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十大城市,客觀嗎
10 、韓國首爾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市,也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首爾的消費較高,交通方面,計程車起步價2400韓元(1人民幣約等於180韓元);在吃飯方面,在路邊餐廳吃一個拌飯需要4500-8000韓元,喝一次咖啡3300-5000韓元。而景點門票的費用卻遠低於國內,有些知名景點甚至都不收門票,並且還能看到精彩的跆拳道表演。
9 、中國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香港的物價之高,在全球也是出了名的。按最低標准,兩人連吃帶玩帶住3晚4天400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一個人住宿要更貴,其中住宿是大頭。如果是沖著購物而來上不封頂。香港五星酒店大多在HK$2300-2800之間,四星酒店在HK$1300-2000之間,大多數自助游會選擇三星酒店,價格一般在HK$850-1250之間。廉價小賓館一般在HK$300左右浮動,最便宜的青年旅舍也需要HK$100/床。香港的消費絕對是一線城市的消費。
8、 丹麥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丹麥王國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同時也是著名的古城。人們贊譽哥本哈根為「北歐的巴黎」,因為這里與巴黎有許多相似之處,有許多宮殿、城堡和古建築。城市充滿濃郁的藝術氣息,有阿肯藝術中心、路易斯按娜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眾多藝術博物館。從古老的古典藝術,到繽紛的現代藝術,都能在這里找到豐富的展示。在一座城市裡,齊聚著古老與神奇、藝術與現代、自然與人文、激情與寧靜,這就是哥本哈根,一個迷人的國度。作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這里的消費水平著實不低。
7 、瑞士日內瓦
日內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位於日內瓦湖西南角,湖上的大噴泉是日內瓦的象徵,日內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它同時是世界各國際機構雲集的國際化城市。日內瓦亦是主要文藝表演的集中地,國際演藝家定期在各大劇院演出音樂及歌劇。市內,公園星羅棋布,湖畔鮮花遍地,美不勝收;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日內瓦的生活成本也非常之高,食品、廁紙等生活用品的價格以及理發價格都高於倫敦。
6、 澳洲墨爾本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城市節奏緩慢而悠閑,是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三大城市之一,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聞名的花園之都。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各國文化的大融合,唐人街,越南街,土耳其街,葡萄牙街各具特色。家住Albert Park兩個孩子的父親,43歲的大衛·羅伯茨(David Roberts)說盡管這里東西價格沒有悉尼貴,但這里的生活消費還是很高。他說:「現在一切物價似乎都在漲。因為我花很多錢在日用雜貨上,所以我確實會看價錢,過去我沒有這樣做。如果一樣東西在別處更便宜,我就回去那個地方。」
5、澳洲悉尼
悉尼是澳大利亞、大洋洲第一大城市和港口,世界公認十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城市。悉尼大部分景點都不怎麼需要門票,主要花費會在交通,住宿,餐飲方面。搭乘公共交通的話10公里以下3、2澳元—4、2澳元(1澳元約等於5元人民幣)不等;住宿的話,便宜一點的青年旅館24澳元一晚就可以打發了,條件好點的公寓酒店平均要150澳元一晚;餐飲方面,便宜點的便餐大概4澳元就可以搞定,講究一點的話人均大約34澳元能吃得很不錯。
4、瑞士蘇黎世
蘇黎世是瑞士聯邦的最大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蘇黎世是瑞士銀行業的代表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許多私人銀行都將總部設在蘇黎世。大部分來到這里的旅客都會面臨高昂的日用支出賬單,然而,如果不想支出那麼昂貴的費用,遊客也可以欣賞湖畔和山地的美景,呼吸清新空氣。
3、 挪威奧斯陸
奧斯陸,歐洲北部城市,位於挪威東南部,是挪威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奧斯陸是全球消費水平最高的城市,物價是出了名的貴。通常一頓簡單的快餐就60-90克朗(1人民幣約等於4克朗),餐廳主菜在120-250克朗不等,酒吧一杯啤酒的售價也要50-70克朗,建議食物等在超市提前采購;奧斯陸的住宿價格也很高,一般青年旅社一個床位需要400克朗,經濟型酒店雙人間也要800克朗以上一晚。
2、法國巴黎
作為全球時尚之地和旅遊熱門城市,巴黎的消費指數也是相對較高。餐廳的正餐主菜大約在12-20(1歐約等於10元人民幣)歐之間,青年旅館的床位大約20-30歐,二星或三星的酒店雙人間價格在每晚80歐元左右,根據地點不同會有所差別。同時巴黎是全球奢侈品品牌最多的地方,在巴黎蒙田大道,全長僅615米,但奢侈品旗艦店雲集,包括56號的Louis Vuitton、46號的Loewe、30號的Dior、38號的Celine、26號Christian Lacroix、3號的德國的Escada、8號Prada等等。
1、 新加坡
新加坡是亞洲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在新加坡,不僅基本的生活費昂貴,就連喜歡打扮的時髦一族在購買衣服時也得三思,因為本地的衣服價格是全球最貴的。新加坡的新元目前走勢強勁,再加上擁車昂貴,公用事業費居高不下,而穩坐榜首。新加坡作為一個島國,自然資源相對稀缺。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這個地方的水電費和運輸成本都比較高。盡管新加坡面積很小,但近年大量外國移民湧入,房地產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同時,車輛許可制使得汽車價格也比其它國家要高,而由於新加坡私人銀行業擴張和諸多跨國公司以其為地區中心,當地薪資水平亦相應上漲。
❷ 有哪位涉世深的長輩提供下青島,大連,南京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謝謝
青島基本生活是1500元
大連基本生活1200-1400元
南京基本生活是1400-1600元
北京基本生活是2000元
上海市市2000左右。
深圳市是2500-3000左右!
❸ 北京和上海哪一個生活成本更高
上海的高啊。地鐵:北京2塊,上海3塊起步;公交:北京月卡,上海2元起步;吃飯上海大約是北京的1.2-1.5倍;住房上海的高於北京;計程車也是上海貴;上海唯一比北京便宜的就是橘子、香蕉、菠蘿等的熱帶農產品;電子產品的價錢都差不多
同等生活標准情況下,毫無疑問是上海比北京更高。
其中民生方面的消費佔到絕大因素(與民生相關的支出)
1、北京的住房和上海差不多,基本上能夠持平(5環附近,單間300-500,帶獨立衛生間的700以上);
2、北京的交通:公交車辦理公交一卡通,市內0.4元一次,周邊縣城按段計費,也是0.4元為一個單位,幾乎是上海公交的零頭;
3、吃飯,我覺得北京還是比上海要便宜,現在我們搞聚會,餐廳是「青年餐廳」,裝修服務及菜品都非常不錯,網上有圖片,吃完後去KTV(5小時),5個人,全部下來90元平均。在上海那邊,幾乎找不到。
4、至於服裝,在北京也有動物園、木樨園的衣服,很適中,與上海比起來,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如果是一個打工仔的生活標准,在北京肯定比上海的消費低。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海的工資肯定要比北京高,差額估計在500左右,也就是說,你在北京2500左右,到了上海就有3000左右。所以具體的情況,你自己來估算吧。
我現在在北京工作,月支出大致:房租750(獨立廚房衛生間一居)+40網費+40(電費,水免費)+100公交+50電話+600吃飯=1580
❹ 你們所在城市每月固定生活成本大概多少
大家好,我是夏夜。我大學畢業後一直漂泊在北京,經歷了和人合租,換房租房,整租,搬家搬了八九次,好在,一切快要安定下來了。今天來盤點一下每月的消費情況。我幾年前開始和老公一起記賬,後來,老公堅持下來了,直到今天還在記賬,我就放棄了。新的一年,我要開始繼續記賬。不記賬不知道,一記賬嚇一跳。先說一下每月的固定支出,房租每月3000,水電燃氣每月300左右,加上交通費300元,電話費100元,這些加起來一共3700元左右。網費按年交,一年1000多,平均一個月100吧,護膚品和面膜大約三四個月買一次,活動時會囤一些,大概200元一個月。這就4000元左右了。新的一年,我打算學化妝,估計又要多一筆錢。我們平時很少買衣服,換季的時候會逛逛商場,一次性買齊我們兩個的衣服,湊不齊的話,回家繼續網上買。買完後,接下來幾個月都不會買衣服了。加上平時要換的貼身衣物、襪子和鞋子,雖然不追求奢侈品,但現在消費確實提升了,一年大概花費1萬左右的樣子。現在每周末基本網上買東西,一次買齊下一周要吃的和喝的,還有周末想吃的肉和菜。基本上一個星期200-500左右。和老公過節日,還有不想下廚的日子,都出去吃大餐,一次差不多200、300左右。加起來,我們每個月吃的大概是3000左右,有時將近4000。這幾年買了好多書,大概花了幾千塊,還有一些網課和訓練營,大概還有幾千。如果某個月想換個電腦、手機,基本都是花存款。有時候還會換點廚房用具,或者買個新的廚房電器,比如烤箱,麵包機。如果想出去旅遊,又是一筆大的支出。現在疫情期間,今年打算在安全的前提下,國內旅遊幾次。果然,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錢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加美好。其實,我了解到,有的朋友,平時特別節儉,幾乎很少出門吃飯,也不出門看電影旅遊,也很少吃水果零食什麼的,就為了多攢點錢。這一點,我和老公的消費觀是一致的,錢是賺不完的,我們要一邊賺錢,一邊適度享受生活,如果活得緊巴巴的,就沒有動力就奮鬥了。電影《寄生蟲》里說:錢,就像一個熨斗,能燙平生活的所有褶皺。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好好賺錢,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一起加油呀!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記得點贊和轉發,感謝你的慷慨。
❺ 在較大城市除去租房生活費一般都花多少,一日三餐和日常用品
成都 在市區租個單間 每月大概400
每月水電費 物業費 燃氣費100左右
寬頻費 70左右(看用誰的 我們用艾普寬頻)
平均三餐費用3(兩個包子一杯豆漿)+12(簡單套餐)+13(米飯或面)
每月日化用品 衣服 車費 朋友聚會等久看自己的情況了
基本就這些了 樓主詳細在算算吧 我也只是大概想吃飯問題不一定就那麼多 我是按照鄉村基里米飯套餐的均價算的
呵呵
❻ 大城市生活成本比小城市到底高在哪裡
許多人認為大城市生活成本比小城市高。事實上這是一個誤會。規模越大的城市,除了房價可能偏高之外,它的生活成本通常是更低的。我們不妨從這幾方面做一些比較。
人們往往用旅遊者眼光看地方消費水平,覺得東西貴得不行。大家說上海東西貴,因為每個導游都把你帶到南京路。如果你和普通市民朋友去吃飯、洗腳、上KTV,你會發現和小城市消費也差不多。到普通餐館消費,你會發現同樣品質數量的餐標,大城市要比小城市便宜不少。
走進大城市超市,更讓你氣得吐血,那裡東西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質量完全讓你放心。同樣一斤雞蛋、一瓶礦泉水、一個打火機,大城市的超市價格要便宜許多。建材、電視、電腦、服裝一類就更不用說,越是小城市越貴。在小城市買一台普通電腦,可能要六七千,幾乎是當地人均收入兩倍,深圳也許只要一半價格。一雙耐克鞋在小城市600多元,一分折扣不打,在杭州,同樣款式的鞋子400多塊錢搞定。
小城市工業品價格高,這不難理解。農產品是否一樣呢?許多人認為,小城市靠近農村,價格應該比大城市便宜才對。事實並非這樣,大城市總體上仍然低於小城市!
大城市蔬菜供應一般是基地化、規模化生產供應,交易成本是很低。大卡車停在田邊地頭,成批裝車運到超市,批發價和運輸成本都是很低。小城市蔬菜供應一般是周邊農民用小拖拉機甚至用挑子挑到集市上出售的。一場交易中,一噸貨物的交易成本和十噸貨物的交易成本相差不了多少。哪一種成本低,可想而知。
❼ 城市生活成本
北京一個月的生活成本:吃飯:算最低,一天三餐也要30元。早餐5元手抓餅不喝粥,午飯15最低標、晚飯10元,一個月的伙食費也要600元。
住房租最低也要1200元(按城中村的租金),加上水電費、網費、管理費等200元費用,最低的住宿需要花1400元。
地鐵費:起步3塊,在城中村比較偏基本上單程需要5-7塊,一個月小300元。
日常開支:生活用品、電話費…算起來也得約200元,這塊我都上進錢網0元共享,省了不少錢。(當然情侶煲電話粥自行另算)
不固定開支
添衣置裳、聚會,給份子錢、旅遊等不固定開支…怎麼算一個月大概也得500元。
掐指一算,每月基本生活成本最低也要600+1200+200+300+500=3000。若要是加上點別的業余愛好、給父母家用,那就更多了......
❽ 在北京月入多少才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
北京現在早已經是國際大都市,北京雖好,生活卻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北京打拚,工作壓力很大,生活成本也很高,很多人望之興嘆。在北京這種一線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最大的部分主要包括買房,醫療,教育,實際上在小城市也同樣面臨著這幾個最不容易的地方。
❾ 一個城市生活成本高,是如何體現的
如果說衡量一個城市生活成本比較高,個人認為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綜合考慮,作為衡量的依據:
首先就是這個城市的整體工資水平,雖然有些城市看似是生活成本比較高,但是這樣的城市本身收入也比較高,所以兩廂對比來看,這樣的城市生活成本並不算很高,但是對於那些低收入,高消費的城市,那麼這樣城市的生活成本就是比較高了。
特別是對於那些旅遊城市當地本身的,房價就比較高,此外,食品,日常消費品的價格也是比較高,而當地絕大多數人的工資都是比較低的,在這種情況下,生活成本的高低體現的,就格外的明顯了。
當然,除了房價,日常的衣食住行之外,教育和醫療成本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生活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了,,如果當地市民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的開銷比較少,那麼這樣的城市生活成本也是相對比較低的,畢竟在一個城市的生活成本主要所涵蓋的還是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主要方面了。
❿ 2020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爐,哪些城市榜上有名
美世咨詢公布的2020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榜,在全球最貴消費城市榜單中,中國有三個城市排進了前十名,分別是香港,上海和北京。中國除了這三個城市之外,還有其他8座城市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中,分別有深圳,廣州,台北,南京,天津,成都,青島和沈陽。
在這份權威的榜單之中,出現了這么多中國的城市說明了中國經濟實力真的是越來越強了,不愧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份榜單一出,留學生們對中國城市的印象又得重新區分了,畢竟中國在世界外面的印象不是特別的好,別人都覺得中國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其實不是的。