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價怎麼求要公式
這是一道數學題:
1、買入成本=買入單價*買入數量*(1+手續費費率+印花稅稅率),目前,買入的印花稅為0;如果是多筆,請將每筆相加;
2、賣出成本=賣出單價*賣出數量*(手續費費率+印花稅稅率),目前,賣出的印花稅為0.1%;如果是多筆,請將每筆相加;
3、將1+2,得到總成本,除以單只股票的總數量,得到成本價。
4、電腦軟體顯示的成本價,由於股票的現價一直在變,因此賣出費用一直在變動,所以成本價一般在變動,通常進行了如下處理較多:不計入賣出成本,賣出時才計費;或者買入時的單價統一計算成本,賣出時按照實際費用清算。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❷ 什麼是成本價加法。。。。簡答
成本加成法,如加成20% 則
定價=單位成本的100元×120%=120元
------------------------------------------------------------
成本價加法,直接在成本基礎上加多少元=定價
❸ 成本價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成本費用總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如果能夠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還應當包括其他業務支出數據。
如果無法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計算公式也可以變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利潤-其他業務利潤))×100%。
(3)如何運用成本加減法計算成本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原材料費用的核算有多種,比如製造商品的主要材料,製造商品所使用的燃料,製造商品的低值易耗品,這些均屬於與原材料費用的核算范圍,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費用進行相應的核算。匯總後分配核算。
折舊費用的核算,成本會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這個環節相對的簡單,只需要對相應的固定資產折舊進行核算就能夠進行分析核算。而且一般的固定資產的折舊都相同,因此也比較簡單。
❹ 什麼是成本加法什麼是成本減法
在MSO體系裡,成本加減法是一個繞不開的環節。作為企業老闆,你一定要學會「成本加減法」的思維方式,把「成本加減法」運用到你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這樣,你的企業才會實現良性高速發展。
企業對於成本的控制,從我們傳統的思維角度來看,無非就是節約企業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成本的節約就意味著企業利潤的提升。
但是成本控制不僅僅意味著節約,還意味著「聚焦增加」。大多數企業老闆看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只有全面掌握「成本控制」,把成本首先分解成「減法」和「加法」,然後再綜合起來運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成本控制,往往決定著一家公司的興衰成敗。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對於很多瀕臨倒閉或處於發展瓶頸期的企業來說,「成本加減法」或許可以立刻拯救你的企業。
我們以7天連鎖經濟酒店為例來剖析「成本加減法」法則。任何企業都可以使用這種控製成本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學會這種思維方式。
通常的星級酒店,我們可以看到,酒店為客戶提供了許多非常舒適的設備。比如:會議室,中西式餐廳,小酒吧,游泳池,紅色地毯,豪華裝修……不可否認,這些設備讓入住客戶感覺到非常有檔次,很享受。
但是,7天酒店把這些設備通通砍掉。因為這些都是建設成本,並且還將持續產生運營成本。7天酒店僅僅保留了床、獨立衛生間、電視、電話、淋浴、寬頻服務和寫字台等核心需求設施。
另外,7天酒店還減少客房面積,把其他經濟型酒店常見的20平米減為18平米;把窗戶改小,可以節省建設費用和維護費用;優化房間里燈的結構,做到有效照明的同時還可以節能……這一切都有效地節約了成本。
在節約成本這點上,7天酒店有一個細節,值得所有企業老闆思考:剛開始的時候,服務員每打掃一間客房,需要花費50分鍾;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套科學的打掃流程,要求服務員嚴格按照流程來打掃,結果把時間壓縮到了25分鍾。時間上的成本,也嚴格計算進了7天酒店的成本系統里。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總裁赫伯·凱勒爾說過一句話:「你可以在機上對某位當天生日的空服員同仁開個玩笑,但恐怕不能對她丟綵帶,因為這會造成清潔人員多花時間清理,提高成本。」
正是對成本的節約要求到了幾近苛刻的地步,7天酒店才成為中國經濟型酒店中為數不多盈利的企業;也正是這種對於成本節約的態度,西南航空公司才成為美國最有名的5大航空公司里唯一沒有破產、並持續高速盈利的航空公司。
所以,對於企業的成本控制,首先你要學會「減法」,把那些整個行業里看起來都必須要具備的很多東西,毫不留情地砍掉,並且在運營過程中,注意每個流程和細節的科學化和簡約化。
現在我們再來看7天酒店如何在成本上做「加法」。
7天酒店深刻地明白一個道理:成本的控制,必須集中體現在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上面。
入住7天酒店的客戶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呢?很簡單:睡個好覺,洗個好澡。
我看到了一段對7天酒店做成本加法的描述:「7天酒店的硬體設施比一般的酒店都簡單,但是在床和洗浴間這些客戶最核心需求的設備上,則加大重金投入:把大床加寬到1.8米,用五星級酒店水準的床墊,配上直觀上清潔度最高、換氣功能強的純白棉織床上用品;為了讓客戶能洗個舒服的熱水澡,7天酒店專門研發獲得專利的整體衛浴設計,使淋浴間更有品質感,淋浴設置保證水流10秒速熱,使沐浴更加舒適;為了改善客戶的睡眠環境,7天酒店又在客房的小窗戶上增設了雙層隔音玻璃,還推出特殊定做隔音門,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營造更加寧靜舒適的客房空間。」
對於「成本加減法」的運用,不是簡單的為了控製成本,也不是減弱客戶的體驗感受,而是集中資源投入,進行「聚焦增加」,讓客戶的核心需求、感受和體驗得到加強和集中。
所以,作為企業老闆,你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個思維:對於成本的加減法運用,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
只要滿足了客戶的核心需求,客戶的很多附加需求可以不用多所理會。因為,客戶有無數多的需求,你不可能100%滿足他。
你一定要把所有的成本和資源,都集中於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上面。只有這樣,公司整個的營銷系統才能夠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加完善,你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超過你的競爭對手。
7天酒店從行業倒數,到躍入行業前三,並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只用了不到5年時間,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不斷優化升級的系統,是支撐7天酒店快速發展的引擎動力。
這再次證明,優秀的企業,一定要靠一套強大的系統去賺錢。
7天酒店是一家大企業。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種對成本控制的思維方式,其實是一樣的。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如何根據你自己的企業的具體情況,去進行「成本加減法」的運用。
❺ 如何計算成本價
不同成本價,其計算公式不同,具體如下:
【買入均價】是一種不計任何手續費、只算凈成本的一種成本價類型。買入均價是日終清算計算的,即當日買入均價無變動,下一交易日才顯示新買入均價。只有買入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買入均價=歷史成交金額持倉股數,有買有賣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為:買入均價=[(買入後數量-買入數量)*變化前買入均價+買入數量*買入價格]買入後數量。
【持倉成本】是只計算買入手續費,不計算已發生賣出手續費,也不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只計買入,不計賣出,不受買賣先後順序影響。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歷史買入清算金額+當日買入清算金額)(歷史買入數量+當日買入數量)。
【攤簿持倉成本】是計算了客戶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如果中途有賣出一部份,該部份盈虧會攤薄到剩餘持倉的成本中,即未清倉情況下,若盈利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若虧損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高。攤薄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攤薄成本=(歷史買賣清算金額差+本日買入清算金額-本日賣出清算金額)(歷史買賣數量差+本日買入成交數量-本日賣出成交數量)。
【保本價】計算原理同攤薄持倉成本。
❻ 成本價如何計算
成本價的計算方式有三種:
1.攤薄成本價=交易總成本/現持倉數量
2.保本價=(交易總成本+預賣出剩餘股票產生的費用)/現持倉數量=攤薄成本價+預賣出剩餘股票產生的費用/現持倉數量
3.買入成本價=買入總成本/買入總股數
❼ 如何計算成本價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❽ 本月總收入80000元,如何計算成本價
成本價的計算,需要將原料費、人工費、加工費、設備費、管理費用等,一系列用於生產的費用,疊加到一起,然後得出一個總數,這個總數就是我們需要的成本價格。想要知道利潤,就需要用總收入,減去我們的成本價格,這樣就可以衡量一個企業、個體商戶,經營過程中的盈虧情況。
月總收入80000元,想必成本也不會太低。想要節省成本,就需要把控好中間環節,盡可能減少成本支出,這樣我們的利潤,才能夠最大化。我個人在計算成本時候,會用下面這兩個步驟。
只有80000元總收入,沒有其他信息情況下,不能夠精準核算各項成本。但上述方法通用,可以用這樣方法,來自行核算成本和利潤。
❾ 如何計算成本價
成本價計算方法:
1、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
2、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4、 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總量。
5、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1-稅率)-利潤目標/預測產量。
6、 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變動成本=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
7、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買入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用+印花稅+過戶費用。
拓展資料:
1、成本價原指商家購入商品的價格,成本價並不是出廠價,成本價中含有一定的手續費用,有時還會加上其他費用,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有運費的話還會加上運費,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但是在股票市場中,成本價指的是實際買入股票的價格,股票的成本價是買股票的價格和券商的手續費以及印花稅和過戶費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價格是指用戶在購買股票時花費的一部分。大陸的股市規定用戶買入時不需要收取印花稅的,只有手續費。無論投資者投入多少費用,只要有產生交易,就會產生成本。股票購買和商家購買商品是不一樣的,商品的價格不會出現快速的變動,但是股票價格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3、相關性原則;
4、分期核算原則;
5、權責發生制原則;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7、一致性原則;
8、重要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