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婚酒席一般多少錢一桌
婚宴的價格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也是不一樣的,主要看你所在的地區的經濟水平,還有選擇的酒店的檔次,選擇的菜品的等級等多方面的考慮。
1、縣、鎮內的酒宴一桌基本也要800-1000元左右,有的縣內還會單獨設有高檔酒店,在價格上也會更高一些,大概在1200-1500左右。
2、經濟水平高的地區,如北上廣城市,高檔的婚宴都是5000元一桌起,菜色好、婚宴廳大有特色的能夠達到10000元每桌。二三線城市價格就會低一些,一般在3000-4000元每桌。
3、新人可以根據本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婚宴酒店的價格來做選擇,一般中上等的價格就可以了。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是比較富裕的話,可以選擇星級酒店檔次高一點。
選擇婚宴酒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許多婚宴酒店會有一些隱形消費,如每桌的服務費、開瓶費、停車費等等。這些細節都需要新人們在與商家溝通之前明確清楚。
新人們在選擇婚宴菜品時,一定要考慮到所有人的口味偏好,盡可能的使菜品豐富,必要時還可為老人或小孩設置專門的菜品。這樣,賓客們對於婚宴菜品的滿意度就會大大提高,自然他們就會對婚禮的整體印象保持一個較高的評價。
許多婚宴酒店的配套服務並非全部都是免費的,而且有的甚至都沒有相應的服務。例如有些婚宴並不提供新娘的化妝間,需要新人們提前化好妝或是找出單獨的房間付費將其當做化妝間。還有有的婚宴酒店並沒有燈光音響等設施,需要新人們自己准備等等。
② 婚禮酒席需要多少錢,都包括哪些費用呢
婚禮酒席大概的價位
預訂結婚的酒店一般往往都是婚禮支出成本中占的比率最多的一部分。婚宴酒席的價格通常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婚宴酒店所在的城市,酒店的地址,酒店的檔次,酒店的服務等等。因此,我們隊於婚禮酒席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只能說根據以上的因素來定。根據市場調查,一般來說,最受新人們喜歡,同時也最符合大多數新人心裡的婚宴酒店的價格預算一般在2000元人民幣到3000元人民左右。因為在這個價位的婚宴酒店通常都是性價比較高,服務態度和硬體設施都比較完備的酒店。因此新人們在選擇婚宴酒店時,都可以先從這個價位的酒店看起。
開瓶費
如今大部分的婚宴酒店都允許新人們自帶酒水,但是由此而來就會產生的一種費用就是開瓶費,因為這也是一種隱形消費,因此新人們在預訂酒店之前也需要多多注意這部分的支出。因此,當新人們在預定婚宴時,婚宴酒店的預定不僅僅是要看婚宴酒店的價格,更需要關注的是婚宴酒店本身的服務質量和硬體設施。所以婚禮酒席多少錢,我們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③ 農村辦一桌酒席到底要多少錢
地區差異很大!特別南北的農村,沿海與內陸,民富水平差距大。如果是浙江、福建 的沿海縣農村和郊區結合部,自己家請家廚承包辦的,現在是2018年 。基本都是3千左右一桌。比如 舟山 ,溫州,台州, 福州,泉州 這些城市。在福州市郊區農村辦喜酒是26道菜.不包括煙酒.菜金3千出頭,中高端海鮮占據菜譜 7成,同樣的菜品水平,在市區酒店辦 最少需要5-6千一桌,才能吃到等同價值的菜。
④ 辦婚禮要多少錢,辦婚禮預算一覽表
看你是要去哪裡辦婚禮吧還有邀請的人數嘉賓有多少位,不過辦婚禮之前其次肯定是還要做很多准備的!就先說說傳統的國內婚禮吧
結婚鑽戒:結婚鑽戒的市場價格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這主要跟鑽戒的品相和做工有關。為了省錢,裸鑽比成品鑽戒便宜得多,收藏價值也要好於成品。另外,新人選擇結婚對戒相對較為便宜,且不會降低紀念意義。
婚紗照:一套婚紗照下來,多則七八千,少則三四千,一般在4000-5000元是正常范疇。在拍攝婚紗照的時候,為了節省意外的花費,可以自帶婚紗和婚紗配飾,自帶安瓶,自帶乳貼……「意外」因素往往會增加三四千元的花費,而此法則縮減至500元以內
新娘化妝:新娘美容的市價大概在3000元左右。為了節省開支,新娘可以預先申請會員資格,這樣能優惠許多。另外,在婚前幾個月做好基礎護理,經常做做面膜,這樣能給婚禮美容提供極大的方便,有效地節省開支。
婚宴:婚宴的檔次一般由平時的社交圈子,即客人的規格來決定,變動餘地不大。試想大家都選擇某一檔次的酒店規格,婚宴檔次過低則臉上無光,太高則不劃算。因為客人的禮金都會固定在一定額數,所以這個一般會維持收支平衡,付出不會太多。注意酒店折扣,關注優惠信息,也許會給你的婚宴帶來意想不到的優惠。
海外婚禮:一般是按兩個人去的話一般4萬—5萬之間可以把蜜月婚禮婚紗全辦完,而且還高端時尚有紀念的意義又省心!
⑤ 辦酒席大概要多少錢一桌
按現在的物價,在酒店大概是700~1000元一桌左右。豪華一點的酒店更貴一點。家裡自己的話大概500~700元一桌左右,菜式同樣很豐富。只是很麻煩,又辛苦。
⑥ 現在辦婚禮酒席一桌大概要多少錢啊一桌酒席
現在辦婚禮酒席一桌大概要3000元~上萬元不等,具體根據婚宴酒店的不同價格也不同。婚宴為了慶祝結婚而舉辦的宴會,在中國婚宴通常稱作喜酒。在西方,婚宴通常是在結婚典禮結束之後舉行。中國婚禮、婚宴一起在男方家進行,婚禮於婚宴開始前舉行,現代中國婚宴一般在婚禮後於酒樓舉行。
關於婚禮婚宴的相關信息可以咨詢花嫁麗舍,花嫁麗舍作為上海家喻戶曉的婚禮品牌。花嫁麗舍率先引入了國外House Wedding婚禮理念,有專為婚禮設計、建造的獨棟建築,配合十二星座主題儀式堂、8米層高全場無柱的宴會廳,專業有素的婚宴團隊和人性化的服務,讓新人能拋開婚禮籌備上的麻煩,更不用再去擔心婚禮的繁瑣細節。 更多問題請咨詢花嫁麗舍客服!
⑦ 現在農村辦一桌酒席要多少錢
一桌酒席五百左右,具體需要根據菜品來算,農村相對城市費用要少很多。
⑧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現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村裡各種酒席也漸漸多了起來,過個三天兩頭不是這家辦酒就是那家辦酒席。在農村人們都喜歡趁年底辦酒,這樣可以圖個熱鬧,二來年底了農民大都回家了,辦酒席可以多一個幫手。
在我們廣西農村,在村裡辦酒席也是像主人家說的隨禮兩百,而且關系一般的隨禮一百都行。辦酒席前一天,人們就會提前預算要購買的酒菜以及准備的桌子、凳子、鍋頭等等,最後由主人家或者主人家親戚到街上購買,最後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前來幫忙,婦女洗菜、切配,男人准備柴火、炒菜等等。
農村人大都比較熱情,現在能在村裡辦酒席的家庭其實條件都是不錯的,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如果在村裡辦酒席都要吃個兩三天,而且也像題主說的人們隨禮200元,一家老小都來吃。這個是沒有什麼的,既然主人家能主動邀請別人前來,那麼主人家就不會在乎這點錢,而隨禮也只是禮尚往來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在乎錢多少。
如果一些農村主人家人緣不好的,即使辦酒席也不會有多少人前來,這會讓主人家很尷尬,這樣的事在我們那裡也發生過。記得我們隔壁村就是有一家人紅白喜事從來不參與,後來到了自己家親人去世,很多人都沒有去他們家幫忙,看著主人家可憐的樣子,即心疼又憤恨。所以人生在世,做好自己,不要斤斤計較,要樂於助人。 關於上面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在我們廣東,主家辦喜事,客人隨禮,都是很隨意的。你只要給個小紅包,然後人過來吃飯就好,而且來的人越多,主人家會覺得越有面子。有喜事,辦酒席,本來圖的就是熱鬧喜慶,而不是客人的份子錢。
像廣東佛山順德,那裡吃酒席,主人家更是一分錢都不收。把紅包接過來,然後又還回去。如果客人,硬是把紅包塞給主人家,東家還會不高興的。
在東家看來,我請你來是為了熱鬧,吃酒席的。你能來吃我酒席,這已經是給我東家面子了。而且多幾個人來,更熱鬧,我更加有面子。那我還怎麼好意思拿你紅包呢?
如果你硬塞東家紅包,那就是你看不上東家的意思了。以後,咋們的感情就要生分了啊。
在親朋好友中,除了近親和自家兄弟外,那些遠親和朋友的,都不太會一家人來吃酒席的。大多都是派一個代表過來湊個數的。
現在大家的生活變好了,對於大魚大肉在自己家都已經吃膩,不會像過去那樣為了吃一頓好的而全家去吃酒席了。
在農村,去吃酒席,路程比較遠,農村路又不好走。而且去吃酒席要的時間又長。不像城市,只是吃一頓飯,一兩個小時就走人。
一般農村的酒席都是一去,就要去一整天的。年輕人們,都是不太願意去的。平時家裡有肉吃有酒喝,不太會為了一頓吃的,而浪費自己一天時間的。
我發現,在農村裡,去吃酒席的,都是老一輩的多,他們是不得不去。不去會傷面子和感情,所以老一輩的,才派個代表去參加酒席的。
像近親和自家兄弟,他們就是因為和你家熟,和你家親,有血脈關系,才會一家人很歡喜地來吃酒席的。
而且,像那些近親,如舅舅家,姑姑家的,他們一家人來吃酒席時,給的紅包一般是到場的親朋好友中,比較多的。
以現在的物價,除非一些真得家庭情況不好的,才會給一兩百塊。這種情況下,作為東家的,都會體諒的。
別說他們已經盡力給紅包了。要是給一塊錢紅包,東家也不會介意的。畢竟這是自己的血脈至親。
就像,你舅舅來你家吃飯,需要給錢嗎?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說,東家看到那些只給一點份子錢,而全家來吃酒席的客人,不會不高興,還會很歡喜。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人家還很高興?
農村有句老話是專門針對隨禮這事說的:多來多往,少來少往。意思是你現在隨禮給人家多少,將來人家得按照這個給你往回趕,所以,對於隨禮這事,農民覺得隨意就好。
辦喜事本來就是快樂的事情,農村人喜歡熱鬧,越是喜事越盼著熱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能夠攜兒帶女來參加喜事的,都是給面子的人,事主當然開心。
悠然把隨禮這個事情好好跟大家叨叨叨叨,隨禮又叫趕人情,比如說鄰居家裡有事,需要去參加,去了得也隨禮,到咱家有事時,鄰居自然會隨禮回來,這就叫做趕人情。
趕人情這事在農村應該說還是蠻被重視的,無論紅白喜事,都要派一個信的過的人當天現場收禮金,並且記下隨禮人的名字和禮金的數目,到時候主人家會依據這個隨禮單往後趕人情。
農村辦喜事,都會提前給客人們下通知,在集市上看到當面說也好,電話通知也罷,都會在告訴完什麼喜事、喜事日期後,順帶著囑咐一句:一定要全家一起來!!
因此,喜事那天的客人數是按照通知到的客人全家計算的,然後根據人數定喜宴,到了喜事當天自然是看到全家都來才開心呢,不然喜宴空了桌多浪費和尷尬啊!
隨禮200是個普通數目,不多也不少,是最近這兩年剛提起來的數字,以前都是100元,普通關系都會送這個數目的隨禮,事主將來會依據記著的禮金數目往回趕人情。
當然,農村也有個別奇葩人物,比如十年前他們家裡有喜事時是隨禮100元,現在人家家裡有喜事了,他們從隨禮單上看到是100,便會趕人情還禮金100元。
不過這樣的人少,也挺讓人討厭的,他們不考慮錢幣升值問題,就怕自己吃了虧,是農村裡最讓人討厭的死腦筋,一根弦,這樣的人家人緣一般都不好。
喜事事主在當日,如果看到客人攜全家老少來,會非常開心的,因為他們覺得客人來的越多就是越給自己面子。隨禮200元是當下禮金最基本的數目,禮金還是那句話:多來多往,少來少往。
說到農村辦喜事,在我們老家農村大多數人是送100元了,全家去吃,從晚上吃到第二天晚上,還有的送50元,也是全家去吃,但主人家也會熱情的招待每位朋友,但也有的超過送100元,但畢竟少數。所以提問者說送200元,全家去吃,主人家還高興,這也不怪。
第一我們農村辦喜事是自己辦,大約一桌酒席的成本在300元以下,總體酒席辦下來也不會虧,就算虧,也虧不了什麼。
第二主人家也是圖喜慶,不是為了賺錢。
第三也是為自己以後送禮,壓力沒那麼大,別人送你多少,以後你回禮就回多少,別人也理解,也一樣會熱情招待你。
所以辦喜事要圖快樂,不要圖錢,這樣辦喜事酒席才有意意。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各地辦喜事的習俗不一樣,這隨禮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像咱們老家和湖南交界,我姐就嫁去了湖南,這兩地相隔不到百里,這辦喜事隨份子錢差別就特別大,我姐那辦喜事,對主家來說,只有虧沒有賺,客人隨禮大多200,也不算少,但回禮重,一般頭天晚上吃一餐,第二天中午還有一餐,每次都要給客人回禮,少說要60,這樣一算,等於客人只來了80,要再算上拖家帶口的,只有虧沒得賺。
隨禮回禮這是一點,還有一點,我姐那一帶,酒席的菜十分的豐富,不管什麼菜,都是用盆來算的,並不是當地人吃的多,而都是打包的,菜一桌就人手發袋子了,打包用,吃完倒是省了撿菜的事。
主家本就沒打算辦個酒席還得靠接份子錢發家致富,在當地的習俗,辦酒席就是給大家熱鬧的,街坊鄰居都一樣,習俗也一樣,所以,像來200全家都去吃的,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回禮重啊,主家也不會因為這個不高興,因為大家擺酒都一樣的。
似乎是這么個理,我姐那的人,特別喜歡多生,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似乎不用錢養一樣,我姐就生了三個。
可百里之外,咱們村這一帶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主家辦酒席就很精打細算,菜上的很豐富,但量不一定夠,你筷子稍微慢點,可能都不夠分一塊,當地更沒有打包的習慣,吃完也就走了,剩下的菜,主家會撿菜分類,給家裡的親人們一人分一點。
精打細算體現在哪裡呢?主家發出去邀請函後,會粗略的計算一下人數,預計好桌數,接份子錢的時候,心裡也會很在意,似乎感情的深厚此時都在紅包里了,你要是來200全家人來吃,你要不是幫主家幹活的,多半事後遭人口舌,被認為貪小便宜,不懂事。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很少有人隨禮200,就全家去吃飯的,全家去吃飯的,都是幫著做事的,又隨禮又幫著幹活,主家哪有不開心的呢?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首先,農村裡辦酒席就是圖個熱鬧。在農村裡一般是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才辦酒席的,而紅喜事的話則主要是老人過大壽、子女結婚,或者是家中喬遷,而近些年如果子女考上了大學也是會舉辦酒席的。白喜事,那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會有這一天。而在辦酒席的時候,無論是紅喜事還是白喜事,圖的就是一個熱鬧。尤其是紅喜事,就是要讓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大家共同慶祝。因此自然是來人越多就越熱鬧了。只要把所有前來的人招呼好了,把喜事辦得熱鬧,那即便是自己虧一點,也是無所謂的。因為在農村裡,大家都是很在乎聲譽的,都想要被人稱贊,而不想辦個喜事,還被人說閑話。
其次,辦酒席時主人家並不在意禮金多少。雖然近些年,農村裡辦酒席的時候隨禮的金額是有所上漲了,一般都是要一百起步了,關系好一點的普遍都是兩百,而血緣關系親近的,走得比較親密的那就是四五百了,甚至還有些上千元。但是,在農村裡辦酒席隨禮,只要在正常范圍以內,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隨禮這個是禮尚往來,別人來得多,你去得也多,並不是說只收不進的。何況還有一點,在農村裡絕大多數人家辦酒席都不是為了掙錢的,不能說虧錢了就不辦,只有極少數人才會想著辦酒席來斂財。
最後,全家去吃的多數是關系好的親戚。像關系一般的朋友、村裡人,是很少全家去吃的。而一家人來參加酒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關系比較好的親戚。而親戚之間一起來,這樣不僅顯得重視,而且還順帶走了親戚。讓主人家看到他們一家人都來了,也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在農村裡走親戚,都是很喜歡帶著小孩子一起來的,這樣人多也是非常熱鬧的。在農夫所在的村裡,有些人家裡辦酒席了,還會特意邀請親朋好友們一家大小全部到訪,有的人沒來,甚至還會開車去接他們一起過來,這一點農夫就感覺非常好。
其實,現在農村裡辦酒席,多數的目的還是為了熱鬧,而要想熱鬧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在農村裡辦酒席,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裡做,場地大,再多的人也能坐得下,而且辦酒席的成本也要相對低一些,多幾個人也多不了多少錢。所以客人隨禮200,全家人都去吃,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這也是農村人情味的一種體現。
農村主家辦喜事,客人隨禮200元,全家到場吃喝,主家還很高興嗎?其實,這只是個表面現象,裡面的內容很復雜。
農村辦酒,不管是哪類酒,都要擇個日子,有個長達一至半月的准備工作。把遠近的三親六戚三朋四友通知個遍,某月某日我處辦酒了,到時恭候大駕光臨哦。
一切准備就緒,那一天到來,寨上的男女老少全部出動,有廚藝的青壯年男子殺豬宰牛,婦女兒童洗刷鍋瓢碗盞,喜氣洋洋,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一般來說,農村辦酒要吃三餐,(隔晚攏客,次日還有兩餐,正席一般在下午三點舉行,這正席是最豐盛的。在我的家鄉,正席這餐,要有二十多碟菜數,硬菜(指肉類)佔80%以上,配菜也相當齊全。
上面講了許多鋪墊,現在轉入正題,不能跑了''禮金''這個主要話題。提問中的''隨禮200元,全家到場吃喝,主家反而很高興'',真的是這樣嗎?
我家住農村,我附近的幾個自然村寨,80%以上都是同姓家族,寨上有喜酒,我都被安排在收禮處收禮金,對收禮非常熟悉。
主家准備一個收禮薄,是登記各方來客禮金禮物的。一般來說,各方來客的禮金有多有少,視內親還是一般親來定,不是千篇一律的200元。內親的禮金禮品是相當大的,比如說,姑媽家嫁女,當舅舅的外家送禮最多。我們這里有戶人家,舅舅送給姐姐嫁女除給沙發電視洗衣機外,還給了12000元的禮金,物質現金加起來就是20000多元,這還不夠,還給外娚女准備了從頭到腳的衣服。
至於一般的親戚朋友,所送的禮金,根據和主家的關系親密程度,有的送幾千的,幾百的,一般關系的大都送1至200元。送禮沒有規定,隨意,一台酒下來,主家大概收入100000左右,也有的人家親戚朋友少收個4至50000元,一般都收個7至80000元。
其實,農村辦酒席是虧本的,為什麼呢?因為是地方風俗形成,家家有酒都要辦,你不辦別人會認為你沒有本事嘲笑你,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人家借錢都要辦,為的是爭個臉面。到頭來負債累累,三年五載都還不清。
現在,政府提倡,農村酒席盡量少辦儉辦,農民群眾是歡迎的!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全家都去吃,為何主人還很高興?
記得我太爺爺前年過九十大壽的那天早晨,家裡來了很多很多的客人,甚至有一些人連我都不認識。當時我父親早早的就在學校旁邊的農家樂里預訂了八桌的酒席,本來以為八桌就已經差不多足夠了。結果那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八桌酒席還是遠遠的不夠,後來沒有辦法只好又增加了三桌酒席。
後來爺爺說這就是我們那邊的一種習俗,每逢家裡辦喜事的時候總是希望兩邊的親戚朋友來的越多越好,最好是一家幾口人全部都來。其實這是對主人家的一種尊重與肯定,讓主人家感覺到特別的有面子。如果你家辦喜事的時候來的客人非常的多,那就說明你家在當地混的還不錯,算是個有頭有臉人物顯得非常的有面子。
說到份子錢我們那邊可能和大家有所不同。一般家裡辦喜事親戚朋友最低都是五百、六百甚至上千上萬的都有。同村的那些隔壁鄰居可能包的份子錢會少一點,但至少也在兩百或兩百以上。如果少於這個數目的話大家都感覺拿不出手,感覺一點面子都沒有。
人逢喜事精神爽,對生活在農村的人辦喜事,那更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分享快樂,共同慶祝。
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是基層行政單位,再細分為組或隊,同組居民更象一個大家庭,因朝夕相處,不是親人更勝似一家,誰家有大事小情,都會主動幫助,大家分擔。
長久以來的鄉村生活模式,漸變成了以後的鄉俗。沒有法律的約束,也沒有政府的參與,人們自發的行為。
喜事聚餐同舉杯,大家祝福一齊來,同享幾日不說愁,隨禮二百心意到,主家只為待大家。
禮金不論多少,只是禮尚往來的象徵,不會看得太重。
在農村,關於請客辦酒席方面,還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地方頻頻出現「冷席」現象,就是拿了錢卻沒有多少人去吃飯;有的地方,有的人家隨禮200元,全家總動員去吃席。但是,對於後者,主家卻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辦喜事就是圖個熱鬧,喜慶。來的人多說明主家人緣好。
在農村辦喜事,圖的就是人氣,就是熱鬧。左鄰右舍,攜兒帶女,來的人多,都是給面子的人,哪怕是來吃飯的,主家也很高興。因為這樣說明主家的人緣好。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席對人的吸引力已經很小了。再說,大家現在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人人都忙著掙錢養家,如果不是特別近的關系,根本不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吃一頓酒席。
因此,對於主家來說,能來的人,都是關系比較好的人;來得人多,也說明平時人際關系好,主家覺得長臉,自然高興。因此,有些人家,尤其是辦喜事的時候,通知各親戚朋友時,往往要說上一句:「全家都來啊!」
再者,農村都是這種情況,關系近的,拿一份錢,全家出動去吃席,而且一些近親,還會給主家打打下手,幫忙迎來送往,或者發放一下糖果、酒水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來吃酒席的人多,總比辦了酒席沒人來吃,出現「冷席」的現象好多了。
二、生產力發展了,主家不在乎收支多少。
現在,農民朋友們或者靠著種植、養殖,或者出外打工,家家戶戶生活基本接近小康,因此,他們不太在意辦酒席時,收支是否平衡,或者不會考慮是否有盈餘。
辦喜事,他們往往都有心理准備,也沒有想著通過辦酒席斂財。所以,在出現拿200元的份子錢,全家來吃酒席的情況時,主家也不會去考慮收支方面的問題,自然也會樂呵呵地招呼客人。
三、其實一般情況下,主家請客不會虧錢。
在農村請客,往往是在自家院子里擺酒席。主家一般是提前買好魚肉蛋菜,或借或租一些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請村子裡廚藝比較好的人擔任廚師,做好飯菜請客。這樣算下來,一桌酒席的成本,算上酒水,也就是二百多塊錢。
現在在北方,流行一種「空中快餐」。就是一些流動的餐飲機構,他們自帶灶具、餐具,以及廚師和服務人員等,在主家的院子里擺酒席,一桌收費最多三百多塊錢。而且雞鴨魚肉、湯菜主食樣樣齊全,檔次也相當不低了。
農民朋友們請客,酒的檔次一般都比較低,最多也就幾十塊錢。這樣算下來,就是用「空中快餐」,加上酒水,一桌也就400來塊錢。
一桌可以坐10個人,如果出現兩個家庭,每個家庭拿200元的份子錢,每家各有5個人來吃飯,總共10個人,就可以坐滿一桌,主家正好不賠不賺。
如果再有人家拿了200元,只有一、兩個人來吃酒席的話,一桌就可以收入1000元以上,而支出只有400。這樣的話,盈餘就不少了。
但總體算下來,主家還是不虧錢的。
可見,農村辦喜事時,有的人家拿200元,全家來吃酒席,但是主家卻很高興,一來是喜事本來就圖個熱鬧、喜慶,人多顯得有人氣;二來是人們富裕了,主家辦大事的時候,在花錢方面都有心理准備;三是細算下來,就是出現少量拿200元全家來吃酒席的人家,主家總體也不會虧錢。
當農民朋友們衣食無憂的時候,盡管是拿著200元,全家來吃酒席,但主家卻不認為對方是因為缺吃少穿,不會認為對方是少廉寡恥,而更多的是認為,對方跟自己關系近,是來給自己捧場的,其它得失方面倒是考慮得比較少了。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當然很高興了。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主家還很高興,這代表著時代的進步,也是值得我們欣慰的地方!
有書君語:有書君送福利啦!!私信有書君,回復「福利」即可【免費領取52本】高分好書,限時福利,不容錯過哦~
⑨ 縣城婚禮一般至少花多少錢准確說一下
縣城婚禮一般至少花多少錢?准確說一下,正常情況下酒席一般是500塊錢一桌,再加上其他的費用。
⑩ 農村辦酒席一般多少錢一桌
我看見你那裡分別有西蘭花豬肚,甜酸排骨,桂花魚,燒鴨,白切雞,炒百合丁,粉皮,炒粉絲,紅燒肉,菜心,湯,共十一個菜,計算如下
1:豬肚每桌8兩左右,需要25斤,豬肚25塊錢一斤,成本700塊左右
2:酸甜排骨,每桌8兩排骨,排骨18塊一斤,加其他配料成本600塊左右
3:桂花魚每條2兩斤每斤30塊左右,成本1800
4:燒鴨每桌2斤18塊一斤,成本1200
5:白切雞每隻50塊成本1500,不知道你用什麼雞,如果用市場上一般的雞這個價格絕對可以了。
6:炒百合蓮子每桌材料1.2斤,成本15塊,共450
7:粉皮每桌成本8塊,共250
8:炒粉絲每桌成本8塊,共250
9:紅燒肉每桌1.5斤豬肉,15塊錢一斤,600塊左右
10:菜心每桌1.5斤,3塊一斤,成本150
11:不知道你那是什麼湯,成本每桌15塊左右,450元
現在來算成本:
700+600+1800+1200+1500+450+250+250+600+150+450=7950
另外加上4500的加工費7950+4500=1245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