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豬養殖利潤從哪裡來怎樣降低養豬成本
生豬養殖利潤來源就是通過技術和經驗不斷的降低成本,就可以達到客觀的利潤。
降低成本:
一、雞糞喂豬。為了降低養豬成本,養豬戶應同時飼養一定數量的雞,利用雞糞喂豬。雞糞經過加工處理、烘(曬)干殺菌,或鮮收加在飼料中喂豬,不降低營養水平,能達到節約飼料的效果。
二、開豆腐坊養豬。加工豆腐中,產生的豆腐渣和豆漿水其粗蛋白質含量高,用來喂豬,豬增重快、出欄早。
三、開油坊養豬。配製全價飼料,需要豆餅。市售豆餅一般價格很高,加工油料,可利用榨油後的豆餅,也可利用榨油後的胡麻餅、葵花餅、花生餅、菜籽餅、油籽餅(和豆餅營養價值相當)調配全價飼料,這樣可降低養豬成本。
四、種草養豬。種草即是種青飼料,青飼料要選擇產量高、營養價值高、適合豬食用的品種,並要多品種搭配,使各種青飼料的營養互補,同時還要有利於青貯。如能滿足豬全年青飼料的需求,可代替50%~60%精料。可種植的青飼料有:魯梅克斯、串葉松香草、紫花苜蓿、美國菊苣、美國籽粒莧、俄羅斯飼料菜等。
五、釀酒、釀醋養豬。利用酒糟、醋糟配製全價混合飼料喂豬,豬愛吃,生長快。
2. 豬價越跌越猛,怎樣才能讓養豬戶減少損失
豬價越跌越猛,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養殖戶,對於養殖戶來說,養豬必需的成本是不可減少的,但是豬肉價格過低,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存在虧本的現象,那麼從養殖戶的角度來說,應該怎麼應對這種變化呢?市場的發展是千變萬化的,豬肉價格變動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關注市場狀況,採取對應的措施,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除了上文我們說到了因素之外,養殖戶還應該努力的提高自己的養殖技術和養殖水平,這樣就可以將養殖的成本控制到最低,當豬肉處於價格比較低的時候,要加快更新的速度,淘汰一些產能比較落後的豬,提高整個養殖場的生產效率,控制生產升本,才能應對市場的變化。
3. 農村養豬怎麼減少成本,控制風險有什麼好的辦法
要控制養殖總數。農村養殖一定一次性不可以養殖比較多,並且養殖時還要瞅准市場的需求。例如一年可以分3-4次購入小豬崽,一次購入2-3頭,那樣就可以平攤減少經營風險,與此同時一次性投資成本也不高,而且還能緊隨第一次生豬出欄率市場銷售後在購買第三批小豬崽,那樣循環往復就可以確保周年紀念有生豬供貨,能夠進一步降低價格行情稍低風險性等。關鍵在於減少"豬種"成本費。
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精飼料能自己在農村選購飼料原材料依照預混料配方進行生產,鄉村購買的糧食作物及糧油加工副產物未經零售商,價格低。預混料配方一般是公開的,保密的是飼料,市場上有飼料售賣的,可以購買飼料添加自身配的精飼料中,質量與飼料生產廠家基本一樣,其費用將下降25%之上。假如懂飼料添加物設計方案得話自主設計飼料降低成本大量。
4. 「養豬大戶」被曝買不起豬飼料,出現豬吃豬慘劇,養豬的該何去何從
“養豬大戶”被曝買不起豬飼料,出現豬吃豬慘劇,養豬的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一些流動資金,其次是協調對應的飼料供應商,再者就是減少對應的一些規模,另外就是分時段進行售賣。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養豬大戶”被曝買不起豬飼料,出現豬吃豬慘劇,養豬的該何去何從。
一、應該加強自身的一些流動資金
首先是應該加強自身的一些流動資金 ,對於養豬大戶而言應該加強自身的流動資金,這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手段可以使得養豬大戶獲得更多的一個舒緩期間,可以讓他們有更高的一個自主權。
養豬戶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對於豬的飼料喂養,並且提前噸飼料才可以更好地滿足一些發展的需求,並且需要預留一些流動資金才可以更好地運轉對應的一些業務。
5. 如何降低生豬養殖成本
降低養豬成本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六條:
1.喂雜種一代豬
當地土種豬雖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豬、漢普夏豬、長白豬等)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的苗豬稱雜交一代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效果好。因此,要在養豬戶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技術。
2.喂配合飼料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採食量相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飼料必須生喂,嚴禁煮熟,可拌成濕拌料(手捏成團、鬆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實行保護性養殖
①改善豬舍小氣候。傳統的土法養豬,豬舍內溫度、濕度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長潛力。因此,夏秋季可在豬舍外栽植藤蔓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薄膜暖棚養殖技術,不斷改善豬舍小氣候。②定期搞好驅蟲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採用精料、粗料結合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斷奶後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並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糧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5.供給充足的飲水
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乏水則影響豬的食慾,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6.適時屠宰
肉豬生長可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三個階段,各階段豬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和5千克,而且當體重達到90~100千克後,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豬超過90千克後越養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6. 豬價跌破成本線,牧原縮水1300億,為何還有豬企斥巨資養豬
豬價下跌,公司開始虧損了,怎麼看都不應該擴大規模,養豬企業是不是腦袋傻了?我覺得並不是,一半是無奈只能擴張,另一半是等下一個周期;為什麼這么說呢?
養豬企業上市後,企業就不是一個人的了,所以業績很重要,規模非常重要,股東們只看到了這個情況,要求發展,所以這個時候虧錢也想著投資,等以後還要賺錢,真正懂養豬的很多人說了並不算,這樣就會給公司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如果是資金鏈條斷了,後邊就完了;如果堅持了下來,發展速度可能會更快些;
養豬是一個大行業,永遠都會存在,所以大企業要發展,要下個周期賺錢肯定也得一直擴大規模,除非是沒錢了;現在看牧原的利潤還是不錯的,公司放著那麼多錢,股東還有公司肯定也想繼續投資;而且當時為了打壓豬價,上邊也給養豬企業下了出欄的目標,所以也得擴大規模來完成了;
上市企業缺錢以後借錢還是很容易的,所以只要專注主業好好做一般都沒問題;再有真正的大股東們都在股市賺很多錢,高價的時候賣給散戶,股價低的時候又接回來,這樣他們優勢就很大了;
豬價現在下跌不賺錢,股市下跌是正常的,而且還會繼續下跌很多,直到下個周期豬價出現反彈;咱們散戶養豬人,淘汰弱殘,想辦法降低成本,控制好豬別發生非州豬瘟就能熬過去了;
豬價跌破成本線,牧原縮水1300億,為何還有豬企斥巨資養豬?
要知道牧原是老養殖企業,有豐富的養殖經營管理的經驗,他不比去年沖著養豬高額利潤和政府的補貼而來的企業,豬肉是國人的主要肉食品,現在有的豬企斥巨資養豬是聰明的做法,這批肥豬什麼時間出欄?是在春節前出欄,出欄時間恰好是肥豬價格高的季節,現在新湧入養豬業的新企業虧本慘重,基本沒有多少企業能夠有膽量和能力斥巨資養豬,養豬企業少了,競爭力減少了,春節豬肉價格就會恢復正常的價格,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這次肥豬價格持續下降,與養殖企業有很大的關系,這些企業不懂養殖業的經驗管理,是養豬業的門外漢,不懂就要交學費,門外漢是要交學費的,這些企業沒有經營過畜牧業生產,所以都是按照工業生產方式養豬。這些養殖企業一是在不適宜出欄的季節仍然大量養殖出欄肥豬,使市場肥豬長期保持供大於求的狀況,導致肥豬價格持續下跌。養豬人都知道,春節後到端午節前是一年中豬肉消費的淡季,也是一年中豬肉價格最便宜的季節,一般都要控制在這段時間內的肥豬出欄數,盡量減少肥豬的出欄。今年春節後在這段時間內新投資跨界養豬企業爭先恐後大量出欄肥豬,造成肥豬在豬肉消費淡季大量出欄上市,形成了肥豬供大於求的狀況,造成肥豬價格長期萎靡不振。二是養殖企業人為地增加豬肉消費淡季的豬肉供應量,一些養殖企業在春節後發現市場的肥豬價格持續下降,他們按照工業生產方法囤積可以出欄的肥豬進行繼續養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間肥豬市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知道大肥豬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欄的肥豬多,一般是兩頭大肥豬的出肉量相當於三頭正常出欄肥豬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豬肉供大於求,價格就會持續下降。本來春節後就是豬肉的消費淡季,養殖企業的這個不當操作使萎靡不振的豬肉市場更加雪上加霜。三是生產沒有計劃,盲目擴產,盲目競爭導致肥豬的出欄數量大增。四是屠宰企業沒有按照市場規律對白條豬繼續降價,白條豬下降幅度小,導致豬肉的消費量沒有增加,銷售量不增,出欄肥豬大增,市場上豬肉價長期維持在高價位上,餐飲業被迫維持原來的銷售價格,導致豬肉消費量維持不變。
從年初開始,肥豬價格持續下降,早在一個多月前肥豬就已經虧本了,肥豬虧本主要是由於育肥仔豬費用高,一般占肥豬市場成本的40%左右,每斤肥豬的育肥仔豬費用就達到6元左右,如果銷售價格低於每斤13元就已經虧本了,仔豬的高費用造成了肥豬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現在養殖企業是嚴重虧本,這次肥豬價格長期持續下降,養豬人是虧慘了,去年所賺的錢逐漸倒出, 現在國內生豬養殖數量仍然不足,根據統計,現在生豬養殖數量僅恢復到2017年的95%,我國每年生豬的正常遞增是5%左右,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發展速度,缺額在20%左右,因此,國內的生豬生產並沒有飽和,與正常發展速度比較,缺口還是大的,到秋季後進入豬肉消費旺季,肥豬供應的缺口就會顯示出來,豬肉價格是要上升的。國家只要現在把目前多餘的肥豬收購一部分,使市場供需達到平衡,肥豬價格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的價位。現在大肥豬存欄量已經大幅度減少,等待出欄的肥豬數量也不多,並且近期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也大幅度減少,這就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加大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不僅國外在著急「搶豬肉」,國內也會抓緊趁肥豬價格低的時期冷貯豬肉以供應激。一些養殖企業虧本慘重,有的已經沒有能力繼續從事於養豬,在這次競爭中將被淘汰出局,從事於原來的產業,熱錢將大量撤出養豬業。因此,不要認為現在的肥豬價已經跌破成本線,養豬是不會有人繼續養殖的,那你就錯了,現在是市場經濟,物價有下跌就有上漲,況且常規情況下春節是國內豬肉消費的旺季,價格是會大幅度的提高的,所以投資擴產是理智的做法。
重點原因有以下三點:
1,任何產業,都有自己的周期性,豬價跌破成本線,標志著上一輪谷峰的結束,未來將會有新一輪谷底的緩慢過渡,但最終依然會出現新的一輪行情。
2,生豬產業是我國的民生產業,和糧食產業一樣,同樣具備著國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2019年2020年,我國政府加大了扶持豬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政策,足以說明國家層面對於生豬產業的重視程度。
3,我國有13億公民,從最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我國每年的豬肉缺口大約在20%左右,若以我國近幾年的年消費豬肉平均量約5000萬噸計算,那麼缺口就是1000萬噸。那麼1000萬噸是什麼概念?它接近了美國的豬肉年產總量。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豬企其實依然存在著短缺。
硬剛需,況且是一輪一輪的,跌破成本價,會導致本少無支撐的小中養殖場倒閉關場,退出。到時又迎來一波上揚。
答:因為為下一茬打基礎,總不能停產,就像農民種地莊稼不收年年種,給大家算一下種地有多少收入。
從種小麥開始犁一畝地50元,肥料120元,自留種子需50元,買種子2塊5毛一斤需要80元,澆兩遍水也一畝地十跌度電,16元,打三四次邊農葯大概60元,收割機50元,按一畝地一千斤收,不算人工,算人公還培錢。
所以為啥豬價跌破成本線還要養豬決不能撂挑子
徐話說的好莊稼不收年年種一頓不吃餓得慌
有賺有賠很正常
人們常說十分鍾聰明用七分剩下三分留子孫
首先豬企有補貼,抗風險能力強。其次是現在國外又發生了豬瘟疫情,牛疫情,促使很多出口國家正在壓縮出口數量,這必然會造成新一輪的肉價上漲。由於前一段時間大肥豬和進口肉的增加,再加上消費的低迷,促使肉價下滑。還有一些游資的炒作進入到生豬和豬肉的正常規律周期,這也攪亂了豬肉的正常市場,所以大型豬企擴張是以備不時之需,防止再一次發生豬飛上天。
牧源是那裡的企業,那裡的老闆
如果我有資本我也會去養豬。因為在今天的飯桌上,豬肉出現的頻率已經超出大米了。這就決定有硬性的市場條件。再其次養豬如果在土地,山坡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它的飼料來源很廣泛,能夠控製成本。還有就是養豬可以自繁自養,也降低成本。現在就是要低成本,增加合理的人力,低風險養殖。不要投入大規模的資金。
牧原老總比您懂得更深更多,您這是咸蘿卜吃多了[what][what][what]
7. 媒體報道有養殖戶養一頭豬虧四五百元,如何看待當下的生豬行情
生豬行情確實非常差,我覺得養豬戶需要進一步縮減自己的養豬規模,同時也需要控制自己的養豬成本。
關於養豬的問題,因為很多養豬戶並沒有具備專業的養豬知識,很多人也會選擇在豬肉價格比較高的時候盲目擴產,直接導致很多養豬戶非常容易受到豬肉周期的影響。因為豬肉的價格本身有著一定的規律,當豬肉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時候,很多人的豬肉售價甚至覆蓋不了自己的養豬成本。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生豬價格的新聞,有養豬戶表示自己沒養一頭豬會虧損四五百元。因為生豬的價格非常低,生豬的銷售價格甚至已經完全不能覆蓋自己的養豬成本了。在自己購入到了100多頭豬苗之後,自己已經背負了幾十萬元的貸款。盡管如此,自己依然看不到豬肉價格上漲的希望。
8. 賣一頭豬虧七八百元,價格跌破成本線,是什麼因素導致的豬價暴跌
因為如今居民們對於豬肉的需求量並不大,反而是豬肉的供應量很大,導致豬肉的價格暴跌。
9. 四川生豬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生豬養殖業到底何時才能重回顛峰
四川生豬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生豬養殖業到底何時才能重回顛峰?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 ,人們也有許多的閑置資金可以用來投資許多的家庭,將這些閑置資金放入銀行裡面存起來,這樣他的風險是最小的,但是收益也是最低的 ,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堅持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等待著疫情過去 。相信我們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