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響攤余成本計算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貳』 長期借款包括哪些
包括以下:
(1)以有無擔保為標准劃分:可分為擔保借款和信用借款。
(2)以借款的幣種為標准劃分:可分為人民幣借款和外匯借款。
(3)以償還方式為標准劃分:可分為定期償還借款和分期償還借款。
拓展資料:
一、長期借款核算應注意的問題,企業進行長期借款核算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長期借款應按照其攤余成本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照長期借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
(2)長期借款所發生的利息費用,應分用途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按期預提計入在建項目的成本或計入當期財務費用。如果該項長期借款用於購建固定資產,應將利息費用分期預提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價值。若該項長期借款是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發生的,應按月預提計入當期損益。
(3)外幣借款所發生的外幣折算差額,均應按照外幣業務核算的有關規定,按期計算匯兌損益,計入在建工程成本或當期損益。
(4)長期借款的本金及其利息調整,應通過「長期借款」賬戶核算,長期借款的應付利息應通過「應付利息」賬戶核算。
二、長期借款的種類:
(1)我國銀行的長期借款,按照用途分為固定資產投資借款、更新改造借款、技術改造借款、基建借款、網點設施借款、科技開發和新產品試制借款等。
(2)按提供貸款的機構,分為政策性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保險公司貸款等。政策性貸款一般指執行國家政策性貸款業務的銀行向企業發放的貸款。商業銀行貸款指由各商業銀行向工商企業提供的貸款。保險公司貸款是由保險公司向企業提供的貸款,其期限一般比銀行貸款長,但利率較高,對貸款對象的選擇也較嚴格。此外,企業還可以從信託投資公司取得實物或貨幣形式的信託投資貸款,從財務公司取得各種中長期貸款,等等。
(3)按有無擔保,分為信用貸款和抵押貸款。
『叄』 冗餘成本是什麼
第一步:一筆100萬的長期借款發生,但是實際收到80萬,20萬差額是利息調整,長期借款貸方100萬,借方登記一筆長期借款-利息調整,長期借款整體賬面價值=80萬
第二步:攤余成本:以後各期攤銷這20萬利息轉入財務費用等科目。攤銷後長期借款貸方不變,借方,長期借款--利息調整逐漸減少,攤余成本就是長期借款攤銷利息後的整體賬面價值。
若長期借款有歸還,那歸還部分也要相應減少攤余成本。
總結:攤余成本就是長期借款的賬面價值!
『肆』 「攤余成本」中「攤余」是什麼意思
「攤余」的意思是: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伍』 貸款和應收款項中 利息收入是怎麼影響攤余成本的
利息收入由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而來,並不影響攤余成本
企業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陸』 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解釋
就是說把成本進行平均,然後把成本平攤到每一個月。
『柒』 影響攤余成本計算的因素
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