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前中國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的原因
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深層原因
(一)勞動力成本上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宏觀面來看,我國正進入一個生產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階段,成本推動的壓力趨於加大。1、勞動力價格,除了由供求關系導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著體制和政策上人為壓低勞動力成本的因素。隨著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理念的逐步落實,調整或改革不可避免,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即將成為過去。2、我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以後,多種生產要素價格走勢都出現了拐點。價格的提升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土地價格大幅上升,能源、資源包括水資源價格也在大幅上升,最典型的還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改革開放之初,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民紛紛進城打工,為城鎮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能吸引眾多外資來華淘金,內外資企業都曾經享受過廉價勞動力的盛宴。從20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20多年時間里,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農民工的工資幾乎沒有什麼增長。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提出讓全民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國家戰略從不平衡轉向平衡發展,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村村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重視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增收了,如果工資不上漲,在城市打工不如回鄉養豬、種白薯,便出現了「民工荒」。「民工荒」並不是指中國現在沒有民工了,而是指如果繼續按過去的價格支付工資,那些工作現在沒人做了。也就是說,我國低價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歷史性的,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人均GDP提高了)的必然結果。此時。就算沒有新法的推出,勞動力成本也一樣上升,其他生產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樣的趨勢。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輸入型通貨膨脹導致成本上升
2008年3月底,香港特區政府公布:豬肉漲56%,牛肉漲49%,蔬菜漲32%,大米漲23%,食用油漲20%……在基本生活消費品特別是食品價格大漲的帶動下,同年2月份的整體物價上升5.1%。與此同時,漲價潮帶動了加薪潮,匯豐銀行、長江實業、太古集團等多家大公司宣布加薪,且幅度高於通脹率。大部分公私機構也跟隨加薪。2008年3月27日消息:因為需求旺盛以及泰銖走強。泰國大米出口價格上漲。泰國100%B級大米報價為每噸720~730美元;破碎率5%大米報價為每噸710~715美元。蒸穀米報價為700美元。而2007年12月26日的報價為390美元,漲幅近80%。我國經濟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全球初級產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中國、印度還有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全球初級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導致初級產品進入一個成本上升的周期。在我國對外開放度已經較高、初級產品對外依賴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必然導致國內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從而推動企業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Ⅱ 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出現什麼趨勢
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出現上升趨勢。
2005年以來,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數量持續下降,導致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普通勞動力工資持續上漲。農村剩餘勞動力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農村人口增長放緩,以及高等教育的連續擴招,使得初中和高中畢業後直接工作的農村新增勞動力供給下降。數據分析表明,農村剩餘勞動力每減少1%,次年的農民工實際工資就會上漲1.68%。預計,在「十三五」中期前我國普通勞動力工資仍將保持較快上漲速度,年均增速在14%左右。面對這一客觀趨勢,應更加重視提高勞動者技能和素質,鼓勵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減輕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
Ⅲ 為什麼社會收入增加,勞動力成本上升
社會收入增加,勞動者的工資也增加,勞動力成本也就上升了。它們是成正比關系的,你考慮的是勞動力成本與社會收入之間的關系,勞動力成本增加不一定社會收入就高,反過來社會收入增加必然勞動力成本也增加。
Ⅳ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勞動力成本上升
人民幣升值和勞動成本上升沒有必然聯系。如果是外資企業,確實對內支付的工資會上升,從而導致勞動成本上升。
中國現階段的情況是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即通貨膨脹,造成最低工資上升,從而導致勞動成本上升。
Ⅳ 繪制一張圖表,表示出過去20年裡勞動力成本是如何上升的
勞動力成本指的是人的成本。社會收入增加,勞動者的工資必然增加,工資增加了,資本家給工人的投入就增加了,所以相對於工資增加前,人工成本增加了,勞動力成本也就上升了。
國家最低工資標准在增加,工薪階層的收入必然也在增加,只是反映在不同的行業里而已。另外,整個社會的收入增加,本身就已經包括了工薪階層增加的收入了。工薪階層也是整個社會的組成部分!
美國歷年製造業勞工成本指數
供參考。
Ⅵ 為什麼我國農業勞動力富裕,但是勞動力成本還在上漲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在19日舉行的「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年會」上預測,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近5年累計減少的數量約為2000萬人,勞動供給減少,人力成本上升、產業轉移、技術替代勞動將成為未來趨勢。
這顯然是認識到的怪圈3354勞動力減少、人力成本上升、一切都是人力成本上升造成的,勞動力上升影響了企業競爭力,勞動力上升導致製造業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國家,勞動力上升加重了企業的運營困難。眾所周知,就業困難也是目前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就業困難也是人力成本上升的結果嗎?
面對勞動力減少導致的人力成本上升,也要通過向企業轉變來確認企業的觀念是否發生了變化,企業是否真的適應了市場。此外,除了人力成本上升外,還需要更加關注稅收成本、財務成本、交易成本、物流成本、黑色成本、非正常成本等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上升是一個趨勢,只有對企業有利。其他方面的費用是最有害的。企業要轉變概念,把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首位,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流程水平,才能有效應對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逐步從技術、工藝等方面加強,減少就業,減少人力成本。
Ⅶ 中國勞動力成本為何上升
1、社會人口老齡化至同比勞動力相對短缺。
2、通貨膨脹至生活成本提高。
3、由於相關行業及勞動人口年齡的思想意識的不同致使。
Ⅷ 勞動力成本為什麼會越來越高
首先說勞動力成本。勞動力成本的升高是絕對值的升高,是與過去相比,是縱向相比。過去騎多少人自行車上班,現在大部分要坐車、騎電動車上班,還有通信費等等與工作相關的成本上升。過去多數人是中小學文化,現在多數都要上到中專、大學,為工作而付出的教育成本上升。過去人們生活水平都低,現在社會整體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企業如果還是付80年代二三百元的月薪,工人肯定是活不下去的,這是勞動者的生活成本在提高。還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上漲。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勞動力的成本。
再說勞動力價值。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同樣的商品,工人在每件商品中所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少,工人的價值就越低。之所以工資還是會漲,是因為工人同樣的勞動時間,生產了比過去更多的商品。比如過去10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1000個麵包,而現在老闆只需一個工人就可以做到。
Ⅸ 國內勞動力等生產成本的不斷上漲的原因趨勢上是好還是壞
最典型的還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改革開放之初,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民如果工資不上漲,在城市打工不如回鄉養豬、種白薯,便出現了「民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