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羅非魚用飼料來飼養,一年能長多重平均一條魚的成本又是多少
摘要 您好,這里是小度,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B. 想要投資養殖羅非魚,現在養殖羅非魚前景如何
在南方,有一種名為羅非魚的淡水魚,近年來廣泛分布。這種魚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但也可以生活在含鹽量不同的鹹水中,以及淺水湖泊、河流和池塘中。無論面積大小,都能存活和繁殖。尤其是在稻田裡也能生長,適應水的速度很快,可溶性氧含量很低,深受農民的喜愛。羅非魚養殖還有前景嗎?還有必要轉向畜牧業嗎?聽聽DJI的養魚專家在下面分析了什麼。
羅非魚養殖的前景如何?羅非魚養殖的成本和盈利能力?以上分析表明,羅非魚養殖成本不高,養殖效益仍然較大。只要提前防範風險,掌握養殖技術,養殖羅非魚市場前景依然看好。
C. 養殖羅非魚一畝利潤多少
羅非魚最底成本3元一3.5每斤可以養出,只要不死魚,沒有六兩以下的羅非是歉硬的,六兩以下的羅非價錢最高也只能買2元每斤,養魚最主要是有干凈的水可換,水質好
D. 養羅非魚要多長時間羅非魚養殖周期多少
你好,你的問題已經整理。梁少文看上了羅非魚。羅非魚,原產於非洲,是一種熱帶性魚類,生長快、產量高,肉質鮮美,刺也少,但在梁少文的家鄉中山,養羅非魚的人不多,他琢磨,如果用養殖脆肉鯇的辦法去養羅非魚,應該有商機。而大規格羅非魚的養殖和脆肉羅非魚的興起,使得羅非魚在傳統的流通渠道之外又多了一個選擇,拓寬了銷售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住了羅非魚的售價。目前來看,脆肉羅非魚養殖是羅非魚養殖增效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但從脆肉鯇的養殖經驗來看,脆肉羅非魚的市場也一定有個限度,不能一窩蜂的盲目發展,應該保持適度發展。最近這幾個月,廣東各產區的羅非魚價格都在一斤5元左右,對於4元左右養殖成本,利潤算是比較一般,畢竟畝產量也就2-3千斤。雖然羅非魚在市場上的口碑不算好,但在市場上的羅非魚需求並不小,還有一部分被用於出口,加上它的養殖難度小、養殖周期短,所以養殖的人也很多。在很多養殖戶眼中,羅非魚算是比較「穩」的魚類,成本、風險和收益都比較穩定。從銷售渠道來說,現在1斤以上的羅非魚養殖主要分為三類:加工羅非魚、市場流通羅非魚和魚種羅非。加工羅非魚是用於加工成各種羅非魚速凍產品,出口使用;市場流通羅非則是流入各大批發市場,再經過農貿市場的攤販銷售到人民群眾的餐桌上;而魚種羅非則是用來養成5斤以上的大規格羅非魚和脆肉羅非魚。
E. 羅非魚肉味鮮美市場需求旺盛,怎樣養殖羅非魚收益更高
粵西茂名市、湛江市、陽江市是我國羅非魚主要養殖區之一,養殖模式多樣,可概括為羅非魚集約化養殖、立體混養、魚蝦混養、魚魚混養、網箱養殖等。立體混養可以分為魚-豬混養和魚-鴨混養兩種。三維培養前期,基本沒有喂養。畜禽糞便如鴨、豬等用來喂羅非魚,一般是開始喂直到長到0.5kg/尾左右。雖然養殖時間延長,但羅非魚的養殖成本可降低0.4-0.5元/公斤,甚至更低。受環保改善影響,列入國家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庫及其附近地區的豬、鴨等牲畜養殖受到限制,有的被禁止,有的被改造升級。農民轉而養殖羅非魚或其他魚類。更糟糕的是,目前的豬瘟極大地影響了魚豬立體混養,農民在遭受嚴重損失的同時不得不改變養殖方式。
干塘清洗消毒,用生石灰,每畝75公斤,或漂白粉5公斤/畝;用水給池塘消毒;生石灰用量為每畝每米150公斤,漂白粉水深為每畝每米4-8公斤。應控制羅非魚仔魚的質量、數量和密度,精心選魚。鰱魚、鱅魚、草魚、淡水白鯉等適合與羅非魚混養。春末,天氣轉暖,外界水溫穩定在15℃左右,開始放養。春寒發生過早,水溫驟降會導致羅非魚死亡,過晚會縮短養殖和生長時間。為了防止羅非魚的生長受到快速養殖的影響,降低養殖成本,提高商品率,應選擇純品質單性結實、全雄的羅非魚苗種,每畝1500-3000尾。為了充分利用上、中水體,每畝配50條鰱魚或鱅魚是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
F. 羅非魚養殖技術你知道嗎,可以分享一下嗎
一、養殖模式篇
養殖業的每一次變革或進步,都是養殖模式首先作出了轉變,羅非魚養殖也不例外,因為養殖模式是最容易改變的。從中國羅非魚養殖發展情況看,羅非魚的養殖模式經歷了傳統的魚豬混養、魚鴨混養,到近年的精養、再到現在的大混養三大模式,無論是哪一種養殖模式,都是養殖戶根據市場的變動靈活地作出改變,是養殖戶智慧的選擇。
1.選苗
盡量選擇公司苗、品牌苗,盡管今年的寒潮對羅非魚種苗業的影響不如08年大,但小苗場仍會伺機搶占市場,養殖戶切不可投苗心切,錯選了劣質魚苗誤了生產。
品種選擇方面,吉富羅非魚依靠其生長速度快的特點一統天下,奧尼羅非魚長速慢但比吉富具有更高的抗寒和抗病力,當行業經歷各種洗禮後,養殖戶更應根據自己的養殖習慣和計劃來理性選擇魚苗品種,切忌為了一味追求快速而忽視魚苗的質量。
2.投苗
投苗方面,如清塘、調水等常規注意事項不再多贅言,單從一些關鍵點提醒一下養殖戶。放苗的水體不單要關心其安全性,還要注意其穩定性,穩定的水體浮游生物更豐富,魚苗不易產生應激;建議投苗前2天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全塘殺蟲,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再放苗;可選用高蛋白的鰻魚粉料、甲魚粉料投喂魚苗,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免疫力;投苗後建議每周殺蟲一次,低溫天氣還須定期消毒預防水霉病;最後,做好預防天敵(水蛇、鳥、蝌蚪等)的工作。
G. 想要投資養殖羅非魚,羅非魚的養殖成本大概多少錢
因為包括羅非魚苗引進、場地租建、飼料和疾病以及日常管理等費用,平攤下來每生產一斤羅非魚的成本大概是3.5元/斤。2元/斤出售,每斤就要虧本1.5元。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廣東、廣西、海南等水域泛濫成災。大家形容其是只要有一口水就能成活的魚類,在市場上銷售的羅非魚主要是以人工養殖1~2斤左右一條的為主,即可清蒸也可紅燒。
羅非魚一般是使用植物性飼料,加上它自行攝食浮游植物,所以為了減少飼料成本,要對池塘施肥,促進浮游生物繁殖,但是施肥要注意用量,以免破壞水域環境,影響到羅非魚生長和品質。羅非魚是熱帶魚類,不耐低溫,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需採取措施幫助越冬。
H. 羅非魚的市場銷售緊俏,養殖羅非魚要投資多少錢
苗種選擇一定要嚴格,關繫到羅非魚的生長發育和經濟效益,應該選擇來源清除、體質健壯、無病害的優良苗種,保證其後期快速生長繁殖,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育苗放養時間一般要選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需採取措施幫助越冬。幾乎沒有的,羅非魚屬於比較兇猛的魚類,只有在魚苗時期才有部分食肉魚類是它的天敵,如烏鱧,鱤魚一類的。
根據養殖場的養殖面積,確定魚苗標粗池水面的大小。單口魚塘面積以2~5畝最好,池塘水深1.5米左右即可,標苗時注水深度在0.8~1.0米為好。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為了給羅非魚提供一個好的生長環境,養殖前池塘必須進行消毒和修復處理。首次將誰放干凈,將淤泥清理後再用水沖洗干凈。隨後將池壁上面修復的平滑一些。
如果你想要養出好品質的羅非魚,那你肯定要有一塊好的水質的水源,據我所知,羅非魚比較喜歡生長在水渾一點的水質里。
I. 羅非魚的養殖模式有哪些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立體養殖模式
立體養殖包括傳統的魚鴨混養和魚豬混養,主要集中在粵東和內陸大水面養殖區。以粵東的魚鴨混養為例,羅非魚的放苗密度為800-1000尾/畝(規格8-9朝),同時搭配鱅魚、白鰱和鯪魚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魚苗期投喂開口料,提高成活率,養殖中期不投料或少投料,待魚達到半斤以上規格時開始投喂羅非魚料催肥,部分養殖戶在待價出魚時會投喂鴨料。全程餌料系數在0.6-0.8左右,養殖成本2-3元/斤。
有業內人事分析稱,現在羅非魚精養成本一般在3.5~4元/斤,混養是3~3.5元/斤,而立體養殖的成本是2~3元/斤,在價格低迷的現狀下,前兩種養殖模式屬於虧本的買賣。因此,就目前而言,立體養殖仍然是羅非魚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最好的養殖模式。
短期而言,立體養殖模式不消失,但是隨著政策層面的傾移,養殖業和環保掛勾,政府會加強池塘養殖環境的管控,個別地區已經禁止在池塘搭建豬舍和鴨棚。長遠地看,養殖戶還是要及時作出轉變才能應對大環境的變更。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精養模式
羅非魚的精養模式是在行情好那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精養,即純羅非魚養殖,畝產高達可達5000以上,造就了不少羅非魚神話。精養模式的代表區域是海南文昌和廣西南寧周邊等熱帶和亞熱帶養殖區,投苗密度2500-4000尾/畝,全程投料,餌料系數1.3-1.5,養殖成本3.5-4元/斤。池塘需要配備較強的增氧能力,條件好池塘甚至有排污系統。
海南利用其獨具的氣候優勢,可以做到一年養三造魚;而南寧則是依託其內銷市場優勢,魚價一直比較堅挺。精養模式下的羅非魚長速快,產量高,因此備受兩地養殖戶的推崇。另外,羅非魚的上市高峰期在10-12月,也是價格最低的時候,精養模式下的羅非魚可提早一個月上市,養殖戶可打個時間差,避開高峰出魚沖擊魚價。
但近兩年來,精養羅非魚要面對鏈球菌病和出口疲軟的雙重考驗,在2016年行情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羅非魚養殖大戶的觀望情緒仍比較濃重。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
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可算是比較經典的養殖模式,這也是緣於近幾年對蝦病害頻發和羅非魚市場的低迷。此模式在廣東台山、珠海、湛江和茂名均有分布。
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以羅非魚為主,對蝦為輔,兩者相輔相成,提高了抗風險的能力。養殖戶一般在3月中下旬開始標粗羅魚魚苗和蝦苗,羅非魚投苗密度2500-3000尾/畝,蝦苗為2-3萬/畝,以二代苗為主。經過標粗後,羅非魚苗的規格達到50尾/斤,蝦苗規格達到800尾/斤時,即可將羅非魚和對蝦過塘混養。也有部分養殖戶在羅非魚苗塘直接放蝦苗的,養殖過程中再適時補苗。池塘充足的養殖戶可在第一茬的養成中期著手准備第二茬的標粗,以達到最大化養殖效率的目標。羅非魚全程投料,南美白對蝦不投料或少投料,利用對蝦雜食性的特點,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池塘的凈化能力,降低養殖風險和成本。
對蝦在6月初即可收獲,用地籠進行裝捕,年畝產量200斤左右,以均價15-20元/斤計算,對蝦的畝產值為3000-4000元,可以抵消大部分的羅非魚飼料支出。羅非魚在9月中即可分批上市,餌料系數1.3左右,畝產2500-3000斤。利用對蝦高附加值的特點,此模式可大大提高了羅非魚的養殖收益。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精養大規格羅非魚模式
近幾年,3-4斤的大規格羅非魚行情一直十分穩定,均價達10元/斤左右,利潤空間不菲,受到部分養殖戶的追棒,養殖區域主要集在珠海和佛山等高消費城市附近。此模式一般在3月份投苗,畝投苗量3000-4000尾(規格7-8朝),經過3個月的養殖,養殖戶可以選擇出掉部分商品魚或分塘再養殖,以加快資金周轉和降低高溫季節的養殖風險。一直養至年底後,羅非魚規格達到3-4斤,養殖戶可根據市場行情分批出魚。以珠海平沙的養殖戶為例,此模式下羅非魚的年畝產量可達6000斤,畝利潤高達1.2-1.5萬元。
盡管利潤豐厚,但是該養殖模式只適合於離批發市場或城市消費群近的養殖區,這些區域不但對大規格羅非魚有較強的消費能力,養殖戶還可以和市場直接對接,以獲取更大利潤空間。
此外,養大規格羅非魚必須越冬,因為年後羅非魚青黃不接之時的價格最高,能否越冬成為羅非魚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因此,這種模式只適合具備搭建冬棚、有充足地下水或地熱的池塘。此模式養殖周期長,成本高,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池塘環境和市場環境來加以選擇,切勿盲目跟風。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大混養模式
大混養即是將羅非魚和鯉魚、鯪魚、草魚、鱅魚、鰱魚等進行混合養殖,充分利用水體的空間和魚類的食性,從而提高整個養殖過程的效益。下表為廣東省恩平市羅非魚養殖戶梁偉文的大混養模式的放苗和收益情況,供大家參考。
與立體養殖相比,羅非魚大混養模式避免了 畜禽糞便的葯物殘留和底質污染,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挖掘空間仍然很大。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其他小眾養殖模式
如沿海地區養殖海水羅非、高位池精養、淡水養成後轉海水養殖,以改善羅非魚風味口感等養殖模式。
J. 養殖脆肉羅非魚怎麼樣
一般建議養殖密度為1000-1200尾/畝,根據目標上市規格選擇1-2斤重的羅非魚進行投料脆化。順利的情況下,畝產可達4000-5000斤,養殖成本為7-8元/斤,按照目前的12.5元/斤的塘頭價,利潤空間有4-5元/斤,一年可以養三批。
目前脆肉羅非魚主要有兩個消費渠道,一個家庭、酒店等活鮮市場,需要規格大一點的魚,3-4斤規格的魚較為受歡迎,這也是當前主要的消費渠道。另一個渠道是進加工廠加工成魚片,2-2.5斤的魚較為合適,該渠道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
肉質改良後的羅非魚具有耐煮、爽脆等特點,可開發的菜品非常多。特別是酸菜魚、水煮魚等消費渠道,脆肉羅非魚在成本、口感、菜品開發等方面都很有優勢,這部分市場一經打開,「錢途」不可估量。
目前脆肉羅非魚在珠三角市場供不應求,北方市場也表現出很高的興趣,我們曾經將脆肉羅非魚的凍魚片發到山東,反響很不錯。雲南、廣西等羅非魚主要消費區也是這條魚的潛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