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T3核算模塊中,核算生產加工成本時,直接材料無法自動帶出分配金額
單據記賬虧談時出現上面對話框把悔殲紅碧空沖圈的框勾選就OK了
2. 加工產品後,產成品的價格如果分配
我公司是製冷行業,我才接手攜裂模。它生產加工完成一個冷庫才算一個完整的成品。但是辯緩平常生產的鋁排、壓縮機等,成本源岩怎麼核算呢!
3. 怎樣把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與及確定每月成本
有以下分配方法:
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
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
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確定每月成本:
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後一個步驟。企業應當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產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業成本管理有關基礎工作的好壞等具體條件,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定額比例法等。
例:某食品加工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某月該企業共發生生產費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費用19036元,直接人工費用6780元,
製造費用3258元,本月企業完工產品100公斤,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故忽略不計。要求:計算企業當月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由於該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所以本月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3258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6780÷100=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3258÷100=32.58元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查爾斯·T·霍恩格倫認為,成本分配是「把一項成本或者一組成本分配和再分配給一個或幾個成本目標」。 進行成本分配,主要是基於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決策、成本計算和財務評價的需要,也是基於財務報告和合理確定成本補償標準的需要。縱觀成本會計的發展史,成本會計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與成本分配有關。
成本分配 網路
4. 製造費用分配金額怎麼計算
1、第一步,首先點擊 打開「分配製造費用」表格。2、第二步,然後點擊輸入公式,用A產品標准工時除以A產品和B產品總工時。
困陵3、第三步,接著用製造費用乘以A產品標准工時所佔比。
4、第四步,再點擊輸入確定,計算得出A產品的分悔拍配製造費碧尺羨用。
5、第五步,最後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得出B產品的分配製造費用,並保存文件。
5. 請問下面的製造費用分配表中的分配率和分配金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總的製造費用除以總的工時,也就是27800/50000=0.556。
甲分配的製造費用=甲的工時乘以分配率=30000*0.556=16680。
乙分配的製造費用=乙的工時乘以分配率=20000*0.556=11120。
分配率應該都是0.556的。
分錄: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16680
--乙產品 11120
貸:製造費用 27800(從借方結轉到貸方了)
(5)生產加工成本分配金額怎麼顯示擴展閱讀:
分配率的運用:
根據勞動分配率推算人事費總額
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附加價值(同期增加值總額)×100%
所謂附加價值,對企業來說,是企業本身創造的價值,它是生產價值中扣除從外面購買材料或動力的費用之後,所附加在企業上的價值,附加價值即成為勞動與資本之間分配的基礎。
附加價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①、扣減法,即從銷貨額中減去原材料等從他企業購入的由他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其計算方法是:
附加價值=銷貨(生產)額-外購部分
=銷貨凈額-當期進貨成本-(直接原材料+購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費+間接材料)
②、相加法,即將形成附加價值的各項因素相加而得出,其計算方法是:
附加價值=利潤+人事費用+其他形成附加價值的各項費用
=利潤+人事費用+財務費用+租金+折舊+稅收
關於企業勞動分配率的情況,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予以推算,也就是首先計算出附加價值中資本分配的部分(資本分配包括盈餘分配、利息費用、折舊費用和保留盈餘四部分),然後得出勞動分配率。也就是說,企業只要支付這個比率的人事費總額或工資總額,即可順利運行。
6. 委託加工完工入庫成本在哪裡查
生產模塊中的生產加工單跟蹤工具,按生產加工單號查詢,可以查詢領料相關單據,上面有材料金額,但是也不能顯示總金額。
看總金額的話,可以在產成品成本分配時,查詢直接材料的金額,就是匯總數。
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入庫成本就是庫存商品的生產成本或者購貨成本,以及能夠歸屬於入庫產品達到入庫前狀態的直接成本,如運輸途中的搬運費、儲存費等。材料入庫成本的五種實際計價在系統可以自動完成,它們的核算過程是通過單據的記賬功能實現的。記賬後,系統將所輸入的入庫單據登記存貨明細賬。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庫存商品的成本】
1、購入的存貨,其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並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
2、自製的存貨,包括自製原材料、自製包裝物、自製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的各項實際支出。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包括加工後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裝卸費、保險費、委託加工的往返運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
7. 求生產成本費用分配方法及表格
材料來自從BOM單引出的生產領和退料單的合計數,在ERP中一般是按批次歸集。就是說計算的成本是每批的產品的成本;但是在其入庫後會和以前的產品一起,用移動平均法計算出平均單位成本。人工的細分比較復雜,有計件,計時。要從生產部統計時就開始分清產品代碼和批號,不然就亂了,分不清的可參照工藝工時等,然後在做工資分配時記入生產成本-人工中去;製造費用最好是從工時角度出發去考慮分配才准確些。
標准和表格是自己從公司生產工藝出發做的,一般沒有現成適合你公司的。不然你是成本會計做什麼呢?
難度大是有多個半成品,多次投料,ERP中都不知怎麼做了。
8. 生產車間製造費用分配表怎麼做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的分配無論採用何種方法,結轉的分錄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分配世升空方法,計算分配給各成本對象的費用金額有所區別)
當製造費笑碼用發生時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搜瞎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製造費用分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歸集類別:
企業應設置「製造費用」賬戶進行總分類核算。該賬戶應按不同的生產單位設立明細賬,賬內按照費用項目設立專欄或專戶,分別反映生產單位各項製造費用的發生情況。
輔助生產車間如果只生產單一品種或只提供一種勞務而且製造費用數額較小,為了減少轉帳手續,對發生的各項製造費用,也可以不通過「製造費用」賬戶核算,直接計入「輔助生產成本」賬戶。「製造費用」賬戶屬於成本費用類賬戶,借方登記歸集發生的製造費用,貸方反映製造費用的分配,月末無余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製造費用
9.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在財務報表中如何體現
製造費用一般情況下月末是沒有餘額的,月末將發生額全部轉入「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完工的轉入「產成品」
借:產成品/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產成品銷售的時候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庫存商品
生產成本只有在月末有餘額的情況下才會在資產負債表體現,利潤表是不體現生產成本的。
賬務處理
1、生產車間發生的機物料消耗,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 等科目。
2、發生的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3、生產車間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本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4、生產車間支付的辦公費、水電費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製造費用
10. 製造費用分配表的分配金額在哪找
需要進行計算得到。。
計算公式是製造費用=該種產品實用工時數×分配率,關於分配率的問題每個企業可能計算公式都不太一樣,大致就是費用/總工時。計算出不同產品的製造費用,然後共同計算出製造費用本期發生額作為待分配的費用,分別計算出ABCDE生產工人的工資數額;然後塵埋返計算製造費用的分配率,液彎計算公式是製造費用金額/AB產品生產工人工資合計,分別計算出應分到的金額;然後再根據A產品應分配製造費用=A產品生產工人工資*製造費用分配率;B產品應分配製造費用=B產品生產工人工資*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表是用來記錄多種受益產品派飢之間分配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分配率及分配金額的原始憑證。財務人員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的時候,需要月終根據製造費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選擇適當的分配標准,將製造費用分配到有關產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