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目標成本系數怎麼算
擴展閱讀
雲南標准雕塑什麼價格 2025-05-16 07:03:52

目標成本系數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10-02 18:58:54

1. 工程經濟中計算目標成本的方法

應該題目會給個目標成本控制價,然後用目標成本控制價乘以各自的功能評價系數

2. 目標成本如何計算

目標成本=總目標成本*功能系數

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並作為合成中心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在這里引用「合成」概念,意在說明預算要經多部門、眾多員工的追求。也就是將成本水平控製作為工作的目標,目標成本的表現形式很多,如計劃成本、標准成本或定額成本等,一般情況下要比實際成本更加合理和科學。

目標成本管理是企業目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業加強成本核算,人人關心成本,更好地貫徹經濟責任制,對於激勵全體職工努力做好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成本進一步下降有重要意義。

(2)目標成本系數怎麼算擴展閱讀:

企業目標成本存在的問題

第一,企業成本管理重點在表面和行政管理上,在一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見」的成本與費用上,如製造過程中原材料價格降低、行政管理中的辦公經費、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等,

面對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被「看見」的成本降低,我們則很少考慮,如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品質等。且易將成本指標完不成歸結為客觀因素(如原料價格)強調主觀很少。

第二,成本管理多為企業的領導和財務人員操心,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占重要位置,職工只是為完成成本控制目標而工作,缺乏主動性,呈現「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形成。

第三,成本管理工作是「任務型、控制型」的,從領導層到職工都在為完成目標成本而努力。而日本企業的成本管理是「效率型、管理型」的,除控制製造成本和各項費用支出以外,

更注重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培養全面多能的企業員工,提高人的勞動效率。雖然我們已經做了上些工作,但還很不夠。

第四,公司的設備陳舊老化與新設備閑置並存,一方面有希望利用政策不提或少折舊的方式來降低成本,這在上市公司運營規則中制度上不允許,而從投資理念上說,有投入就須進行價值轉移到承載物——產品來看,運作成本已沉澱。

要有這樣的思維,現在的投資將是未來的成本。另一方面在進行大修理時並不考慮零部件的使用壽命,盲目更新,這使得產品的最終製造成本並沒有下降,但卻降低了企業的持續生存能力。

第五,未將成本管理目標與預算目標有效結合。目前公司在考核上,人為分離為二個考核單體,對比基礎不是經營目標,而是上年平均水平,存在落後性和不合適性。比較公司與西方發達國企業的作法,深感公司企業成本管理差距較大。

3. 目標成本如何計算

1. 目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 目標成本控製法起源於日本,現在已在世界上許多行業中被廣泛應用。賓士、豐田、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松下、夏普電子公司,康柏、東芝等計算機公司,中國的邯鄲鋼鐵公司,美菱集團等均運用了目標成本法進行成本控制和績效管理,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目標成本控製法首先以市場營銷和市場競爭為基礎確定產品市場銷售價,然後以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價格和目標利潤倒推出產品的目標成本,體現了市場導向。目標利潤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目標的體現,因此,目標成本控製法是將企業經營戰略與市場競爭有機結合起來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統。目標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目標成本 = 用戶可以接受的價格 - 目標利潤 - 稅金在這種目標成本制中,新產品的成本不再是產品設計過程的結果,而是成為該過程的一個開端。產品設計的任務是設計出功能和質量滿足客戶要求,可以目標成本進行生產,能使公司賺到預期利潤的產品。2. 目標成本控制的特點(1)全過程式控制制。目標成本控制貫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從市場預測與調查研究、產品策劃、設計開發、樣品試制到加工製造、材料采購、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各個階段、各個環節。所以,通過全過程所有環節的成本控制,以達到目標成本值,是目標成本控制的主要特點之一。(2)全員參與。目標成本控制必須依靠企業的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人人都樹立起降低成本、節約開支的概念,使成本控制建立在可靠的群眾基礎之上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3)前饋性控制。目標成本控制的關鍵在於事前對成本耗費進行有效的控制,使浪費不致發生,使目標成本得以實現。如果消耗已經形成,並且相去甚遠,則補救莫及、難以挽回。所以,目標成本控制應在產品形成過程中對各項預訂的消耗標准進行嚴格控制,一般不允許脫離標準的超支發生,將一切浪費消滅在萌芽狀態。3.目標成本控制的原則要使目標成本控制有效,必須遵循目標成本控制的原則。其一是全面性原則;其二是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其三是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其四是職能控制的原則,它要求按成本目標衡量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並糾正成本計劃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其五是目標管理的原則,它要求成本控制以目標成本為依據,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開支進行嚴格地限制、監督和指導,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耗費,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4. 在市場營銷里產品價格公式是什麼

159.產品總成本

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總量

或=期初在製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產費用-期末在製品和半成品成本

160.產品單位成本

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或=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

161.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

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1~9月份累計實際總成本+第四季度預計總成本)/(1~9月份累計實際產量+第四季度預計產量)

=(1~9月份實際產量×1~9月份實際平均單位成本+第四季度預計產量×第四季度預計單位成本)/(1~9月份實際產量+第四季度預計產量)

162.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

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期可比產品單位計劃成本)×可比產品計劃產量

或=可比產品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計劃產量

163.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

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可比產品計劃產量)] ×100%

或=100%-[∑(本年計劃產量×本年計劃單位成本)/∑(本年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100%

=100%-(可比產品本年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計劃總成本)×100%

164.單位產品目標成本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1-稅率)-利潤目標/預測產量

165.成本降低目標率

成本降低目標率=(單位成本降低目標額/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100%

單位成本降低目標額=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單位產品目標成本

166.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單位產品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總額/(最高產量-最低產量)

變動成本總額=最高產量的總成本-最低產量的總成本

167.可比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可比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各種可比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168.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各種可比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169.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

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產品總成本/(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本期實際產量)]



100%

=[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100%

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各企業該種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各企業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170.全部商品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全部商品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總成本=∑(各種商品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各種商品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商品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各企業該種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各企業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各企業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171.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

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 ×100%

或=100%-(報告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100%

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報告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

172.單位產品成本計劃完成率

單位產品成本計劃完成率=(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單位產品計劃成本)×100%

173.全部產品總成本計劃完成率

全部產品總成本計劃完成率=∑(每種產品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每種產品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全部產品實際總成本/全部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算的總成本)×100%

174.材料費用的分配

1、1、產品重量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該種材料費用/各種產品重量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重量×分配率

2、2、系數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材料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產量×系數)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產量×系數×分配率

3、3、產量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材料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的產量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的產量×分配率

4、4、定額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為:

分配率=材料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產量×單位產品定額材料成本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的費用總額/材料定額成本)×分配率

5、5、定額耗用量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該種材料費用/∑(某產品產量×某產品的該種材料消耗定額)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某產品該種材料定額耗用量×分配率

175.工資費用的分配

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各種產品應分配的工資費用總額/各種產品原材料成本總額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工資費用=該種產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

2、2、產品實際工時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種產品的實用工時總額

學會計xuekuaiji.com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工資費用=該種產品的實用工時×分配率

176.外購動力費用的分配

1、
1、生產工時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各種產品耗用外購動力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的生產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外購動力費用總額=該種產品的生產工時×分配率

2、
2、機器工時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各種產品耗用外購動力費用總額/各種產品耗用機器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外購動力費用=該種產品耗用機器工時×分配率

3、
3、機器功率時數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

分配率=各種產品耗用外購動力費用總額/各種產品的機器功率時數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外購動力費用=該種產品的機器功率時數×分配率

177.在產品成本

在產品完工率=(單位在產品累計平均工時定額/單位產品工時定額)×100%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完工率

分配率=費用總額/(完工產品產量+在產品約當產量)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分配率

在產品成本=在產品約當產量×分配率

178.計劃產品銷售量

計劃產品銷售量=計劃期初產品庫存量+本期產品生產量-計劃期末庫存量

179.計劃期末發出商品量

計劃期末發出商品量=(計劃期第四季度產量/90)×發出商品定額日數

發出商品定額日數=基年第三季度發出商品的平均結余額/(基年第三季度商品產品實際工廠成本/90)

180.產品銷售成本

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量×單位銷售成本

1、
1、先進先出法,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產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產品總成本+(本期計劃產量-期末計劃結存數量)×本期生產產品計劃單位成本]/本期計劃銷售數量

2、
2、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產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量×期初結存產品單位成本+本期計劃生產數量×本期計劃生產單位成本)/(期初結存數量+本期計劃生產數量)

181.銷貨合同完成率

銷貨合同完成率=(本期實際交貨額/本期合同訂貨額)×100%

或=商品產值完成率×銷售系數×合同內銷售占銷售產值的比重

商品產值完成率=(實際商品產值/計劃商品產值)×100%

銷售系數=實際銷售產值/實際商品產值

合同內銷售占銷售產值的比重=本期實際交貨值/實際銷售產值

182.合同數量執行率

合同數量執行率=(本期已執行銷售合同張數/本期已簽訂應執行銷售合同張數)×100%

183.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或-)營業外收支凈額

184.保本點銷售量

保本點銷售量=產品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售價-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產品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創利額

保本點銷售=產品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售價-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單位稅金)

185.目標利潤銷售量

目標利潤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單位創利潤

單位創利額=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額

186.保本點銷售收入

保本點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創利率

=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

創利額=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

創利率=(創利額/單位售價)×100%

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稅金)/單位售價]×100%

187.目標利潤銷售收入

目標利潤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創利率

=(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1-變動成本率)

多種產品目標利潤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總額)/加權平均創利率

加權平均創利率=(全部產品創利率/全部產品計劃銷售收入)×100%

或=∑(單位產品創利率×該產品占總銷售收入百分比)

188.成本利潤率

成本利潤率=(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成本)×100%

189.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成本)×100%

190.產值利潤率

產值利潤率=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

∑各企業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

a

27. 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額+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額)/(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額/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28. 施工管理費的分配:

某類工程(或產品,勞務)應分配的管理費=實際發生的施工管理費總額×某類工程(產品、勞務)成本中人工費/各類工程(產品,勞務)成本中人工費總額

某建築工程成本核算對象應分配的管理費=建築工程成本應分配的管理費總額×某建築工程成本核算對象的直接費成本/各建築工程的直接費成本總額

某安裝工程成本核算對象應分配的管理費=安裝工程成本應分配的管理費總額×某安裝工程成本核算對象的人工費/安裝工程的人工費總額

29. 附屬企業成本計算的程序:

完工產品總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期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單位成本=完工產品總成本/完工產品數量

5. 背景 某開發商擬開發一幢商住樓,有如下三種可行設計方案。

1.本題可通過計算各方案的價值指數選擇最優方案。
(1)首先計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數,如表2-47所示。
方案的成本指數=該方案的現實成本/全部成本。
表2-47成本指數計算表 (2)計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數,如表2-48所示。
表2-48功能因素評分與功能系數計算表 (3)各方案的價值系數=功能系數/成本系數,計算如表2-49所示。
表2-49各方案價值系數計算表 根據以上分析,B方案價值系數最高,為最優方案。
2.本題可利用功能指數法(相對值法)進行分析。
首先對A功能進行分析:
A功能項目的評分為11,功能指數F=11/94=0.1170;
目前成本為1520,成本指數C=1520/12812=0.1186;
價值指數V=F/C=0.1170/0.1186=0.9865<1,成本比重偏高,需作重點分析,尋找降低成本途徑。
由於其功能指數為0.1170,故目標成本只能確定為:目標成本額×功能指數=12170×0.1170=1423.89(萬元),成本降低幅度應為1520-1423.89=96.11(萬元)。
其他功能項目的分析同理,按功能系數計算目標成本及成本降低幅度,計算結果如表2-51所示。
表2-51成本降低幅度表 根據表2-51的計算結果,功能項目的優先改進順序為B、D、C、A。

6. 汽車商品目標成本的計算公式

目標成本計算公式:
目標成本=總目標成本x功能系數。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並作為合成中心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

7. 價值工程計算表中的成本系數是怎麼計算來的 注:功能評分和預算成本是已知的

價值工程的目的是力圖以最低的成本使產品或作業具有適當的價值,亦即實現其應該具備的必要功能。因此價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價值=功能(或效用)/成本(或生產費用) 。

價值工程的核心是產品或運營的功能分析。這是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計劃(工程預算),以及在設計產品時同時分析產品或工作時要分析的必要功能。

在項目施工期間,應分析施工結構和施工條件,並分解施工計劃及其功能,以確定實現該施工計劃及其功能的最低成本計劃(施工預算)。

(7)目標成本系數怎麼算擴展閱讀:

1、通過工程設計分析的價值工程活動,可以更清晰地定義業主單位的要求,對項目所在地的設計要求,結構特徵和自然地理條件可以更加熟悉,更有利於項目的制定。施工圖,更方便組織和控制項目。施工。

2、通過價值工程活動,可以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節省投資,改善功能並降低用戶的生命周期成本,從而贏得所有者的信任。這極大地促進了雙方關系的和諧與合作,同時提高了雙方的社會知名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3、通過對工程設計進行分析的價值工程活動,對提高項目組織的素質,改善內部組織管理,降低不合理消耗等,也有積極的直接影響。

8. 目標成本 預算成本 實際成本區別

1、目標成本是:按照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部門的經濟運行情況,應該達到的成本;
2、 預算成本:是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的過細的分析、並按照現有的人力資源、物價水平、技術狀態、以及最大努力的前提下,能達到的成本;
3、實際成本就是當前操作所用的各種費用之和,包括:人工費、材料費、以及為他應直接進入和間接分攤的費用之和。
4、三者區別?
(1)目標成本是宏觀的設想、在考慮各種因素的變化情況下,以及未來發展前景而制定,它的出發點是以社會發展趨勢為主要依據,其作用是供上層決策;
(2) 預算成本是按照當前現有最優化的情況下編制的,它是中、短期制定任務、分配資源、的臨時性措施;
(3)實際成本是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完成的、也是已經消耗掉的各種資源的貨幣表現。

9. 標准成本中各種費率的計算公式

1、人工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產品實用人工工時之和
2、機器費率=機器費用總額÷各產品實用機器工時之和
3、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各產品實用(定額、機器)工時之和

拓展資料

標准成本系統又稱標准成本制度或標准成本會計,是指以標准成本為核心,通過標准成本的制定、執行、核算、控制、差異分析等一系列有機結合的環節,將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為一體,實現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種成本管理制度
標准成本一詞准確地講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單位產品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產品的標准消耗量和標准單價計算出來的。
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它又被稱為「成本標准」;另一種含義是指「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成本標准計算出來的,即: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
標准成本是目標成本的一種
目標成本是一種預計成本,是指產品、勞務、工程項目等在生產經營活動前,根據預定的目標所預先制定的成本。這種預計成本與目標管理的方法結合起來,就稱 為目標成本。目標成本一般指單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和估計成本等,而標准成本相對來講是一種較科學的目標成本。
計劃成本是根據計劃消耗定額計算的,表示計劃期預定成本;定額成本是根據使用的定額計算的。企業應通過各項措施,有步驟地降低現行定額,以求達到計劃中所規定的成本水平。
目標成本管理是目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制定目標成本是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礎。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推動全體職工人人關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從而能夠更好地貫徹經濟責任制,進一步降低成本。

10. 全面預算裡面本期的目標成本怎麼計算

摘要 目標成本計算公式:目標成本=總目標成本*功能系數。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並作為合成中心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