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重置成本屬於什麼會計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重置成本屬於什麼會計

發布時間: 2023-05-11 09:12:03

Ⅰ 在會計裡面,什麼是重置成本它跟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重置成本:
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負債按照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與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有什麼區別:
歷史成本:
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算。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可變現凈值:
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算。
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算。
公允價值: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算。

這些都屬於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是根據一定的計量標准和計量方法,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
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相關金額,計量屬性是指所予計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長度、鐵礦的重量、樓房的高度等。
從會計角度,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

Ⅱ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五種計量屬性分別是什麼

新准則規定的計量屬性有五個,即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會計要素計量是指企業計量中確定會計要素數額的依據。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1、歷史成本: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製造某一財產而實際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稱流動成本,是指根據當前市場情況,重新獲得同一資產所需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數量。
3、可變現凈值:可變現凈值是指預計的銷售價格減去正常經營過程中的進一步加工成本、預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後的凈值。
4、現值:現值是指未來現金流以適當的折現率折現的價值。它是一種考慮金錢時間價值的度量屬性。
5、公允價值:指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或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一般貿易性金融資產、貿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將按公允價值計量。
會計要素:根據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企業的會計要素可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類。其中:前三個要素直接關繫到資產負債表中財務狀況的確認。是企業財務狀況的靜態反映;後三個要素,和損益表對經營業績的確認計量,從動態的角度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拓展資料
會計計量是通過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記錄在賬簿上並在財務報表中報告來確定其數量的過程。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相應的金額。
會計計量是財務會計的基本特徵,在財務會計理論和方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財務會計信息是一種定量信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個會計要素,必須進行計量,才能在財務會計中得到體現。

Ⅲ 會計計量屬性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又稱現行成本(Current Cost)或現時投入成本(Current Input Cost)。它通常表示在本期重置或重建(Reprocing)持有資產的一種計量屬性。實際上,它往往有不同的涵義:
(1)重新購置同類新資產的市場價格;
(2)重新購置同類新資產的市場價格扣減持有資產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
(3)重新購置具有相同生產能力的資產的市價;
(4)重新購置或製造同類資產的成本;
(5)重新生產或製造同類資產的成本扣減持有資產的累計折舊
除非在原始交易時日,現行成本與歷史成本代表相等的數量。否則,兩者代表不同的數量。即使價格不變,中春資產的重置成本也不完全等於其歷史成本。其原因:一是對資產的預期和供求關系可能發生變動:二是由於技術進步和生產成本變動,它們都可能造成重置成本和歷史成本必然代表不同的數量。這首先將給期間經營利潤的確定帶來問題。經營利潤來自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以歷史成本計算的費用,將低於為補償或重置已消耗資源的成本,所確定的經營利潤難免出現高估,甚至造成虛盈實虧的現象,影響企業的再生產能力。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就是按照購置或購置相同或相似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進行計量,賣睜耐在資產評估工作中,大都採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為它可以體現資產的現時價值,接近市場公允的價值。重置成本計量屬性能避免價格變動的虛計收益,反映真實財務狀況,客觀評價企業的管理業績。主要用於高通貨膨脹時期的會計計量,同時也用於相關資產的後續計量上。IASB和FASB中都有基於重置成本計量屬性的反映物價變動的准則,如IAS15《反映物價變動影響的信息》和SFAS89《財務報告和早源物價變動》。而對資產後續計量上,IASB以及英美等准則中都允許對廠房、不動產、設備、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等以資產的重置成本和重估價進行初始確認後的計量,資產負債表也允許以這些資產重估後的金額計價。 重置成本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第一,避免在物價上漲時虛計利潤;第二,重置成本為現時信息,而不是過去的歷史信息,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第三,將重置成本與現行收入相配比,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可增強期間收入與費用相配比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第四,便於區分企業的經營收益和持產利得,有助於正確評價管理當局的業績。
重置成本法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含義不明確,由於條件因素影響,事實上難以存在與原有資產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第二,確定較為困難,在計算上缺乏足夠可信的證據,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第三,若將「持有利得」反映於財務報表,仍不能保證己耗生產能力,得到補償或更新。

Ⅳ 重置成本是什麼 能否舉例說明

1、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採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

2、重置成本示例可參考《駁船重置成本計算案例》,篇幅較長,難以贅述。

重置成本計算公式: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重置成本-累積應計損耗=重置成本-有形損耗-無形損耗(功能性損耗+經濟性損耗)。

(4)重置成本屬於什麼會計擴展閱讀:

重置成本的優點:

1、重置成本表示企業現在獲得該資產或勞務所須支付的數額。客觀上它是現行投入價值的最佳計量。用它與現行收入配比計算利潤富有意義。

2、以現行重置成本與現行收入相配比,可以將資產持有損益與營業損益區分開來,提供有意義的會計信息。

3、如果要持續取得這種資產,現行重置成本就表示資產對企業的價值。

4、以各項資產現行重置成本相加的總額,比以不同時期所發生的歷史成本相加的總數更富有意義。

Ⅳ 什麼是會計中的重置成本

從字面意思理解,重,重新,置,購買。經常說的置辦斗褲差年貨啊
那麼重置成本就好理解了,就是重新空皮購買一個一模一樣的東東要多少錢
相應的還有純寬其他的計量屬性,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等等

Ⅵ 會計計量屬性中的「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各是什麼含義

歷史成本,
就是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蠢喚際支付的現金及其他等價物。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項目的計量,
應當基於經濟業務的實際交易價格或成本,
而不考慮隨後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按照歷史成本原則進行核算,
有助於各項資產、負債項目確認、計量結果的檢查與控制;同時按照歷史成本核算
也使收入與費用的配合建立在帶御凱實際交易的基礎上,
能夠促使會計核算與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資產的重置成本:簡單地說,資產的重置成本就是資產的現行再取得成本。具體來說,重置成本又分為復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兩種。
①復原重置成本是指採用與評估對象相同的材料、建築或製造標准、設計、規格及技術等,以現時價格水平重新購建與評估對象相同的全新資產所發生的費用。
②更新重置成本是指採用新型材料、現代建築或製造標准、新型設計、規格和技術等,以現行價格水平購建與評估對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資產所需的費用。
可變現凈值(NRV)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後的金額。存貨准則特別強調企業在實際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當以取得的可靠證據為基礎,並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等因素。企業因持有存貨的目的不同,確定存貨可變現凈值的處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現值:一筆資金按規定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在或指定起始日期的數值。
公允價值(Fair
Value)
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拆纖行評估。

Ⅶ 會計計量屬性中的「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各是什麼含義

歷史成本原則又稱實標成本原則,是指企業的各種資產應當按取得或購建時發生的實際成本對價,而且即使物價變動,一般也不進行調整。其主要內容是:企業取得的各種財產物資,"應以其購進或建造時發生的原始成本即實際成本人賬,並以此作為分攤和轉作費用成本的依據。當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按實際成本計價,能防止隨意性,使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便於了解和比較。
實際成本原則主要用以確定財產物資的入賬金額。
例如,企業5年前購買一棟辦公樓,共耗資金500萬元。那麼記賬時,該大樓按其實際發生的支出500萬元入賬。物差 假設,目前該大樓的市價已達1000萬元,此時,仍不對其原來入賬的價值進行調整,而在賬面上仍為原來取得該樓的實際成本(也即歷史成本)。應注意,按此原則,也並非絕對不能調整賬面價值。比如,該企業擬將該樓拍賣轉讓,因而要進行資產評估,此為特殊情況,可以調整。
採用歷史成本原則有許多好處:
第一,比較客觀。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是買賣雙方通過正常交易確定的金額;
第二,有原始依據。即發票等作證明,可隨時查證;
第三,可避免碰叢企業或有關人員處於某種需要有意改動賬面記錄;
第四,使會計核算手續簡化,不必經常調整賬目。

重置成本是一種現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資產取得當時是一致的。之後,由於物價的變動,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就可能需要用較多的或較少的交換價格才能獲得。因此,重置成本表示當時取得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需笑螞櫻要的交換價格。這種交換價格應該是從企業資產或勞務市場獲得的成本價格,而不是從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通常出售其資產或勞務的市場中的銷售價格。

可變現凈值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後的金額。

現值是在給定的利率水平下,未來的資金折現到現在時刻的價值,是資金時間價值的逆過程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的成交價格。在購買法下,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公允價值的確定,需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評估。

Ⅷ 什麼叫做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重置成本是一種現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資產取得當時是一致的。之後,由於物價的變動,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就可能需要用較多的或較少的交換價格才能獲得。因此,重置成本表示當時取得同一資產或其等價物需要的交換價格。這種交換價格應該是從企業資產或勞務市場獲得的成本價格,而不是從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通常出售其資產或勞務的市場中的銷售價格。

Ⅸ 請問在會計中,重置成本是什麼意思啊

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重置成本分為復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兩種。

1、復原重置成本是指採用與評估對象相同的材料、建築或製造標准、設計、規格及技術等,以現時價格水平重新購建與評估對象相同的全新資產所發生的費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採用新型材料、現代建築或製造標准、新型設計、規格和技術等,以現行價格水平購建與評估對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資產所需的費用。

簡單說,重置成本就是利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再造一個資產所需要花費的成本!比如n年前你購一設備需要2萬塊,但現在由於技術成熟,當年2萬塊的現在只需3千塊而已,這3000元就是該設備的重置成本。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