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❷ 成本差異的成本差異的計算
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產量下直接材料實際總成本-實際產量下的直接材料標准總成本
=實際用量×實際價格—標准用量×標准價格
=(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准用量)×標准價格+(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1)直接材料用量差異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 -實際產量下標准用量)×標准價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產部門的原因,也有非生產部門的原因。材料用量差異的責任需要通過具體分析才能確定,但主要責任往往應由生產部門承擔。
(2)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材料價格差異的形成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較為復雜。但由於它與采購部門的關系更為密切,所以其主要責任部門是采購部門。
2.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實際產量下的直接人工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的直接人工標准成本
=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標准工時×標准工資率
=(實際產量下的實際人工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人工工時)×標准工資率+(實際工資率-標准工資率)×實際人工工時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1)直接人工效率差異――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
=(實際產量下實際人工工時- 實際產量下標准人工工時)×標准工資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術狀況、工作環境和設備條件的好壞等,都會影響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責任部門還是生產部門。
(2)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價差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准工資率)×實際產量下實際人工工時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的形成原因亦較復雜,工資制度的變動、工人的升降級、加班或臨時工的增減等,都將導致工資率差異。一般而言,這種差異的責任不在生產部門,勞動人事部門更應對其承擔責任。
3.變動製造費用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
變動製造費用成本差異
= 實際產量下實際變動製造費用-實際產量下標准變動製造費用
=實際工時×變動製造費用實際分配率-標准工時×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實際工時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變動製造費用耗費差異
(1)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量差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式中,工時既可以是人工工時,也可以是機器工時,這取決於變動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標准工時是指實際產量下的標准總工時。
(2)耗費差異――價差
變動製造費用耗費差異
=(變動製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
4.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
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量下固定製造費用與實際產量下標准固定製造費用的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
= 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製造費用 - 實際產量下標准固定製造費用
= 實際分配率×實際工時-標准分配率×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
標准分配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總額÷預算產量標准總工時。
(1)兩差異法
兩差異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分解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兩部分
①耗費差異
=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
=實際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產量×工時標准×標准分配率
=實際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產量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②能量差異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2)三差異法
三差異法將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分解為耗費差異、能力差異 (又稱產量差異)和效率差異三種,其中,耗費差異與兩差異法中的耗費差異概念和計算都相同。兩差異中的能量差異進一步分解為:能力差異和效率差異
能量差異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標准分配率+(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產量差異+效率差異
即:能量差異可以進一步分為產量差異和效率差異
產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准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標准分配率
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工時)×標准分配率
❸ 成本差異率怎麼算
(1)4月5日,材料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1000×10)
材料成本差異 600【超支】
貸:材料采購——甲材料 10600
(2)4月15日,購入材料,材料尚未入庫:
借:材料采購——甲材料 59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30
貸:銀行存款 69030
(3)4月20日,材料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甲材料 59600[(6000-40)×10]
貸:材料采購——甲材料 59000
材料成本差異 600【節約】
(4)4月30日,發出材料:
借:生產成本 70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 70000(7000×10)
材料成本差異率=[(-500)+(600-600)]÷[40000+(10000+59600)]×100%=-0.4562%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70000×(-0.4562%)=-319.34(元)
借:生產成本 -319.34【紅字】
貸:材料成本差異 -319.34【紅字】
❹ 絕對成本,比較成本的計算
1、「絕對成本」和「相對成本」的區別是:「絕對成本」是一種物品生產出來所必需的成本;而「相對成本」是不同地方,不同國家生產同一種產品所需要不同的成本。 2、絕對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個絕對的金額中的一種成本控制方法。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利潤,必須增加收入,節約支出,即開源節流。絕對成本控制,是控制支出,降低消耗,屬於節流方面。 3、「絕對成本」的基本內容: ①按照先進企業的成本水平,作為本企業成本指標,實行成本絕對額層層控制; ②企業把成本指標交給職工學握,成本耗費高,可分配的利益就少,收入就少;成本耗費低,可分配的利益就多,收入就多,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價值在成本的絕對數內互相轉化,此消彼漲; ③將各項收入全部列入成本,實行兩級分配,第一級分配按企業經濟效益確定,第二級分配按職工貢獻確定; ④原材料供應部門實行開架領料,明碼標價,接受廠內單位訂料; ⑤處室實行最低經費限額包干制; ⑥技術幹部實行騁請制,按照能力和貢獻發放聘金; ⑦用「成本券」作為核算手段,廠內各單位經濟往來,按成本價格結算; ⑧絕對成本控制不是長期固定在一個水平上,而要逐步升級,由本地區先進水平逐步上升為全國或國際先進水平; ⑨技術改造項目使成本降低部分,屬於企業和社會所有。
❺ 關於材料成本差異有哪些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賬務處理分錄:
1、購入材料收到發票等結算單據時,按實際采購價格及相關的費用。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
2、材料驗收入庫,按計劃價格計入原材料科目,計劃價格與采購成本的差額計入材料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
貸:材料采購
3、領用材料,按計劃價格出庫
借:生產成本(或其他)
貸:原材料
4、月底結轉出庫材料的成本差異,先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材料成本差異余額+本期材料入庫產生的材料成本差異)÷(月初原材料(計劃成本)余額+本期入庫材料計劃成本(不包括月底暫估入庫的材料成本))。
應結轉的材料成本差異=出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注意有正負號)
結轉分錄:
借:生產成本(或其他)
貸:材料成本差異(金額為上面計算的應結轉的材料成本差異,正數為正,負數為負)
例: 某企業月初"原材料"賬戶計劃成本為1800元,"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初貸方余額為50元;本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6800元,計劃成本為720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月生產領用材料一批,計劃成本為5400元。
要求:1、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 2、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3、會計分錄
解題:
1、差異率=[-50+(6800-7200)]÷(1800+7200)=-5%
2、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5400×(-5%)=-270元
發出材料實際成本=5400+(-270)=5130元
3、具體分錄為:
(1)購入時
借:材料采購 68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476
貸:銀行存款 7276
(2)入庫時 借:原材料 7200
貸:材料采購 6800
材料成本差異400
(3)本月領用時
借:生產成本 5400(計劃成本)
貸:原材料 5400
(4)月底結轉時
借:材料成本差異 270(發出材料分攤的差異額)
貸:生產成本 270
❻ 成本差異的分析公式是什麼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量差)=(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價差)=(實際價格-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單位產品所耗用工時變動的影響(量差)=(實際工時-計劃工時)×每小時計劃工資成本;
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影響(價差)=(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實際工時。
❼ 成本差異率怎麼算
成本差異率如何計算:
成本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計劃成本+當月入庫計劃成本)×100%
成本差異率是指成本差異額與計劃成本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成本差異額,是指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正數表示超支差額率,負數表示節約差額率。
❽ 成本差異怎麼算
計劃成本和實計成本之差即計劃成本-實際成本=成本差異。成本差異是企業實行計劃成本核算材料成本時才用的。比如企業計劃A材料的成本10元而實際A材料購買價11元,材料成本差異1元。
❾ 材料成本差異和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算啊
材料成本差異率=(-1600+1000-2400)/(80000+50000+70000)*100%=-1.5%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1.5%*160000=-2400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160000-2400=157600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80000-1600+51000+67600-157600=39400
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的70000=67600+2400
望採納
❿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入、發出及結存,按照計劃成本計價。月末,計算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並進行分攤,根據領用材料的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從而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其本質上還是實際成本,只是將實際成本分為計劃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