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養一隻螳螂蝦要多少成本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養一隻螳螂蝦要多少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23 22:16:42

A. 雀尾螳螂蝦哪裡有賣的大約多少錢謝謝!

海水水族店鋪有賣,這些東西都是野採的,能不能碰到要看運氣。這東西大約在80元左右。

B. 人們都很愛吃皮皮蝦,養殖皮皮蝦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幾年前,有一個叫螳螂蝦的人,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在網上出名了。我一看原來是:在我們當地叫螳螂蝦的生物。螳螂蝦其實生活在沿海地區,當時並不受歡迎,但也有一些人喜歡吃,尤其是那種大的、貼著的螳螂蝦,很貴。但有些人認為買別的東西更好,因為肉很稀少,而且很貴。那裡沒有人去養殖它們,有幾個原因。首先,養殖需要技術。養殖螳螂蝦的水質要干凈,溫度和鹽度都要把握好。它們非常兇猛,與其他海洋動物一起養殖時容易死亡。所以必須單獨養殖。

因為蝦是一種比較新的事物,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更沒有吃過,如果連吃都沒有吃過,怎麼會有人想養殖呢。而且養蝦需要海水,這使得在許多內陸地區很難養殖。而與整個國家相比,有多少人住在海岸附近?另外,螳螂蝦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這導致內地模擬海水環境的成本較高,所以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養殖螳螂蝦。

C. 中國允許把螳螂蝦當成寵物 私人養殖嗎

普通螳螂,到了夏天,樹上很多,螳螂應該不是保護動物,飼養普通螳螂應該可以的。至於珍惜品種的螳螂,一般也是搞不到的。

D. 雀尾螳螂蝦怎麼養

雀尾螳螂蝦是非常脆弱的,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蝦子入水之前一定要先將水中的有害物質清理掉,將ph調到6.2-6.8之間,KH值調節到1-2之間。

雀尾螳螂蝦對水溫也是很敏感的,適合觀賞蝦生長的水溫是22-24度之間,而觀賞蝦繁殖的最佳溫度則是25度,在低溫中飼養觀賞蝦會增加蝦子的壽命,所以建議各位蝦友注意控制溫度。

雀尾螳螂蝦的食物以素食為主,可以適當的餵食一些肉食,像這樣搭配合理比較有利於它的生長。觀賞蝦養殖過程中,除供應有機波菜等含有豐富營養的食物外,還可供給蒙脫石、怪粉等對美白及增紅有作用的輔助材料。

(4)養一隻螳螂蝦要多少成本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最常見於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建在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

在石礁的岩石縫裡面,若有獵物經過,它就會用偷襲的方式襲擊獵物,如同守株待兔的掠食者。當然,其領域性強,個性也相當的兇殘。

雀尾螳螂蝦極為好鬥,兇殘又領域性強,常常表現得無所畏懼。魚類是它的主要敵人,在露天地帶被抓住後,它總要進行斗爭。

E. 有誰知道五彩螳螂蝦怎麼養

「錘擊型」螳螂蝦往往在隨活石混入主缸後便可「自力更生」,不需要專門的照顧。只要擁有一套健全的海水設備,把一些基本參數維持好,養活它是很容易的。食物包括活魚、蝦、貝類、蟹類及冷凍的動物性食物。

以下是海水觀賞魚網站提供的相關數據(雀尾螳螂蝦):
飼養難度:容易;
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
水族箱最大成體尺寸:10厘米(這應該是一般成體尺寸,不乏體長超過10厘米者)
岩礁缸兼容性:危險
食物要求:肉食
主要產地:印度洋
種屬:節肢動物

F. 螳螂蝦 習性

螳螂蝦

螳螂蝦的生活以及分布

螳螂蝦屬於甲殼綱家族中的口足目動物。大約共有700種。它們中的大多數都生存在西太平洋溫暖水域中珊瑚島的邊緣。
地洞在螳螂蝦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在沙地上打一個洞並不容易,因為沙土太松,洞頂很容易垮塌。地穴是螳螂蝦的重要財產,所以它們非常注意及時清除下滑的沙子,保持入口處的清潔。為了建造自己的家,螳螂蝦挖出石頭,疏鬆沙礫,並將前肢彎成筐子狀,再用這只筐把碎石運走。這些動物的洞穴確實是個奇跡,整個洞能達到9.8米長。
獲得洞穴的另一種辦法是武力奪取。
打伏是家常便飯。螳螂蝦之間的戰斗是力量的較量,洞穴的擁有者往往拚命戰斗,因此勝利常常是屬於它們。
只有雌性才允許進入雄性的洞,但兩個性情暴躁的動物之間的交配永遠不會是溫柔多情的。雄性螳螂蝦必須時時注意,以免受到攻擊,前5對是可以像鉤子一樣抓東西的長長的爪子。

螳螂蝦的各種特點
螳螂蝦非常善於打埋伏。強烈的攻擊可將敵人置於死地。
披著鈣化裝甲的龍蝦、立著腳尖悄然路過的螃蟹也常成為螳螂蝦的攻擊對象。螳螂蝦兩個錘節的猛烈打擊可以毀壞蟹的神經系統並使它當場斃命。用它頭下帶倒刺的臂飛快地刺向食物,這一點頗像螳螂。
有一種有掌節的螳螂蝦更是厲害。有掌節的螳螂蝦體重較輕,其保護裝置已進化得能夠抵禦連續不斷的打擊,像古羅馬的角鬥士,它們戰斗時躲在由捲曲的尾巴做成的盾牌後面,以躲避敵人的攻擊。
螃蟹堅硬的殼使它免受許多敵人的打擊,然而它卻抵禦不了這種螳螂蝦的兇猛進攻。它首先攻擊螃蟹的腿,先敲掉螃蟹幾條腿,使它不能退,不能逃,然後用靈巧的嘴把受傷的蟹拖到洞里吃掉。
這些動物的長刺可穿透一十二點七厘米,而且每個長刺上都有13個尖利的齒。

螳螂蝦是世界上運動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即使在水的阻力下,它的速度也十分驚人。
螳螂蝦極為好鬥,而且常常表現得無所畏懼,它能抓住比它身體大10倍、重10倍的章魚類動物。章魚類動物找到一個裂縫藏起來,三思後才敢接近螳螂蝦的巢。
魚類是螳螂蝦的主要敵人。在露天地帶被抓住後,它們總要進行斗爭,在獵手嘴裡掙扎的螳螂蝦很難咽下去,許多又被原封不動地吐了出來。
螳螂蝦中的體重冠軍產自菲律賓,它著一身綠色,能長到1.6米。它的身體和尾部全被鈣化的魚鱗、鈣化的球形物武裝起來。當口足目動物長大些時,它們的武器便增加了戰鬥力量和保護力量,當這些重量級動物互相攻擊時,對於一個沒有準備的對手不啻是重重的一擊。
口足目動物掌節的進化,使它們的攻擊更具殺傷力。螳螂蝦憑借它的速度、力量成為西太平洋溫暖水域中出色的拳擊家。
澳大利亞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叫「螳螂蝦」的海里動物通過發出色彩鮮艷的熒光來恐嚇警告敵對者或者吸引性配偶,這種利用熒光來進行信息交流的行為,在海里動物中還是首例。

這種蝦能長到22厘米長,是海底一種凶暴的食肉動物。它能從洞穴里突然竄出,用它強有力的前肢抓住游過的魚來當作食物。

在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學》雜志上,一項國際聯合研究報告指出,這是一種常見的大西洋螳螂蝦。當螳螂蝦需要保衛領地或者抵抗敵對者時,它就會擺出警惕的姿勢,並利用身上的黃色熒光斑紋來增強這種警告信號。

研究學者還發現當雄螳螂蝦碰到雌螳螂蝦時,仍然發出類似的熒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副教授賈斯廷-馬歇爾說,螳螂蝦的熒光不僅用來警告敵對者,而且也用來吸引異性配偶。

當螳螂蝦進行警告或者性吸引時,它把頭和胸高高抬起,並展開它那嚇人的附屬肢體,這使得它看起來更加高大威猛,同時也能突顯出它身上的顏色斑紋。這些色斑不僅反射普通的黃光,同時也發出黃色熒光。

研究學者指出,由於水的光過濾作用,一般的視覺信號在水裡是不可靠的。但由於熒光能夠與水裡的藍光(由於藍天光線的反射)形成強烈的對照,因此熒光在水裡比在空氣中更鮮明。

螳螂蝦還具備一種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最復雜的色彩視覺系統。馬歇爾說,那些低級甲殼類動物的顏色接收能力比人類要強得多,比如它們能看得見我們肉眼所無法看得見的紫外線。

馬歇爾說,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利用熒光來作為「引誘物」。我們製造熒光燈、給衣服添加熒光粉、在廣告上使用熒光顏料,甚至在現在有些夜總會里還有熒光紋身。

在去年出版的一個研究性刊物上,馬歇爾曾經展示過一種澳大利亞相思鸚鵡,這種相思鸚鵡的翅膀會產生熒光,已被證實是充當信息交流的工具。這是除人類之外,在動物王國里動物利用熒光進行信息交流的首例。

馬歇爾說,在海洋世界中,我們知道珊瑚也發出熒光,但這與視覺行為無關;一些常見的海里生物,比如魷魚,它們雖長有熒光片,但這些熒光片是否充當信息交流的工具目前還不確定;而螳螂蝦通過發出熒光來進行信息交流,這在海里動物中還確實是首例。

一些品種的螳螂蝦有一種強有力的武器——藏縮在身體下面的一對錘。當它攻擊獵物時可以在10萬分之一秒內將錘彈射出去,彈射的沖擊力度最高竟能達到60kg,瞬間由摩擦產生的高溫甚至能讓周圍的水冒出電火花。螳螂蝦在動物攻擊速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兵蟻的大顎。
螳螂蝦有很多別名,大連叫做蝦爬子,北京等地稱皮皮蝦,上海稱作賴尿蝦,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稱之為螳螂蝦。在北方寒冷水域,螳螂蝦的個頭較小,一般為10厘米左右,而在南方溫暖水域則能長到30厘米,一隻的重量可以達到400克左右。

這種高度聰明的獵食者擁有一對強大的前爪,其發動攻擊的力量相當強大,甚至可以擊碎玻璃,切斷人的指頭。

一種口足目甲殼動物的掘穴捕食性海蝦,有一雙可移動的有柄的眼和一對相連接的緊握的附器,亦稱「螳螂蟹」,「螳螂蝦」(Any of various burrowing predatory marine crustaceans of the order Stomatopoda, having movable stalked eyes and a pair of jointed grasping appendages. Also called: mantis crab mantis shrimp)

G. 螳螂下淡水養殖技術

蝦蛄的養成技術(一) 養成方式

目前蝦蛄的養殖方式按照養殖過程不同,可分為人工全程養殖、育肥暫養和貯存暫養。人工全程養殖就是放養2厘米左右的人工苗種或3~7厘米的自然苗種,培育到成蝦蛄出售為止的養殖。育肥暫養就是將較瘦的成蝦蛄或個體相對較小的成蝦蛄培育成較肥壯的蝦蛄,或雌性經越冬再培育成卵巢發育程度較好的(生育)蝦蛄出售的過程。而貯存暫養指的是收購成蝦蛄,貯存到一定數量,以鮮活形式運輸到外地市場或出口,賺取地區性差價的臨時性貯養過程。

按照養殖地形式的不同,可將蝦蛄的養殖方式分為低壩高網養殖與土池養殖兩種。灘塗低壩高網養殖塘,一般選擇在風浪較小的港灣,在較廣闊而平坦的灘塗上建塘。其面積為 5~50畝,視其苗種的數量而定。堤壩高0.6米,寬1.0米,塘底平坦略向港心傾斜;在壩中心線上用網孔約為4毫米(以放養的仔蝦蛄或Ⅲ相假蚤狀幼體逃不出力度)的聚乙烯網片相圖,並用毛竹及繩固定;在圍網內堤壩面上(距圍網1米左右)再用細網目的網片覆蓋,以防蝦蛄鑽洞逃出;收獲成蝦蛄之前,在養殖塘的最低處安裝錐形網收獲。養殖土池面積要求為幾畝至幾十畝,塘堤高2.0~2.5米,水深1.5~2.0米,設有進出海水的閘門,能放乾池水,並安裝防逃網;池底土質以松軟為好,且不能有黑的腐泥。目前,大部分的對蝦塘能用來養殖蝦蛄,但必須清除池底黑淤泥。

蝦蛄的品種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品種都值得養殖,一般選擇個體大、生長快、種苗易得、對鹽度與溫度適應性強、市場售價高的品種來養殖。目前,浙江一帶已在養殖的品種為黑斑口蝦蛄、尖刺口蝦蛄和口蝦蛄。另外,廣東沿海的棘突缺角蝦蛄和斑琴蝦蛄體體長都在30厘米以上,市場價格與龍蝦不相上下,也是很有前途的養殖品種。

苗種准備

養殖用的苗種來源有兩方面:人工苗種和自然苗種。由於蝦蛄的人工育苗迄今還未達到生產性現模,因而種苗主要來自於自然海區。自然苗種大多用定置漲網和底拖網等捕獲,也有在灘塗洞穴中直接用手捕的。網捕時時間不能太長,以防苗種長時間受壓損傷或死亡。種苗運輸可採用充氧水運或保濕干運,運輸時間控制在10小時之內為佳,以確保運輸成活率。運輸時也要注意避免高溫、日曬、雨淋和風吹;高溫季節宜選擇在夜間運輸或採用冰塊降溫。若自然苗與養殖地處於不同海區,需注意水溫與鹽度是否有差異,差異大必須採用過渡的方法。
蝦蛄養殖全年都可進行,各地主要依據人工苗的培育情況與當地海區的蝦蛄苗旺發時間來確定放養季節。浙江沿海一般在4~10月份都有蝦蛄苗出現;口蝦蛄苗以4~6月最多,而黑斑口蝦蛄和尖刺口蝦蛄苗旺發於6~8月。雖然蝦蛄能自然越冬,但其生長期在水溫高於15℃的春、夏、秋季。

場地准備

蝦蛄在放養前,養殖塘必須要清塘。蝦蛄雖捕食兇猛,但它也有天敵,如海鰻、鰕虎魚等。因而,在放養前必須清除其敵害生物及致病病源等。若養殖中發現天敵,也應盡量消滅之。清塘一般按清塘葯物的有效期提前進行,選擇晴朗天氣,在退潮時盡量放乾池水,用高濃度的生石灰(300×10-6)潑灑;也可用200×10-6的漂白粉消毒。

放養技術

苗種放養的合理密度是養殖成功的因素之一。蝦蛄的放養密度應視池塘條件、苗種質量與規格、餌料供應情況、養殖管理水平等而定。一般海捕自然苗種個體較大,體長在3~6厘米以上,可放5 000~7 000尾/畝;若放養2厘米左右的人工苗,其放養密度可適當高些,為8000尾/畝左右;若以蝦蛄的第Ⅲ相假蚤狀幼體放養,放苗量為1.5萬~3萬尾牆。

為了充分利用水體,提高養殖效益,在蝦蛄塘中也可混養其他水產品種。宜混養利用中上層水體的魚蝦類及用吊養或筏式養殖的貝類,這樣不致於與蝦蛄爭奪土池底面積。

放苗時要注意如下問題:溫鹽度差異及蝦蛄苗的質量。消除溫鹽度差異可用苗袋浮於池水中和加池水逐步過渡的方法。質量好差可根據蝦蛄的形態、活力、體色及活動狀態等來區別,質量好的蝦蛄苗,其活力強、體色鮮艷不發白、甲殼堅硬、附肢齊全,入水後能迅速游散而不在局部打轉或沉底翻白。

為了估算蝦蛄苗的放養成活率,可在小網箱中暫養一定數量的苗來檢查。

投餌技術

由於蝦蛄的第Ⅲ相假蚤狀幼體及仔蝦蛄廣泛攝食底棲的甲殼類、多毛類、小型魚類、雙殼貝類、頭足類和蛇尾類等,所以,若放養人工苗種,以培育基礎餌料為佳,防止人工投餌的不適而造成的生長不良或死亡,以提高放養成活率;若放養個體較大的自然苗種,因它攝食力強,能適應人工投餌,所以也不一定培養基礎餌料。

由於蝦蛄的食性是以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因而,一般的水產品種也都能食。常用的餌料品種為小雜魚、蝦、貝等,但以鮮活的鴨嘴蛤為佳,可減少底質污染。投餌需均勻,並在每天傍晚投餌較適宜。若投喂大型的魚蝦或厚殼的貝類時,需預先把食物切小或破殼。

投餌量以其攝食率為依據,並隨其個體大小及其生理狀況、水溫高低、天氣情況、餌料種類及新鮮程度、水質好壞等適當調整。體長在7厘米以前,投餌量為蝦蛄總重量的21%~40%;體長為8~11厘米,投餌量為其總重量的11%~20%;體長在12厘米以上,投餌量為其總重量的10%左右。

水溫變化對蝦蛄生長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水溫對其攝食量的影響而實現的。水溫低於15℃或高於32℃,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也明顯減速,需減少投餌量。若在春夏季的繁殖季節,因生殖活動蝦蛄攝食量也大大減少,也需降低投餌量。另外,蝦蛄不喜歡攝食不新鮮的餌料,同時也極易污染水質與底質,應盡量少投。

適宜的投餌量是蝦蛄正常生長的保證,飢餓對蝦蛄生長有明顯的影響,小個體比大個體對飢餓更為敏感。而餌料過量投喂造成殘餌腐爛發臭,導致水質和底質變壞,嚴重威脅依賴於底泥營穴居生活的蝦蛄。因而,應嚴格控制投餌量,並經常觀察其攝食情況。設立餌料台和下塘摸底泥觀察,是常用的餌料檢查方法。

水質控制

養殖中水質管理的目的,就是使養殖用水中的水溫、鹽度、溶氧、透明度、水色及塘中生物密度等保持在養殖品種所需的最適生長要求范圍內,以利於養殖品種的正常生長,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蝦蛄是較典型的潮間帶生物,對溫鹽度的變化有較強的耐受性,但蝦蛄養殖時,由於密度高,常引起水質變化,因而必須進行水質管理。日常水質管理的工作為:每天1~2次測量記錄水溫、鹽度與溶氧。視塘中的水質狀況,決定是否適當換水。保持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控制在30~50厘米。夏天應增加池水水位,並盡可能多換外海清涼新鮮水,使水溫保持在33℃以內,防止水溫太高而影響蝦蛄攝食生長或死亡。水溫高於33℃,蝦蛄有明顯的死亡現象。在冬季也應加深水位,以防水溫太低(<5℃)而凍死。雖然蝦蛄對鹽度的適應性很廣,但對於鹽度變化較大的地方,要注意鹽度的驟變。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可用2×10-6的生石灰來改善水質與底質,它還能增加水中的鈣質,有利於蝦蛄的脫殼和防病。

監測管理

蝦蛄的生長速度較快,在正常條件下,其體長每旬可增長0.9~1.0厘米。總體來說,蝦蛄的體長增長養殖前期比後期要快。在繁殖季節,雌性個體體長不再增長,因它所吸取的能量用在性腺發育上,等過了生殖期後,它仍能繼續生長。據試驗,同等條件下,黑斑口蝦蛄的生長比口蝦蛄要快。

生長測量一般每10天進行1次,樣本用地籠網放餌料誘捕,為了保證測量的准確性,每次測量樣本要求在50尾以上。對於蝦蛄存塘數的估算,因其營穴居生活,很難用簡便的方法來統計,但可根據其旬生長量、投餌量,再結合當時的水溫等水質條件來推算。

在蝦蛄的養殖中,需做好如下日常管理工作:

(1)經常檢查攔網是否破損,並清除掛在網上的雜物或臟物。
(2)檢查堤壩有無漏洞或決口,若有發現及時修補。
(3)經常檢查蝦蛄的攝食情況,取樣解剖,觀察其胃內含物情況。
(4)退潮或放水時檢查殘餌情況、敵害情況和底質情況。
(5)每10天取樣測量其生長情況。每旬若體長生長達到0.9~1.0厘米以上,說明是正常的,若這不到這要求,應查明原因。
(6)平常觀察其鑽穴習性、脫殼習性及其他生活習性。若發現蝦蛄白天不肯鑽穴,說明可能底質嚴重被污染或缺氧。
(7)注意天氣變化情況、港灣水質情況等,若發現天氣異常,應及時做好防範措施;若發現赤潮等水質不潔現象,不宜進水,並加強增氧。

收獲

蝦蛄達到商品規格後,根據市場需求,即可起捕銷售。據調查,市場價格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蝦蛄的個體大小、肥滿度好差及雌性性腺的發育(生膏)程度。一般個體在11厘米以上、肥滿度好的蝦蛄,市場銷售較暢;在繁殖季節,只要雌性性腺發育好,個體即使稍小些(雌性約8厘米就能性成熟),也受歡迎。由於蝦蛄具鑽穴性,故其捕撈方法具有特殊性,根據其生活習性,養殖蝦蛄採用的捕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套張網捕撈:在水溫為15℃以上的季節,用此法捕撈既簡單又省力,一般可捕出總量的90%以上。但此法只適用於夜裡退潮時捕撈,且捕撈當晚不能投喂餌料,因為蝦蛄具晝伏夜出活動捕食習性,飽食後就鑽穴棲息。具體方法為:先把套張網安放在水閘的凹槽中,待晚上退潮時開起閘門,放出池水,蝦蛄就會順流而入網內。池水放干後,漲潮時重新進水,次日晚上再捕。如此反復進行。

(2)地龍網捕撈:在蝦蛄養殖的中後期,進行間捕或因市場行情捕大留小時宜用此法。若當晚養殖塘不投餌,而在地龍網內放誘餌捕撈效果更佳。地龍網是一種陷階式的定置網,T字形。它有許多入口和一個囊網,在每個入口處都有倒須網片,蝦蛄進入網口不易出來,而入囊網被捕。作業時,將網放置在池塘中,晚上蝦蛄因攝食而出洞活動時鑽進網內。次日早晨,只要從囊網中倒出即可。視需求量和面積大小放置一定數量的地龍網進行捕撈。

(3)乾地捕捉:用以上兩種方法捕撈後余留的蝦蛄或因水溫低已入穴越冬的蝦蛄捕撈,則只好用乾池捕捉。具體方法是:先把池水放干或拍干,即可見池底的蝦蛄洞穴。「U」字形的蝦蛄洞穴有兩個近圓形的出口,一大一小。用腳從大洞口竄入,用力蹬幾下,蝦蛄即從小洞口爬出。由於養殖時密度高,其洞穴常相通;或在越冬時,洞穴變成了「Y」形,用腳蹬方法就難見效,那隻好藉助其他工具挖取。這樣逐洞捕捉,基本可捕凈池養的蝦蛄。

混養其他游泳性魚蝦類,而需同時捕捉,可用套張網捕撈;若不同時收獲,不宜放乾池水,應多次收捕,或選擇幾種捕撈方法混用。

H. 螳螂蝦12mm的厚度夠嗎

你的意思是養一隻螳螂蝦,然後用12毫米厚的玻璃做魚缸,是不是不容易被擊破,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你忽略了,那就是水的問題,養一隻螳螂蝦如果是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螳螂蝦的破壞能力不能夠打破,但在有水的壓強下這點就有可能實現了,當然也取決於螳螂蝦破壞的位置,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魚缸在靠近底部的地方有條哪怕微小的裂縫也會因為水的壓力很快破裂,所以你的這個問題,要根據你魚缸的大小盛水量來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