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稅應該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八條規定: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結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2008〕170號文件規定:
一、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下同)或者自製(包括改擴建、安裝,下同)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以下簡稱增值稅扣稅憑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應當記入「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因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允許抵扣,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稅額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B. 購買固定資產哪些費用計入固定資產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八條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固定資產應按其取得時的成本作為入賬的價值,取得時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會計准則與稅法中,對於外購固定資產發生的相關稅費進行資本化的規定是一致的。
外購汽車發生的車輛購置稅、印花稅、牌照費等均屬於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的稅費,以後期間通過折舊進入損益。
(2)固定資產哪些稅需要計入成本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1)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2)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3)企業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C. 計入固定資產的相關稅費包括哪些
1、實際支出的買價;
2、購入固定資產應支付的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
3、其他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相關支出,如裝卸費、運輸費、安裝費等。
購入的稅金是構成固定資產的成本,是不可以抵扣。
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為體現一貫性原則,在一年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舊方法中,當已提月份不小於預計使用月份時,將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期不提折舊,當期減少的要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3)固定資產哪些稅需要計入成本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1、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1)該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
(2)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2、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1)企業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2)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3)企業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D. 購入固定資產印花稅能不能計入成本
購入固定資產印花稅是計入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的。
購入固定資產印花稅=購買價款*印花稅稅率。
印花稅不需要計提,實際繳納的時候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購入固定資產印花稅賬務處理是,
借:稅金及附加—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E. 有什麼稅是計入到資產成本中的
小規模納稅人購買商品交的增值稅;
委託加工,加工完直接銷售的,消費稅;
購入用於不動產的工程物資所支付的增值稅計入工程物資成本;
產成品對外投資應交的增值稅應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F. 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有哪些項目
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包括買價,包裝費,進口關稅,運輸費,保險費和安裝成本等.
G. 取得固定資產的稅計入成本嗎
不計入成本。
一般納稅人購入固定資產稅費有的計入成本,有的不計入成本,因為增值稅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那麼就可以不計入成本,但是關稅是無法進行抵扣的,就需要計入成本當中去核算。
在稅法上面本身是沒有固定資產稅這一類稅種的,固定資產只有購進的時候和銷售的時候會涉及到稅,購進的時候涉及到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而銷售的時候涉及到固定資產銷售的銷項稅額,另外購銷固定資產還有購銷合同的印花稅。
H. 購置固定資產時的增值稅是否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里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購置固定資產時的增值稅是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里。
一般納稅人的話,除了不動產,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成本里,但不抵扣的話也可以入入固定資產成本里。
I. 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是取得該項資產和使之投入運營所發生的—切費用。不同種類的固定資產,其取得成本的內容和計價方法也有所區別。
(一)土地。土地的取得成本,包括購價、經紀人傭金、測量、登記、過戶費用,以及使土地處於可按預定用途使用狀況所發生的清理、平整、排水、美化環境等費用。如果由購買者支付並承擔出讓土地者拖欠的財產稅,則該項財產稅也應計入土地成本。
(二)房屋。房屋的取得方式可以是購入或自建。如系購入,其成本包括購價、契稅、傭金、登記過戶費用以及為達到可供使用狀態而發生的改造、改良和修理費用。如果房屋和土地一並購入,所付代價是混在一起的,則應按公平市場價值將其成本在房屋和土地之間進行分配,並分別記入「房屋」和「土地」賬產。
(三)機器設備。機器設備的成本,包括購置機器設備的原價、稅款、運費及運輸途中的保險費、裝卸費、基座建造費及安裝費、試車費,以及達到交付使用狀況前的一切有關費用。
法律依據:《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固定資產貸款,是指貸款人向企(事)業法人或國家規定可以作為借款人的其他組織發放的,用於借款人固定資產投資的本外幣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