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水凈化成本多少
那不叫半透膜,是叫反滲透膜。目前國內有三大進口品牌:1、GE 2、陶氏 3、海德能 這三家產品各有千秋,陶氏最貴,海德能現在做的最爛。逗高旁膜的使用周期在3-5年左右(壽命),一支海水淡化膜的透水量在0.8m³-1m³/h左右,一支膜的成本在5000RMB左右。山橡。。。剩下的根據你的處理量自己算吧!
國內的最便宜,一兩千塊錢,壽命在幾個月到1年左右
一支膜處理量按1m³/h來念笑算吧,一天處理24m³,一年處理8760m³,一支膜可以使用5年吧,五年處理43800m³水,一支膜的成本算5000元吧,還有其他的費用加在一起成本算6000吧,摺合下來一立方的水成本大約是在0.14-0.2元之間吧!
㈡ 海水淡化成本多少一噸
海水淡化成本每噸5到8塊。
隨著水資源日益緊張,海水淡化已經成為提供水資源增量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海水淡化工程成本在5到8塊一噸,已接近國際水平。11日,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員馬德毅在2014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說。
據介紹,脫鹽主要是利用電滲析和反滲透法將海水中的「化學鹽」分離出來,在日常應用中就是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目前已成為許多沿海國家解決淡水資源短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海水淡化的趨勢
國內海水淡化產業產值將達到300億元以上,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海水淡化成本不斷降低,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和製造能力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海水淡化成本方面,主要包括投資建設、能源消耗、運行維護三部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的增長,國際海水淡化成本呈下降趨勢。據了解,根據《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
㈢ 海水淡化的成本高嗎該如何降低成本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動力。 盡管地球上有70%的區圓棚坦域被水覆蓋,但用於人類生存的淡水總量的2.5%至3%。 隨著世界環境的變化,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業的迅猛發展,全世界正面臨著淡水資源的嚴重短缺。由於70%的人生活在距離大海不到120公里的地方,因此廣闊的海洋可以用作淡水源,而海水淡化作為現有水源的有利補充可以滿足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生活用水。
㈣ 為什麼說海水淡化成本很高
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術舉蔽禪主要是反滲透、多級閃蒸和低溫多效,
其中反滲透運行成本最低,一般噸水耗電4度左右,
再加上化學品費用約0.5元/噸淡水左右(與預處理工藝有關),
直接運行成本就是這兩種,如電費按0.6元/度計,
則噸水並襲直接運行成本為2.9元/噸淡水左右。
如再考慮人工、維修、反滲透膜更換正塵等費用,運行成本(不計折舊)一般在3-4元/噸淡水。
㈤ 海水淡化的能耗成本
在海水淡化技術已成熟的今天,經濟性是決定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在國內,成本和投資費用過高,一直被視為是海水淡化難以大膽使用的主要問題,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認識問題。
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遠程調水和海水(苦鹹水)淡化三種。開采地下水作為一個重要的開源措施,工程量小、成本低,這是很吸引人的優點,但地下取水受資源條件限制很大,而且許多地區多年來由於過度開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漏斗,造成房屋傾斜,甚至導致了海水倒灌等環境危害,地下水的開采已經受到制約。
遠程調水,並沒有把工程投資費用以及被引水地區的間接經濟損失計算在內,僅以日常運行費用、管理費計算其成本,這與真正成本相差很大。其實引水工程,除了巨額的投資之外,還要佔用大量耕地,還存在被引水地區的環境危害等問題。如引黃濟青(島)工程,佔地達6.2萬畝,還會造成黃河斷流、植被破壞等生態環境問題,而生態環境的破壞在經濟上是難以估量的。80年代實施的引灤入津工程,時至今日每立方米成本仍達2.3元左右,距離天津市民的用水價1.4元有0.9元的政府補貼。專家預測,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後,長江水流到北京,按現行不變成本計算,綜合成本在5元/立方米以上,甚至有專家預測每立方米將達20元。美國有資料認為,遠程調水超過40公里,成本將超過海水淡化。
對於海水淡化,能耗是直接決定其成本高低的關鍵。40多年來,隨著技術的提高,海水淡化的能耗指標降低了90%左右(從26.4kwh/m3降到2.9kwh/m3),成本隨之大為降低。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經降至4-7元/立方米,苦鹹水淡化的成本則降至2-4元/立方米,如天津大港電廠的海水淡化成本為5元/立方米左右,河北省滄州市的苦鹹水淡化成本為2.5元/立方米左右。如果進一步綜合利用,把淡化後的濃鹽水用來制鹽和提取化學物質等,則其淡化成本還可以大大降低。至於某些生產性的工藝用水,如電廠鍋爐用水,由於對水質要求較高,需由自來水進行再處理,此時其綜合成本將大大高於海水淡化的一次性處理成本。可見,如果拋開政府補貼等政策性因素而單從經濟技術方面分析,海水淡化尤其是苦鹹水淡化的單位成本實際上是很有競爭力的。
幾種淡水獲取方式的成本比較單位:元/立方米
取水方式平均成本
開采地下水限制開采量
遠程調水引灤入津:2.3元/立方米(直接成本)
南水北調:5-20元/立方米(到北京平均水價)
海水淡化海水:4--7元/立方米(綜合成本)
苦鹹水:2--4元/立方米(綜合成本)
在我國,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良性的水價形成機制,自來水的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政府負擔著巨額補貼,自來水的價格普遍偏低,自來水的價格一般為1.5-2元/立方米,隨著淡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化規模效益的顯現,海水(苦鹹水)淡化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2000年10月朱鎔基總理在南水北調座談會上強調:要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逐步較大幅度提高水價,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隨著淡水資源的日趨缺乏,各個城市節水措施已經出台,實行自來水限量使用,超標加價。由此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一方面海水淡化成本不斷降低,另一方面自來水的價格不斷上漲,兩者將越來越接近,自來水價格甚至將高於苦鹹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問題將得以解決。成本問題的解決將會對海水淡化的廣泛應用及產業化進程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針對以上述情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對國際上的海水淡化設備、海水淡化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對比,同時根據國內市場需求,經濟承受能力,進行了相關考察。針對我國沿海地區、島嶼、海洋運輸船及大量捕魚船的具體情況,經過多年的研製,終於成功的設計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的海水淡化設備(專利)產品,各項技術指標高於國外技術指標,工藝方面進行了優化,這套工藝凝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經過大量的數據採集,樣機設計,原材料的選擇,各種材質試驗對比,在海上現場試驗,改進所發現的問題,在工藝上完善不足,整合為比較完善工藝流程,降低運行成本,整機成本大大低於國外機型,生活水噸水成本已突破3元大關,與自來水價格相當,生飲淡水生產成本也4.8元關,產品成本低於同類企業指標,本系統因沒有採用加葯環節,排出的膿水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 國家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目錄中具體要求條款,我公司已經做在了具體要求的前面,考慮到了這方的要求,工藝已經符合或超過了技術要求內的各項指標,走在了海水淡化同仁的的前端,隨時隨地可以規模化生產,並投放市場,整機操作簡單化,外形小型化,工藝合理化,水質優良化,價格是自來水化,膿水排放零污染化,目前是海水利用率最高化,50-60%淡水出水率,詳細見下面具體介紹。
㈥ 卡達海水淡化成本多少一噸
海水淡化成本4-5元/噸。卡達是建立在沙漠上的國家,境內沒有一條河流,淡水資源十分缺乏,盡管使用海水淡化技術,也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卡達國,簡稱卡達,首都多哈,位於波斯灣西南岸的卡達半島上。屬熱帶沙漠氣候。海水淡化成本非常高,每噸至少5元人民幣左右。非常缺少淡水和地下水的國家,才需要海水淡化。
㈦ 為什麼說海水淡化成本很高海水淡化都有哪幾種方法
之所以說海水淡化成本非常的高,就是由於在淡化海水的過程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海水淡化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就是運用蒸餾的方法,另一種是反滲透法。其實我們中國很多地區可以說淡水資源非常的豐富,可是在別的國家甚至是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他們淡水資源非常缺乏,因此只能通過海水淡化技術來獲取少量的淡水。畢竟在地球上面只有3%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不注意節約用水的話可能以後也要過上。水源缺乏的生活在海水淡化工程當中,很多國家都不捨得花錢去做這件事情,因為實在是太耗費成本了,接下來就大家好好的講解一下關於海水淡化的事情。對於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我們系討論吧。
㈧ 目前海水談化每噸成本多少
海水淡化成本4-5元/噸。
中國已建和即將建成的工程累計海水淡化能力約為60萬噸/日,從政策規劃來看,未來十年
內行業市場容量有5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前景較為樂觀。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噸,經
濟可行性已經大大提升,考慮到未來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及策扶等因素。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吵或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
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海水淡
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
海水淡化常見方法:
全球海水淡化技術超過20餘種,包括反滲透法、低多效、多級閃蒸、 電滲析法、壓汽蒸
餾、露點蒸發法、水升廳伍電聯產、熱膜聯產以及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
術等等伏褲,以及微濾、超濾、納濾等多項預處理和後處理工藝。
㈨ 海水淡化的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什麼
如今,世界上的水資源越來越少,水污染又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各個國家都在尋找可利用水資源的辦法,而海水淡化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海水淡化的成本較高,主要包括運轉費用和維修費用兩大部部分。
我國是水資源短缺比較嚴重的國家,雖然海水淡化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曙光,但是在最重要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約用水,保護環境以避免水污染。
㈩ 海水淡化成本多少一噸
海水淡化成本百萬元一噸。大型的海水淡化項目往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就主要工藝過程來說,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葯劑等。
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
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
(10)海水凈化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海水淡化:
北部海洋經濟圈以大規模的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山東、河北等地的電力、鋼鐵等高耗水行業;東部、南部海洋經濟圈以民用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廣東等地,以百噸級和千噸級工程為主。
此外,除了海水淡化,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應用規模也不斷增長。據測算,截至2018年底,年海水冷卻用水量達1391.56億噸,新增海水冷卻用水量46.71億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