數0.55 MPa(a),320 ℃;機組在額定工況下運行,日產淡水25000m3,按年制水量進行計算得出單位水量成本;裝置靜態投資約為2.2億元,貸款金額按執行概算靜態投資的80%計取,貸款利率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設備使用壽命30 a,折舊年限20 a,殘值率5%;設備年利用率為98%;按標煤價640元/t計算蒸汽費用2.65元/m3;耗電量1.2 kW-h/m3,電價0.28元/(kW-h);葯劑費用按0.28元/m3;造水比13.5進行成本計算。
經過對基本方案的分析計算,單位水量淡水成本費用約合人民幣5.39元/m3。海水淡化單位水量各項成本計算結果見表2。
蒸汽費是海水淡化裝置最主要的成本費用,占總成本費用的49%;其次為固定資產折舊費和財務費用,分別為22%和12%;修理費、葯劑費、電費、工資及福利費用共佔17%。其中蒸汽費與年利用率、裝置的造水比相關;修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財務費用以靜態投資額為基礎進行取費計算,葯劑費、電費及人工福利費所佔比例較小,且費用相對恆定,對總成本的變化影響不大。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對成本的影響主要因素為:工程靜態投資、蒸汽費用、造水比以及年利用率,次要因素為用電費、葯劑費和人工福利費。下面以基本方案為基礎,分析當單一變數改變而其他變數保持不變時各項因素對單位水量成本的獨立陪薯做影響。
2.1工程靜態投資
海水淡化工程的動態投資由靜態投資(包括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建築工程費及其他費用)和建設期貸款利息構成。1/2 12下一頁尾頁由圖1可看出,當靜態投資由基準額的-20%增加到20%時,單位水量成本由4.98元/m3上升至5.79元/m3,增加蘆衡了16%。因此控制靜態投資尤為重要。靜態投資中的設備購置費(含主設備及輔助系統)成本約占工程靜態投資的47%,因此必須通過控制主設備及輔助設備成本來降低工程的靜態投資,從而降低制水成本。
2.2蒸汽費
由於蒸汽費用占總成本49%,是占制水成本比例最大的單項成本。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蒸汽成本主要體現在煤耗上,通過單位水量噸標煤耗的變化,來分析制水蒸汽成本變化的情況。基本方案利用汽輪機抽汽進行制水,成本的分攤較復雜,不同的計算方法蒸汽費用差別較大。由於熱量法未考慮蒸汽的品質,採用此方法進行成本計算不科學,作功能力法以及焓降法均考慮了蒸汽的品質,計算方法較合理,且作功能力法和焓降法兩者計算結果是近似的。因此本文以作功能力法作為海水淡化蒸汽成本的計算方法,結果見圖2。
由圖2看出,當其他因素不變時,蒸汽費用分別從基準值的-20%變化到 20%時,單位水量成本相應從4.86元/m3升到5.92元/m3,增加率達到21.8%。因此要想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根本上需要從汽源方面採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如果制水蒸汽為乏汽或廢熱時,蒸汽費用就可忽略不計,制水成本就會很低。對於電水聯產系統,充分利用電廠的余熱和機組抽汽,可有效降低造水成本。計算表明同樣的海水淡化工程當採用四段抽汽進行制水,單位水量蒸汽成本約為2.49元/m3;而採用乏汽制水單位水量蒸汽成本約為1.18元/m3,成本節約效果明顯。
2.3年利用小時數
由圖3看出,年利用率由60%變化到100%時,即年利用小時數由5256 h增加到8760 h時,制水成本下由6.73元/m3下降至5.35元/m3,下降了26%。因此在工程應用中,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是提高設備利用率的基礎,更是提高裝置經濟效益、降低制水成本重要途徑之一。低溫多效蒸餾裝置由於低溫蒸餾的技術特點,比其他海水淡化技術具有更多優勢,使設備結垢及腐蝕降低到最小限度,為裝置在穩定工況下能長時間的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從而提高海水淡化裝置的利用率。只有當整套裝置年可用率大於95%時,才能有效降低制水成本。2.4造水比
裝置的造水比定義為蒸餾裝置產品水和外部輸入總蒸汽的質量流量之比(kg/kg)。造水比體現了裝置運行費用的高低,通常造水比越高,單位淡水產量的能源成本將越低,即消耗蒸汽量越少。由圖4看出,當造水比由12.15提升到14.85時,海水淡化單位水量成本由5.68元/m3降低到5.15元/m3,成本降低了10%。
2.5其他費用
考慮到海水淡化裝置與電廠項目耦合方案,電費採用成本電價,計算結果用電費用占單位水量總成本的6%。蒸餾法海水淡化系統運行過程中電耗波動較小,可以通過優化設計降低用電成本。
葯劑費占單位水量總成本的5%,海水淡化系統正常運行時加入阻垢劑、消泡劑以及還原劑,加葯量根據入料海水量按比例進行添加,因此同樣的水質及產水量,通過改變進料方式,提高濃縮倍率降低原海水量,加葯成本會相應下降。
3降低成本的措施
3.1尋求低成本的熱源,合理使用能源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的成本中蒸汽費用所佔的比例最高,低溫運行的特性使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可以使用低等級的熱源,尋求低成本的熱源,將蒸餾工藝的能量成本降到最小,避免能量在質量和數量上的損失,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對於電水聯產系統,採用高參數蒸汽對整個系統的效率是不利的,最佳的抽汽參數應該通過水電聯產系統整體優化確定。新建機組可採用焓值較低的汽輪機六抽蒸汽作為制水加熱蒸汽,降低蒸汽費用,從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同時,利用汽輪機抽汽制水時,選擇經濟工況運行對於制水成本。
3.2採用余熱利用新工藝,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
能源的梯級利用包括按質用能和逐級利用兩個方面,可以根據設備的能級需求構成能量的梯級利用關系,使總的能源利用率達到最高水平。低溫多效蒸餾裝置加熱蒸汽壓力宜為0.025~0.032 MPa(a),溫度低於70℃,具備利用余熱的有利條件。採用海水淡化與余熱回收利用耦合方案,需根據余熱的種類、參數、數量和利用的可能性,進行綜合熱效率及經濟可行性分析,確定利用方案。
(1)在火力發電廠中,排煙損失在鍋爐熱損失中所佔比例最大,降低排煙溫度,減少排煙損失,對提高鍋爐熱效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此可見,降低鍋爐的排煙溫度,可以節約煤耗。如果鍋爐排煙與海水淡化相耦合進行煙氣余熱回收利用,可同時降低制水成本。
(2)在電水聯產模式下,利用電站凝汽器循環冷卻水排放的熱量提升海水淡化裝置冬季物料海水溫度,在降低制水成本的同時可減少電廠排放的廢熱量及廢水量。
(3)其他余熱利用:電廠大型汽動輔機排汽余熱與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相結合;煉鋼廠或化工廠工藝廢熱與海水淡化技術相結合。
3.3優化工藝參數,提高裝置造水比
(1)採用壓力較高的汽輪機四抽抽汽作為加熱蒸汽汽源,為了利用抽汽的有效能量,降低蒸發裝置末效蒸汽的凝結熱損失,可採用帶蒸汽熱壓縮器(TVC)的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LT-TVC-MED),提高系統熱效率的同時提高裝置造水比,降低制水成本。
(2)在海水淡化蒸發裝置總傳熱溫差一定時,降低效間傳熱溫差,增加效數可提高造水比;另一方面由於造水比隨蒸汽熱壓縮器吸入溫度的增加而升高,合理確定TVC引射參數,優化TVC在裝置中的引射位置,可以提高造水比。
3.4進行合理設備選型,降低設備靜態投資
設備購置費用占靜態投資的47%左右,其費用決定了修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財務費用等成本,因此,可以通過合理設置備用設備、採用新型低成本材料以及採用優化工藝降低靜態投資,從而降低單位水量成本。
3.5注重運行維護,提高設備利用率
通過控制運行參數在合理范圍內,降低主設備結垢的風險以減少酸洗停運時間;對主要輔機設備進行狀態監測,減少故障停機時間;加強所有設備日常維護保養來提高設備利用率。
3.6進行合理的設計及設備選型,降低用電成本
選取合理的參數使海水淡化裝置運行在高負荷工況;優化系統流程和輔助設備選型及配置,選擇合適的設備容量安全裕度以及採用變頻設備等措施降低設備電耗,從而降低海水淡化單位水量用電成本。
4結論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的成本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根據成本的構成分析,蒸汽費是構成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系統可變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占總成本費用的49%左右;其次為固定資產折舊費和財務費用,分別為22%和12%;用電費用和葯劑費用佔比較少,分別占總成本的6%和5%。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工程的投資費用分析表明:工程靜態投資中設備購制費約佔47%,因此必須通過裝置大型化研究、設備國產化研究、以及新材料研發等措施控制主設備及輔助設備成本來降低工程的靜態投資,從而降低制水成本。
成本的影響因素還與設備的可用率以及一些設計參數相關,制水成本隨年利用率的增加而降低,只有當整套裝置年利用率大於95%時,才能有效控制制水成本,而工程設計參數對單位水量成本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海水淡化單位水量成本隨造水比的增加而降低。
降低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工程的制水成本必須從設計、製造、運行以及維護等各方面進行控制,以達到最佳的設備性能和較低的制水成本,從而推進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7. 污水處理廠應該怎麼降低運行成本,降低LOSS呢
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中,在各個生產環節上可以發現和總結出一些節能降耗的方法,經過實踐應用後既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降低了能耗,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又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現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介紹: 1.電耗
在污水廠運行管理中,電耗占據運營成本的比例最大,所以對用電量和電費的降低至關重要。
1.1從分利用電力部門的峰谷差異電價,使電費降低
電力部門依據用電的密集程度,將工業用電電價分為峰、平、谷三個電價,其中峰值的電價是谷值電價的3~4倍,充分利用電價的差異,將可以在谷值段工作的設備,盡可能的集中在此時段。 例1:脫泥機房的脫泥系統可以在谷值段出泥,將峰值段作為污泥的運輸,脫泥設備的檢修維護時段。
例2:在峰值段有計劃的檢修設備,而在谷值段設備的檢修和停運。 1.2對高耗能設備加強自控管理,設定合理的工作模式 污水廠中最耗能的就是曝氣系統,無論是表面曝氣,還是鼓風曝氣,如果能有效地降低用電量,將產生巨大的效益。
曝氣系統提供的空氣量,主要體現在曝氣池中的do值,採用do值與曝氣設備(如:鼓風機)的工況形成閉環控制,當達到需要的do值後,曝氣設備的工況不再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而不是在整個曝氣過程中一直維持著額定功率。利用變頻器控制曝氣機的轉速或沖程,達到節能的目的。
曝氣系統的選擇應注意:大、中型污水廠盡可能選擇鼓風曝氣方式,而不採用表面曝氣方式。兩種方式相比較:鼓風曝氣方式氧的利用率高,充氧效果好,同時節約電耗。
曝氣器在曝氣池中的布置方式要注意:進水端至末端沿池長方向應排列為前密後疏。在有機負荷沿著池長方向不斷降低時,末端和首端布置同樣疏密的曝氣器就是浪費;而且過高的do值也不利於污泥的生長。同時在鼓風曝氣方式中,曝氣器的選擇也很重要,管式曝氣器優於盤式曝氣器,不僅充氧效果好,而且能降低能耗10~15%。
1.3對生產設備加強巡視監管,注意適時調整運行模式 節能既是一個技術工作,也應當作為一個制度來堅持。對污水廠內的生產設備在日常的巡檢中不難發現,一旦自控運行模式參數設定了,許多工作人員就不再認真管理檢查,無論來水量多少,進水水質如何,生化池內的污泥生長情況如何,所有設備都按照一種模式運轉。
例1:對進水提升泵的運行管理,應注意在保證來水不溢流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提升泵在高液位的條件下運行,而不能再低液位的情況下多台泵開啟,既浪費電能,有沒有多增加抽水量。 例2:在進水量小於設計值時,就應調整迴流量,對迴流泵的開啟台數和時間重新設定,達到合理的迴流比。
例3:在進水量小於設計值,或進水水質濃度遠低於設計指標時,可以調整生化系統的運行周期,縮短曝氣時間,從而降低電耗。 所以工藝模式的調整要依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一種運行模式保持不變,既對運行安全無法保證,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1.4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力度,使設備盡可能地處於最佳工況 加強日常的設備潤滑、保養,降低設備的故障率,使設備工況在高效段,盡量降低無用功的產生,從而也能降低的電耗。 自來水的消耗
在污水廠的生產運行中,自來水的用量主要集中在脫泥系統中對濾布的沖洗上。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污水廠的二級處理後的出水能達到中水的標准,或一部分出水經深度處理達標後,盡可能的採用二級出水替代自來水,這樣沖洗濾布、配製葯劑,而且可以為綠化灌溉、沖洗道路和廁所均可使用。這樣用水成本可以立即下降,同時對水資源也是一種保護。
8. 如何控制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成本
凈水廠成本控制點有:
1、提高消毒劑濃度,降低葯耗;
2、根據用水高峰調節提升泵房功率(如有);
3、提高凈水處理效率,降低處理負荷。
4、如果來水水質較好,可考慮減少處理環節,當然要注意監督部門的檢查。
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控制點:
在設備選型合理、選用國優合資品牌的前提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減少曝氣時間,根據污水中含氧量來調節;
2、根據來水情況,調節提升泵運行時間;
3、控制員工數量和工資福利等。
9. 純化水制備需要每天運行嗎不生產時純化水系統如何處理
純水制備需要每天運行嗎?不生產時純化水系統如何處理?老山圓
相信很多設備管理人員與公司負責人買完純水設備後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考慮到設備的運行成本,給出幾個建議,供參考(醫葯企業或者有驗證要求企業,請忽略以下建議。)。
1、純水設備是為生產服務的,設備運行與停止看生產安排。
2、短期停產(一月內),設備不用停機侍塌,不斷水不斷電,純水箱三天左右排放一次,排放量可多可少,機器自動制水即可。正式生產前,唯辯排空後再制水。
3、長期停產(一月以上),設備停機,停機前以亞硫酸氫鈉溶液填充入反滲透膜、樹脂罐等組件,關閉組件進出口。正式生產前先放空亞硫酸氫鈉溶液,再對系統進行沖洗,直至水質達標為止後可正式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