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完工產品生產總成本工時怎麼算
擴展閱讀
紅雪工具有什麼用 2025-05-22 04:03:57
京東上架產品多久搜索到 2025-05-22 03:40:11

完工產品生產總成本工時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9-11 18:47:55

『壹』 完工產品成本如何計算

一、完工產品成本(製造成本),會計學術語,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
二、方法:1、在清查中發產品盤虧和毀損時,應借記「基本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
2、經過批准,對在產品盤盈進行處理時,應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3、在處理在產品盤虧和毀損時,一律應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
4、各月末的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產品,可以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
5、採用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某種產品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就是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
6、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小、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小、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等其他費用比重相差不多的產品。
7、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於工資、製造費用等的分配,不適用於原材料費用的分配。
8、某工序在產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時定額+前面各工序工時定額之和×50%/產品工時定額
9、根據月初在產品費用、當月生產費用和月末在產品費用的資料,完工產品費用=月初在產品費用+當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費用
10、採用約當產量比例法,測定在產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均計算完工率;另一種是各工序分別測算完工率。
例子:某企業某車間月初在產品成本為2000元,本月耗用材料40000元,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費是8000元,該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4000元,車間水電等費用4000元,月末在產品生產成本4400元,廠部預付半年報刊費1200(含本月)。該車間本月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總額是多少?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2000+本月耗用材料40000+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8000+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4000+車間水電費4000-月末在產品成本4400=53600

『貳』 完工產品成本是怎麼進行核算的

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1、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期初生產成本和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應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是成本計算工作中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企業應當根據生產特點、組織特點及管理要求,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分配方法,對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進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2)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3)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4)約當產量法。
所謂「約當產量法」,是指將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摺合成完工產品產量,生產成本按完工產品數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的一種方法。
約當產量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產成品成本一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成本
在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時,原材料成本項目和其他成本項目是有區別的。在計算原材料成本項目的約當產量時,應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不論產品完工與否,每一在產品數量應負擔的原材料費用與完工產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陸續投入的,則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換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逐步投料的,那麼,各成本項目都按完工程度計算出相同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的,則原材料項目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或約當產量就等於在產品數量),其他成本項目要按完工程度計算約當產量。
採用約當產量法,要求科學地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而這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企業可以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採用技術或其他方法測算出完工程度。產品工時定額工作做得好的企業,可按每道工序累計單位工時定額除以單位產品工時定額計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產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於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原材料項目視為全部完工)。
[例]甲產品的單位工時定額為100工時,經過兩道工序製成。各工序的單位工時定額是:第一道工序30工時,第二道工序70工時。則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計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30+70×50%)/100=65%
(5)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是指先對在產品確定一個定額單位成本,月末根據在產品數量乘以各項定額單位成本,計算出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並進而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月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減去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即為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
定額成本法適用於定額管理基礎較好、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的差異可以相互抵銷的企業。
(6)定額比例法。
定額比例法是指按定額(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與定額成本法相比,定額比例法要求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制定比較准確的消耗定額,因此,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根據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作比例分配。通常情況下,材料項目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項目則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
在定額比例法下,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100%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資(或其他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本月投入的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2、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修理勞務等。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轉出。其中,產成品轉入「產成品」科目;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轉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為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不論其完工與否,均應結轉至「在建工程」科目。「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額表示月末在產品成本。

『叄』 如何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產品總成本/該產品入庫數=(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員工資、設備折舊攤銷等等間接成本)/產品總數(不包括未完工產品)

1、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其中屬於各種規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計入相關規格產品的成本;其他間接成本,比如車間主任工資、車間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產設備折舊攤銷等製造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各個規格的產品成本中去。

確定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產工時,或者直接按各規格產品的數量比例。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3)完工產品生產總成本工時怎麼算擴展閱讀:

總成本又稱「壽命周期成本」。指產品從研製、生產、使用、直到淘汰整個時期的成 本。一般用C來表示。壽命周期成本包括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製造成本包括產品從用戶提出需要開始研製起,經過設計、試制到生產這一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G來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維修費用,管理費用等使用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c2表示。總成本c則等於c1±c2。價值工程的著眼點,是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僅要注意降低生產製造成本,同時也要重視降低使用成本。只有產品的總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和體現出對整個社會提供更多的積累。

『肆』 完工產品成本是怎麼進行核算的

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1、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期初生產成本和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應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是成本計算工作中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企業應當根據生產特點、組織特點及管理要求,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分配方法,對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進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2)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3)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4)約當產量法。
所謂「約當產量法」,是指將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摺合成完工產品產量,生產成本按完工產品數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的一種方法。
約當產量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產成品成本一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成本
在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時,原材料成本項目和其他成本項目是有區別的。在計算原材料成本項目的約當產量時,應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不論產品完工與否,每一在產品數量應負擔的原材料費用與完工產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陸續投入的,則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換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逐步投料的,那麼,各成本項目都按完工程度計算出相同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的,則原材料項目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或約當產量就等於在產品數量),其他成本項目要按完工程度計算約當產量。
採用約當產量法,要求科學地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而這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企業可以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採用技術或其他方法測算出完工程度。產品工時定額工作做得好的企業,可按每道工序累計單位工時定額除以單位產品工時定額計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產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於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原材料項目視為全部完工)。
[例]甲產品的單位工時定額為100工時,經過兩道工序製成。各工序的單位工時定額是:第一道工序30工時,第二道工序70工時。則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計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30+70×50%)/100=65%
(5)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是指先對在產品確定一個定額單位成本,月末根據在產品數量乘以各項定額單位成本,計算出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並進而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月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減去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即為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
定額成本法適用於定額管理基礎較好、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的差異可以相互抵銷的企業。
(6)定額比例法。
定額比例法是指按定額(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與定額成本法相比,定額比例法要求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制定比較准確的消耗定額,因此,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根據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作比例分配。通常情況下,材料項目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項目則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
在定額比例法下,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100%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資(或其他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本月投入的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2、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修理勞務等。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轉出。其中,產成品轉入「產成品」科目;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轉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為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不論其完工與否,均應結轉至「在建工程」科目。「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額表示月末在產品成本。

『伍』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如何計算

月末在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的盤點數量*產品加權單價

產品加權單價=(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數量+本月投入生產數量)

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當月完工產成品成本四項費用的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達:

月初在產品成本+當月發生生產費用=當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別按產品品別、產品批別、或產品步驟設置「基本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輔助生產車間,應按照車間、產品或勞務設置「輔助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各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應按照生產單位設置「製造費用」明細賬,並按費用明細項目設專欄。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凡是直接用於產品生產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應根據有關憑證記入「基本生產明細賬」成本項目欄。

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記入「輔助生產明細賬」有關成本、費用欄;屬於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製造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計入「製造費用明細賬」的有關費用欄。

月終時,將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按其所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明細賬」和「製造費用明細賬。

然後,將「製造費用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採用適當分配標准分配給各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記入各「基本生產明細賬」的製造費用欄。

最後將各「基本生產明細賬」所匯總的費用總額(期初的費用加上本期記入的各項費用),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並結轉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5)完工產品生產總成本工時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首先取決於生產類型的特點,還要考慮成本管理的要求。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計算方法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期和在產品成本計算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的結合,構成了以成本計算對象不同為主要特徵的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對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品種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2)以產品批別或定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單件、小批生產。

(3)以各種產品及其所經各生產步驟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步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管理上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除上述三種基本方法外,為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和成本計算的要求,還可採用其他一些成本計算方法。如分類法、定額法或標准成本法等。

『陸』 完工產品總成本的計算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但是前兩個數字是知道的?後面的是數字如何計算啊?
月末在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的盤點數量*產品加權單價;
產品加權單價=(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數量+本月投入生產數量)

『柒』 定額成本計價法,怎麼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題目如下圖,求助各位會計大神

一、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公式:
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單位定額成本
完工產品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有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單位成本=完工產品總成本/完工產品產量
二、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是將月末在產品的各項費用按各該費用定額計算,亦即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其數量和單位定額成本計算,實際的生產費用與定額費用的差異均計入當月完工產品成本。
採用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產品,包括月初在產品成本在內)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末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每月生產成本脫離定額的節約差異或超支差異全部計入當月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一個單位定額成本。
三、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的適用范圍
其一,產品的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准確,因而月初和月末單位產品實際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不會大;由於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因而月初在產品費用脫離定額差異總額與月末在產品脫離定額差異總額的差額也不會大。因此,月末在產品不計算費用差異,對完工產品成本影響不大。
其二,在修訂消耗定額月份,月末在產品成本按新的定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中包括了月未在產品按新的定額成本計算所發生的差額,這樣不利於完工產品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採用該種方法產品的各項消耗定額必須比較穩定,不要經常修訂消耗定額。
由此可見,該種方法的關鍵是計算確定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計算是分成本項目進行的。直接材料項目根據在產品數量和單位在產品材料成本定額計算,人工費、製造費用項目根據在產品累計工時定額和單位定額工時的費用額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