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T部門成本管理
企業IT部門的成本管理
一方面是巨額的不惜代價的投入,一方面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產出效果,造成這種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缺乏對IT部門的成本管理。
專家調查發現,從1981年沈陽第一機床廠從德國工程師協會引入MRP?軟體到2002年的20多年時間里,企業ERP應用情況不容樂觀,按期按預算成功實施實現系統集成的企業佔10%-20%,沒有實現系統集成的或實現部分集成的企業佔30%-40%,而失敗的卻佔50%,在實施成功的企業中大多是外資企業。一方面是巨額的不惜代價的投入,一方面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產出效果,這讓企業的CIO們感到極大的壓力。造成這種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缺乏對IT部門的成本管理。
那麼,提供一項IT服務的真實成本是多少,IT部門是如何管理控制這些成本的呢,
企業IT部門的成本管理目標
對企業IT部門的成本管理應以企業為中心,站在企業的角度進行分析。企業對IT部門的成本管理,並不是單純追求成本最低,利潤最大化,而不考慮其他各部門的利益。也不是以犧牲其他部門或企業的利益為代價而使IT部門獲取超額利潤。企業各成部門之間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增加提高企業價值而形成的一種利益關系,如果各部門之間沒有利益關系,不進行內部核算的話,企業便會缺少對各部門行動的有效控制,缺乏對各部門工作績效的有效評價和獎懲。這影響到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效果,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所以,企業IT部門的成本管理的目標可以這樣定義:是企業追求企業價值最大為前提的IT服務的成本優勢。
具體而言,成本管理中應能使IT部門管理者:基於成本效益原則對每項IT服務做出決策;以可靠的數據信息為基礎制定預算計劃;採取商業化形式實施IT服務及其相關投資;以商業化模式審視IT服務,以成本補償為基礎制定投資計劃等等。
IT部門成本管理模式設計
所謂成本管理是指以預算成本為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和費用,以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比較,衡量活動的成績和效果,並以例外管理原則糾正不利差異,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以至超過預期目標。因此成本管理模式應包括:預算、IT會計記錄、企業內部核算以及成本分析與考核。
1預算
預算是指組織按照一定的業務量水平及質量水平,估計各項成本,計算預算成本,並以預算成本為控制經濟活動的依據,衡量其合理性。當實際狀態和預算有了較大差異時,要查
B. 如何進行項目成本管理
項目成本管理旨在確保在批準的預算內完成項目,主要關心項目本身的成本,也需要考慮項目決策對今後項目產品使用與維護成本的影響,即需要考慮產品生命周期成本。
生命周期成本包括項目建設期的建設成本、項目產品運行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項目產品報廢時的處置成本等全部成本。
項目成本管理必須同時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項目的每項工作需要多少成本;二是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每個時段(周、月、季)需要多少成本。
它們相當於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不可分割。根據這兩者將計算出來的項目總成本應該是相等的。成本管理必須同時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既要滿足各部分工作的需要,又要滿足各時間段的需要。
C. 項目管理的成本怎麼控制
可以藉助於易趨項目管理軟體,讓成本更可控、收益最大化,首先要制定項目的預算,包括資源預算、費用預算、采購預算、收益預算等,從支出上把控;其次要真實地記錄項目的實際支出;最後讓項目預算和實際支出在易趨上運行計算,統計其中的偏差,項目經理就可以及時決策,做好成本控制。
D. 如何做好項目成本管理
首先要明確項目的成本都有什麼,可以從估算成本、制定預算、控製成本幾個方面來管理,管理過程中可以用到多種工具,最重要的是,成本管理不是項目已經開工才有的,是有這個項目提案時就要考慮的,項目成否立項成功的條件之一是經濟可行性。
E. 該如何進行項目管理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項目施工過程中各種耗費的總和。成本管理的內容很廣泛,貫穿於項目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和每個方面,從項目中標簽約開始到施工准備、現場施工、直至竣工驗收,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過程來說,其內容一般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僅就工作項目的成本預測、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三方面引以闡述。
1搞好成本預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
成本預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因此,成本預測對提高成本計劃的科學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預測。成本預測的內容主要是使用科學的方法,結合中標價根據各項目的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等對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預測。
1.1工、料、費用預測
①首先分析工程項目採用的人工費單價,再分析工人的工資水平及社會勞務的市場行情,根據工期及准備投入的人員數量分析該項工程合同價中人工費是否包住。
②材料費占建安費的比重極大,應作為重點予以准確把握,分別對主材、地材、輔材、其它材料費進行逐項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應地點、購買價、運輸方式及裝卸費,分析定額中規定的材料規格與實際採用的材料規格的不同,對比實際採用配合比的水泥用量與定額用量的差異,匯總分析預算中的其它材料費,在混凝土實際操作中要摻一定量的外加劑等。
③機械使用費:投標施組中的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一般是採用定額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來的,與工地實際施工有一定差異,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測算實際將要發生的機使費。同時,還得計算可能發生的機械租賃費及需新購置的機械設備費的攤銷費,對主要機械重新核定台班產量定額。
1.2輔助工程費的預測
輔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單或設計圖紙中沒有給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例如
混凝土拌合站、隧道施工中的三管兩線,高壓進洞等,也需根據實施性施組作好具體實際的預測。
1.3施工方案引起費用變化的預測
工程項目中標後,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技術上先進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實
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結合項目所在地的經濟、自然地理條件、施工工藝、設備選擇、工期安排的實際情況,比較實施性施組所採用的施工方法與標書編制時的不同,或與定額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據實作出正確的預測。
1.4大型臨時設施費的預測
大型臨時工作費的預測應詳細地調查,充分地比選論證,從而確定合理的目標值。
1.5小型臨時設施費、工地轉移費的預測
小型臨時設施費內容包括:臨時設施的搭設,需根據工期的長短和擬投入的人員、設備的多少來確定臨時設施的規模和標准,按實際發生並參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歷史數據確定目標值。工地轉移費應根據轉移距離的遠近和擬轉移人員,設備的多少核定預測目標值。
1.6成本失控的風險預測
項目成本目標的風險分析,就是對在本項目中實施可能影響目標實現的因素進行事前
分析,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1)對工程項目技術特徵的認識,如結構特徵,地質特徵等。
2)對業主單位有關情況的分析,包括業主單位的信用、資金到位情況、組織協調能力等。
3)對項目組織系統內部的分析,包括施組設計、資源配備、隊伍素質等方面。
4)對項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電力的分析。
5)對氣候的分析。
總之,通過對上述幾種主要費用的預測,即可確定工、料、機及間接費的控制標准,也可確定必須在多長工期內完成該項目,才能完成管理費的目標控制。所以說,成本預測是成本控制的基礎。
2圍繞成本目標,確立成本控制原則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實施過程中對資源的投入,施工過程及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衡量,並採取措施確保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成本控制的對象是工程項目,其主體則是人的管理活動,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為此,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則有:
2.1節約原則
節約就是項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節約絕對不
是消極的限制與監督,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要著眼於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式控制制,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檢查是否出偏差,以優化施工方案,從提高項目的科學管理水平入手來達到節約。
2.2全面控制原則
全面控制原則包括兩個涵義,即全員控制和全過程式控制制。
1)項目全員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項目組織中的所有部門、班組和員工的工作,並與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有關,因此應充分調動每個部門、班組和每一個員工控製成本、關心成本的積極性,真正樹立起全員控制的觀念,如果認為成本控制僅是負責預、結算及財務方面的事,就片面了。
2)目標控制原則
目標管理是管理活動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它是把計劃的方針、任務、目標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實。在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目標的設定應切實可行,越具體越好,要落實到部門、班組甚至個人;目標的責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責任,更要有成本責任;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對責任部門(人)的業績進行檢查和考評,並同其工資、獎金掛鉤,做到獎罰分明。
3)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的發生涉及到項目的整個周期,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從施工准備開始,經施工過程至竣工移交後的保修期結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隨項目施工的每一階段,如在施工准備階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施工,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減少施工成本支出,並確保工程質量,減少工程返工費和工程移交後的保修費用。工程驗收移交階段,要及時追加合同價款辦理工程結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終處於有效控制之下。
F. IT項目經理涉及的成本應該從那些方面考慮這個
如下:
1、從內容上看,研發費用從屬於無形資產,直接進入當期損益;但如果作為存貨或產品,研發費用就是產品的製造費用了,應當納入成本核算。具體地講,研發費用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的費用分別對待:
a、尚處於研究階段的費用,由於它的不確定性較大,應當作為當期費用。
b、如果公司已經立項,通過了可行性論證進入開發階段,產品的收益期預計在1年以上,應當進行產品資本化。
2、成本的歸集類別。
a、項目成本。項目,即公司開發人員定向為客戶製作的信息系統平台。由於有合同在先,相應的投入成本按照直接人工和公攤費用能夠可靠的計量,成本效益能夠直接地通過核算得到反映。
b、產品成本。一項新產品的開發,從立項之日起,有關的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公攤費用以合理的比例和計算辦法,進行歸集並確立歸集的截止條件。同時,按照立項中的投入預算來考核開發進度,根據實際進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調整預算。
c、半成品成本。指從市場采購的用於再開發的半成品。
3、成本的核算流程。
以某證券信息技術軟體公司為例,在產品——產成品——實現銷售後按照預計的使用年限逐月攤銷——每一會計年度終了。
a.根據信息年費收入情況,評估賬面存余的產成品成本,決定是否計提減值准備。
b.根據在產品的繼續投入狀況,判斷是否已經是下線的項目,決定是否當期撇賬。
c.根據是否有新產品替代,決定將老產品的剩餘成本全部撇賬。
G. 項目管理中如何成本管理
企業經營最直接的目標就是利潤,利潤的最直接決定因素就是成本,因此利潤與成本的關系最為密切。項目成本管理涉及在一個允許的預算范圍內確保項目團隊完成一個項目所需要開展的管理過程。成本按其產生和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分成固定成本、可變成本、半變動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總成本。軟體項目成本是指完成軟體開發過程中所花費的工.作量及相應的代價,它不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人的勞動的消耗,同時,軟體項目不存在重復製造的過程,其估算應從軟體計劃,需求分析、設計、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到系統維護等一次性開發過程所花費的代價作為計算的依據。軟體項目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能用經濟可行的辦法計算出來的,所有包含在最終產品中或能追溯到最終產品上的原材料成本。在軟體企業和軟體項目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項目外購的直接用於項目並將最終交付給用戶的硬體,網路、第三方軟體、外購服務(安裝、維護、培訓、質保)等。這部分成本可以直接從項目合同中區分並計算出來。
2.直接人力成本
直接勞動力成本指用經濟可行的辦法能追溯到最終產品上的所有勞動力成本,如機器的操作員﹑組裝人員。在軟體企業和軟體項目中,直接勞動力成本也稱為直接人力資源成本,是指可分攤到項目上的人力資源的直接費用,包括工資、福利、保險等固定費用,也包括激勵等不固定的費用。在項目的不同周期內人員使用的工作量的計算、專職和兼職、全職和半職等,都對直接的人力資源成本計算產生影響。
當確定了項目的目標和范圍,並根據任務進行了工作任務分解後,就可以基本確定人力資源的使用情況,根據人力資源使用數量,參照公司的人力資源直接成本,可以獲得項目的直接人力資源成本。
3.項目的實施費用成本
在項目實施中,差旅費用、交通費用、通信費用、出差補貼等是實施費用的主要構成因素。
H. 為了對項目進行成本管理,項目經理需要具體做什麼
為了對項目進行成本管理,項目經理首先需要確定完成項目所需要的資源和資源的數量。影響項目資源計劃的主要因素是組織和項目本身的特徵,因此,確定項目資源計劃的最主要方法是依靠了解組織和同時擁有類似項目經驗的人員,依靠歷史經驗、數據和專家的判斷,確定項目需要什麼資源。資源計劃管理也稱項目資源管理(Project Resources Management,PRM)是指為了降低項目成本,而對項目所需人力、材料、機械、技術、資金等資源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活動。項目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包括項目資源的計劃、配置、控制和處置。資源計劃管理目的在於對項目的投入進行優化配置,即適時、適量、按比例配置資源並投入到施工生產中以滿足需要;對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即投人項目的各種資源在施工項目中搭配適當、協調、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更有效地形成生產量;同時,在整個項目運行中,對資源進行動態管理,因為項目的實施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對資源的需求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因此資源的配置與組合也需要不斷地調整去適應工程的需要,該過程是一種動態的管理,是優化組合與配置的手段與保障,其基本內容是按照項目的內在規律、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各種生產資源,使其能合理地流動,在動態中求得平衡。
I. 如何有效控制IT項目的成本
以下是我個人關於控製成本的一些建議: 1、進度控制。絕大多數項目費用超支都與項目延期相關,延期會造成人工成本、各種費用增加。所以, 項目經理盡量不要讓項目延期,尤其不能因為某一問題拖累整個項目延期,如果存在一些造成延期的因素一定要慎重對待。 2、人員成本控制。人員結構要在能夠完成任務的前提下高低搭配,降低平均人員成本。更為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實習人員,可以把一些低端工作(沒有太深技術含量,只要細心就能勝任)交給他們做,如後勤事務、文檔檢查、部分測試、系統環境維護、程序界面處理等等。如果項目存在很多難點,比如技術方面、業務需求方面、客戶關系方面等等,這時省成本可能不是第一目標了,適當多一些高端人員。實習時間本來就不長,畢業設計、論文、找工作、畢業聚餐等會佔用大量時間和精力,怎麼用好實習人員一定要考慮周到。 3、提高工作效率。並不是要把人都當驢使喚,主要強調使用工具軟體、開源代碼,加強內部培訓,減少返工。以前帶過一個項目,技術經理非常聰明,雖然開發功底不是很深,但是遇到問題總能找到可行的最簡單方法。究其原因,一是善於使用谷歌等工具搜索解決方案、源代碼,二是不斷總結開發注意事項給開發組培訓。 4、控制費用。項目中的費用也很多,具體如下: (1)辦公場地租金。如果需要在用戶現場開發實施,一定要讓用戶提供辦公場所,包括房間、網路、電話、飲水、保潔,還可以搭便車使用客戶的會議室、復印室、食堂等設施。大多數用戶的辦公設施是比較寬裕的,只要力爭,總可以騰出來。如果項目組在外邊租房,可能帶來很大一筆費用,而且由此產生水、電、物業、保潔、吃飯等一系列瑣碎的事務。 (2)差旅費用。長期駐外地開發實施,可以考慮租房取代賓館,做好後勤保障。如果是零星出差,要盡量減少出差人次。比如有問題盡量讓需求人員出差溝通,不要讓整個開發組都去交流問題;盡量電話溝通、遠程演示交流。不要想起個問題就出差,即使交流不明白就先記下來,匯總以後再出差解決。 (3)不好控制的費用。最常見的是市內打車票、加班餐費,集中辦公一般要好管理一些。這些繁瑣的費用事實上是非常龐大了。而且,這些費用真實性根本無法判斷,也不可能為了判斷真偽花太多的時間,建議根據每個人負責的區域、工作量等因素,定了幾檔標准,搞個費用包干。
J. 如何進行項目成本管理
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家對建設項目的投資概算日趨精準,降造幅度逐漸加大,施工企業的中標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在這種經濟下行的狀態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施工企業就必須走加強的內部成本管理、開源節流、提質增效的路子。對此我認為只有加強項目的成本管理,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才能實現目標利潤的最大化。如何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本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五個方面工作
關鍵詞:項目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一、健全項目成本控制體系,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素質
成本控制體系,是以項目經理為核心,項目領導班子及各業務部門管理層和作業層共同組成的成本管理網路體系,體系中的每一個層級都承擔著重要的成本控制任務。
項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證工期、質量滿足的情況下,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項目部首先要根據企業內部經濟承包責任狀,編制自身需要發生的直接成本和現場經費預算,要逐層分解到項目部各部門,落實到每個人。項目經理要帶頭增強降本意識,並要求各部門、各員工嚴格執行目標責任制,做好月度成本計劃工作,提高成本預算及實際成本分析質量,使項目成本處於受控狀態。同時、項目部還要根據每月度工程進展,組織成本控制分析,及時調和完善成本控制的重點和糾偏措施,加強對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