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種地扣除成本還剩多少
擴展閱讀
產品檔案管理哪個軟體好 2025-05-22 06:06:27
產品加工溫度要多少度 2025-05-22 05:56:37

種地扣除成本還剩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11 01:06:47

㈠ 在農村種上10畝土地,除去成本能有多少收入

種10畝土地,除去成本,大約可以獲得幾萬塊的收入,因為種植不同的作物,最後收獲到的錢也不一樣。比如說十畝地也可以分時間種植不同的作物,夏天種小麥,秋天種辣椒,毛利潤在4萬元左右,到手的純利潤在1~2萬元左右。如果種植其他的作物,比如說大豆利潤可能高一點,但也是非常累的。

士農工商,其中農民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但卻沒有被人們注意到,農民也掙不了多少錢。

㈡ 在黑龍江地區種植水稻,一畝能賺多少錢

拿我們吉林琿春來說,如果全部機械化,而土地是自已的,各種農機械都是自已的,不僱人,不雇機械,一垧水稻的純收入是9000元左右。產量高,就多收入一些,一般產量,也就是這個收入。如果僱人插秧,一畝地是150元,一垧地就是1500元。機械插秧,一畝地是100元。小飛機打葯,一畝地8至10元,水稻收割機收割,一垧地是1000元。

這個問法太籠統了!因為東北實在的地域太遼闊,從進入山海關到黑河,滿洲里近2000公里,日照和地域不一,大致分三種水稻種植模式,收入都不一樣。

以遼寧盤錦,鐵嶺一帶,種普通水稻,一垧地水稻產量在9噸左右,扣除農資等成本一畝地收入約300~400元,

以吉林德惠,松原產區,一垧地水稻產量約為10噸~ 扣除農資成本,一畝地約為500元~600元。

以黑龍江五常產區,和佳木斯建三江,雞西虎林差別很大,

五常產區一垧地產7噸,水稻價格2.4~3.2元,扣除農資成本,一畝地收入大約為700到1000元。而其他地方,水稻種植成本與遼寧差不多,得益於地大,耕種成本略低,受益要穩定。

㈢ 如果種一畝田可以賺10萬元,你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回家種田嗎

如果種一畝地可以賺10萬元,我認為我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回家種田。

無論在哪工作,無非是想多賺點錢,讓父母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當然能夠實現財務自由最好。如果回家種地一畝地可以賺10萬,那麼回家後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賺好多錢了,還可以待在父母身邊,多好的事情啊。

題主這個願望很好,相信這也是廣大農民的願望。但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我是學農業出身,畢業後又一直從事農業生產相關行業,對農業生產還算是比較了解吧。我見過種溫室黃瓜的一對夫妻,倆人一共種了三個棚,自己種自己賣,每天起早貪黑,行情好時一個棚確實可以賣到10萬元,但是去掉費用,純利潤也就在8萬左右。但更多的農戶種設施蔬菜,一畝地也就賺3000元左右,如果是大田也就幾百元。離題主的10萬元相差甚遠。

現在從事農業很難賺錢,農村土地大量撂荒。希望題主的願望早日實現,農民過上幸福生活!

那是不可能的,農村的生活很苦,很多男的進城打工,女的在家,年紀輕輕夫妻分了離,有的兩口打工,孩子讓老人管更是可憐,現在收入跟消費脫軌。一個人掙的不夠花,很多家庭面對著現實的無奈,任何城市都是打工難,老百姓更難,我整天全國各地的跑,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可我一個人的力量天天想著法子改變,全國農貿市場都有我的腳印,國家歪補,斜補,真正的我補的沒到位,而不該補的補的很多,沒有人替老百姓想。如果每年只消費三個羅卜,老百姓種三個半,這樣老百姓不會虧錢了,所有農場產品進入市場,市場進門費,這費那費幾千元,管你賠死樣樣錢得掏干,而買家呢進市場價高買走,到店加利潤,一元進的賣=元,不掙錢沒人干,所以國家沒有出資,直接地采進商店,中間環節太費錢,我很想來完善,可去年虧了幾十萬,因為不進市場,去進店,店裡商家來炸干,讓你虧錢還虧錢,現在我還耍堅持運轉。想開大食堂農民工減半錢來吃,環衛工人兔費吃,可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對於你的話題我真是不太想回答,因為太無聊了,和我一樣看到你這個問題的人想法可能都是這樣的吧!有這種好事那還有人到外面去打工嗎?不是全回農村去種田了,我不種多,搞個5畝算了,這個問題開開玩笑可以,真實是不可能的。

我老爸老媽在家種20畝田,畝產700公斤左右,一斤米賣3塊錢,你算算能賺多少錢?沒算農葯化肥錢,我們在外面打工一年除掉吃喝都撈不到5萬,這是我真實的事,這樣的話你覺得種田劃算還是打工劃算。

回答是肯定的!回去!

理由有五:

1:現在的職業是做裝修工程的!雖然不小,表面看起來很像那麼回事!業主也是鼎鼎大名的集團地產集團!關鍵5芯家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2:回家種地,自己除了發愁產品銷量和怎樣去發展改良就再也不會趨炎附勢的諂媚了!(我很討厭現在的自己,明明應得的,為何不得!)

3:家裡的鄉親父老,親戚朋友都以為沒有帶他們出來!(表面風光)可是這個坑我不敢讓他們跳啊!如果一畝地能掙10W!哪怕前期自己投資,也算了確了心願!

4:這一行居無定所,大江南北的到處溜達!看起來瀟灑!其實是無家可歸!名次回家都很珍惜和孩子家人一起的生活!孩子今年高考,匆匆回家幾天,本想等考完陪孩子玩玩!哎!

5:那有這種事?我要回農村!

如果在農村裡面種地,一畝地可以賺10萬塊錢,那麼我馬上會持續我10多年教師的崗位馬上回到農村裡面種地。

畢竟對於一畝地來說能夠賺到10萬塊錢,不過是否是純利潤呢?這個問題還要好好的討論討論呢,假如一畝地能夠生產10萬塊錢的產品,但是它的成本是9萬多,那麼這種情況那就不好搞了

我個人覺得這個角色呢,確實是有點迷糊的,畢竟對於農村裡面的現實狀況,一畝水田能夠產值達到1萬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還想要達到10萬塊錢,除非種植非常精貴的產品

那麼假如種植非常高利潤或者非常價值高的產品呢,它的成本也是肯定很高的,所以這種情況之下純利潤呢,肯定不會有多高,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考慮清楚到底想不想要回到農村裡面種植呢

我們不用假設,如果農村裡面的土地,一畝土地每年能夠產生1萬塊錢的利潤,那麼對於農村的土地丟荒的情況就絕對不會存在了

所以我們覺得農村裡面的土地,如果有價值這么高的種植,可能選擇的,多數人不會外出打工,肯定會辭職不幹回家種地

因為在這個問題上而言,一畝地10萬塊錢,那麼基本上農村裡面所分配的土地基本上都會有5,6畝

一年的產能或者收入能夠達到五六十萬,這個是在農村裡面奔上小康的目標,肯定是能夠使得農村裡面的經濟發展迅速飛躍。

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肯定很多人會辭去外面的工作,回到農村裡面剛田種地,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農民。

如果種一畝田可以賺10萬元,會放棄現在工作回家種田嗎?別說種一畝能賺10萬元了,如果可以賺3萬元都會回家種田。

首先這個賺10萬元是一種純利潤,否則就不是賺10萬元,而是銷售額10萬元。別說賺10萬,如果是賺3萬元以上,估計已經沒有田地可以讓自己種了,估計也有很多小樹林已經變田地了。

以現在的行情來說,想種一畝田地可以賺10萬元,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讓最著名的農業專家來操盤,也未必能達到10萬的利潤。無論是種植葯材還是瓜果蔬菜都不可能達到10萬的利潤。種田主要是靠天吃飯,如果一但出現自然災害基本就是無利可賺,不賠錢已經是燒高香了。

現在農民種植的水稻、小麥、玉米、小米、大豆、紅薯等,一畝田地沒有能超過1500元的利潤,基本一年都在1000元左右。如果是北方只能種一季的地方,那麼也只有500元左右的利潤。

現在有很多人種香菇和靈芝,管理好的情況下也只有1萬多元的利潤。靈芝如果一但管理不到位,噴出的孢子粉不是破壁的,基本沒有多少錢可以賺,香菇也是如此。

在比如今年的天價櫻桃,很多地區賣價都達到了上百元。可以這些賣家並不是真正的種植戶,而在種植戶那收購價最多30元/斤。即使可以出1000斤也不過可以賣3萬元,但是能全麥到了30元一斤嗎?基本不可能。而且這並沒有去掉成本。

總之想要一畝地賺10萬元,基本是沒有可能的。如果一畝地可以賺3萬元,現在農村也不會有拋荒。

謝謝盛情邀請回答問題

如果一畝年收入能有10萬,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現在的工作,立即回家務農去……

正如回答區網友們的答案一樣,題主命這樣的題目,真的是一個偽命題,試想,在農村,別說畝產年收入有10萬,能達到十分之一的產量就已經很不錯了。憑這一點,就能說明題主應該是從來沒接觸過種莊稼,也應該不知道一畝田能產多少的量,更應該不知道耕種田地究竟該有多苦。

每年節後進城務工的人群中,試問有幾個人真心願意背井離鄉的?如果在家務農能抵得上外出務工一年的收入,那又有幾個人願意出去?尤其是屬於上有老的要贍養,下有小的要照顧的打工群體,他們每一次的離鄉,有誰真能體會到他們內心的苦處?

假如能在家裡有個畝產年收入10萬的,估計沿海辦廠的都會招不到人了,因為外出打工一年,也掙不了10萬元;假如家裡的田地能畝產年收入10萬,估計連剛上班的大學生也會放棄現在的工作,選擇回家種田,畢竟,辛苦上了一年的班,也未必能掙得了10萬塊錢。

所以,這樣的問題,只能作為閑聊話題而已。

如果一畝田能賺十萬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回家種田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腦袋裡的第一想法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來思考這個問題,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好吧,開個玩笑!既然是一個帶如果的假設性問題,那咱們就來用假設性來分析一下。

1、在農村種田,是一個成本高、收益率一般、有一定得風險需要持續長期的堅持才能有效果的。要想做到一畝田賺十萬,幾乎是很難的。至少我到現在還沒見過,有這么高收益的。當然,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了!

2、不過呢,也不排除有一些經過某些資本的介入炒作,把某一樣農作物炒作起來,提高單價產生泡沫,也許可以小部分的做到十萬一畝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那都是小概率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持續性發展。

3、如果真有那個本事,能把一畝田做到賺十萬,相信也是在各方面非常優秀的,有很強大的能力。那麼也建議在賺到足夠的資金後再進入農業。

總結:生活怎樣去選擇,都是自己做決定的。根據自己的喜好是選擇。喜歡農業的,哪怕一畝田只賺1000塊,也會去種的。不喜歡農業的,哪怕賺一畝田賺十萬,也不一定會去種。主要是很多人吃不起那個苦。

當然,一畝田真能賺到十萬,我是肯定會去種的,估計晚上睡覺做夢都得笑醒,哈哈!

理想歸理想,現實還是很殘酷的。我們老家大概15畝田,畝產按800公斤來計算,如果一斤米賣3元,一畝也才4800元,,再扣去成本,你覺得我們還有多少錢可以賺,這個就是為何大家都不想做農民,既辛苦又沒錢掙,重要的還要看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假如我們是種非常名貴的產品,那他的成本肯定也是非常之高,因為種植這種要更加小心呵護,用的精力肯定要更大才可以。

種植任何一種農作物,所耗費的不只是成本:農葯、化肥,水……當然還有我們的精力,這一年就靠農作物的大豐收才能支撐家庭的費用支出,萬一再碰上天災人禍,那後面更是不堪設想。

假設性的問題激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願望,相信大家有點為之沖動做農民,畢竟這么高的回報率,大家都不會外出打工了,而是踏踏實實做農民種地,從而以後各家奔上小康生活,農村的經濟必須飛躍發展。因為在農村,家家戶戶的土地面積還是比較大的,所有的人員都主動回家種田,也不會存在沒有精力去種田。

但是,言歸正傳,現實真的是很殘酷,靠農業賺錢很少,農村土地大量撂荒在那邊,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真誠希望農民早日脫貧,過上理想的生活。

如果一畝田可以賺10萬元,那豈不變成黃金田了,虧你想得出,就是種金貴葯材或者金三角種植鴉片,也很難畝賺10萬元的創舉。

但我佩服你的想像,雖然是異想天開,最起碼給農民伯伯帶點一絲絲希望。

他們一輩子修理地球,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成年累月同土疙瘩打交道,仍然飢不果腹。

也許有一天,老天爺慈善心腸,流淌黃金雨到地里,農民就大發特發,畝賺百萬、千萬,我相信馬雲也會放棄他的阿里巴巴,挽褲腳種田了。

夢,我們每天都做,不管是美夢也好,惡夢也罷,一覺醒來,付諸一笑,但也要面對現實,該幹嘛就幹嘛!下田幹活,准時上班,打開店鋪等等,為謀求生計而打拚,天方夜潭的神話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與我們現實根本不沾邊。

好啦!今晚上是夜班,無聊瞎扯扯,但只要天亮,立刻去鄉下承包十畝田,啊!十畝太少,要承包百畝、千畝……。一年就可以擺脫棝燥無味的打工生涯,搖身變成千萬富翁,豈不美哉!

㈣ 去了所有的開支,種西瓜一畝地能掙多少錢。

西瓜種植每畝總成本:4173.5元。人工費用、化肥及農家肥費、土地租金三項費用為主要成本支出項目。
種苗費:0.75元/棵×1000=750元;

化肥及農家肥費:800元
農葯費:50元
農膜費:280元
水電費:28元
種一畝西瓜能賺多少錢?種西瓜的成本和利潤
燃料費:7.50元
維修費:8元
工具材料費:50元
土地租金:600元
人工費用:1600元
種一畝西瓜能賺多少錢?種西瓜的成本和利潤

種一畝西瓜能賺多少錢?
如果按照以上的演算法來算bane一畝西瓜種植收益:平均每畝產量3200公斤,平均銷售價格2.5元/公斤,平均每畝產值8000元。每畝總成本4173.5元,扣除總成本後,每畝凈利潤3826.5元。
如果決定種西瓜,那麼請根據當地情況再詳細計算成本及利潤,以上計算僅供參考。

㈤ 種植半夏每畝扣除成本有多少利潤空間

半夏別稱地文、守田、麻芋果等,為天南星科半夏屬葯用植物,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葯用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等功效,其栽培價值較高。

半夏的種植前景

  1. 椐十年來全國各大葯市及產區行情調查統計分析,旱半夏供求缺口較大,走勢強勁,已從原來的40元/公斤逐年上漲。

  2. 2009年上漲穩定在為80-90元/公斤,2012年秋產新後價格達150-160元/公斤,選裝品160-200元,供不應求,幾年來價格已經翻番。

  3. 2014年9月價格為85-110元。2016年11月價格為95-120元,長期價格走勢依然看高,2018今後可持續發展種植。

㈥ 本來種地不賺錢,扣除成本及人工費倒貼,但老農為什麼還要種呢

據相關報道,大蒜規模種植每斤售價2.5元左右才能保本。「每畝地蒜種要400斤,去年平均每斤3.8元左右;肥料、農葯、地膜、包裝袋,加起來得700多元;還有澆水、耕地的錢,往低里說每畝成本將近3000元。」這是零散種植戶的成本。而對於規格種植,大蒜之鄉金鄉縣經濟作物站站長周祥晨介紹,大蒜栽種、收獲期非常集中,種多了不僱人根本忙不過來。「從種到收,人工費至少要1000元以上,而且還得管飯。」因此,規模種植每畝至少4000元的成本,意味著每斤大蒜價格要達到2.5元左右才能保本。目前收購價在每斤4.5元左右,蒜農的確有賺頭。不過去年冬天那場寒潮導致各產區大蒜普遍減產,價格的確不錯,但產量上不去,因此收益也受影響。

以每畝地產蒜1600斤計算,每畝地除去成本純收益在3200元左右,相比種植其他作物來說收益算高了,但是相比市場上動輒10元一斤的大蒜零售價,可能都會覺得蒜農這點收益不算什麼。

因此,從外人來看,種地的確是不賺錢,但是留在農村的農民,卻還是要繼續把土地種起來,其中有情懷,有不得已,但更多的是中國傳統農民那種簡單、樸素的價值觀:人活著總要體現自己的一份價值,或大或小.

㈦ 種植一畝地大豆需要多少成本

成本:買肥今年平均每畝需要,
底化肥在150元左右
,微肥在20左右
各種葯在15元左右
,種子在30-50就差不多,
不是自己的加上租地錢一畝地要是好地在400元左右
。畝收益:現在國產大豆的市場價格每公斤3.7元,按照單位畝產160公斤來算,每畝毛收入不足600元,扣除成本只怕所剩無幾了。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行價補分離。去年目標價格定在4800元每噸,折算下來,農民每畝地的收入接近800元。大豆市場前景:國產大豆出油少,而來自美國、巴西的進口大豆以高油轉基因品種為主,主要用來榨油,高出油率和價格相對低廉,很快佔領了中國市場。一桶5升裝的轉基因大豆油,比傳統大豆油大約便宜10-40元。尤其容易受到一般中國家庭,特別是小飯館、小吃攤的青睞。不過,今年農業部明確提出「調減玉米,增加大豆」的結構調整思路,這也是國家層面落實農業領域供給側改革的一項舉措。

㈧ 一個普通農民一年種地能賺多少錢

我是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我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只是我生活在城裡,沒在家裡修徒弟罷了。

要說農民,真的挺辛苦,而且不賺錢,是真的不賺錢。

我父母,種植玉米大豆花生等等各種農作物,也種植甘蔗等致富寶,也養豬養雞等販賣多產業。可是,一年賺不到多少錢,毛收入也就是三四萬,扣除成本後,一年下來也就是兩三萬。不計算人工,我最心酸的就是我爸常在嘴邊說的一句話:農民嘛算什麼人工成本?能過得輕松一點就是幸福。你看。多麼朴實多麼無華,又多麼令人心酸。

農民每年賺的多一點的有個幾萬塊收入,可是除去生活開銷,除去人情世故,除去小病看醫,根本不剩下多少錢。

生活不容易,大家多加油!

㈨ 在現在的農村,用十畝地來種菜賣,一年能賺多少錢

目前,在農村種糧食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從種植糧食的農民情況看,多數都是一些60後、70後的農民,80後很少,根本看不到90後在種地,原因很簡單,種地對年輕人來講沒有吸引力,不僅僅是賺錢少的問題,主要是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不好,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離開了農村。

關於種地賺不賺錢的問題,這個是很難確定的回答,應該說做農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做好了賺錢,做不好也會賠錢,用老百姓的兩句話來說,你就明白了,一句是「360行,行行出狀元」,另一句是「做哪行都有打魚的,也有混水兒的」。說了半天,種地到底賺不賺錢呢?下面和你分享兩個事例,你就會明白了。

那麼高的成本,如果不賺錢,那就賠大了,再說種蒜苗也是個技術活,並不是誰都能管理好的。

看到這里你就應該了解了,當前農民種地賺不賺錢,說實在的,如果在管理上做不到位,忙活了一年,即使種300畝地的收入也只有3萬多塊錢,如果種的地再少一些呢?還不如出去打工准帳,現在外出打工,一年至少也能賺個3萬、5萬的。

㈩ 如果大豆補貼提高的話,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會不會提高

提高積極性。那些打工返鄉人員和農村畄守老人,在沒有好門路的情況下,勉強可以接受,但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因為價格太低,賺不到多少錢,同打工、經商等的收入比,還是相差甚遠。而價格也不每年需要的大豆大約是1.1億噸左右,其中1億噸左右都是進口的,去年進口了9550萬噸,那這么多的大豆,到底是幹啥了呢?其中80%左右是用做了飼用。

剩下的20%就是利用黃豆的深加工及食用等,其實我們用來可能漲得上去,對於今年的大豆補貼,早在四五月份就有消息稱今年要大幅度提高大豆種植補貼。而今在11月7日黑龍江地區的大豆補貼終於得到落實,大豆補貼每畝320元每畝,然而可地所有的經費都在往上漲價,而糧食的價格不樂觀。再這些農作物中,大豆產量最低,如果遇到災年產量更少。

其它農作物遇到災年也是減產量。國家政策好,可是種地經費再上漲,而糧食價卻在下滑。希望農業部惜的是玉米補貼今年僅僅25元每畝。豆產業發展來看,不管是生產者補貼還是大豆輪作補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這么說,在國產大豆種植效益低迷,沒有足夠吸引力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只能靠高昂的大豆補貼來支撐了。種地成本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