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把會計中的期間費用記為了生產成本,結果會怎樣若生產成本記為了期間費用呢
還是有點影響的,期間費用是當期已經發生了的,最後期末都轉為營業成本,生產成本卻不一定都能轉化為當年的營業成本,還可能一直放在倉庫里。個人見解不對請指正~~
2. 成本結轉多了會有什麼情況
結轉多了導致當年賬面利潤被低估,隱藏部分實際利潤了。如果只是把存貨多結轉,那麼第二年正確計算時會釋放出來這部分隱藏利潤。如果是虛增成本,那就是做假帳了。
3. 會計在做賬時少記或者多記錄支出會有什麼樣的處罰
如果是指上市公司,一般容易少記支出,導致費用減少,利潤虛增,誤導股民,證監會會給出處罰,一般處罰企業,一般財務人員也可能有責任,但是責任不大,主要是財務負責人會受到處罰,一般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被吊銷,嚴重的會受到刑事起訴。
一般不上市公司,容易多記支出,導致利潤減少,目的是減少企業所得稅,一般的被查出來了的話,企業會被要求補稅並被處罰,財務人員(主要是財務負責人)會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嚴重的會受到刑事起訴。
如果不是故意的,一般會受到警告處分,嚴重的記過,記大過,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受到刑事起訴的較少。
如果是企業對於會計在做賬時少記或者多記錄支出處罰,根據情節不同,可能會採取記過、扣分、扣獎金、扣工資、調離會計崗位、辭退等方法處罰。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開心愉快!
4. 上年成本多記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怎麼處理
首先必須調整賬戶,把多轉的成本沖出,算出該補交的所得稅稅額,主動補交稅款,如果是初次,數字也不大,與稅務所專管員的關系又很好的話,不罰款也可能,但滯納金總是要交的。
5. 本年基本生產成本多記,且已計入產品,怎麼調賬
正常正確分錄應該借:原材料 100 增-進17,貸:銀行117.結轉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100貸:原材料100,
如果有利息的話借:本年利潤100,貸:生產成本100.
你是借原材料117,貸:銀行117.
結轉生產成本借;生產成本117,貸:原材料117。
如果有利潤,借:本年利潤117,貸:生產成本117.
調整分錄借:增-進17,貸:原材料17
借:原材料17,貸:生產成本17
借:生產成本17,貸:本年利潤17
6. 前期生產成本多記了沖銷之後產品導致成本相差較多,稅務上有沒有影響
前期生產成本多記了沖銷之後產品導致成本相差較多,稅務上一般是有影響的。
7. 以前年度多計成本,是否會影響以後年度利潤
當然會有影響。
例如,有的公司在本年度盈利較多的情況下多計成本,就是為了將來在某年度發生虧損時,釋放這些利潤出來以粉飾太平。
8. 企業多記成本費用會
企業多記成本費用會減少,企業所得稅減少。
一,企業成本科目核算,需要根據會計核算、稅務管控、企業管理等需要進行設置,二三級科目沒有嚴格的限定,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定。注意:有的企業會先將費用歸集入「勞務成本」科目,然後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借:勞務成本貸: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結轉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勞務成本 企業也可以根據部門來核算物業成本,比如物業管理公司分為保潔部、安保部、綠化部、工程部、辦公室。
二,那麼科目設置可以是:主營業務成本-保潔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安保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綠化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工程費用,然後主營業務成本-保潔費用,核算保潔部門各項費用,含職工薪酬、福利費、各項辦公費等費用。當然企業可以把部門放在財務軟體的輔助上設置,然後按照費用屬性去設置二級三級科目。
三,物業成本賬務處理 以下成本分錄例舉,只是將主要分錄作說明,每個物業公司業務模式,管理方式不同,涉及的賬務會有不同,具體以自己所在企業為准。
1:材料出入庫
入庫業務部門報銷時需提供必備附件:入庫單、發票、采購審批單借:原材料 周轉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附件:銀行回單、發票、入庫單、驗收單、采購審批單等
出庫各部門材料根據實際需要領用出庫,材料領用出庫前,需由部門負責人進行審批,財務根據材料的歸屬口徑分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相應費用。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維保費—安保消防費—清潔衛生費管理費用-辦公用品銷售費用貸:原材料 周轉材料附件:領料單等
9. 把生產成本記為了期間費用會怎麼樣把期間費用記為了生產成本呢
大致來說,生產成本記為期間費用,一般會造成當期利潤減少,後期利潤增加,因為生產成本將來要結轉到庫存商品中,由於庫存商品不一定當期就可以銷售出去,因此,生產成本少計,期間費用多記,就會造成利潤向後延期。
反之,相反的結果。
摘自金算珠網站。
10. 成本過高對企業經濟效益有什麼影響
成本過高對企業經濟效益變差。
一、影響企業長期成本的因素都有哪些
1.企業規模經濟
由於擴大規模導致平均成本降低情況出現的,就叫規模經濟。包括:固定成本的分攤,從而把平均成本拉向了邊際成本;專業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也帶來了成本的節約;企業採用高效的技術,採用更有效的生產組織方法。
2.成本經驗函數
企業的成本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經驗具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而言,經驗越豐富,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就越大,成本與經驗成反比向關系。
3.企業的組織狀況
企業內部各部門及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責權利效是否統一、企業內部工作效率高低,管理寬度和管理層次的大小,組織成員之間的溝通情況等。
二、一體化經營
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就是生產企業與原材料供應企業、或生產企業與用戶企業之間的一體化,即後向一體化和前向一體化。採用後向一體化能保證企業產品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供應渠道的穩定,獲得供應質量、價格和時間上的優惠;或可以通過統一的技術措施、價格政策和物資分配體系,降低產品成本。採用前向一體化可以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拓展,改善和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或可以節省企業在銷售渠道上的開支,減少促銷、運輸、倉儲、包裝等費用,從而降低成本。橫向一體化是指同行業競爭企業之間的一體化,這種經營戰略可以擴大企業規模,降低產品成本;可以吸收聯合企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減少競爭對手,避免無序競爭。
三、制度因素
制度是導向、制度是規則、制度是目標,企業需建立起一整套成本約束機制進行成本管理。
地理因素
企業所處地理的指向性,若屬於原料地指向的,可以大大減少採購成本;若為消費地指向,則可減少銷售成本;企業總是希望將企業建在經濟比較發達、交通比較方便的地區,因為投資環境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生產、銷售產品的成本。同時,企業所處地方的人工成本高低、資金成本大小、市場需求狀況也會影響企業的成本。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企業職工的生產經營觀念、凝聚力、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力、成本意識等都具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