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鹽湖提鋰的成本怎麼樣
據報道,鹽湖公司持有藍科鋰51.42%的股份,科達公司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青海科達鋰(青海科達鋰)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青海威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持有藍科鋰48.58%的股份。鋰金屬提取有兩種形式:從礦石中提取鋰和從鹽湖中提取鋰。從礦石中提取鋰離子分為鋰輝石提取鋰和雲母鋰提取鋰。 贛鋒鋰、天齊鋰採用進口鋰,是目前主流的生產方法。優質鋰輝石主要來自國外,如澳大利亞。
從鹽湖中提取鋰是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從高原富含鎂和鋰的鹽水中提取鋰。成本很低,但受技術能力和惡劣地理條件的限制,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目前參與該項目的上市公司有鹽湖、西藏礦業、科達清潔能源、西藏城市頭、藏歌控股、藍曉科技等。由於鹽湖基本處於高原上,地理位置偏遠,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差,生態脆弱,氣候寒冷,不利於大規模生產和人員招聘,所以公司均位於青藏地區偏遠地區。因此,雖然生產成本低,但隱性成本卻很高。根據藍科鋰業的數據,公司鹽湖鋰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成本約為4萬元/噸。從隱性成本來看,如果放寬到5萬元/噸,鹽湖碳酸鋰每噸毛利為11萬元。根據蘭科鋰公司2018年生產3萬噸碳酸鋰的計劃,毛利潤可達33億元。
❷ 從鹽湖裡提取得鋰礦 一噸需要多少成本 有多少利
目前估算鹽湖提取工業級碳酸鋰大約3.8萬/噸,達到電池級的還需要純化。
❸ 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成本大概是多少
電池組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車看似不重要的電池決定了汽車的性能和體驗。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許多消費者聽說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維護和更換成本將高於普通燃油汽車。
用於生產三元鋰電池的優質鋰輝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壩州。由於地處川藏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一直處於欠發達狀態。由於新建生產線項目需要一段時間,投產需要18個月以上。考慮到隨後的產能攀升問題,短期內很難彌補鋰礦石缺口。
❹ 為什麼電動車的鋰電池這么貴
鋰電池為何更貴?
原材料依靠進口,成本高
製造鋰電池所需的原材料——碳酸鋰屬於稀缺資源,目前主要依靠進口。因此從成本上來看,鋰電池就高於鉛酸電池。
此外,由於鉛酸電池的產業已經規模化和成熟化,加上近幾年日趨激烈的價格戰,導致鉛酸電池的價格明顯偏低,更加凸顯了鋰電池價格的「高」。
K5,鋰電款電動自行車,無需駕照
主要配置:液冷電機、鋼絲輪胎、省力防盜中撐鎖等
如有需要,可去當地門店咨詢購買
總體而言,從成本等方面考慮,鋰電池目前的價格是合理的。
當然,隨著產業的發展與成熟,以及礦產資源問題的解決,鋰電池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相比,哪個比較劃算?
從百公里折舊成本看,鋰電池可能更劃算。
使用壽命長,是鋰電池的突出優點之一。在正確使用的前提下,鋰電池的百公里折舊成本和鉛酸電池差不多,甚至比鉛酸電池更低。因此大家在選擇電池的時候,可以綜合考慮自己的需求和電池的價格等因素。
FAA,鉛酸款電動自行車,無需駕照
主要配置:液冷電機、SOC精準電量顯示、風冷控制器等
如有需要,可去當地門店咨詢購買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國。
未來,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以及礦產資源的開發,鋰電池的價格必然還會繼續下降。在此過程中,規范鋰電池的生產與使用、做好鋰電池的安全科普工作是重中之重。
❺ 動力電池回收價格飆升,誰是幕後的推手
根據國家規定,當動力電池容量衰減到額定容量的80%以下時,它將面臨報廢和強制回收。在新能源汽車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動力電池原材料鎳、錳、鈷和鋰等貴重金屬的價格迅速上漲。特別是碳酸鋰,從每噸5萬元以上增長到每年43萬元左右,增幅超過7倍,鎳和鈷的增幅也超過60%。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動力電池回收價格飆升,也為回收企業帶來了較好的利潤。
這些未經拆卸和測試的電池再次安裝在“汽車”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拆卸和檢查會產生一定的運輸、儲存、人工等成本,以及技術設備和操作支持,所以只想賺錢的回收商自然會忽略這一步。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競價機制下,大量廢舊動力電池流入非正常回收渠道,甚至存在大量手動車間,埋下了安全隱患。廢舊和回收動力電池的無害化處理需要很高的技術能力,正規企業必然要投入高昂的環保和生產運營成本。
❻ 越來越多車企推出了電池技術,電池安全技術誰家強
7鋰礦是被稱為新能源時代的「石油」。鋰的「輕」、「軟」和「高能量」的特性決定了鋰及其化合物的戰略價值和廣泛用途。
目前其最大的應用就是電池領域,鋰離子電池不僅用於攜帶型計算機、移動通信設備和小型電子設備,還有近年火熱的新能源汽車。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迅猛增長,全球市場對於鋰的需求也是迅猛的,甚至是瘋狂的。
最近一個星期鋰電池相關概念股都出現了不少的反彈,主要原因有三個:
1)價格的上漲。在近期復工復產大環境下,鋰價在需求下價格回升,鋰價有望創新高。
2)業績良好。Q2板塊量價齊升,是A股市場最好業績的板塊。
3)鋰礦資源自主可控邏輯再次發酵
雅化集團
現價:29.01 核心概念:鋰電池+特斯拉+軍工
以鋰礦鋰鹽產業和民爆產業為主業,各類民用爆炸物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客戶提供特定的工程爆破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公司鋰業務主要為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氫氧化鋰、碳酸鋰、磷酸二氫鋰、錳酸鋰等鋰系列產品,公司鋰產品廣泛運用於新能源、醫葯和新材料領域。
技術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為29.91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多頭行情中,並且有加速上漲趨勢。該股資金方面受到市場關注,多方勢頭較強。短期趨勢: 股價的強勢特徵已經確立,短線可能回調。迄今為止,共40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1.26億股,占流通A股12.04%
中礦資源
現價:106.99 核心概念:鋰電池+稀缺資源+特斯拉
我國首家成規模走出國門的固體礦產勘查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稀有輕金屬原料鋰鹽、銫鹽及銣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參股的PSC公司持有Arcadia鋰礦探明和控制的礦石資源量為3740萬噸(Li2O1.42%, Ta2O5126ppm),公司已獲得Arcadia鋰礦28萬噸鋰輝石精礦(Li2O6%)和78.4萬噸透鋰長石精礦(Li2O4%)的包銷權;
技術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為98.73元,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短期趨勢:強勢上漲過程中,注意短線回調。迄今為止,共54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8704.64萬股,占流通A股28.95%
❼ 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電池的原材料都包括哪些
電池主要有四種原材料,分別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陽極材料1kWh動力電池需要約2.3〜2.5kg陰極材料。正極材料在動力電池成本中所佔比例最大,達到28.27%。陰極材料的成本主要由碳酸鋰和各種相應的前體材料組成。其中,碳酸鋰價格走勢呈階段性上升趨勢,目前已達10萬元/噸。前體材料主要取決於相關資源的價格,磷酸鐵鋰途徑將受鐵礦石價格的影響,盡管不受鐵礦石價格的影響。
隔膜。不同的動力電池產品在隔膜材料的用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以一家代表性公司為例,AESC的錳酸鋰電池使用約12.5平方米的隔膜製作1kWh動力電池。 LG化學的“錳酸鋰+三元”電池接近19平方米,而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則需要23.5平方米。以磷酸鋰鐵電池為例,隔板占電池製造成本的7.67%。需要注意的是外殼蓋。盡管它不是關鍵材料,但隨著近年來關鍵材料價格的急劇下降,價格相對較高的殼套的成本已顯著增加。目前,該產品的成本已高達14.82%,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
❽ 50萬一噸的算「鋰」狠再次出現,碳酸鋰價格是否會再創新高
半年後,碳酸鋰的售價再次超過了五十萬元。上海鋼鐵集團九月十三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稱,公司生產的碳酸鋰的平均價格為每噸50萬元,最高的價格為50.5萬元/噸,比節後的價格上升了2600元。最近半年來,鋰價格已經超過了50多萬元。上海鋼鐵集團在三月初公布的電池用的碳酸鋰的平均價格已經上升到每噸50.4000元,比年初增加了70%。
從八月開始,電力市場的需求量一直在迅速增加。平安證券表示,八月磷酸鐵鋰及三元電池產能較上年同期增長一番,推動了下游正極原料的高需求,但下游的鋰供應緊張局面難以得到改善。由於“金九銀十”這個傳統的黃金周即將到來,九月的時候,上游原料廠拿貨積極,電池廠產能爬坡,補倉備貨等作業增多,預計磷酸鐵鋰及三元原料自九月起將持續高位。平安股票的統計數字表明,上周,磷酸鐵鋰產能增加了400多噸,產能達到113.6%;三元原料每周產能增加110噸,產能達到93.8%,達到了較高水平,並達到了最大產能。在磷酸鐵鋰三元中正極材料中,碳酸鋰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原料。
❾ 碳酸鋰生產成熟工藝
磷酸鐵鋰電池(股票)上市公司一覽
1、600884杉杉股份:看點有二:(1)全國規模最大的鋰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國內最大,世界前三甲的正極材料供應商。最有潛力成為未來鋰電行業明星企業,擁有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品體系,電池材料的收入已經佔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0%,這是目前上市公司中佔比最大的。(2)「磷酸鐵鋰」,是目前A股市場中,具備「磷酸鐵鋰」生產技術並已經實現小規模量產的公司,擁有目前全部4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
杉杉對鋰電池的開發生產,主要通過6家控股子公司進行:
(1)寧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產特種石墨和鋰電負極材料。
(2)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控股98%。主要生產鋰離子電子材料及特種碳素材料。其鋰電負極材料(中間相炭微球)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位列世界前三位。
(3)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控股75%。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中國國內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擁有年產5000 噸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規模,鈷酸鋰年生產能力為4000噸,錳酸鋰500噸。目前產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鈷二元系、鎳鈷錳三元系、磷酸鐵鋰等。2007 年鈷酸鋰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0%以上,穩穩占據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商地位。2008年預計銷售收入將達到8—10億元。
(4)東莞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產電解液。
(5)長沙杉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控股82%。主要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目前有鋼殼液態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等幾十種動力電池產品。產品材料體系有錳酸鋰系列、磷酸亞鐵鋰系列、三元體系電池。產品廣泛應用於礦燈、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助力車、電動工具、儀器儀表電源等。
(6)上海杉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控股100%。
上文也提到,此股的另一個看點是「磷酸鐵鋰」。是目前A股市場中,具備「磷酸鐵鋰」生產技術並已經實現小規模量產的公司,擁有目前全部4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
「磷酸鐵鋰」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全球磷酸鐵鋰的供給嚴重不足,2008年全球產能約為1萬噸,實際產量只有5000噸左右,實際需求超過產量的 10倍。到2010年,全球磷酸鐵鋰的實際需求量將達到15萬噸,供需缺口將達到10萬噸以上。目前全國實現磷酸鐵鋰批量生產的企業有12家,產能不足 2500噸。目前國內磷酸鐵鋰的銷售價格基本在18-20萬元/噸,毛利率達到60-70%,進口的價格在35-40萬元/噸。
一方面,「磷酸鐵鋰」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杉杉在「磷酸鐵鋰」上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其成長前景應引起高度重視。
2、000839中信國安:涉足鋰電池產業鏈最完整。從初級原料碳酸鋰,到正極材料,到最終產品鋰電池。
(1)碳酸鋰。這是鋰電池的最初級原料,青海國安公司生產,原本是生產鉀肥的副產品。規劃產能3萬噸。2008年碳酸鋰產量1123噸,銷量897噸。 2009年計劃產量3000噸。08年全年國內碳酸鋰價格平均在60000元/噸以上,隨著碳酸鋰需求不斷增長,預計09年碳酸鋰價格仍可維持在 60000元/噸左右的高價位。公司從鹽湖鹵水提取碳酸鋰的工藝生產成本很低,每噸在20000元以下。利潤很好,但當前量小。一旦公司碳酸鋰的生產工藝理順後,一旦3萬噸碳酸鋰規劃產能全部了實現後,公司在碳酸鋰上的利潤將十分可觀。
(2)正極材料。由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該公司主要致力於鈷酸鋰、錳酸鋰以及鎳酸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配套高性能氧化物原材料的研發與生產。
(3)鋰動力電池。由大股東的兩家控股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和「中信國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是目前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作為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已配備於部分電動客車。
說明:目前市場大多認為「盟固利」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這是錯誤的。「盟固利」實際是三家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有前者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後二者都是大股東的子公司。當然,不排除未來後二者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中信國安還有一個大看點:2月19日,國家發布了《石化振興規劃》,共40個重大項目納入其中,而上市公司中,唯一隻有青海中信國安100萬噸鉀鎂肥納入其中。既然被納入《石化振興規劃》,就一定能獲國家政策或資金支持,否則這個《石化振興規劃》就沒有任何意義。青海國安2008年鉀鎂肥產量才15萬噸,如果藉助《石化振興規劃》,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或資金支持,將100萬噸鉀鎂肥項目迅速建成達產,則產量將增加6倍,效益將大大提高。2008年,不少機構將中信國安的評級降低,主要就是因為100萬噸鉀鎂肥項目建設進度太慢,只要建設進度加快,一定會獲得機構認可。 000792鹽湖鉀肥的100萬噸鉀肥項目,從2002年年底就開始炒,年年炒,不管大盤牛熊,一路走了7年大牛市,造就一個中長線大牛股。只要中信國安的100萬噸鉀鎂肥項目建設加快,中信國安的股價也就有望中長線走牛。
當前,中信國安的三大業務:有線電視、鉀肥、鋰電池,除了有線電視外,鉀肥和鋰電池都是當前市場的主流熱點,理應獲市場追捧。
3、000009中國寶安。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行業話語權。主要通過2家控股子公司進行。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碳負極材料標准制定者;也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標准制定者,這是一個重大看點。
(1)天驕公司,控股75%。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場佔有率30-40%。08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805噸,銷量665 噸;09年保守產能是1400噸,負極材料鈦酸鋰180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09年6月達產,年產能是150噸。08年銷售額1.4個億,凈利潤3500 萬元;預計09年銷售額超購2個億,凈利潤大約4000萬。
(2)貝特瑞公司,控股55%。是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龍頭。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國內第一,市佔率80%,全球第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國內第一,目前全球第三。貝特瑞09年碳負極材料產能是6000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是1500噸/年。其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採用固相法、火熱合成法,每噸成本降低到13萬,大幅下降後成本只有國際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另外,通過哈爾濱寶安公司貝特瑞擁有近10億噸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可確保原料的穩定供給。08年貝特瑞銷售額1.8個億,凈利潤 3000多萬。依據產量和價格預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09年預計1170噸,銷售額1.8億元;預計09年全部銷售額4-5個億,10年8-10個億,同比保持100%增速。另外,貝瑞特已經通過中小板的上市輔導。
說明:每個公司都自稱全國排名第一,筆者尚不清楚是如何分類如何排名的。如果從上市公司的綜合角度比較,筆者認為,杉杉還是第一,寶安其二,國安沒有數據。寶安兩家子公司天驕08年銷售額1.4億+貝特瑞08年銷售額 1.8億=合計3.2億元。杉杉2008年中期電池材料銷售收入就達到4.58億元,全年有望超過9億元。杉杉是寶安的3倍,如果寶安按子公司權益法計算就更少了。
4、000697咸陽偏轉。控股77.67%的子公司「咸陽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開發、製造與銷售鋰離子電池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公司。年產各類鋰離子電池2000萬只。產品種類有:小型數碼產品的用的系列鋰離子電池;錳酸鋰系列動力電池;磷酸鐵鋰(LiFePO4)系列小功率電池;用於電動汽車領域的磷酸鐵鋰(LiFePO4)系列大功率電池。2007年8月,單體120Ah磷酸鐵鋰電池開發成功,並成功使用到奧運大巴車。
非常遺憾的是,2008年8月16日,咸陽偏轉公告:「經2008年8月13日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同意轉讓本公司持有的咸陽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77.67%股權,轉讓價格不低於9790 萬元;同時授權該公司總經理楊煊坤先生全權辦理股權轉讓事項前期溝通協調工作」。
筆者幾天前專門致電咸陽偏轉公司,詢問「咸陽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賣了沒有?答復是:(1)還沒賣;(2)賣了就要發公告;(3)還是要繼續賣。
現在,新能源汽車獲國家大力支持,產業環境變了,而「咸陽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已經開發出磷酸鐵鋰汽車動力電池,並成功使用到奧運大巴車,現在實在沒有必要再賣了。當然,賣不賣,決定權在董事會手裡。
如果不賣,咸陽偏轉的股價近期就可能有一炒,畢竟股價才6元,差不多隻有其它鋰電池股價的一半,有較好的比價空間。如果還是繼續賣,則咸陽偏轉在炒作過程中,將面臨巨大不確定風險,如果股價炒高後,突然公告已賣,則將相當被動。
5、002056橫店東磁。正在研發「磷酸鐵鋰」材料,但到目前仍處於實驗室階段,其比容量目可達130mAh/g,尚未達到理論容量(170mAh/g)。尚未形成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成熟產品。
6、002091江蘇國泰: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國內最大,行業龍頭。電解液產能2500噸/年,2009年在擴改遷完成後,電解液年底有望達到5000噸/年產能,增加1倍。
7、000973佛塑股份:2006年與比亞迪一子公司合資組建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特種電池用離子滲析微孔薄膜,佛塑股份出資額占總資本的55%。
❿ 凱聯資本產業研究院2021年12月動力電池跟蹤月度報告
目錄:
1、規模:12月國內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數據
1.1 12月國內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持續創新高
1.2 12月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大幅領先三元電池
2、廠商:動力電池廠商裝機量排名
2.1 12月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2 1-12月國內頭部動力電池廠商競爭較為穩定
2.3 中國動力電池廠商的全球份額進一步提升
3、上游原材料:12月動力電池重要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化
3.1 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在正極材料上成本差別較大
3.2 12月碳酸鋰和硫酸鈷漲價幅度較大
3.3 六氟磷酸鋰和負極材料在高位保持穩定
4、資本市場:12月動力電池賽道一二級市場數據跟蹤
4.1 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指數於12月出現下跌
4.2 12月發生9起動力電池相關融資
研究背景
在「雙碳」基調下,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汽車產銷下行大背景下逆勢上揚,迎來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環節,從性能、產能和成本等方面影響汽車電動化的發展進程。
凱聯產業研究院為及時、快速、有效的追蹤乘用車電動化趨勢,從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動、中游四大關鍵材料的研發生產,以及下游動力電池廠商的產量和裝機量數據等多維度長期關注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變化,持續推出動力電池月度、年度跟蹤報告。
1、國內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數據
1.1 12月國內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持續創新高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大大超出市場預期,由此帶來對動力電池需求持續提升。自2021年6月以來國內動力電池產量維持在10%月環比增速,同比增速保持100%以上。
2021年全年產量219.68GWh,裝機量達154.5GWh,相比於2020年的產量81GWh和裝機量63.6GWh均有100%以上同比增幅。
凱聯產業研究院長期持續關注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擴展、更新、迭代分析角度與范圍,將持續以月度周期輸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智能化關鍵零部件的月度跟蹤報告,歡迎和期待與產業界、研究界、投資界的同仁探討。歡迎聯系凱聯產業研究院,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