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在物價上漲時對發出存貨採用先進先出法計價,會導致期末存貨和當期利潤虛增.求詳細解釋
因為當物價呈上漲態勢時,原先購進的存貨比後來購進的存貨成本低,若此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先購進的存貨先結轉,成本相對後購進的存貨較低,成本低,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潤自然就做大了。
資料擴展:
先進先出法的適用情況1.適用於存貨價格處於下降趨勢的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余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於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可以觀察一下上文所述案例,1月末結存穗稿存貨成本是按照甲企業最後購進的存貨單價計算的,因此更接近市場的交易價格。而當存貨的市場價格趨於下降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就能夠避免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賬面資產,符合會計謹慎性的要求。
2.適用於存貨收發相對不頻繁的企業。先進先出法下,要求企腔如業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如果企業的存貨收發頻繁的話,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內部控制不嚴謹也會導致計量出現失誤。
先進先出法的優缺點
1.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企業一旦選擇了這種會計政策進行存貨核算,就不能輕易改變。而採用先進先出法進行存貨核算需要對每一筆收發都登記在冊,企業只能以期末存貨的價格計量,不能隨意調整。
2.缺點是僅適用於存貨價格下降的情況。當出現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先進先出法假設前提:先購進的存貨先按購進價格發出(先買到的先賣,這也符合正常的商業操作,不然庫存商品後進先猜圓孝出,先進倉庫的變質了豈不浪費),即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但在計算中,盯的是成本,而非實物(也就是成本流和實物流不一定一致)。
舉例:還是買珍珠的例子。你順序購買5串珍珠項鏈,第一串成色最好,花了100元,第二串次之,花了99元,以此類推,第五串花了96元。你賣的時候,假定你賣的實際是第3串,成本卻是100元而不是其實際成本98元。
范圍再擴大一下,5串改為5批:你順序購買5批珍珠項鏈,第一批100串成色最好,單價100元,第二批100串次之,單價99元,以此類推,第五批100串單價96元。如果賣出150串的話,那這150串的成本計算:
首先,根據先進先出,這150串成本得分成兩批,第一批100串單價100元(先進的先出去,出完輪到第二批。哪怕你實際賣出去的是第五批,但是成本依然緊盯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和第二批50串(第二批總共100串,只出了50串,所以輪不到第三批)單價99元的。總成本就是100*100+50*99。
這就是成本流和實物流就不一致的解釋。
2. 在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最低這句話對嗎
不對,正好相反。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的采購價格低,後進的采購價格高先進的先出了,餘下的是後進的價格高的,所以結存存貨的成本最高。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在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企業可以採用的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個別計價法,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對於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的存貨,通常採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在實際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會計處理,個別計價法可以廣泛應用於發出存貨的計價,並且個別計價法確定的存貨成本最為准確。
2,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擾巧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1)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收入存貨的數量)
(2)本月發出存貨畢扮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庫存手李灶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或=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3. 先進先出法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發出存貨成本偏低,利潤偏高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以先進先出法計價的庫存的商品存貨則是最後購進的商品存貨。
市場經濟含巧環境下,各種商品的價格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上漲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上漲,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
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於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近期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
因為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
但是從籌資角度來看,較多的利潤、較高的存貨價值、較高亂老族的流動比率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這對博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而且利潤的大小往往是評價一個企業負責人政績的重要標尺。
不嘩弊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4. 採用先進先出法計價,在存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為什麼
1、在物價孝碰上漲的情況下,採用先進先穗汪出法,會加大當期存貨的金額,減少當期成本金額,增加當期帳面利潤,當期也會多交納企業所得稅。
2、在物價下跌的情況下,正好相反,會減少當期存貨金額,增加當期成本金額,減少當期帳面利潤,當期可以少交納企業所得稅。
3、但是從長期來看,只是影響了成本和存貨金額在時間上的分布,並不影響總額。
(4)為什麼先進存貨成本低擴展閱讀:
一、先進先出法的適用性
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下降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余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於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
期末存貨的帳面價格反映的是最後購進的較低的價格,對於市場價格處於下降趨勢的產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能抵禦物價下降的影響,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消除了潛虧隱患,從而避免了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帳面資產。
二、具體操作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以先進先出法計價的庫存的商品存貨則是最後購進的商品存貨。
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商品的價格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上漲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上漲,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
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於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而期巧族談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
因為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
但是從籌資角度來看,較多的利潤、較高的存貨價值、較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這對博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而且利潤的大小往往是評價一個企業負責人政績的重要標尺。
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5. 發出存貨先進先出法的優缺點應該怎麼理解呢
先進先出法優點: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缺點: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繁瑣。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游帆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5)為什麼先進存貨成本低擴展閱讀
先進先出法區別,先進先出:擾橘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先購緩磨團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後進先出: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後購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上述兩種方法均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而與存貨本身實際發出先後順序無關。
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單位成本計算,比較接近市場價格,因此資產負債表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但是由於本期發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較早購入材料的成本進行計算的,所以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這些產品銷售出去就會使利潤表的反映不夠真實。
6. 為什麼在持續通脹的情況下,採用先進後出法會低估存貨成本,高估銷貨成本進而低估當期利潤
(1) 依據「後進先出法」計算的存貨項目的金額不能准確地反映期末存貨的實際價值,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尤為如此。後進先出法按照後入庫的存貨先發出的原則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其結果是「存貨」項目的金額反映的是最初取得存貨的成本,遠離存貨的最近成本,背離存貨的實際成仔毀本。尤其是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會嚴重歪曲存貨的實際價值。(2)「後進先出法」依據的成念伏備本流轉與實物流動一致的假設與存貨的實際流轉情況廳租基本不一致後進先出法存在的依據是假設存貨的實物流動與成本流轉一致,即假定最後取得的存貨最先售出,期末保留的存貨是最先取得的存貨,這種假設與實際情理不符,在實際生活中很難找到存貨後進先出的例子。存貨一般存在陳舊貶值的趨勢,特別受高新技術影響的存貨,如果允許其存在,可能導致存貨的積壓,影響存貨的質量,最終影響企業的長遠利益。「後進先出法」可能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真實反映,決定了其不宜作為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倉庫發貨的時候,一般先進先出,不可能後進先出,這樣物流和價值流必然相背離。
7. 先進先出法下,物價持續下跌,為什麼會低估存貨價值
因為物價下降的時候,倉庫里激悶留下的都是物價下降以後的存貨,也就是說物價本來就比存貨本來虛戚的價格低,所以就會低估存貨價值。這樣描述不知明譽彎道你能不能明白
8. 先進先出法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發出存貨成本偏低,利潤偏高
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採用先進先出法,會導致存貨的成本過低,在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會導致利潤虛高。假設今天的買入價1元,明天的買入價2元,後天買入價3元,......在第二天發出存貨計價時按1元發出,成本與進價相比,成本低了,這樣就導致利潤就會虛高,同時也表明了存貨的價值在降低,貶值出企業。
利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平時就不會看出存貨的貶值以及利潤的虛高,更加的合理。不管在物價上漲亂漏還是下運瞎跌,都是比較合理的。
但是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也有缺點:日常的管理無法達到,日常嘩悄爛的存貨現金量無法得知。達不到管理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