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核算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時,首先需要核算哪些基本指標
首先需要核算企業從業人員的年均人數。
人工成本時,需要核算哪些基本指標:
1.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2.企業從業人員年人均工作時數
3.企業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4.企業增加值(附加值)
生產法=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5.企業利潤總額
6.企業成本(費用)總額
7.企業人工總本總額
核算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需要核算哪些指標
1.銷售收入(營業收入)與人工費用比率
人工費用率=人工成本(費用)/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2.勞動分配率
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費用)/增加值(純收入)
一、人工成本有哪些指標?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標有: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產出系數、人工成本銷售收入系數、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資含量、全員勞動生產率。
(一)勞動分配率
反映勞動投入對企業凈產出的影響,又反映企業新創造價值中對職工分配的份額,是反映勞動投入與凈產出關系的指標。
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業增加值):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有二種計算方法:生產法,收入法。
(二)人事費用率
反映勞動投入占實現價值形態的總產出程度,是反映勞動投入產出的指標。
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是指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取得的收入。包括產品銷售收入和其它銷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標。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職工人數
職工人數:指在本企業工作並由其支付工資的人數。
(四)人工成本產出系數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益狀況指標。
人工成本產出系數=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銷售收入系數反映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益狀況指標。
人工成本銷售收入系數=銷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反映勞動效率狀況的指標。
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總成本
總成本(成本費用總額):指企業的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資含量
反映工資占人工成本的比重。
人工成本工資含量=工資/人工成本
(八)全員勞動生產率
反映工業活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指標。
全員勞動生產率=增加值/職工人數
二、如何分析人工成本?
企業的經營活動是相互聯系的,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筆者根據杜邦分析法原理設計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閱讀者(領導)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構成、數量和指標之間的關系,為公司人力資源決策提供方便准確的依據。按現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項目共49項,在製作年度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應先採集49項相關數據製作一個《人工成本數據採集表》,然後運用計算機通過鏈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終形成年度人工成本分析報告。在採集相關數據時,要根據決策者的需求決定是採集預提數還是實際發生數,准確掌握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Ⅱ 如何審核管理費用預算
一、審核人工成本預算的方法
(一)注重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1.關注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的年度企業工資指導線,用三條線即基準線、預警線和控制下線來衡量本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以確定工資增長幅度,維護企業和員工雙方各自合法權益。
① 基準線。對生產發展正常、經營成果良好的企業可以圍繞基準線,調整工資水平。
② 預警線(上線)。對於生產發展快,經濟效益增長也較快的企業可以在不突破預警線的范圍內調整工資水平。
③ 控制下線。那些當年經濟效益嚴重下降或虧損的企業,在支付員工工資不低於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前提下,工資應控制在下線不予增加。
2.定期進行勞動力工資水平的市場調查,了解同類企業各類勞動力工資價位的變化情況,掌握勞動力市場工資水平的上線、中線和下線,對內是否公平合理,對外是否具有競爭力,並以此為依據,決定是否應當調整本企業工資,以及具體調整的幅度。
3.關注消費者的物價指數。
(二)注意比較分析費用使用趨勢
(三)保證企業支付能力和員工利益
企業人工成本比例大小的一般性規律如下:
1.生產型的企業< 科研生產型企業
2.商業型企業< 生產型企業
3.成本領先戰略企業< 產品差別化戰略企業
4.產品差別化戰略的企業<市場焦點戰略的企業
(四)審核人工成本的預算,實質是對企業人員的結構和數量的審核,因為人工成本的總預算是由人力資源規劃和企業人員工資水平兩個重要因素決定。
審核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方法
二、審核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方法
1.要認真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各方面活動及其過程
2.確定活動過程需要哪些資源、多少資源給予支持(如: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物質資源)。
3.費用預算與執行的原則是「分頭預算,總體控制,個案執行」,公司根據上年度預算與結算的比較情況提出一個控制額度。
Ⅲ 人工成本管理辦法有哪些
人工成本管理辦法如下:
Ⅳ 簡述企業核算人工成本時,需要採用哪些基本指標
企業核算人工成本時首先核算 銷售收入與人工費用率 .勞動分配率 等指標
Ⅳ 企業如何實施人工成本管理
以下內容從原文隨機摘錄,並轉為純文本,不代表完整內容,僅供參考。
工程,要求企業必須有系統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地進行這項工作,在企業內部應建立以勞資部門為主的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對各項人工成本預算要嚴格審核,對預算外費用要嚴格監控,目行必須的審批程序,經批准後方能執行,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對下屬各單位、各部門的報表數字質量要負責監督檢查,並發布全企業的人工成本狀況,提供各單位需要的其他人工成本信息咨詢;指定下屬各單位的人工成本管理責任主體,並通過調查、收集、整理社會人工成本信息、全企業人工成本信息,合理確定企業的人工成本控制指標,定期公開發布人工成本控制標准;每年召開人工成本結算會,對有效管理人工成本的單位進行獎勵,對人工成本偏高的單位進行預警預報,必要時實行成本否決。2.建立人工成本費統計台賬企業要進行人工成本管理,就要嚴肅人工成本報表制度,健全與人工成本有關的勞動工資、保險福利統計報表制度和財務報表制度,建立人工成本統計台賬,台賬主要包括9個部分:人工成本匯總台賬、工資內外收入台賬(應含支付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台賬、職工福利費用台賬、教育培訓費用台賬、職工住房費用台賬、非本單位職工的人工成本台賬、其他人工成本台貼、勞動保護費用台賬。台賬的填報要求:(1)一般應按本期實際發生數填報,除有單項規定外,不能按計劃數填報;(2)要按誰支付、誰統計的原則登賬,如企業對外按項目承包,只對單位支付項目承包費用,不直接支付工資報酬,不統計為企業用工人員及工資。3.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企業的經營活動是相互聯系的,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企業應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見附圖),其目的是使閱讀者(領導)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構成、數量和指標之間的關系,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供幫助。4.確定正確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標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結果應是倒U型的,即:二低一高,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低人事費用率或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管理不是要減少企業人工成本的絕對額,人工成本的絕對額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這是一個總趨勢。從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角度考慮,一定的人工成本投入應帶來一定的產出效益,當企業人均人工成本增長時,人均增加值和人均銷售收入也應有所增長,且增長幅度應高於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長幅度,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才是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因此,企業人工成本控制是
……………………下載地址下載說明本站所有資源均來源於網路或是會員上傳,僅供學習參考,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本站不對您的使用負任何責任;
本站為公益性的管理知識共享平台,所有資源免費下載,如果您發現無法下載等情況,請向我們反饋;
本站所有資源的解壓密碼,在壓縮包右側均有說明,請注意查看。
Ⅵ 人工成本預算需要黨委會前置研究嗎
需要。
人工成本預算是指通過審核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狀況,結合業務戰略的需要,明確下一年度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工作和任務,在此基礎上預測下一年度人力資源的人員需求和成本費用。
Ⅶ 如何進行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⒈員工的工資;
⒉員工的餐補以及其他各種補助;
⒊員工的住宿費用(如果有的話);
⒋員工的福利以及津貼;
⒌員工的社會保險費用。
國際上通用的人工成本包括:已完成工作的工資;未工作而有報酬時間的工資;獎金與小費;食品飲料及此類支出;僱主負擔的工作的住房費用;僱主支付雇員的社會保險支出;僱工對職業培訓、福利服務和雜項費用的支出,如工人的交通費、工作服、健康恢復及視為人工成本的稅收等。
Ⅷ 人工成本的考慮因素
確定企業的人工成本應以企業的支付能力、員工的標准生計費用和工資的市場行情等三個因素為基準來衡量。
(一)企業的支付能力
影響企業支付能力的因素有:
1、實物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產品數量。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2、銷貨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銷貨價值。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3、人工成本比率,是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銷貨額的比重,也可以說是企業人均人工成本占企業銷售勞動生產率的比重。
4、勞動分配率,是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凈產值的比率。
5、附加價值勞動生產率,指平均每一員工生產的附加價值或凈產值,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6、單位製品費用,指平均每件貨每單位製品的人工成本。
7、損益分歧點,指企業利潤為零時的銷售額,是企業盈虧的分界點。
(二)員工的生計費用
生計費用是隨著物價和生活水平兩個因素變化而變化的,企業應把按支付能力計算的所能支付的適度工資與員工的生計費用所需要的工資相均衡後確定合理的人工成本。
(三)工資的市場行情
在把本企業的薪酬與市場行情比較時,一般所用的方法是把企業某一類型勞動者的個別薪酬與其他企業同類型勞動者的個別薪酬相比較。
Ⅸ 核算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時,需要核算哪些指標
答:
1)核算人工成本時,需要核算哪些基本指標
1 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2 企業從業人員年人均工作時數
3 企業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4 企業增加值(附加值)
生產法=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5 企業利潤總額
6 企業成本(費用)總額
7 企業人工總本總額
2)核算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指標,需要核算哪些指標
1 銷售收入(營業收入)與人工費用比率
人工費用率=人工成本(費用)/銷售收入(營業收入)
2 勞動分配率
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費用)/增加值(純收入)
Ⅹ 請問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電線電纜的成本核算方法:1、采購借:原材料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2、材料領用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3、計提工資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5、計提折舊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貸:累計折舊6、結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7、結轉完工入庫產品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