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算出來的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公式:本月主營業務成本=本月已實現銷售的產品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公式:本月主營業務成本=本月已實現銷售的產品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會計分錄
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
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結轉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主營業務成本二級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一般不開設二級科目。有些涉及貨物出口的企業會有二級科目。比如:主營業務收入--內銷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外銷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也相對應設置二級明細。因此這個也是看企業有沒有必要設置了二級明細了。
二級會計科目,又稱明細分類科目或明細科目。是對一級會計科目所屬經濟內容作較詳細分類的科目。比一級會計科目詳細,但又比細目概括。根據企業管理的需要,一些會計科目的二級科目,也可以設置為一級會計科目。
2. 如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呢
2,還可以這么來計算:主營業務成本是賣出去的商品的成本=銷售的數量 x 出庫時的該商品的賬面價值。 如果是銷售的數量 x 銷售發票上的單價,那可是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對應著庫存商品賬戶(也就是存貨),售出多少金額的存貨,主營業務成本就增加多少。 補充: 3,簡單地說,主營業務成本也就是銷售成本。用製造費用加原材料加直接人工計算產品成本然後賣出去的就是銷售成本了。商業、工業的主營業務成本=「庫存商品」科目的貸方發生額。 追問: 我的是工業企業,是做鞋子的,可我們廠有幾款鞋,單價不一樣,那怎麼弄? 回答: 這樣,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收入取得為配比確認,即你銷售了什麼商品,就結轉什麼商品的成本,只有銷售出去的產品的成本才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一般是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的:即前期庫存成本+當期入庫的成本。分別按照銷售數量*產品成本單價來計算。就是: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銷售數量*產品成本單價+B產品銷售數量*產品成本單價=.........。以此類推。
3. 金融行業怎樣算主營業務成本
這個得看你公司是核定徵收還是查賬徵收的
核定徵收是按照你的開票金額和你公司可以抵稅的金額來可算稅金的,和招待費和辦公費的管理費用等是無關的
查賬徵收才可以將這些費用結算成成本抵稅,結轉的時候就是把以前做的費用結轉利潤 會計分錄是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
稅金
4. 主營業務成本是怎麼得出來的
1、當月「製造費用」---(全部結轉至)---「生產成本」2、當月「生產成本」---(按半成品約當產量與產成品數量之比例,把生產成本分攤結轉至)---「產成品」、「半成品」3、按已賣產成品數量與總產成品數量之比*總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成本4、按(3)計算出來的主營業務成本金額,由「產成品」---(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3、如仍有不明之處,再問。
5. 如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呢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計算公式為:本月主營業務成本等於本月已實現銷售的產品數量乘以單位產品生產成本。
由於每批入庫的完工產品可能生產成本不一樣,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發出商品的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計算。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先求出在發出商品時「庫存商品」全部產品的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作為發出商品和期末庫存商品的單位成本的方法。加權平均單價等於期初庫存產品成本加上本月入庫產品成本。
6. 請問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的主營業務成本都包含什麼謝謝!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主營業務成本」 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